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伯利兹前,朋友桑托斯开车载我去奥兰治沃克南部的玛雅遗址参观。下午5点,我们从拉马奈玛雅遗址返回奥兰治沃克,经过镇外的新河时,我被河边婆娑的热带雨林迷住,让桑托斯先开车回酒店休息,我去河面拍摄静谧的黄昏。
拍完河景转身上桥,刚才还阒无一人的桥头多了一位老人,神情友好地看着我。这是一位异于伯利兹土著居民的白人,我听桑托斯说过,伯利兹居住着不少欧洲移民,他们称这些人为“德国人”。“一个古怪的地方住着一群古怪的人。”
暮色渐浓,深蓝的河水映衬着老人深蓝的衬衣。我坐到老人身边。他礼貌地问我来自哪里。我指了指头顶:“中国,地球的另一面。”没等老人有所反应,我趁机抛出忍了许久的疑问:“您真是‘德国人’吗?”“不,不,我的祖先是荷兰人。你知道门诺乃茨吗?”看我一脸茫然,老人缓缓地给我拼出这个单词:“Mennonites,我们是门诺乃茨。”
“我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了伯利兹,那是1959年。我们有3000多人,有自己的农场,牧养着马、牛、鸡,种植蔬菜、玉米和豆子,奥兰治沃克市场上的肉鸡和牛奶都是门诺乃茨供应的”。谈到这里,老人自豪地微笑。
这时,一辆皮卡驶近桥头,老人猛地站起来,伸出右臂,大拇指冲上,做了个搭车的手势,用西班牙语和车主说了几句便爬上车篷。这一切都发生在几秒钟之内,我还没来得及和老人说再见。暮色中,我依稀看到远去的老人挥动的手臂,黄昏的风送来老人的喊声:“你来看看我们的营地吗?欢迎你来做客。”
探访门诺乃茨的Camp
第二天起床后,我一直惦记着老人的巴拿马草帽和安详的笑容。一番思量后,下午2点,我请桑托斯带我去“德国村”。桑托斯好像早已预料这一刻会到来,对我挤挤眼:“我本以为你会一大早就去呢,我正巧也要回家一趟。”
桑托斯是伯利兹最早的殖民征服者西班牙人的后裔,他和他新婚燕尔的妻子就住在奥兰治沃克乡下一个村子里。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开往距离镇上半小时路程的施普亚德(Shipyard)。经过新河桥时,我告诉他昨晚的老人就是从这里搭车走的。桑托斯神色平静:“是的,他们时常来镇上购买农具,有时候也会在小酒馆喝上几杯,但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只有10月份玉米收割后才能看见,因为那些‘德国人’除了种地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很快,我们的车经过桑托斯家所在的小村子。穿过村子不久,一大片玉米地出现在视野里,牛群在栏中或站或卧,马儿在路边悠闲地甩尾吃草,风车缓缓转动,一栋栋整洁的木屋矗立在田间——这里就是门诺乃茨的Camp了。
我们正在寻找进去的路口,突然从椰林里冲出一辆黑色四轮马车,驭手是三个六七岁的男孩,清一色的蓝衬衣、工装裤。沿着孩子们出来的小路向里行驶,十分钟后,一个半成品的木屋立在路边。桑托斯停车高呼:“扬!扬!”听到喊声,男主人快步走到我们面前,面带笑容向我们问好。
男主人叫胡安(Juan),以为桑托斯带我来买木屋,他带我们踏上木板房,自豪地展示他和儿子的手艺,用力跺脚向我炫耀他的木屋有多结实。然后表情严肃地说一个月左右他就能为我做好,负责送到我指定的地方:“6米乘9米的面积,我要砍伐50棵大树烘干,使用2立方米的木板,您只需付给我1万6千元(相当于8千美元)”。
我用手滑过纯木栏杆,光滑细腻,做工精致到极限。我惊奇他们在没有电动木工工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技巧,就把伯利兹的棵棵大树变成居住的房子。从木屋跳下来,我蹲下身和边上的孩子们搭话。我从背包里掏出从国内带来的水果糖和饼干,他们大大方方地伸手来拿,没有丝毫羞涩和推让,但却不知怎么打开。看到一个男孩用牙去咬,我急忙教他如何从锯齿口撕开包装袋。看到此景,另一个男孩立刻把糖递过来让我帮忙,我问他:“你最大,是吗?”他摇头,伸手指指后面——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侧过身子把他母亲做好的甜饼递给我。哦,他才是最大的,然后是他、他、他、她、他和小Baby。我依次数过来,竟然有七个!父亲胡安得意地说:“没错儿,唯一的女孩是我们的公主。”
路遇门诺乃茨少女
挥手告别胡安一家,尘土滚滚的马路上,不时有门诺乃茨的四轮马车擦肩而过,我也学着桑托斯的样子,“扬”、“扬”地打招呼,他们矜持却又温和地回给我一个又一个腼腆的微笑。
驶上一座小山坡,草场上白色的牛群如雕塑般凝固,坡道上十几个苗条的少女被夕阳雕琢得分外清丽——她们大多戴着宽沿帽,深色碎花长袖过膝连身裙,我恍惚走进英国中世纪简爱曾经寄宿的那家女校。
我把手臂伸出窗外高高挥起,桑托斯知道我的心思,把车停在她们身旁。那群女孩戒备地盯着我们,其中两个似乎是亲姐妹,像遇到强盗一样紧紧地相互揽着肩。桑托斯忙用西班牙语解释我是外国人,只是想给她们拍些照片。我满以为她们会给桑托斯面子,谁知我刚端起相机,立刻就有几个女孩跑到一边,还有几个把头深深埋下,用帽子的宽沿遮住脸部和大半个上身,只有三个女孩不害怕,任我随意拍摄。当我把拍摄的影像放给她们看时,其他害羞的女孩也都挤过来,脸上跳跃着惊喜,围成一团,唧唧喳喳地小声议论。DC从一个女孩手里传到另一个,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奇和喜悦。那个最活泼漂亮的女孩叫丹卡(Danca),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笑容,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与同伴议论我们手中的“神奇机器”,并不时从我手里拿过去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小画框里自己的容颜。
等她们把相机还给我时,我知道她们已经对我没有了戒心和敌意。我拿出话梅糖分给她们,她们落落大方地接过说:“Dank(德语‘谢谢’)!”我也用仅会的三句德语中的一句回答她们:“Dank schön(德语‘非常感谢’)!”她们听懂了,也都回道:“Dank schön,Dank schön!”——其实,我是感谢她们接受我。
天色已晚,我们该上路了。路上不时有四轮马车载着一家老小哗啦啦驶过。山坡的另一侧,三个门诺乃茨男孩推着割草机驻足观望,距离他们不远的牛栏里,有一位主妇在花奶牛的胯下挤奶。实际上,生活在伯利兹的这支门诺乃茨得到了政府很好的照顾——政府无偿地给他们土地耕作,免除他们的赋税,使他们自给自足。他们勤勉温良,虽然不与当地人通婚混居,但这样互不相扰的自然生存方式,给伯利兹平添了一种来自欧洲的恬淡和从容,远离尘嚣的门诺乃茨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教义中描绘的乐土。
Tips
门诺乃茨源于Menno(门诺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诞生于西班牙人发现伯利兹海岸的16世纪。由于门诺教派奉行原教旨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极端派别,一直遭到歧视和杀戮。为了生存,17世纪后半期,门诺教徒化整为零,融入北欧(主要是俄罗斯比较温和的东正教区)寻求庇护。从1663年开始,门诺教徒有组织地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北美洲,在如今属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乡村落脚。他们与土著和白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德语,也不和异教徒通婚。到了18世纪中期,门诺教徒越过巴拿马运河,迁徙到更加广阔的中南美洲,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繁衍生息。
拍完河景转身上桥,刚才还阒无一人的桥头多了一位老人,神情友好地看着我。这是一位异于伯利兹土著居民的白人,我听桑托斯说过,伯利兹居住着不少欧洲移民,他们称这些人为“德国人”。“一个古怪的地方住着一群古怪的人。”
暮色渐浓,深蓝的河水映衬着老人深蓝的衬衣。我坐到老人身边。他礼貌地问我来自哪里。我指了指头顶:“中国,地球的另一面。”没等老人有所反应,我趁机抛出忍了许久的疑问:“您真是‘德国人’吗?”“不,不,我的祖先是荷兰人。你知道门诺乃茨吗?”看我一脸茫然,老人缓缓地给我拼出这个单词:“Mennonites,我们是门诺乃茨。”
“我父亲带着全家来到了伯利兹,那是1959年。我们有3000多人,有自己的农场,牧养着马、牛、鸡,种植蔬菜、玉米和豆子,奥兰治沃克市场上的肉鸡和牛奶都是门诺乃茨供应的”。谈到这里,老人自豪地微笑。
这时,一辆皮卡驶近桥头,老人猛地站起来,伸出右臂,大拇指冲上,做了个搭车的手势,用西班牙语和车主说了几句便爬上车篷。这一切都发生在几秒钟之内,我还没来得及和老人说再见。暮色中,我依稀看到远去的老人挥动的手臂,黄昏的风送来老人的喊声:“你来看看我们的营地吗?欢迎你来做客。”
探访门诺乃茨的Camp
第二天起床后,我一直惦记着老人的巴拿马草帽和安详的笑容。一番思量后,下午2点,我请桑托斯带我去“德国村”。桑托斯好像早已预料这一刻会到来,对我挤挤眼:“我本以为你会一大早就去呢,我正巧也要回家一趟。”
桑托斯是伯利兹最早的殖民征服者西班牙人的后裔,他和他新婚燕尔的妻子就住在奥兰治沃克乡下一个村子里。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开往距离镇上半小时路程的施普亚德(Shipyard)。经过新河桥时,我告诉他昨晚的老人就是从这里搭车走的。桑托斯神色平静:“是的,他们时常来镇上购买农具,有时候也会在小酒馆喝上几杯,但这样的情况很少见,只有10月份玉米收割后才能看见,因为那些‘德国人’除了种地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很快,我们的车经过桑托斯家所在的小村子。穿过村子不久,一大片玉米地出现在视野里,牛群在栏中或站或卧,马儿在路边悠闲地甩尾吃草,风车缓缓转动,一栋栋整洁的木屋矗立在田间——这里就是门诺乃茨的Camp了。
我们正在寻找进去的路口,突然从椰林里冲出一辆黑色四轮马车,驭手是三个六七岁的男孩,清一色的蓝衬衣、工装裤。沿着孩子们出来的小路向里行驶,十分钟后,一个半成品的木屋立在路边。桑托斯停车高呼:“扬!扬!”听到喊声,男主人快步走到我们面前,面带笑容向我们问好。
男主人叫胡安(Juan),以为桑托斯带我来买木屋,他带我们踏上木板房,自豪地展示他和儿子的手艺,用力跺脚向我炫耀他的木屋有多结实。然后表情严肃地说一个月左右他就能为我做好,负责送到我指定的地方:“6米乘9米的面积,我要砍伐50棵大树烘干,使用2立方米的木板,您只需付给我1万6千元(相当于8千美元)”。
我用手滑过纯木栏杆,光滑细腻,做工精致到极限。我惊奇他们在没有电动木工工具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技巧,就把伯利兹的棵棵大树变成居住的房子。从木屋跳下来,我蹲下身和边上的孩子们搭话。我从背包里掏出从国内带来的水果糖和饼干,他们大大方方地伸手来拿,没有丝毫羞涩和推让,但却不知怎么打开。看到一个男孩用牙去咬,我急忙教他如何从锯齿口撕开包装袋。看到此景,另一个男孩立刻把糖递过来让我帮忙,我问他:“你最大,是吗?”他摇头,伸手指指后面——一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正侧过身子把他母亲做好的甜饼递给我。哦,他才是最大的,然后是他、他、他、她、他和小Baby。我依次数过来,竟然有七个!父亲胡安得意地说:“没错儿,唯一的女孩是我们的公主。”
路遇门诺乃茨少女
挥手告别胡安一家,尘土滚滚的马路上,不时有门诺乃茨的四轮马车擦肩而过,我也学着桑托斯的样子,“扬”、“扬”地打招呼,他们矜持却又温和地回给我一个又一个腼腆的微笑。
驶上一座小山坡,草场上白色的牛群如雕塑般凝固,坡道上十几个苗条的少女被夕阳雕琢得分外清丽——她们大多戴着宽沿帽,深色碎花长袖过膝连身裙,我恍惚走进英国中世纪简爱曾经寄宿的那家女校。
我把手臂伸出窗外高高挥起,桑托斯知道我的心思,把车停在她们身旁。那群女孩戒备地盯着我们,其中两个似乎是亲姐妹,像遇到强盗一样紧紧地相互揽着肩。桑托斯忙用西班牙语解释我是外国人,只是想给她们拍些照片。我满以为她们会给桑托斯面子,谁知我刚端起相机,立刻就有几个女孩跑到一边,还有几个把头深深埋下,用帽子的宽沿遮住脸部和大半个上身,只有三个女孩不害怕,任我随意拍摄。当我把拍摄的影像放给她们看时,其他害羞的女孩也都挤过来,脸上跳跃着惊喜,围成一团,唧唧喳喳地小声议论。DC从一个女孩手里传到另一个,每个人脸上都是惊奇和喜悦。那个最活泼漂亮的女孩叫丹卡(Danca),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笑容,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与同伴议论我们手中的“神奇机器”,并不时从我手里拿过去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小画框里自己的容颜。
等她们把相机还给我时,我知道她们已经对我没有了戒心和敌意。我拿出话梅糖分给她们,她们落落大方地接过说:“Dank(德语‘谢谢’)!”我也用仅会的三句德语中的一句回答她们:“Dank schön(德语‘非常感谢’)!”她们听懂了,也都回道:“Dank schön,Dank schön!”——其实,我是感谢她们接受我。
天色已晚,我们该上路了。路上不时有四轮马车载着一家老小哗啦啦驶过。山坡的另一侧,三个门诺乃茨男孩推着割草机驻足观望,距离他们不远的牛栏里,有一位主妇在花奶牛的胯下挤奶。实际上,生活在伯利兹的这支门诺乃茨得到了政府很好的照顾——政府无偿地给他们土地耕作,免除他们的赋税,使他们自给自足。他们勤勉温良,虽然不与当地人通婚混居,但这样互不相扰的自然生存方式,给伯利兹平添了一种来自欧洲的恬淡和从容,远离尘嚣的门诺乃茨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教义中描绘的乐土。
Tips
门诺乃茨源于Menno(门诺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诞生于西班牙人发现伯利兹海岸的16世纪。由于门诺教派奉行原教旨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极端派别,一直遭到歧视和杀戮。为了生存,17世纪后半期,门诺教徒化整为零,融入北欧(主要是俄罗斯比较温和的东正教区)寻求庇护。从1663年开始,门诺教徒有组织地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北美洲,在如今属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乡村落脚。他们与土著和白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使用德语,也不和异教徒通婚。到了18世纪中期,门诺教徒越过巴拿马运河,迁徙到更加广阔的中南美洲,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