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案例难道爱情有年龄界限吗?
我是一个年轻女孩,今年28岁了,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和妈妈在一起。童年的记忆里,看到别人有爸爸在身边,自己心里充满了自卑,放学了就躲进家里,很少和同伴玩耍。在自卑懦弱中长大的我,更不敢和男孩子交往。但是,青春期也来到了我的生命里。记得那次我偷偷给一个男孩子写了条子,他却一点回音都没有,一定是瞧不起我。这让我很受打击,后来的日子里就更不敢和男孩子交往了。直到今天还是孑然一身。
慢慢地,我感到自己心理有了问题。还是中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对那些很有风度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有一种特殊的迷恋和爱慕。每次看到那些有风度有才能的中年男教师,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特别对班主任,不论是工作能力方面还是平和待人方面,让我更有一种特殊的爱慕,一种特殊的安全感,以至于我恨不得让他做我的爸爸,让我依偎在他的怀抱。更让我难堪的是,就连晚上睡觉白天上课,脑子里都在幻想着他如何与我亲密接触。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了那些40岁以上的有风度的男子,同样会有种种亲密的幻想。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这所学校,我发现自己依然喜欢那些年长的男教师。而且,最近一位40多岁的男教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恋。他成熟稳重,工作出色,学识渊博,很有魅力。一年前他离婚了,我就更加迷恋,决定以身相许。可是,当亲友知道了这件事后,我的生活陷入困境。面对种种非议,我不知所措了。难道我不可以爱一个年长的男人吗?难道爱情有年龄界限吗?
心理解析什么是恋老情结?
从心理学角度看,女孩的故事很难说是爱情,而是恋老情结的表现。
所谓恋老情结,是一种恋老性偏好,属于年龄性偏好的一种,是指年轻人倾向于以年长异性作为性偏好对象的一种情结。这样的人对年轻异性大多无性趣,却对年老异性有着强烈的性唤起和性迷恋。男女都可能出现恋老情结,可相对而言,正如前面案例中故事,年轻女性存在恋老情结的情况较多。有最新调查报告说,年轻女性中30%程度不同都有恋老情结。而且,女性的恋老情结也容易被社会认可。如果恋老情结过于严重了,就会发展成为恋老症,恋老性偏好就会更强烈更稳固更难于改变了。实际生活中存在恋老性偏好的人,大多属于恋老情结,恋老症很少。
当然,恋老情结不包括除性以外有其他目的而与老年异性结合的情况,如为了获得老人钱财,或为了贪图老人地位等。这是婚恋价值取向的问题,不是恋老性偏好倾向问题。再有,我们这里所说的恋老情结,指的是异性之间的恋老性偏好。至于同性之间的恋老性偏好不在此例,因为那首先是同性恋的问题。
说到恋老情结,还有必要与老少恋或者叫做忘年恋区分开来。
老少恋是年龄相差很大的男女相恋,恋老情结也表现为年龄相差很大的男女相恋,表面看来似乎一样。但是,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是看有没有倾向性。恋老情结是以恋老性偏好为特征的。就是说,恋老情结的“恋老”带有倾向性:只恋老,不恋同龄异性。老少恋并不存在恋老性偏好,就是说,老少恋的“恋老”并不带有倾向性:可以恋老,也可以恋同龄异性。这就和恋张三还是恋李四一样,只是一种随机偶发的恋情。
二是看有没有泛化性。恋老情结有泛化现象,虽然也有的结为夫妻,但是大多未必追求专情和婚姻,如果发展为恋老症的话,甚至会到处寻找“恋老目标”,给目标人带来伤害和麻烦。老少恋没有这种泛化现象,往往是由于特殊机缘只对某个特殊对象萌发了恋情,而且通常是指向婚姻的。
说起恋老情结的成因,从心理学角度看有诸多方面。首先,这样的人大多性格孤僻、自卑、软弱,缺乏独立性,存在依赖型人格倾向,就容易向往年长异性,年长异性的成熟睿智又会给人一种可以依赖的感觉,于是导致恋老情结。这也是女性恋老情结较多的一个原因。其次,这样的人在青春发育期,往往不敢与同龄异性交往,或者与同龄异性交往受挫,性心理需求受到压抑,与年长异性交往时会感到轻松自然,从而诱发恋老情结。再有,在与年长异性交往中,偶发的性接触会使蓄积的性能量指向年长异性,从而获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满足,由此,在性反应与性对象之间形成了神经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恋老情结。
再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又与“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有关。在人的性心理初萌阶段,会从对异性家长的亲近中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出现所谓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般情况下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但是,如果家庭亲子三角关系异常,这个情结就可能难于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与此相关的性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恋老情结。可以说,存在恋老情结的人,大多童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子三角关系都有过异常,女孩子缺少父爱,男孩子缺少母爱。
从前面女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上述原因几乎都有,最突出的是父爱的缺失。恋老情结,使这种情感缺失获得了一种象征性的和替代性的满足。
心理对策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恋老情结呢?
作为当事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恋老情结呢?
首先,不要盲目把恋老情结当爱情,要看到恋老情结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感到恋老情结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积极的努力改变。
一是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也就是把年长异性的刺激如外貌或语音,和不愉快刺激如微电击或作呕建立联系,引发厌恶感,来抑制或消除对年长异性性反应的神经联系。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象中进行,就是在想象中把恋老行为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让自己感到厌恶。
二是脱敏疗法。就是在想象的或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逐渐地接触同龄异性,直到接触异性时不再引起恐惧和焦虑为止。随后运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使性反应与同龄异性的刺激建立神经联系。这个同龄异性的刺激可以任意地设计,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妨碍他人,全不必进行什么道德评价。比如,在手淫时,可以想象关于同龄异性的任何具有性刺激意义的情境,只要有利于把性反应与同龄异性建立联系,就是可取的。直到体验到对同龄异性的性快感为止。
这样,一面是抑制自己指向年长异性的心理和行为,一面是激发自己指向同龄异性的心理和行为,逐渐地就会使人的性偏好得到改变。
其次,不必把恋老情结看成一种性变态,要看到这只是一种在年龄上的性偏好,而且,有的恋老情结与爱情也会恰好合拍。所以,也不必一定要改变。如果你的恋老情结用情专一,如果你和对方彼此都感觉良好,如果自己也难于改变,最重要的,如果你的恋老情结恰好与爱情合拍,就不妨如同一般的老少恋那样牵手婚姻。但是,要看清自己的恋老情结,做好心理准备,以更多的努力来好好经营婚姻。
就局外人来说,更不要把恋老情结当成性变态。作为亲友,可以正确沟通疏导,免得当事人盲目把恋老情结当爱情,但是最好的态度是宽容,是包容。
我是一个年轻女孩,今年28岁了,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任教。
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我和妈妈在一起。童年的记忆里,看到别人有爸爸在身边,自己心里充满了自卑,放学了就躲进家里,很少和同伴玩耍。在自卑懦弱中长大的我,更不敢和男孩子交往。但是,青春期也来到了我的生命里。记得那次我偷偷给一个男孩子写了条子,他却一点回音都没有,一定是瞧不起我。这让我很受打击,后来的日子里就更不敢和男孩子交往了。直到今天还是孑然一身。
慢慢地,我感到自己心理有了问题。还是中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对那些很有风度有才华的中年男子,有一种特殊的迷恋和爱慕。每次看到那些有风度有才能的中年男教师,我就忍不住多看几眼。特别对班主任,不论是工作能力方面还是平和待人方面,让我更有一种特殊的爱慕,一种特殊的安全感,以至于我恨不得让他做我的爸爸,让我依偎在他的怀抱。更让我难堪的是,就连晚上睡觉白天上课,脑子里都在幻想着他如何与我亲密接触。有时候,在街上看到了那些40岁以上的有风度的男子,同样会有种种亲密的幻想。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这所学校,我发现自己依然喜欢那些年长的男教师。而且,最近一位40多岁的男教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恋。他成熟稳重,工作出色,学识渊博,很有魅力。一年前他离婚了,我就更加迷恋,决定以身相许。可是,当亲友知道了这件事后,我的生活陷入困境。面对种种非议,我不知所措了。难道我不可以爱一个年长的男人吗?难道爱情有年龄界限吗?
心理解析什么是恋老情结?
从心理学角度看,女孩的故事很难说是爱情,而是恋老情结的表现。
所谓恋老情结,是一种恋老性偏好,属于年龄性偏好的一种,是指年轻人倾向于以年长异性作为性偏好对象的一种情结。这样的人对年轻异性大多无性趣,却对年老异性有着强烈的性唤起和性迷恋。男女都可能出现恋老情结,可相对而言,正如前面案例中故事,年轻女性存在恋老情结的情况较多。有最新调查报告说,年轻女性中30%程度不同都有恋老情结。而且,女性的恋老情结也容易被社会认可。如果恋老情结过于严重了,就会发展成为恋老症,恋老性偏好就会更强烈更稳固更难于改变了。实际生活中存在恋老性偏好的人,大多属于恋老情结,恋老症很少。
当然,恋老情结不包括除性以外有其他目的而与老年异性结合的情况,如为了获得老人钱财,或为了贪图老人地位等。这是婚恋价值取向的问题,不是恋老性偏好倾向问题。再有,我们这里所说的恋老情结,指的是异性之间的恋老性偏好。至于同性之间的恋老性偏好不在此例,因为那首先是同性恋的问题。
说到恋老情结,还有必要与老少恋或者叫做忘年恋区分开来。
老少恋是年龄相差很大的男女相恋,恋老情结也表现为年龄相差很大的男女相恋,表面看来似乎一样。但是,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是看有没有倾向性。恋老情结是以恋老性偏好为特征的。就是说,恋老情结的“恋老”带有倾向性:只恋老,不恋同龄异性。老少恋并不存在恋老性偏好,就是说,老少恋的“恋老”并不带有倾向性:可以恋老,也可以恋同龄异性。这就和恋张三还是恋李四一样,只是一种随机偶发的恋情。
二是看有没有泛化性。恋老情结有泛化现象,虽然也有的结为夫妻,但是大多未必追求专情和婚姻,如果发展为恋老症的话,甚至会到处寻找“恋老目标”,给目标人带来伤害和麻烦。老少恋没有这种泛化现象,往往是由于特殊机缘只对某个特殊对象萌发了恋情,而且通常是指向婚姻的。
说起恋老情结的成因,从心理学角度看有诸多方面。首先,这样的人大多性格孤僻、自卑、软弱,缺乏独立性,存在依赖型人格倾向,就容易向往年长异性,年长异性的成熟睿智又会给人一种可以依赖的感觉,于是导致恋老情结。这也是女性恋老情结较多的一个原因。其次,这样的人在青春发育期,往往不敢与同龄异性交往,或者与同龄异性交往受挫,性心理需求受到压抑,与年长异性交往时会感到轻松自然,从而诱发恋老情结。再有,在与年长异性交往中,偶发的性接触会使蓄积的性能量指向年长异性,从而获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满足,由此,在性反应与性对象之间形成了神经联系,进一步强化了恋老情结。
再从精神分析角度说,又与“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有关。在人的性心理初萌阶段,会从对异性家长的亲近中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出现所谓恋父情结或恋母情结。一般情况下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但是,如果家庭亲子三角关系异常,这个情结就可能难于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与此相关的性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恋老情结。可以说,存在恋老情结的人,大多童年时期与父母的亲子三角关系都有过异常,女孩子缺少父爱,男孩子缺少母爱。
从前面女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上述原因几乎都有,最突出的是父爱的缺失。恋老情结,使这种情感缺失获得了一种象征性的和替代性的满足。
心理对策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恋老情结呢?
作为当事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恋老情结呢?
首先,不要盲目把恋老情结当爱情,要看到恋老情结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感到恋老情结给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积极的努力改变。
一是厌恶疗法。厌恶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原理,也就是把年长异性的刺激如外貌或语音,和不愉快刺激如微电击或作呕建立联系,引发厌恶感,来抑制或消除对年长异性性反应的神经联系。厌恶疗法还可以在想象中进行,就是在想象中把恋老行为和不愉快的结果联系起来,让自己感到厌恶。
二是脱敏疗法。就是在想象的或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逐渐地接触同龄异性,直到接触异性时不再引起恐惧和焦虑为止。随后运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原理,使性反应与同龄异性的刺激建立神经联系。这个同龄异性的刺激可以任意地设计,只要不危害社会,不妨碍他人,全不必进行什么道德评价。比如,在手淫时,可以想象关于同龄异性的任何具有性刺激意义的情境,只要有利于把性反应与同龄异性建立联系,就是可取的。直到体验到对同龄异性的性快感为止。
这样,一面是抑制自己指向年长异性的心理和行为,一面是激发自己指向同龄异性的心理和行为,逐渐地就会使人的性偏好得到改变。
其次,不必把恋老情结看成一种性变态,要看到这只是一种在年龄上的性偏好,而且,有的恋老情结与爱情也会恰好合拍。所以,也不必一定要改变。如果你的恋老情结用情专一,如果你和对方彼此都感觉良好,如果自己也难于改变,最重要的,如果你的恋老情结恰好与爱情合拍,就不妨如同一般的老少恋那样牵手婚姻。但是,要看清自己的恋老情结,做好心理准备,以更多的努力来好好经营婚姻。
就局外人来说,更不要把恋老情结当成性变态。作为亲友,可以正确沟通疏导,免得当事人盲目把恋老情结当爱情,但是最好的态度是宽容,是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