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朋友邀请我参加了一个小型聚会。饭局开始时,大家略显拘谨,特别是几位女士面对满桌菜肴更不知何从下手,生怕有辱斯文。东道主为活跃气氛,大声地说:“诸位别客气,随便吃,像吃公家一样的吃。”话音刚落,举座为之腾笑,饭局也渐入佳境。
席终人散,朋友说的那句话总在脑际盘旋,久久挥之不去。许多年下来,老百姓对公款吃喝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于是各种各样讽刺公款吃喝的谣谚便传开了,如“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等等,无不体现出民间的智慧和苦涩。
“像吃公家一样的吃”,如果把这句话说给印度人听,人家一定会莫名其妙,因为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对于普通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往来都是“有事说事”,办完后各忙各的。况且印度人把超度灵魂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而口腹之欲正是妨碍灵魂超度的最大障碍。其实,何止印度,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公务员的开支都有非常严格的预算,小到一年需要多少纸张、多少墨盒都有详细数目。除了必不可少的接待活动,绝对禁止用公款吃喝,即便是必要的接待也力求简单。据北京律师韩传华说,荷兰的一位政府官员请客吃饭,公布菜单时发现有一盘鹅肝,因为鹅肝较贵,这位政府官员便被辞退。在俄罗斯,公务员更将请客吃饭视为畏途,因为申请和报账的手续极为繁琐。比如报账,至少需要三位领导签字才能实行。所以有的公务员请客后,眼看几个月报不了账,就干脆自己埋单了事。
从世界反观中国,有一种观念比较流行,即只要不贪污、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于是久而久之,公款吃喝便大行其道。许多餐馆酒楼人声鼎沸、推杯换盏的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公款支撑起来的。在一些公务员的心目中,公款吃喝具有买醉、施恩、市惠、邀宠、固宠等多种功能,何乐而不为呢?有些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费本来极为短缺,但公务员照样大吃大喝,以致欠下巨额债务后屡屡被人告上法庭,有的甚至要变卖办公楼才能还债。如此荒唐的事情,怎不叫人大跌眼镜!
这些年来,公款吃喝现象备受国人关注。据《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的费用高达两千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公车消费和公款旅游,其数量更为庞大和惊人。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三项累计为九千亿元;另据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先生介绍,从1978年到2003年的二十五年间,中国的行政成本增加八十七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各项统计,中国2004年的公款消费合计为一千二百多亿元。尽管各方对公款消费的统计差别颇大,成了一笔糊涂账,但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公款消费必存在很大的节省空间,则是毫无疑问的。
公款吃喝不仅浪费大量钱财,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了权力拜物教。试想,一些公务员酒足饭饱之余,大笔一挥即可潇洒走人,那份面子,那种气派,如何叫人不动心呢?怪不得时下许多人把签单当成了快意人生的重要标志,没有的梦寐以求,得手的深恐或失。
公款吃喝盛行,是否说明中国人特别嘴馋,特别能吃呢?我看并非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固然有不少陋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于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也正是各级政府虽然颁布了许多限制公款吃喝的规章制度,而实际上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应当说,中国广大纳税人对税款的流向、用途是很关心的,但他们在履行义务之后如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又切实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渠道。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必然导致政府行政费用的透明度不高,从而给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也要看到,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三大难题依然困扰着无数家庭。就拿读书来说,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很不容易,更别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家庭了。据调查,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人强烈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教育投入,缓解教育产业化的不良倾向。目前中国的公共教育投入还不到GDP的百分之四,尚赶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中国能堵住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刀刃上,完全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三大难题。
建设节约型政府,在人口庞大的中国特别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席终人散,朋友说的那句话总在脑际盘旋,久久挥之不去。许多年下来,老百姓对公款吃喝既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于是各种各样讽刺公款吃喝的谣谚便传开了,如“一包烟一月粮,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等等,无不体现出民间的智慧和苦涩。
“像吃公家一样的吃”,如果把这句话说给印度人听,人家一定会莫名其妙,因为在印度根本就没有“公款吃喝”的概念。对于普通的政府部门,所有的工作往来都是“有事说事”,办完后各忙各的。况且印度人把超度灵魂视为人生的首要目标,而口腹之欲正是妨碍灵魂超度的最大障碍。其实,何止印度,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洲,公务员的开支都有非常严格的预算,小到一年需要多少纸张、多少墨盒都有详细数目。除了必不可少的接待活动,绝对禁止用公款吃喝,即便是必要的接待也力求简单。据北京律师韩传华说,荷兰的一位政府官员请客吃饭,公布菜单时发现有一盘鹅肝,因为鹅肝较贵,这位政府官员便被辞退。在俄罗斯,公务员更将请客吃饭视为畏途,因为申请和报账的手续极为繁琐。比如报账,至少需要三位领导签字才能实行。所以有的公务员请客后,眼看几个月报不了账,就干脆自己埋单了事。
从世界反观中国,有一种观念比较流行,即只要不贪污、受贿,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于是久而久之,公款吃喝便大行其道。许多餐馆酒楼人声鼎沸、推杯换盏的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公款支撑起来的。在一些公务员的心目中,公款吃喝具有买醉、施恩、市惠、邀宠、固宠等多种功能,何乐而不为呢?有些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经费本来极为短缺,但公务员照样大吃大喝,以致欠下巨额债务后屡屡被人告上法庭,有的甚至要变卖办公楼才能还债。如此荒唐的事情,怎不叫人大跌眼镜!
这些年来,公款吃喝现象备受国人关注。据《学习时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4年全国用于公款吃喝的费用高达两千亿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公车消费和公款旅游,其数量更为庞大和惊人。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三项累计为九千亿元;另据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先生介绍,从1978年到2003年的二十五年间,中国的行政成本增加八十七倍,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三。当然也有另外的说法,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各项统计,中国2004年的公款消费合计为一千二百多亿元。尽管各方对公款消费的统计差别颇大,成了一笔糊涂账,但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公款消费必存在很大的节省空间,则是毫无疑问的。
公款吃喝不仅浪费大量钱财,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助长了权力拜物教。试想,一些公务员酒足饭饱之余,大笔一挥即可潇洒走人,那份面子,那种气派,如何叫人不动心呢?怪不得时下许多人把签单当成了快意人生的重要标志,没有的梦寐以求,得手的深恐或失。
公款吃喝盛行,是否说明中国人特别嘴馋,特别能吃呢?我看并非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固然有不少陋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在于强政府弱社会的格局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也正是各级政府虽然颁布了许多限制公款吃喝的规章制度,而实际上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应当说,中国广大纳税人对税款的流向、用途是很关心的,但他们在履行义务之后如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又切实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渠道。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必然导致政府行政费用的透明度不高,从而给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也要看到,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三大难题依然困扰着无数家庭。就拿读书来说,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上大学就很不容易,更别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家庭了。据调查,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人强烈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教育投入,缓解教育产业化的不良倾向。目前中国的公共教育投入还不到GDP的百分之四,尚赶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中国能堵住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刀刃上,完全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三大难题。
建设节约型政府,在人口庞大的中国特别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千万不可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