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了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并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理论。
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突出了教育过程应该是双主体的活动,师生共同去揭示这个世界、去改造这个世界。他认为在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在教学活动把自己的知识、思想强加给学生,不需要学生思考。这种灌输式教育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独立的判断意识,只能成为现实世界的适应者,而不能成为世界的改造者。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培养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悖的。
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这种思想其实是我们“教学相长”的深化与发展。
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态,而且它还彰显了一种师生间全新的交流方式,表征着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它符合我们现在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育精神。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及时跟上等原因,产生了对对话教学的误解,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因此,在对话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各方面的关系。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成“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了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参的依赖性强,很少有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40分钟的每一秒,教师课前的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课堂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为此,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到底怎样叫细读文本?用王瑶的话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我想说,细读文本就是读书、思考,再读书、再思考。用心去敲打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断,从而推敲、挖掘出文章中的關键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新课标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然而眼下不少对话课中,老师对学生感知文本不够重视,学生对课文还没有什么感受就已经开始对话了。因而阅读教学首先要进行文本阅读。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保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调动学生全部的知识积累、人文经验、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形成整体性的参与。
比如:《白杨》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高大挺秀”这个词,看似平常,却有着探究的价值。尤其是这个“秀”字,本来是一个不显赫的字眼。但如果反复读文章,就会读出它的绝妙之处。为此,我紧紧抓住了“高大挺秀”这个词语,通过与“高大挺直”、“高大挺拔”的比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我让学生一次次重温课文,从而悟出了白杨不但具有“外秀”,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一定的“内秀”。这样一来,可以领悟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平实的词语变得意义深远了。这样,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了“秀”字的妙用,又给了学生们“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和教育,为揭示主题——做具有白杨品格的人,做好了铺垫。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外,还要利用教学调控手段巧妙地介入,热情地参与,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在倦怠时给予激励,在困惑时给予点拨,在偏差时给予纠正,在精彩处给予赞赏,使学生感到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教师应是一个高明的“导游”,引导“游客”不断发现精彩:教师又是一个睿智的“首席”,把对话一步步地引入佳境,推向高潮。
比如在《落花生》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最快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
师:真聪明,花生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
生:落花生。
师:为什么人们又叫它落花生?
生:因为花生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了,才在地上结果,所以又叫落花生。
师:回答得真好,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
四、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完全忽视和浪费掉了,这是语文教学呈现出静态局面的一个原因所在。“对话式”语文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五壮士的“壮举”让学生们欷歔不已,于是纷纷谈论他们“壮”在哪儿。讨论完这个问题,学生心中对五壮士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可此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们为什么要跳崖呀?不跳不行吗?”还没等我发话,其他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接上了:“因为他们枪尽弹绝了。而敌人还在向山上爬。”“因为他们宁肯牺牲也不想被敌人俘虏。”……我静静地看着、听着,任由他们表达着心中的所思所想,课堂在学生的自主感悟中走向高潮。
五、学生自我的对话
语文学习是不断思考、反省、探索、寻觅的过程,而这一切的进行都离不开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实质就是学生与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从而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勇气、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特个性。教师应利用日记、周记、作文等形式经常引导学生在创造中不断同自己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必将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活跃因素,避免传统课堂的单调和乏味。真正对话的实现必能造就最美的语文学习。
保罗·弗莱雷指出教育和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突出了教育过程应该是双主体的活动,师生共同去揭示这个世界、去改造这个世界。他认为在灌输教育这种教育模式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在教学活动把自己的知识、思想强加给学生,不需要学生思考。这种灌输式教育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独立的判断意识,只能成为现实世界的适应者,而不能成为世界的改造者。这种教育方式与我们培养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悖的。
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这种思想其实是我们“教学相长”的深化与发展。
对话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态,而且它还彰显了一种师生间全新的交流方式,表征着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它符合我们现在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学生,服务于学生的教育精神。但是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及时跟上等原因,产生了对对话教学的误解,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偏差。因此,在对话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各方面的关系。
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成“圣经”,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完教科书,教师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完了教科书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参的依赖性强,很少有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的解读。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40分钟的每一秒,教师课前的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课堂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为此,教师一定要细读文本,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到底怎样叫细读文本?用王瑶的话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我想说,细读文本就是读书、思考,再读书、再思考。用心去敲打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断,从而推敲、挖掘出文章中的關键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
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新课标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然而眼下不少对话课中,老师对学生感知文本不够重视,学生对课文还没有什么感受就已经开始对话了。因而阅读教学首先要进行文本阅读。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保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调动学生全部的知识积累、人文经验、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形成整体性的参与。
比如:《白杨》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高大挺秀”这个词,看似平常,却有着探究的价值。尤其是这个“秀”字,本来是一个不显赫的字眼。但如果反复读文章,就会读出它的绝妙之处。为此,我紧紧抓住了“高大挺秀”这个词语,通过与“高大挺直”、“高大挺拔”的比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我让学生一次次重温课文,从而悟出了白杨不但具有“外秀”,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一定的“内秀”。这样一来,可以领悟说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平实的词语变得意义深远了。这样,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理解了“秀”字的妙用,又给了学生们“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和教育,为揭示主题——做具有白杨品格的人,做好了铺垫。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在对话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之外,还要利用教学调控手段巧妙地介入,热情地参与,把对话不断引向深入,在倦怠时给予激励,在困惑时给予点拨,在偏差时给予纠正,在精彩处给予赞赏,使学生感到顺利地表达自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教师应是一个高明的“导游”,引导“游客”不断发现精彩:教师又是一个睿智的“首席”,把对话一步步地引入佳境,推向高潮。
比如在《落花生》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最快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
师:真聪明,花生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
生:落花生。
师:为什么人们又叫它落花生?
生:因为花生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了,才在地上结果,所以又叫落花生。
师:回答得真好,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
四、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与学生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在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教育因素被完全忽视和浪费掉了,这是语文教学呈现出静态局面的一个原因所在。“对话式”语文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五壮士的“壮举”让学生们欷歔不已,于是纷纷谈论他们“壮”在哪儿。讨论完这个问题,学生心中对五壮士充满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可此时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们为什么要跳崖呀?不跳不行吗?”还没等我发话,其他学生就七嘴八舌地接上了:“因为他们枪尽弹绝了。而敌人还在向山上爬。”“因为他们宁肯牺牲也不想被敌人俘虏。”……我静静地看着、听着,任由他们表达着心中的所思所想,课堂在学生的自主感悟中走向高潮。
五、学生自我的对话
语文学习是不断思考、反省、探索、寻觅的过程,而这一切的进行都离不开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实质就是学生与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对话,从而发现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偏见、愚昧、丑陋、冷漠、恐惧,发现自己的热情、勇气、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特个性。教师应利用日记、周记、作文等形式经常引导学生在创造中不断同自己对话,在加强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生命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必将开启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活跃因素,避免传统课堂的单调和乏味。真正对话的实现必能造就最美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