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用水量、用水项目、用水安全性、用水水质、用水计量方面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法,总结了医疗建筑给水设计经验。
【关键词】医疗建筑;给水设计;医疗用水
医疗建筑与其他普通建筑相比因其包容医疗功能性而变得相当复杂,在此基础上为医疗建筑服务的相关设备专业也会因为医疗功能的要求变得相对复杂和专业,本文从医疗建筑设计特点出发,对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梳理总结。
1、医疗建筑给水设计
1.1 医疗建筑用水量
按照现行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6.2.2条,医院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有一个规定范围,具体采用的数值应考虑医院规模及性质、所在地理位置的水资源情况、当地用水习惯等具体情况。大型综合医院其床位数及门诊量巨大,小时变化系数可用相对较小的数值,相反门诊及床位数的小型医院,其值可相对较大;水资源丰富、炎热季节持续时间较长的地方可取相对较大的用水定额,水资源缺乏、北方严寒地区洗浴用水较少,可取较小用水定额;此外医院的性质也决定了用水定额的大小,如在传染病医院中为减少疾病传播,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后用水清洗的次数和用量相对比普通医院要多,用水定额相应要取大些;骨科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精神卫生医院的用水相对较少,实际设计时应酌减少。医疗建筑用水量的确定比较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2医疗用水项目
除常规的病房、门诊、医护人员用水之外,进行医院给水设计时还应考虑一些用水大户的用水量。除手术及中心供应用水含在医务人员用水定额内,进行医疗建筑给水设计时还应考虑如下用水项目:血透用水、洗衣用水、营养厨房用水、看护及后勤人员用水。在有血液透析治疗项目的医院内,血透用水一直较大。文献报道,目前血液透析的速度是500ml/min,一个患者每天需要约0.12吨反渗透水,一般透析用水采用自来水二级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的总产水率低,每位患者消耗自来水约35吨/年。[1]据此可见血液透析科属于用水大户。在洗衣用水量上,与其他普通建筑相比医院建筑每床每日干织品数量较大,所以耗水量相应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科室每床病人每日消耗干织品数量也有很大不同,在设计时也应注意考虑不同科室床位在所在床位中的比例,据此确定一个合宜的干织品消耗量。医院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医护和病人的一日三餐耗费水量也是很大的数量,而且这个数量一般跟每个医院自身覆盖的医疗范围及所在区域相关服务行业及用餐习惯有关,设计人员很难确定准确用餐人数,所以在设计资料收资阶段应向院方提出就餐人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医院建筑给水水量上还不要遗漏陪护、后勤及行政人员等的用水量。陪护人员跟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相关,每个医院都有不同的要求,此部分人员应向院方咨询后再确定,陪护人员用水定额一般取60~90L/人·d,后勤及行政人员可以根据医院建设规模配比确定,用水量同陪护人员;如果综合医疗区还包含教学及培养任务和员工宿舍,也应将此部分用水量计算在内,计算原则参考学校及宿舍水量计算。总之就是在医疗建筑给水设计中一定要全面考虑用水项目,不要缺项,也要结合院区远期发展需要,向市政申请给水引入接口尽量一次到位。
1.3医疗建筑用水安全性
医院关系病人安危,医疗用水是医疗救治过程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其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医疗建筑用水安全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疗用水保障,一个是用水卫生防疫保障。就医疗用水保障来讲,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医疗活动取决于供水能否得到全时供应上,比如手术室医护冲洗、中心供应医疗器械等清洗消毒、胃肠镜中心内窥镜清洗、口腔科综合治疗台供水、以及营养食堂用水,这些地方供水安全需要尽可能得到保障;可以通过引入两个市政接口、采用双路供水、不少于两个水箱和换热器等措施尽量减少这些用水部分的断水可能性,尤其是保障医疗用水的安全性。由于医院是细菌疾病传染的高发区域,外加病人抵抗力比较低,生活用水的卫生防疫就显得尤其重要,减少接触传染就是重中之重,在诊室﹑手术室﹑检验室﹑护士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以及公共卫生间等洗手盆设红外感应水嘴,试验台采用脚踏冲洗,公共卫生间小便斗采用红外感应冲洗阀、蹲便器设脚踏冲洗阀;在接入医疗相关设备的给水管必须加倒流防止器,阻断水源污染;设有水箱的供水系统进行二次消毒处理;尤其在医院热水系统中,选择无死角换热器控制军团菌的滋生。除以上两方面用水安全保障之外,在诊疗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病人也应考虑其安全用水,比如婴幼儿其没有自主行动能力、身体柔弱,对水温要求、水温稳定性要求精细,在这些与婴幼儿相关用水地方应设恒温控水设施保证出水水温水压稳定;另外神经内科及康复性医院病人大多行动不便,不能及时调控水温,这些病人的用水部位要求同上。这些关系到病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应在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1.4医疗建筑用水水质
医疗建筑中供日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1]即可,但某些医疗用水对水质有更严格要求,需要对日常生活用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医疗功能要求。在医疗建筑给水设计时,我们应该对有医疗用水需要的目标点预留相应的给水管道,保证在水量、水压上满足要求,同时在设计提资阶段,要向相关其他专业提出预留给水处理设备间的条件,以备后续进行深化设计。医疗建筑中有医疗用水需求的部门主要有:血液透析科、口腔科、中心供应科、检验科等。医疗用水系统的设计可集中设置也可分散设置,取决于医院的需求,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初期与院方沟通确定适合医院具体供水方案。
1.5医疗建筑用水计量
现代化医院越趋向于各科室独立成本核算,所以给水系统设计时最好能够实现分科室计量。另外在一些用水量较大部位也应单独计量,比如中心供应、血透科、营养厨房等部位。单独细化用水计量有助于医院了解掌握医院后勤供给系统的状态,对于水资源管理提供一手资料,利于医院用水节水,并为医院远期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文从医疗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梳理总结一些给水系统设计要点,希望能與广大设计人员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邬步云.血液透析中的节约用水与废水再利用[J].腎病与肾透析移植杂志,2012,12,21(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关键词】医疗建筑;给水设计;医疗用水
医疗建筑与其他普通建筑相比因其包容医疗功能性而变得相当复杂,在此基础上为医疗建筑服务的相关设备专业也会因为医疗功能的要求变得相对复杂和专业,本文从医疗建筑设计特点出发,对医疗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梳理总结。
1、医疗建筑给水设计
1.1 医疗建筑用水量
按照现行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6.2.2条,医院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有一个规定范围,具体采用的数值应考虑医院规模及性质、所在地理位置的水资源情况、当地用水习惯等具体情况。大型综合医院其床位数及门诊量巨大,小时变化系数可用相对较小的数值,相反门诊及床位数的小型医院,其值可相对较大;水资源丰富、炎热季节持续时间较长的地方可取相对较大的用水定额,水资源缺乏、北方严寒地区洗浴用水较少,可取较小用水定额;此外医院的性质也决定了用水定额的大小,如在传染病医院中为减少疾病传播,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后用水清洗的次数和用量相对比普通医院要多,用水定额相应要取大些;骨科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精神卫生医院的用水相对较少,实际设计时应酌减少。医疗建筑用水量的确定比较复杂,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1.2医疗用水项目
除常规的病房、门诊、医护人员用水之外,进行医院给水设计时还应考虑一些用水大户的用水量。除手术及中心供应用水含在医务人员用水定额内,进行医疗建筑给水设计时还应考虑如下用水项目:血透用水、洗衣用水、营养厨房用水、看护及后勤人员用水。在有血液透析治疗项目的医院内,血透用水一直较大。文献报道,目前血液透析的速度是500ml/min,一个患者每天需要约0.12吨反渗透水,一般透析用水采用自来水二级反渗透系统,反渗透的总产水率低,每位患者消耗自来水约35吨/年。[1]据此可见血液透析科属于用水大户。在洗衣用水量上,与其他普通建筑相比医院建筑每床每日干织品数量较大,所以耗水量相应增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科室每床病人每日消耗干织品数量也有很大不同,在设计时也应注意考虑不同科室床位在所在床位中的比例,据此确定一个合宜的干织品消耗量。医院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医护和病人的一日三餐耗费水量也是很大的数量,而且这个数量一般跟每个医院自身覆盖的医疗范围及所在区域相关服务行业及用餐习惯有关,设计人员很难确定准确用餐人数,所以在设计资料收资阶段应向院方提出就餐人数的问题。除此之外,在医院建筑给水水量上还不要遗漏陪护、后勤及行政人员等的用水量。陪护人员跟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相关,每个医院都有不同的要求,此部分人员应向院方咨询后再确定,陪护人员用水定额一般取60~90L/人·d,后勤及行政人员可以根据医院建设规模配比确定,用水量同陪护人员;如果综合医疗区还包含教学及培养任务和员工宿舍,也应将此部分用水量计算在内,计算原则参考学校及宿舍水量计算。总之就是在医疗建筑给水设计中一定要全面考虑用水项目,不要缺项,也要结合院区远期发展需要,向市政申请给水引入接口尽量一次到位。
1.3医疗建筑用水安全性
医院关系病人安危,医疗用水是医疗救治过程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其安全性同样不可忽视。医疗建筑用水安全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疗用水保障,一个是用水卫生防疫保障。就医疗用水保障来讲,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医疗活动取决于供水能否得到全时供应上,比如手术室医护冲洗、中心供应医疗器械等清洗消毒、胃肠镜中心内窥镜清洗、口腔科综合治疗台供水、以及营养食堂用水,这些地方供水安全需要尽可能得到保障;可以通过引入两个市政接口、采用双路供水、不少于两个水箱和换热器等措施尽量减少这些用水部分的断水可能性,尤其是保障医疗用水的安全性。由于医院是细菌疾病传染的高发区域,外加病人抵抗力比较低,生活用水的卫生防疫就显得尤其重要,减少接触传染就是重中之重,在诊室﹑手术室﹑检验室﹑护士室﹑医生办公室﹑治疗室以及公共卫生间等洗手盆设红外感应水嘴,试验台采用脚踏冲洗,公共卫生间小便斗采用红外感应冲洗阀、蹲便器设脚踏冲洗阀;在接入医疗相关设备的给水管必须加倒流防止器,阻断水源污染;设有水箱的供水系统进行二次消毒处理;尤其在医院热水系统中,选择无死角换热器控制军团菌的滋生。除以上两方面用水安全保障之外,在诊疗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病人也应考虑其安全用水,比如婴幼儿其没有自主行动能力、身体柔弱,对水温要求、水温稳定性要求精细,在这些与婴幼儿相关用水地方应设恒温控水设施保证出水水温水压稳定;另外神经内科及康复性医院病人大多行动不便,不能及时调控水温,这些病人的用水部位要求同上。这些关系到病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应在设计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1.4医疗建筑用水水质
医疗建筑中供日常生活用水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1]即可,但某些医疗用水对水质有更严格要求,需要对日常生活用水进行深度处理满足医疗功能要求。在医疗建筑给水设计时,我们应该对有医疗用水需要的目标点预留相应的给水管道,保证在水量、水压上满足要求,同时在设计提资阶段,要向相关其他专业提出预留给水处理设备间的条件,以备后续进行深化设计。医疗建筑中有医疗用水需求的部门主要有:血液透析科、口腔科、中心供应科、检验科等。医疗用水系统的设计可集中设置也可分散设置,取决于医院的需求,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初期与院方沟通确定适合医院具体供水方案。
1.5医疗建筑用水计量
现代化医院越趋向于各科室独立成本核算,所以给水系统设计时最好能够实现分科室计量。另外在一些用水量较大部位也应单独计量,比如中心供应、血透科、营养厨房等部位。单独细化用水计量有助于医院了解掌握医院后勤供给系统的状态,对于水资源管理提供一手资料,利于医院用水节水,并为医院远期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本文从医疗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梳理总结一些给水系统设计要点,希望能與广大设计人员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邬步云.血液透析中的节约用水与废水再利用[J].腎病与肾透析移植杂志,2012,12,21(06).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