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以语文课程为核心的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开课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重新认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据此提出以语文课程为核心构建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内涵建设;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极为丰富,包括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在以提高质量为第一要务的内涵建设的大潮中,我们要正视高职语文的教学困境,重新构建以语文为核心课程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
一、我院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往往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视为重中之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思政课和体育课也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职语文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却成了“开刀对象”,课程开设逐渐趋于边缘化,课时减少,授课期限减少,往往存活在专业课的缝隙中,显得可有可无。目前我院大学语文开课一个学期,总课时在三十二课时左右。有个别专业教师甚至认为语文课可以不开,学生学语文都十几年了,现有水平足以应付以后的工作,他们不认为大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高职语文的课程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类教材更倾向于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似乎更适合普通本科院校,不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另一类教材则更倾向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体写作能力,不太重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院领导曾提出折中的建议:大学语文课程开一年,一个学期上“实用语文”,一个学期上“应用文写作”。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没多少实用价值、稍微努力就可以及格的学科。因此我们会发现语文课明明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感,但却吸引不了学生。当然这也与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重视基本知识——字、词、句、结构、主题等,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亲和力、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准确认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目标
首先,我们要认识教育的本源。西方世界的教育是引导和唤醒,即引导和唤醒人的智慧、力量和德行。东方世界里教育的意义是在生命的历练中,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演绎人生。那么具体到高职教育,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当今社会的高职教育,应该是将‘科技’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应分为两个层面:育能和育人。育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生存;而育人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只能被定义为“工具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能生存,又会生活。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价值体现正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所以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定位为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简单讲即以人文为主,技能为辅。大学语文可以丰富、健全大学生知识结构,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语文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是专业技术教育的简单附庸,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与技能学习同样重要。另外,大学语文教育也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发展自己的内涵,完成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就必须拥有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主体精神和校园文化。
其次,课程的开设要符合中共中央、教育部、省厅等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教职成[2015]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二部分第四条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第五条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再次,语文课程要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对文化基础课有相应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是必要的,这样能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确是他们以后工作所必需的,从而增强学习动力。语文课不能成为专业课的附庸,一定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不同专业,我们应正确对待语文课程的性质,发挥其桥梁作用,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文精神。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增删课文内容。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也可多选像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则多选取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独到的见解,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应用文体,能思维清晰、主题明确地与人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从而形成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素质合格证“三证融通”的职业人文素养评价体系。
三、对以语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构建与“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人际沟通课程模块”相配套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素养课程模块”可以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导读”“文学欣赏”等课程;“人际沟通课程模块”可以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职业礼仪”等课程。这些都是显性的课程,围绕这些显性课程,我们还可通过养成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举办书香校园活动、文学社团活动、营销策划文案比赛、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比赛、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我们还可构建人文素质课程的“拓展模块”,开设一些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作为院级选修课,如“影视鑒赏”“古诗词欣赏”“人际沟通”“企业文化”“工匠文化”等。
总之,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脱离“应用”这个前提和“为各专业服务”这一宗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贯穿于办学的各个层面,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付出的过程。
参考文献:
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关键词:内涵建设;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极为丰富,包括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在以提高质量为第一要务的内涵建设的大潮中,我们要正视高职语文的教学困境,重新构建以语文为核心课程的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
一、我院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现状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往往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视为重中之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占用了大部分时间,思政课和体育课也必须保证一定的课时。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高职语文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却成了“开刀对象”,课程开设逐渐趋于边缘化,课时减少,授课期限减少,往往存活在专业课的缝隙中,显得可有可无。目前我院大学语文开课一个学期,总课时在三十二课时左右。有个别专业教师甚至认为语文课可以不开,学生学语文都十几年了,现有水平足以应付以后的工作,他们不认为大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高职语文的课程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一类教材更倾向于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似乎更适合普通本科院校,不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另一类教材则更倾向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文体写作能力,不太重视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院领导曾提出折中的建议:大学语文课程开一年,一个学期上“实用语文”,一个学期上“应用文写作”。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没多少实用价值、稍微努力就可以及格的学科。因此我们会发现语文课明明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感,但却吸引不了学生。当然这也与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重视基本知识——字、词、句、结构、主题等,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亲和力、趣味性和启发性。
二、准确认识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目标
首先,我们要认识教育的本源。西方世界的教育是引导和唤醒,即引导和唤醒人的智慧、力量和德行。东方世界里教育的意义是在生命的历练中,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演绎人生。那么具体到高职教育,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当今社会的高职教育,应该是将‘科技’与‘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应分为两个层面:育能和育人。育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生存;而育人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的人只能被定义为“工具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能生存,又会生活。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价值体现正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所以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定位为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于一体,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简单讲即以人文为主,技能为辅。大学语文可以丰富、健全大学生知识结构,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语文教育并不是职业教育可有可无的点缀,更不是专业技术教育的简单附庸,对于高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教育与技能学习同样重要。另外,大学语文教育也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高等职业院校要发展自己的内涵,完成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就必须拥有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意义的主体精神和校园文化。
其次,课程的开设要符合中共中央、教育部、省厅等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教职成[2015]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二部分第四条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第五条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再次,语文课程要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对文化基础课有相应的要求。高职语文课程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是必要的,这样能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确是他们以后工作所必需的,从而增强学习动力。语文课不能成为专业课的附庸,一定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针对不同专业,我们应正确对待语文课程的性质,发挥其桥梁作用,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人文精神。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爱好及需要增删课文内容。如果面对的是园林、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也可多选像李渔《闲情偶寄》中关于农林营造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是汽车专业的学生,则多选取汽车文化方面的文章。在重视人文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具备独到的见解,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应用文体,能思维清晰、主题明确地与人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从而形成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素质合格证“三证融通”的职业人文素养评价体系。
三、对以语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设想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构建与“人文素养课程模块”“人际沟通课程模块”相配套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素养课程模块”可以开设“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导读”“文学欣赏”等课程;“人际沟通课程模块”可以开设“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应用写作”“职业礼仪”等课程。这些都是显性的课程,围绕这些显性课程,我们还可通过养成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隐性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举办书香校园活动、文学社团活动、营销策划文案比赛、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大学生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比赛、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我们还可构建人文素质课程的“拓展模块”,开设一些兼具审美性与实用性的课程作为院级选修课,如“影视鑒赏”“古诗词欣赏”“人际沟通”“企业文化”“工匠文化”等。
总之,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现有的条件下不可脱离“应用”这个前提和“为各专业服务”这一宗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贯穿于办学的各个层面,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它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付出的过程。
参考文献:
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