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形役:古人的容颜与心病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很重视相貌,如果一个人相貌不佳,可以说会处处碰壁。比如想当官估计指望不大,因为选拔官吏的条件就有相貌这一关,你要是长得抱歉怎么去“亲民”呢?相反,有些人本事不大,但因相貌堂堂,便可平步青云。西汉时期的江充,不过是个赵国的亡奴,逃到长安,只因长得帅,马上得到武帝信任,被拜为水衡都尉,煊赫一时;还有车千秋,七老八十了还仅仅是个叫高庙寝郎的二百石小官,武帝见他“体貌甚丽”,非常喜欢,马上拜为二千石的大鸿胪。这些事迹虽然让人眼馋,但更意想不到的是,长得帅有时还可以救命。西汉北平侯张苍因为长得“身长大,肥白如瓠”,让监斩官王陵觉得杀了可惜,从而拣了条命,最后还当了宰相,制定了很多律历,名垂青史。
  


  当然长得不帅却活得牛皮哄哄的人也有,但这种人都很有后台,一般人别想指望。比如西汉武帝时期的武安侯田蚣,史书上说他“貌寝”(国学大师黄侃认为“寝”是“丑”的通假字)。西汉的皇帝大多有点龙阳之兴,喜欢美女的同时对美男子也饶有兴趣,像田蚣这样的丑哥要得到宠幸本来有点困难,但人家是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弟弟,后台太硬,所以在武帝时期能当到宰相。因为相貌怕被人轻视,所以总是不自觉地在行为上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后来他和魏其侯窦婴争宠,搞得家破人亡,归根结底不过是为了争个面子。按照奥地利有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说法,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卑的心理,而在生理方面有缺陷的人,他们的自卑心理还要远远超过一般人。虽然这种自卑能给人带来动力,促进成功;但也有可能自暴自弃,带来毁灭。田蚣他成功了,但也毁灭了,简直把阿德勒他老人家的学说全盘吸收,各方面都吻合得天衣无缝。
  为人臣者自卑,最多落个自作自受的下场,而如果当主子的人自卑,常常会让他们大开杀戒,三国时候著名的历史人物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
  每次读曹操的诗文,面前总会出现一个英武豪迈的枭雄形象。但《魏氏春秋》里提到他“姿貌短小”,可见是个矮子。《世说新语》里也揭露了曹操对自己的相貌很自卑,有一次匈奴使者来拜见,他左思又想,觉得自己相貌不足以“雄远国”,于是找著名的帅哥崔季硅去代替自己接见,自己则假装侍卫。这本来也说得过去,毕竟是外国使者,找个帅哥去能撑得起场面,不至于有辱国格。话说事后,曹操又派人悄悄去问匈奴使者魏王长得如何。不知那匈奴使者是识破了曹操掩耳盗铃的把戏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他老实而又含蓄地回答说:“魏王长得确实不赖,雅望非常,但床头的那位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一听大为羞惭,竟马上派人追杀了那个匈奴使者。曹操是很懂法家的御下之术的,他不喜欢让别人猜到自己的想法,何况是这种要命的自卑心理,自己的计谋竟被区区一个匈奴使者看穿,还怎么能让他活下来?曹操这种行为,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深刻反映了他的矛盾心态。正如阿德勒所说,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自卑是所有自卑里最可怕而又无可奈何的一种。
  学识不够可以靠勤奋弥补,钱财不够也或许有努力挣得的机会,唯有长得不帅却无可奈何,就算在整容术异常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形象面貌。而如果一个人的形象面貌不能改变,那么你想改变他的精神面貌也只能是痴心梦想。生理的自卑是人的软肋,你随便不要去碰。如果对方是个普通人还好,如果对方有权有势,则你未免有性命之忧。
其他文献
TEXT PHOTO 相关双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或许可以用“经典”来概括这些在过往的双年展上出现的作品,但双年展本不应该有经典,因为不断创新、创造,失去创意力量的生长才是全球所有双年展的精髓所在。
期刊
EDITOR 王之光  郑胜天,国际著名策展人,英文当代中国艺术学刊“YISHU”总策划,温哥华当代亚洲艺术国际中心理事,曾任第二届上海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上海双年展艺委会委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近年策划的重要活动、展览有“江南——现代和当代华人艺术展览与国际学术研讨会”(温哥华)、“国际策展人访华考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台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艺术”(温哥华、
期刊
策展人是双年展的灵魂。他们把自己比作大厨,以苛刻的标准选料,以特色的技艺烹饪,最后呈现给世界一个顶级的芝术盛宴。他们也把自己比作调酒师,调和着城市气质和双年展艺术之间的差异。  如今,策展人制度已成为全球双年展的通行惯例,策展人也成为——种新“职业”。9月,亚洲的三座城市:中国上海、韩国光州、新加坡的双年展大幕将徐徐拉开。亚洲三大双年展也将第一次联手,实现耳动与合作。9月将是亚洲的“双年展季”,世
期刊
公司人事部不断口头或下文催我清掉还积在2004年的“欠假”。也好,刚刚从印度采访回来,又逢儿子放暑假,于是赶紧忙里偷闲,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权益,挥霍殆尽。  马来西亚我去过多次,但大都是工作去了,没有时间、更没有闲心四处逛逛。这次带儿子故地重游,有兴致,也有目的。  第一站当然是首都吉隆坡。双子塔、海洋博物馆,还有儿子最喜欢的以“生活中的速度”命名的科普专题展览。  马来西亚政府相当重视对下一代
期刊
始于1995年的韩国光州双年展,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还有今年将创立的新加坡双年展将一起在今年9月为世界呈现一个艺术的盛宴。亚洲的双年展、亚洲的艺术必将点燃这个夏季最后的热情,让世界和亚洲艺术的新势力一起脉动。  本刊特精选即将在今年9月亚洲三大双年展上展出的部分作品,让读者先睹为快。
期刊
我不知道所谓的上品指的是不是奢侈品,如果是的话,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显然不太合适。因为首先我不敢保证在评论的过程中,心态会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富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确十分难以揣摩。揣摩对了还好,如果说错了就要遭人耻笑。至于奢侈品,我见到的不多,偶尔逛故宫或者商场,见到好的东西,恨不得立马伸出手去,将其据为已有。大多数的奢侈品都是在杂志里看到的。比如前些日子我就在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总部设在莫斯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震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二战”之后兴盛起来的双年展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深刻的工业革命的痕迹。坚硬的钢铁,刺鼻。的尿素都成为艺术家的手中创作的元素。一些崭新的艺术形式因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坚硬而机械的科技也因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感性可触,千娇百媚。
期刊
未来真的在未来吗?  不,未来可能是历史的重复,也可能是今天的再现,抑或远远超越人们的想象,难以表达。就像《黑客帝国》,或者《星战前传》,科幻的形式表现着古老的主题,而双年展上的艺术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历史画卷”。
期刊
启功先生曾用“王羲之的根基,郭沫若的气势”来概括启笛书法的特性。作为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书法不是启笛的全部,却是他的生命之根。有人赞其为人有儒者之风;做事有诚信之义;治学能为国家尽责;从艺能兼收并蓄厚积薄发,而自成家数。他是经济学的专家,长期从政的官员,也是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启笛,人如其名,正努力开启书法艺术的传承之门。    写“标语”练书法    启笛习书始于5岁,那一年,启笛跟随做小学
期刊
方头、大耳、阔脸,加上交谈时,时不是露出的憨厚笑脸,眼前的文辉是个率真的人。35岁的他,被认为是少年天成,但这也意味着,他的生活与工作,已经是不能分彼此,甚至生活的乐趣,都已经寓于工作这中。    在逆境中寻找机遇的快乐    要跟文辉谈生活,是不能不谈到工作的。你要说他不懂生活,他可是要告诉你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来自于工作。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过时了的活法,但我的确看到工作着的文辉很快乐。  文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