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段历史是不朽的。半个多世纪前,第一代军垦战士铸剑为犁,筚路蓝缕,在亘古荒原上矗立起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军垦创业丰碑。
这些人是不朽的,他们依靠双手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上,建起了军垦新城一石河子,创造了生命奇迹。
这些故事是不朽的。粗糙皴裂的双手,干疮百孔的军大衣,稻草编织的摇篮,凝固、定格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情随云水长。岁月让这段历史、这些人、这些故事,渐渐走远。我们到哪里寻找他们?
重新布展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将6000多件沉甸甸的军垦文物和兵团发展史,推到了我们眼前。
改陈——建一座全新的博物馆
2006年,在“军垦第一楼”的原址上,新疆兵团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军垦”名义命名的新疆兵团博物馆,尽管其以独特的历史、故事,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并被确定为全国、自治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隐隐约约地感到,博物馆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究竟缺了什么?每当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参观者退去的时候,每当闲暇时就要静静地在博物馆坐上一会儿,静静地与那些军垦文物进行精神会唔的刘宁,反复地征求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感受、意见后,意识到,当时,博物馆主要由序厅、大型农机具、基本陈列展三部分组成,虽然从中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兵团开发、建设的历史,但兵团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却被一笔带过,淹没在茫茫历史中。
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究竟应该给参观者以怎样的思考?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产生无限的共鸣?
太多的为什么,让工作人员产生了强烈的重新布展的念头。
倾听来自社会不同声音,工作人员的思路清晰起来:保留现有的历史脉络,加大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量,彰显军垦文化的影响力,是二次布展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次有几分枯燥却又充满挑战,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出发——走进遥远的昨天
“创业初期,因条件艰苦,拓荒者们都住在集体宿舍里,新婚夫妇,只能在结婚那天才能住进‘公共洞房’,第二天必须搬出来,让给下一对新娘新郎”
讲解员甜蜜中略带几分歉意的讲解,让二楼“艰苦创业”展厅里,占地面积达40多平方米的硅胶“公共洞房”,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为了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从石河子到南北疆各地;从北京、上海到长沙、湖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觉地投入到一次精神长旅中,四处征集散落在民间的每一件军垦文物,捕捉每一个让人心动的历史瞬间。
“公共洞房”,就是工作人员和来自沈阳华夏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南疆征集文物时听到的故事,它把人们不经意间带人遥远的垦荒岁月,品味着人生中最温暖的记忆。
创作的欲望、灵感,在他们体内升腾。大红的“喜”字前面,两个用硅胶制作的满脸喜色的一对新人,端坐在洞房里;几个闹洞房的战士,正俏皮地透过玻璃窗向里张望。
以硅胶塑像制作的“公共洞房”,将创业的几多艰难困苦,战士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轻轻地叩击着每个参观者的心扉。
收集故事、征集文物的过程,也是一次心和心交流、沟通的过程。
1950年从湖南进疆的张珊,和爱人一同经历了建造军垦第一楼的艰辛和竣工剪彩的欢乐,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2001年间,老人毫不吝啬地将反映当年军垦第一楼开工建设及落成情况的90多幅极为珍贵的原版历史照片,全部捐给了博物馆。
老人说:“放在博物馆里,这些照片会发挥出更大作用。”
2008年,第二次改陈工作开始后,工作人员朱伟丽得知老人保留有她结婚时由张仲瀚、王震等53位领导签名的结婚纪念贺幛时,凭多年文物征集经验,她意识到,这一文物价值非同寻常。然而,老人愿意将这件一直带在身边,保存了几十年的贺幛捐献出来吗?
朱伟丽通过老人的一位朋友,同远在河南的老人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这样反反复复交流了很久,直到去年2月,老人终于答应同朱伟丽见面。
“2010年2月24日,我终于在河南新乡第一干休所见到了张阿姨。阿姨将她的宝贝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给我们看。每一件都很珍贵,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激动不已。”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中,老人终于被朱伟丽打动了,她慷慨地将珍藏多年的贺幛、赵锡光将军赠送的美式钟表等19件文物及18张照片,全部捐献出来。老人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有生之年能回新疆看看。
老人肯切、希望的目光,让站在一旁的博物馆馆长刘宁立即作出决定:邀请老人回家。
去年8月,老人如愿以偿,终于回到了她朝思梦想的土地上。不过,老人是坐在轮椅上回来的。因重病缠身,老人所剩时日已经不多。
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博物馆为老人专门举办了一个文物捐赠仪式。捐赠仪式上,老人忆起当年建设军垦第一楼的情景及在兵团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次次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如今,老人已经谢世。当远行成为永逝,告别成为诀别,老人捐赠的文物,变得更加珍贵。
该馆工作人员崔新安深有感触地说:“军垦文物往往从其本身看不出实际价值,因为它们看起来太普通了,然而,一件旧大衣,一把坎土曼,一根扁担,一块砖瓦,一把破斧头,都可能隐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布展——让每件文物都成为活的历史
与国内其他博物馆相比,军垦博物馆征集到了大量实物、照片,这都是其他的博物馆所不具备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视角冲击力?
就图片陈列来说,如果按照常规方式布展,每平方米通常只能摆放二至三幅照片。如果这样,将有大量的照片无法展示出来。如何打破常规,增加图片的展出量?
设计人员反复思量、琢磨,寻求最佳表达方式、陈展方式,最终决定:每平方米展出五六幅照片。
“兵团历史,是一个群体的历史,不是哪一个人的历史。我们要通过照片给参观者一种阔大的信息量,让每个开拓者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身影。”他们这样阐释独特的设计理念。
事实证明,一张挨着一张的老照片,果然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情感力量,猛烈地撞击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灵。
二次陈展,浸透了太多人的心血,凝结了太多人的智慧。
复原王震将军办公场景时,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设计人员的好意,并凭着多年积淀的特殊感觉,亲自动手,摆放每一件从北京王震将军的亲人那里征集到的书桌、书柜等文物,真实地还原出当年王震将军的工作场景。
没有谁能比常年工作在这儿的工作人员更能读懂这些文物,一如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深地理解并感悟那些让人流泪、感慨、激动的军垦故事。
目睹了全部文物摆放过程的来自沈阳的设计专家们,感慨地说:“你们读懂了那段历史,读懂了将军!”
这些人是不朽的,他们依靠双手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滩上,建起了军垦新城一石河子,创造了生命奇迹。
这些故事是不朽的。粗糙皴裂的双手,干疮百孔的军大衣,稻草编织的摇篮,凝固、定格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情随云水长。岁月让这段历史、这些人、这些故事,渐渐走远。我们到哪里寻找他们?
重新布展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将6000多件沉甸甸的军垦文物和兵团发展史,推到了我们眼前。
改陈——建一座全新的博物馆
2006年,在“军垦第一楼”的原址上,新疆兵团博物馆正式开馆。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军垦”名义命名的新疆兵团博物馆,尽管其以独特的历史、故事,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并被确定为全国、自治区、兵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隐隐约约地感到,博物馆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究竟缺了什么?每当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参观者退去的时候,每当闲暇时就要静静地在博物馆坐上一会儿,静静地与那些军垦文物进行精神会唔的刘宁,反复地征求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感受、意见后,意识到,当时,博物馆主要由序厅、大型农机具、基本陈列展三部分组成,虽然从中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兵团开发、建设的历史,但兵团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却被一笔带过,淹没在茫茫历史中。
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究竟应该给参观者以怎样的思考?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在有限的空间里,产生无限的共鸣?
太多的为什么,让工作人员产生了强烈的重新布展的念头。
倾听来自社会不同声音,工作人员的思路清晰起来:保留现有的历史脉络,加大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量,彰显军垦文化的影响力,是二次布展的价值所在。
这是一次有几分枯燥却又充满挑战,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出发——走进遥远的昨天
“创业初期,因条件艰苦,拓荒者们都住在集体宿舍里,新婚夫妇,只能在结婚那天才能住进‘公共洞房’,第二天必须搬出来,让给下一对新娘新郎”
讲解员甜蜜中略带几分歉意的讲解,让二楼“艰苦创业”展厅里,占地面积达40多平方米的硅胶“公共洞房”,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为了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从石河子到南北疆各地;从北京、上海到长沙、湖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自觉地投入到一次精神长旅中,四处征集散落在民间的每一件军垦文物,捕捉每一个让人心动的历史瞬间。
“公共洞房”,就是工作人员和来自沈阳华夏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在南疆征集文物时听到的故事,它把人们不经意间带人遥远的垦荒岁月,品味着人生中最温暖的记忆。
创作的欲望、灵感,在他们体内升腾。大红的“喜”字前面,两个用硅胶制作的满脸喜色的一对新人,端坐在洞房里;几个闹洞房的战士,正俏皮地透过玻璃窗向里张望。
以硅胶塑像制作的“公共洞房”,将创业的几多艰难困苦,战士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轻轻地叩击着每个参观者的心扉。
收集故事、征集文物的过程,也是一次心和心交流、沟通的过程。
1950年从湖南进疆的张珊,和爱人一同经历了建造军垦第一楼的艰辛和竣工剪彩的欢乐,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2001年间,老人毫不吝啬地将反映当年军垦第一楼开工建设及落成情况的90多幅极为珍贵的原版历史照片,全部捐给了博物馆。
老人说:“放在博物馆里,这些照片会发挥出更大作用。”
2008年,第二次改陈工作开始后,工作人员朱伟丽得知老人保留有她结婚时由张仲瀚、王震等53位领导签名的结婚纪念贺幛时,凭多年文物征集经验,她意识到,这一文物价值非同寻常。然而,老人愿意将这件一直带在身边,保存了几十年的贺幛捐献出来吗?
朱伟丽通过老人的一位朋友,同远在河南的老人通过电话进行沟通。这样反反复复交流了很久,直到去年2月,老人终于答应同朱伟丽见面。
“2010年2月24日,我终于在河南新乡第一干休所见到了张阿姨。阿姨将她的宝贝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给我们看。每一件都很珍贵,都是独一无二的,我激动不已。”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谈中,老人终于被朱伟丽打动了,她慷慨地将珍藏多年的贺幛、赵锡光将军赠送的美式钟表等19件文物及18张照片,全部捐献出来。老人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有生之年能回新疆看看。
老人肯切、希望的目光,让站在一旁的博物馆馆长刘宁立即作出决定:邀请老人回家。
去年8月,老人如愿以偿,终于回到了她朝思梦想的土地上。不过,老人是坐在轮椅上回来的。因重病缠身,老人所剩时日已经不多。
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博物馆为老人专门举办了一个文物捐赠仪式。捐赠仪式上,老人忆起当年建设军垦第一楼的情景及在兵团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次次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如今,老人已经谢世。当远行成为永逝,告别成为诀别,老人捐赠的文物,变得更加珍贵。
该馆工作人员崔新安深有感触地说:“军垦文物往往从其本身看不出实际价值,因为它们看起来太普通了,然而,一件旧大衣,一把坎土曼,一根扁担,一块砖瓦,一把破斧头,都可能隐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布展——让每件文物都成为活的历史
与国内其他博物馆相比,军垦博物馆征集到了大量实物、照片,这都是其他的博物馆所不具备的。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视角冲击力?
就图片陈列来说,如果按照常规方式布展,每平方米通常只能摆放二至三幅照片。如果这样,将有大量的照片无法展示出来。如何打破常规,增加图片的展出量?
设计人员反复思量、琢磨,寻求最佳表达方式、陈展方式,最终决定:每平方米展出五六幅照片。
“兵团历史,是一个群体的历史,不是哪一个人的历史。我们要通过照片给参观者一种阔大的信息量,让每个开拓者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身影。”他们这样阐释独特的设计理念。
事实证明,一张挨着一张的老照片,果然形成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情感力量,猛烈地撞击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灵。
二次陈展,浸透了太多人的心血,凝结了太多人的智慧。
复原王震将军办公场景时,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设计人员的好意,并凭着多年积淀的特殊感觉,亲自动手,摆放每一件从北京王震将军的亲人那里征集到的书桌、书柜等文物,真实地还原出当年王震将军的工作场景。
没有谁能比常年工作在这儿的工作人员更能读懂这些文物,一如没有人能够比他们更深地理解并感悟那些让人流泪、感慨、激动的军垦故事。
目睹了全部文物摆放过程的来自沈阳的设计专家们,感慨地说:“你们读懂了那段历史,读懂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