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听听那冷雨》时,不少学生问:“这篇课文的叙述人称为第几人称?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这是一个费思量颇难答的问题。
首先,这篇文章的“人称”不该称“叙述人称”。《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作的基本思路是:即景—联想—抒情。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抒情。无情怎会即此景?有情方能生联想。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抒情。尽管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表达方式看,可归属大分类的“叙述”,但《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一篇叙事散文,因此,该文的人称不可谓“叙述人称”,而应该称之为“抒情主体人称”。
那到底是第几人称?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从文本语言的行文人称看,确有第三人称“他”。如第三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又如第五节“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再如课文最后一节“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可除此之外,文中其他部分的人称均未明示为第三人称“他”。如第一节“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谁“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谁“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是“我”是“他”都可。又如第四节“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是谁“回到台北,世人问起”“笑而不答心自闲”?是“我”是“他”又都可。
那这些内容中的人称究竟是“我”还是“他”?这就关乎作者创作此文时的行文构思了。笔者揣摩作者在构思此文时,将自己化成了两个“本体”:一个是“灵魂”的“我”,一个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灵魂”的“我”又不时地与情境世界中的“我”在进行着对话(从阅读的角度看,当然也在和读者对话):“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于是,文中除明确有第三人称“他”以外的其他行文内容的人称均有了具体着落,都是第一人称“我”:“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文中凡是带有祈请语气的句子,其人称均为第一人称“灵魂”的“我”,如上文所举二例;其余人称则都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所谓的“他”,则是指现实世界中的那一个“他”(“他”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有关,但不等同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种关系近似于创作者与文本抒情主体的关系)。
因此,《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抒情主体人称”主要为第一人称“我”。而“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则交叉显现。文章一开始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因身处台北霏霏之雨中而联想到了大陆,引发了强烈的怀乡之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从而联想到了“杏花、春雨、江南”及其中国汉字所内含的丰富意蕴。于是,“灵魂”的“我”便祈请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同时又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雨不仅下在了“你”身上,更下在了包括现实世界中的“他”以及所有人的身上。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又联想到了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告诉人们,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虽好,“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进而,灵魂的“我”再一次显现,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并且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现实世界中的“他”,“十年前,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便联想到了在大陆上的千家万户和台湾岛上日式瓦屋中听雨的感受。进而因台北公寓时代的到来,听雨情景不再,发出了深深的感慨:“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最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的思绪———这一只翩翩的“灰蝴蝶”又回落到了现实世界中的“他”身上:“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无限感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可再‘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行文构思、“抒情主体”的人称表述如此特殊,估计与作者余光中先生文学修养的内在世界有一定的关联。他在一九九二年回大陆讲学时说:“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可见,除爱国主义思想外,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也许,庄周梦蝶“周邪?蝶邪?”的翩翩文学之“蝶”时常会翩跹于他文思泉涌之时,否则,《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怎会出现这样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交叉显现的奇妙构思,并且是那样的挥洒自如又痕迹不露呢?同时,西方哲学世界中“灵魂”拷问“肉体”的哲思与中国式的君子自省之道在他身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当然,这仅是本人在教学、备课时的一些随感体验,未能充分求证,尤其是得到余光中先生的首肯。因此,在此也就不敢充分展开了。但教学也是一种体验,能将自己的体验写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就满足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外国语学校)
首先,这篇文章的“人称”不该称“叙述人称”。《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作的基本思路是:即景—联想—抒情。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抒情。无情怎会即此景?有情方能生联想。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抒情。尽管文中对“雨”的描写,从表达方式看,可归属大分类的“叙述”,但《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抒情散文,而不是一篇叙事散文,因此,该文的人称不可谓“叙述人称”,而应该称之为“抒情主体人称”。
那到底是第几人称?第三人称还是第一人称?从文本语言的行文人称看,确有第三人称“他”。如第三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又如第五节“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再如课文最后一节“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可除此之外,文中其他部分的人称均未明示为第三人称“他”。如第一节“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谁“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谁“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是“我”是“他”都可。又如第四节“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是谁“回到台北,世人问起”“笑而不答心自闲”?是“我”是“他”又都可。
那这些内容中的人称究竟是“我”还是“他”?这就关乎作者创作此文时的行文构思了。笔者揣摩作者在构思此文时,将自己化成了两个“本体”:一个是“灵魂”的“我”,一个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灵魂”的“我”又不时地与情境世界中的“我”在进行着对话(从阅读的角度看,当然也在和读者对话):“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于是,文中除明确有第三人称“他”以外的其他行文内容的人称均有了具体着落,都是第一人称“我”:“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文中凡是带有祈请语气的句子,其人称均为第一人称“灵魂”的“我”,如上文所举二例;其余人称则都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而文中所谓的“他”,则是指现实世界中的那一个“他”(“他”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有关,但不等同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种关系近似于创作者与文本抒情主体的关系)。
因此,《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抒情主体人称”主要为第一人称“我”。而“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则交叉显现。文章一开始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因身处台北霏霏之雨中而联想到了大陆,引发了强烈的怀乡之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从而联想到了“杏花、春雨、江南”及其中国汉字所内含的丰富意蕴。于是,“灵魂”的“我”便祈请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请这样做吧!同时又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这雨不仅下在了“你”身上,更下在了包括现实世界中的“他”以及所有人的身上。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又联想到了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告诉人们,美国丹佛落基山的“雨”虽好,“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进而,灵魂的“我”再一次显现,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这是灵魂的“我”的真切感受,文本情境世界中的“你”可真正体验到了吗?并且告诉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现实世界中的“他”,“十年前,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于是,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便联想到了在大陆上的千家万户和台湾岛上日式瓦屋中听雨的感受。进而因台北公寓时代的到来,听雨情景不再,发出了深深的感慨:“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最后,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的思绪———这一只翩翩的“灰蝴蝶”又回落到了现实世界中的“他”身上:“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无限感慨:“‘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只可再‘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的行文构思、“抒情主体”的人称表述如此特殊,估计与作者余光中先生文学修养的内在世界有一定的关联。他在一九九二年回大陆讲学时说:“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可见,除爱国主义思想外,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对他有深刻的影响。也许,庄周梦蝶“周邪?蝶邪?”的翩翩文学之“蝶”时常会翩跹于他文思泉涌之时,否则,《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怎会出现这样灵魂的“我”和文本情境世界中的“我”以及现实世界中的“他”交叉显现的奇妙构思,并且是那样的挥洒自如又痕迹不露呢?同时,西方哲学世界中“灵魂”拷问“肉体”的哲思与中国式的君子自省之道在他身上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当然,这仅是本人在教学、备课时的一些随感体验,未能充分求证,尤其是得到余光中先生的首肯。因此,在此也就不敢充分展开了。但教学也是一种体验,能将自己的体验写出来,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也就满足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