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人物白娘子,其影响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个白娘子这个形象的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从《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话本到《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拟话本,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着重依托文本,对二者的形象进行全面的对比,从中找出扬弃的过程。
【关键词】白娘子;白衣娘娘;形象;扬弃
一、形象之同
洪本白衣娘娘与冯本白娘子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现分条缕析如下:其一、皆身着白衣。且看文中描写,洪本曰“只见里面一个着白衣的妇人,出来迎着宣赞。”冯本曰:“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穿着一领白绢衫儿。”其二、皆孀居。洪本曰:“我今丈夫又无”,冯本曰:“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过亡了,见葬在这雷岭。”其三、皆主动求姻缘。洪本曰:“情愿将身嫁与宣赞”,冯本曰:“小官人在上,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乙官人寻个媒人,与你共成百年姻缘,不枉天生一对,却不是好?”其四、皆容貌娇媚,初次见面便使得男主人公魂不守舍,想入非非。洪本曰:“奚宣赞目视妇人,生得如花似玉,心神荡漾。”冯本曰:“许宣平生是个老实之人,见了此等如花似玉的美妇人,旁边又是一个俊俏美女样的丫鬟,也不免动念。” 而后还“当夜思量那妇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梦中共日间见得一般,情谊相浓。不想金鸡叫一声,确是南柯一梦。正是:‘心猿意马驰千里,浪蝶狂蜂闹五更。’”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相同之处的对比我们一方面可以认为白衣娘娘是白娘子形象的前身这是确信无疑的。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证据这里不再赘述。另一方面这也就为我们接下来分析同中之异奠定了基础。
二、形象之异
二者的形象差异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妖性与人性方面。洪本中的白衣娘娘没有任何人性可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妖气。而冯本中的白娘子虽然也有妖性的一面,但是人性居于主导地位。列举如下:
(一)白衣娘娘之妖性
白衣娘娘的妖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善淫。“当夜,二人携手,共入兰芳。半月有余,面黄肌瘦。”而后还有“只见一人禀覆:‘娘娘,今有新人到了,可换旧人。’娘娘道:‘请来!’看那人如何打扮?眉疏目秀,氣爽神清,如三国内马超,似淮甸内关索,似西川活观音,岳王殿上炳灵公。娘娘请那人共坐饮酒……娘娘自和那俊后生做夫妻。”这些皆是善淫的表现。
其二,冷血。对于自己的猎物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淫欲,一旦的新的猎物到来,毫不留情的剖开肚皮,挖肝取心下酒。宣赞刚来时就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只见两个力士,捉一个俊生,去了巾带,解开头发,缚在将军柱上,前面一个银盆,一把尖刀。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附体。娘娘斟热酒,把心肝请宣赞吃。宣赞只推不饮,娘娘、婆婆都吃了。”随后,等十几日之后,又有新的猎物了,宣赞也要步那些被剖取心肝的人之后尘了。“娘娘请那人共坐饮酒,交取宣赞心肝,宣赞当时三魂荡散。”
其三,不念旧情。对于帮助过自己女儿的奚宣赞,一旦玩弄够了,便会好不留情的杀掉,不讲任何情面。这与冯本白娘子刚好形成了反差巨大的对比。白娘子恰恰就是因为过于念旧情才会屡屡相信背叛自己的丈夫,以至于身陷雷峰塔。
(二)白娘子之人性
白娘子毕竟是妖,身上必然也存在妖性。但是白娘子的妖性已经完全降到了次要地位。她的妖性只是为了单纯的表示她还是只妖,然而艺术的伟大之处恰恰也在于此。她身上人性的光辉过盛,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她的妖性。其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盗取财物。白娘子两次盗取财物害的许宣两次锒铛入狱,第一次是二人结婚之前,因白娘子知道许宣囊中羞涩故而盗取府库中之银两,但是后来也是如数奉还了。第二次则是许宣出游衣着寒酸,故而盗取衣物相赠,事发后仍然物归原主了。
2.现出原形。文中白娘子前后四次现出原形,这也可以看出其妖性的一面。第一次:面对好色的李克用,为保住清白而自卫现行。第二次:李募事家为乘凉而现形,无意中吓到李募事。第三次:面对捉蛇的戴先生,几次三番未劝走,不得不现形将其吓走。最后一次:被法海禅师逼迫而现原形,这次是白娘子人性光芒闪现的时候。法海逼问青青,白娘子道:“青青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一时遇她,拖她为伴,不曾得一日欢愉,并望禅师怜悯!”自身难保之时仍然心系她人,为她人求情,这分明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随后被逼现原形的场面更是感人至深,文中说道:“看那白娘子时,也复了原形,变了三尺长一条白蛇,兀自昂头看着许宣。”面对屡次三番背叛自己的丈夫,白娘子仍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他,直至被自己的丈夫罩在钵下。这样的白娘子何来点儿妖的成分,俨然就是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模板。
三、结语
洪本中的白衣娘娘与冯本中白娘子诚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同中有异。比如二者同样都貌美如花,然而前者的貌美是诱惑猎物的陷阱,而后者的貌美则是心地善良的反应。再者二者都主公追求婚姻,然而前者是为了满足一己之淫欲,一旦玩弄够了便会毫不留情的剖心挖肺下酒,而后者则是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同时为了维护婚姻的稳定还不断与阻碍家庭幸福的因素作斗争。这些形象中的相同之处就是冯本对洪本的继承之处,但是两者形象中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不同之处,剔除洪本的中善淫、冷血的一面视为“弃”,同时赋予它忠贞、善良的一面这就是“扬”。白娘子的形象就是在这样一扬一弃之间不断的完善起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注释:本文所用白娘子即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形象,出自(明)冯梦龙编;秋谷校点.《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07,文中称冯本;白衣娘娘为《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蛇妖形象,出(明)洪楩辑;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话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02,文中称洪本。
作者简介:查贵财(1989- ),男,河南许昌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
【关键词】白娘子;白衣娘娘;形象;扬弃
一、形象之同
洪本白衣娘娘与冯本白娘子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现分条缕析如下:其一、皆身着白衣。且看文中描写,洪本曰“只见里面一个着白衣的妇人,出来迎着宣赞。”冯本曰:“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穿着一领白绢衫儿。”其二、皆孀居。洪本曰:“我今丈夫又无”,冯本曰:“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过亡了,见葬在这雷岭。”其三、皆主动求姻缘。洪本曰:“情愿将身嫁与宣赞”,冯本曰:“小官人在上,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奴家亡了丈夫,想必和官人有宿世姻缘,一见便蒙错爱。正是你有心,我有意。烦小乙官人寻个媒人,与你共成百年姻缘,不枉天生一对,却不是好?”其四、皆容貌娇媚,初次见面便使得男主人公魂不守舍,想入非非。洪本曰:“奚宣赞目视妇人,生得如花似玉,心神荡漾。”冯本曰:“许宣平生是个老实之人,见了此等如花似玉的美妇人,旁边又是一个俊俏美女样的丫鬟,也不免动念。” 而后还“当夜思量那妇人,翻来覆去睡不着。梦中共日间见得一般,情谊相浓。不想金鸡叫一声,确是南柯一梦。正是:‘心猿意马驰千里,浪蝶狂蜂闹五更。’”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相同之处的对比我们一方面可以认为白衣娘娘是白娘子形象的前身这是确信无疑的。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证据这里不再赘述。另一方面这也就为我们接下来分析同中之异奠定了基础。
二、形象之异
二者的形象差异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妖性与人性方面。洪本中的白衣娘娘没有任何人性可言,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妖气。而冯本中的白娘子虽然也有妖性的一面,但是人性居于主导地位。列举如下:
(一)白衣娘娘之妖性
白衣娘娘的妖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善淫。“当夜,二人携手,共入兰芳。半月有余,面黄肌瘦。”而后还有“只见一人禀覆:‘娘娘,今有新人到了,可换旧人。’娘娘道:‘请来!’看那人如何打扮?眉疏目秀,氣爽神清,如三国内马超,似淮甸内关索,似西川活观音,岳王殿上炳灵公。娘娘请那人共坐饮酒……娘娘自和那俊后生做夫妻。”这些皆是善淫的表现。
其二,冷血。对于自己的猎物首先是要满足自己的淫欲,一旦的新的猎物到来,毫不留情的剖开肚皮,挖肝取心下酒。宣赞刚来时就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只见两个力士,捉一个俊生,去了巾带,解开头发,缚在将军柱上,前面一个银盆,一把尖刀。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附体。娘娘斟热酒,把心肝请宣赞吃。宣赞只推不饮,娘娘、婆婆都吃了。”随后,等十几日之后,又有新的猎物了,宣赞也要步那些被剖取心肝的人之后尘了。“娘娘请那人共坐饮酒,交取宣赞心肝,宣赞当时三魂荡散。”
其三,不念旧情。对于帮助过自己女儿的奚宣赞,一旦玩弄够了,便会好不留情的杀掉,不讲任何情面。这与冯本白娘子刚好形成了反差巨大的对比。白娘子恰恰就是因为过于念旧情才会屡屡相信背叛自己的丈夫,以至于身陷雷峰塔。
(二)白娘子之人性
白娘子毕竟是妖,身上必然也存在妖性。但是白娘子的妖性已经完全降到了次要地位。她的妖性只是为了单纯的表示她还是只妖,然而艺术的伟大之处恰恰也在于此。她身上人性的光辉过盛,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她的妖性。其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盗取财物。白娘子两次盗取财物害的许宣两次锒铛入狱,第一次是二人结婚之前,因白娘子知道许宣囊中羞涩故而盗取府库中之银两,但是后来也是如数奉还了。第二次则是许宣出游衣着寒酸,故而盗取衣物相赠,事发后仍然物归原主了。
2.现出原形。文中白娘子前后四次现出原形,这也可以看出其妖性的一面。第一次:面对好色的李克用,为保住清白而自卫现行。第二次:李募事家为乘凉而现形,无意中吓到李募事。第三次:面对捉蛇的戴先生,几次三番未劝走,不得不现形将其吓走。最后一次:被法海禅师逼迫而现原形,这次是白娘子人性光芒闪现的时候。法海逼问青青,白娘子道:“青青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一时遇她,拖她为伴,不曾得一日欢愉,并望禅师怜悯!”自身难保之时仍然心系她人,为她人求情,这分明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随后被逼现原形的场面更是感人至深,文中说道:“看那白娘子时,也复了原形,变了三尺长一条白蛇,兀自昂头看着许宣。”面对屡次三番背叛自己的丈夫,白娘子仍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他,直至被自己的丈夫罩在钵下。这样的白娘子何来点儿妖的成分,俨然就是一个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模板。
三、结语
洪本中的白衣娘娘与冯本中白娘子诚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同中有异。比如二者同样都貌美如花,然而前者的貌美是诱惑猎物的陷阱,而后者的貌美则是心地善良的反应。再者二者都主公追求婚姻,然而前者是为了满足一己之淫欲,一旦玩弄够了便会毫不留情的剖心挖肺下酒,而后者则是为了追求幸福美满的婚姻,同时为了维护婚姻的稳定还不断与阻碍家庭幸福的因素作斗争。这些形象中的相同之处就是冯本对洪本的继承之处,但是两者形象中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不同之处,剔除洪本的中善淫、冷血的一面视为“弃”,同时赋予它忠贞、善良的一面这就是“扬”。白娘子的形象就是在这样一扬一弃之间不断的完善起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注释:本文所用白娘子即为《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白娘子形象,出自(明)冯梦龙编;秋谷校点.《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07,文中称冯本;白衣娘娘为《西湖三塔记》中的白蛇妖形象,出(明)洪楩辑;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话本》.北京:中华书局,2012.02,文中称洪本。
作者简介:查贵财(1989- ),男,河南许昌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