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新:“黄河阻泳第一人”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tyyu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和新拿着一根7米长的竹竿,光脚站在黄河岸边的坡滩上。朝前跨一步,河水只没及膝盖,还能站稳;竹竿再往前一杵,两步、三步,浑黄如浆的河水没过王和新的头顶。几秒内,王和新被黄河水卷着冲走十几米远……短短10秒的“阻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点赞逾百万。有着“黄河阻泳第一人”名号的王和新,和之前的两个夏天一样,又火了。7年前,这个山东汉子开始用这种充满风险的方式,劝阻人们远离黄河之险。
  以身犯险黄河阻泳
   入夏以来,山东数地相继发生溺亡事件,但在同样位于事故多发地段的济南黄河章丘段,却从2017年至今年8月14日实现了零溺亡。章丘区黄河镇党政办副主任孟永生评价,王和新和他组建的阻泳队是“第一功臣”。
   “捞上来都是死的,我撵走的都是活的。”王和新坚持他的阻泳模式,“远离危险水域,是预防溺水悲剧最好的办法。”
   王和新身高不足1.7米,但水性极好,年轻时可以横渡黄河。每年5月到10月,他就和去黄河游泳的人杠上了,“黄河水流急、陡滩多,溺水难上岸”。每年6个月阻泳,意味着这半年没法打工挣钱。
   真正让王和新感受到黄河“吃人”是在2011年夏天,同村一名男孩掉进了黄河。救援持续4小时后,男孩被带出水面,肢体已经僵硬。孩子母亲疯了一样扑倒哭喊,村民们也在抹泪。溺亡男孩是王和新同宗族的侄子,平日里见了总会叔长叔短地叫着,热情又礼貌。
   “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从此,每逢汛期,王和新老去河岸边转悠,腰间挂着高音喇叭,看到有人下水就毫不留情地撵走。从2012年起,遇到實在劝不走的,他就下河,“我下水演示,让孩子们看看陡滩有多险”。多的时候,他一天下水七八次。没时间换下的湿衣,就在他骑摩托车时,借着风和阳光自然晾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14年,在王和新的牵头下,黄河镇组建黄河救援志愿服务联盟,村民、教师、机关干部等参与者多达300余人。但由于时间和人员不固定,更多时候,阻泳的仍然是王和新。
   改变在2017年出现。在孟永生与王和新的一次交流中,“阻泳”和“扶贫”碰撞在一起。于是,黄河镇开创性地提出“阻泳+扶贫”模式,从沿黄河的12个村庄挑选出24位贫困户老人,组成专职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两人一组,守护一段河道,每人每天获10元补助。而今,黄河镇的阻泳模式被复制到菏泽市东明县和滨州市滨城区。
   (摘自《解放日报》8.17)
其他文献
瑞士媒體报道,51岁的华裔体操奥运冠军李东华的人生充满戏剧性。他1967年12月10日出生于成都,7岁练体操,11岁进入省体校,16岁入选中国体操队。在国家队,他经历了三次重伤。第一次在1984年10月12日,他在进行跳马训练时,肚子撞到马角上,导致左肾脏和脾脏完全破碎,大出血50%。诊断结果是不能再练体育了,然而,1个月后顽强的李东华恢复了训练。第二次在1986年9月13日,他在进行自由体操训练
期刊
8月31日,注定会成为中国格斗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时刻,因为这一天的中国深圳,见证了中国格斗女王张伟丽的封后时刻!她在与现役UFC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杰西卡·安德拉德的对决中,仅仅用时42秒便上演了TKO,强势挑战成功,在家门口收获了这条含金量十足的冠军金腰带。很多人可能无法意识到这条金腰带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国格斗运动来说,更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所谓搏击、格斗世界冠军的说法,因为此前十多年,特别是过
期刊
新中国成立伊始,苏联服装便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一张大翻“燕子领”,双排扣,左右各三颗纽扣,略微收腰,腰间固定一条宽布带。冬装就將领子收拢扣上,能保暖,夏装领子翻开,很飒爽。若是女性,将里面的衬衫领翻到外面,很难得地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展现女性妩媚的机会。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
期刊
整个20世纪60年代,大体是军用服装在领导时尚的潮流,当年一度流行的顺口溜中,有一句为“狂不狂,看米黄”,指的就是军装。   特别是当“文化大革命”战鼓擂响的时候,人们认为解放军战士是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解放军服饰形象成了最革命、最宝贵、最纯洁、最可信任的象征。   先是军人子弟翻出父辈的军服,一身绿军装加褐色皮腰带,显得格外神气。在他们的倡导下,全国各大专院校乃至所有的中等學校红卫兵组织的学生
期刊
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20世纪70年代,“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衛。“的确良”即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一种化纤布料。照现在的时尚观念来看,它既不环保,又不舒服,而且一碰水就容易走光,然而当初怎么穿都不皱、不破,印花颜色鲜亮的“的确良”,让沉浸在蓝、黑、灰暗色系十几年的中国人顿时眼前一亮。   关于“的确良”这种布料在中国受到的万人空巷式追捧,有一个段子可以说明问题:一个小伙子想给
期刊
走在马路上,迎面而来一个和你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人,这在如今应当算是极小概率事件。然而往回倒退四五十年,你会看到一个中国人“集体撞衫”的世界。曾经,中国代工8亿件衬衫,才能换购一架空客380,但是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胖九”一飞冲天,有媒體起了这样一个标题:“谢谢你C919,中国不需再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客机了”。而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
期刊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多名学生爆料称,学校食堂饭菜价格高,且設置最低消费额。明德学院方面回应称,之前该校食堂一些档口确实存在不规范现象,学生反映后,已经作出处理,部分饭菜售价正在调整。   商务部2014年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学生本来消费能力有限,食堂也不是消费场所,而是为学生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后勤部门。即便食堂经营者要生存、要赚钱,但学生食堂
期刊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穿衣服“出格”一些,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   1984年拍摄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由当时的偶像级女星姜黎黎和赵静主演。銀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标志性道具。   与红裙子同时,一部名叫《红衣少女》的影片一公映,立时成
期刊
等到20世纪90年代下海大潮一来,有了“个体户”“万元户”之后的城市,时尚指数也随之飙升。各种个体户商贩小摊上竞相登场连体裤、健美裤、蕾丝裙、踏脚裤、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露脐装、破洞裤……伴随着“迪斯科”的兴盛,这一时期的服装不怕标新立异,就怕平淡无奇。   1991年1月10日《文汇报》报道,初秋上海纷纷推出男式太子裤、女式时装裤,一时间,穿着太子裤、时装裤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气派,一种享受。
期刊
近日,美国批准向日本出售73枚“标准-3”Block2A反导拦截弹。专家表示,该型导弹既可舰载发射,也可用于岸基“宙斯盾”系统,在地面发射,拦截目标涵盖中程和远程弹道导弹。日本装备这批导弹后,将进一步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专家表示,“标准-3”Block2A拦截弹于2017年2月进行了首次实弹拦截试验,那次拦截同时也是该弹的第三次飞行测试。此次采购大单,意味着该弹已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据美国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