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花甲的街舞明星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最低谷时结识街舞
  
  白淑英年轻时热情开朗,喜欢唱歌跳舞。1969年喜结良缘。婚后夫妻俩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很甜蜜。
  正当两个女儿慢慢长大时,丈夫却有了外遇,1989年年底,白淑英与丈夫协议离婚。
  家庭的破碎给白淑英很大的打击,她一下子病倒了,被确诊为肾结核。从1991年到1994年,白淑英先后住院7次。出院后的她又黑又瘦、头发斑白,整个人都变了。
  因为身体状况太差,白淑英于1994年9月办了病休。她家离团结湖公园不远,每天早晨她都去那里跟许多中老年人一起跳老年迪斯科。
  1996年6月的一个星期天,白淑英发现几个大学生模样的青年,穿着T恤衫和运动裤,伴着音乐欢快地跳着节奏很快的舞。她问身边的同伴:“这是什么舞?这么热闹。”同伴笑着说:“那是年轻人跳的街舞,怎么,你也想跳?”白淑英这才认识了街舞。
  第二天,白淑英买了两盘学习街舞的录相带,还借来美国黑人乐手迈克尔·杰克逊的带子,看着他的表演,白淑英坐不住了,她产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学跳街舞。
  
  街舞改变了她的晚年生活
  
  刚开始,白淑英想找一位舞蹈学院的老师请教,又怕人家笑话她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子,于是,她决定自学,靠自己下苦功夫练习。
  白淑英不敢到公园里伸胳膊弄腿儿跳街舞,大热天的她就在家对着镜子自己练。有时候为一个动作就得跳上几十遍,累得她气喘吁吁,大汗淋淋。
  后来,白淑英发现广东电视台和福建东南电视台每天早上都有教街舞的节目,于是,她每天早早起床,跟着电视上的节奏跳。街舞一个节拍要完成两个动作,而且幅度很大,必须要全身配合协调。例如:一个波浪动作要从腰部到肩部,再到颈部,最后再到头顶,几乎是全身的关节都跟着动。每次跳完,白淑英胳膊腿的关节又酸又痛,浑身就像散了架。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训练,白淑英自认为对街舞的基本形体动作差不多掌握了。于是,她带着录音机出了门。团结湖公园的舞伴们听说白淑英要表演街舞,顿时来了兴趣,前呼后拥围拢过来。白淑英伴着音乐跳起来,一曲没跳完,大家哈哈一阵大笑。第一次表演就这样砸了。
  白淑英是个不服输的人,她不相信街舞就是年轻人的专利。出师不利后,她总结经验和教训,又闭门练习,这一跳又是半年。渐渐地,她找到了其中的感觉。伴着奔放的音乐,心灵和四肢都融入其中,她真的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
  1999年10月,正值建国50周年喜庆,白淑英特意穿了一身宽宽松松的红衣服来到团结湖公园,为晨练的姐妹们跳了一曲她自编的街舞。没等她跳完,周围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让更多中老年人享受街舞
  
  2000年5月,白淑英的前夫重病住院,她毫不犹豫买了他喜欢吃的东西去看他。前夫看到白淑英,眼前一亮,叹了口气说:“真没想到啊,你变了,变得年轻了。”
  2000年7月开始,十几个姐妹跟着白淑英学跳起街舞来。不久,那些跳迪斯科和交谊舞的人都加入到了跳街舞的队伍中。2001年3月,他们组成中老年街舞表演队参加北京市朝阳区迎春文艺汇演,获得表演一等奖。
  白淑英3年里共编了60多套街舞。短短几年时间,这支街舞队伍已经发展到了上千人,由原来的团结湖公园扩大到东大桥和各个社区,白淑英成了“明星”。走在大街上,大家都热情地叫她“白老师”。
  如今,白淑英又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到2008年,带领同伴们为奥运会客人表演街舞,向全世界展示北京中老年人的风采。
  (摘自《老人天地》)
其他文献
老头子患病以后,证实了一个道理:生活起居,还是靠老伴俺啊!  老头子患的是脑血栓,身体右部不受大脑控制,右手不能拿东西,右脚走路一颠一颠的,说话困难,行动艰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连吃饭、穿衣都要人帮助。儿女们虽也很孝顺,经常跑来照管,但再孝顺的儿女也代替不了俺这个老伴。一方面,儿女不会像俺陪伴老头子时间那么长;另一方面,儿女们到底不如俺方便。  老头子得病这5年来,俺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小便
期刊
心中的“和平鸽”,是我梦中的“和平鸽”……  1953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前线慰问志愿军,给每人赠送了一枚纪念章。当我捧着金边红底上镶嵌着飞翔的和平。鸽、书写着“和平万岁”的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时,“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因为它凝聚着祖国和亲人对志愿军战士的重托和深情啊!从此,不论在战场上、在军营里、还是在转业后的贵州高原,我都一直把它珍藏在身边。每次看着它,我的光荣
期刊
德国柏林启动了收费低廉的“祖父母出租服务”。一时间,爷爷、奶奶供不应求。700名等特租个老人回家带孩子的单身家长只能被列入等候名单。如何既替年轻父母照顾孩子,又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成为德国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德国社会福利部绞尽脑汁琢磨出了大胆的“出租爷爷奶奶”计划。这项计划可以让寂寞在家的退休老人成为负担沉重的单新妈妈的好帮手。许多老年人在“被出租中”品尝到了乐趣。  (摘自《太原晚报》)
期刊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他说自己有3个医生:第一是安静,第二是快乐,第三是节食。    快乐在于有所作为    人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足。  一个人参加了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或为社会、为他人作出了某些贡献,他就会获得满足感、荣誉感,感到生活充实,就会有积极、振奋的精神。如果不
期刊
汉字的搞笑对话    “比”对“北”说:夫妻一场,何必闹离婚呢!  “巾”对“币”说:儿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价百倍了。  “尺”对“尽”说:姐姐,结果出来了,你怀的是双胞胎。  “臣”对“巨”说:和你一样的面积,我却有三室两厅。  “自”对“目”说:你单位裁员了?  “茜”对“晒”说:太阳出来了,咋不戴顶草帽?  “个”对“人”说:不比你们年轻人了,没根手仗寸步难行。  “兵”对“丘”说:看看
期刊
大凡出门垂钓的野钓者,近者跑上十公里,远者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为的是钓有所获,钓中取乐。可往往事与愿违,不仅累了个汗流夹背,还落得两手空空,气也,恼也。究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钓场无鱼;其二,天气作怪。  钓场是否有鱼,那是垂钓者信息掌握准确度的问题,在此,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可天气是否作怪,出门前我们应该有一个初步的判断。除判断天气情况外,还要学会观天看物,全面了解天气变化情况才能准确判断钓情,好钓
期刊
一个离了婚的女人,当得知前“婆婆”身患绝症,医生断言“最多只能活半年”时,她毅然抛却旧怨,来到老人床前。在她的精心服侍下,“婆婆”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最终改写了医生的死亡判决。    离开花心丈夫,婆婆仍是“儿媳”的牵挂    田超琼今年42岁,是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人。1985年10月,她和刘发理结婚,第二年生下女儿刘丽娟,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1992年8月,田超琼从丈夫口袋里看见了一封他写给一
期刊
“发挥余热”,如今成了社会对离退休人员的一名时髦的赞语,不仅在中老年群体中使用频率颇高,就连《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也将“余热”一词作为增补词条纳入其中,其意之一为:“比喻离退休以后的老年人的精力和作用。”  尽管“发挥余热”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也不失为社会对老年朋友的一声良好祝愿,但本人对“发挥余热”的提法却一直喜欢不起来。  原因之一,觉得这种以物喻人的说法似乎不妥。余热:乃尚存的一点热量。倘若
期刊
2000年王运禄退休后,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他是一个冬泳爱好者,每天早上的冬泳他已经坚持了几十年。此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他拍摄并整理成册的花卉、风景、民俗图片就有几十册,在省市的各种影展、影赛上都曾获得多种奖项。他说:“摄影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奖,当拍到一张好照片时,心中感到莫大的欣慰,有一种愉悦的幸福感,这才是主要的。”王运禄退休后的生活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编者按:  三年前,陈启基开始了“
期刊
最近,与一位退休老人聊天。他说:“年过60,已到了人生的边缘,无用了。”言语中充满了失落、惆怅。其实,60岁不是人生的边缘,它只是生命的逗号,而不是句号。  从脑力、事业等方面来说,人生60正是第二个黄金时期。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末,国人预期平均寿命为71.8岁。60岁,对知识阶层而言,正是释放热能的极好时期。就是一般人也同样可以力所能及地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何言无用呢?  你听说过这个《长寿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