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但当今低段的阅读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充满了自由读、接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看上去热闹非凡,但观察发现,因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朗读成了耗时多、收效低的假朗读,是典型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至于感情朗读,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在低段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
一、明确要求,读准读通
朗读是低段阅读教学基础中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理解文本内容重要的有效手段。低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课文,对文本理解能力较弱,难以正确把握课文,所以,首先通过反复诵读,建立起儿童对书面语的语感,从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读好课文是首选。这里的读好课文,一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时,能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加字、不漏字、不颠倒;二是朗读课文时停顿恰当,语气自然,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不唱读,不拖腔拖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用普通话朗读的基础上做到语气连贯、顺畅,节奏、停顿处理得当。
二、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逐步提高朗读要求
部编教材极其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过去的人教版相比,它的朗读更为清晰、更有梯度。针对不同的文本特性,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上下册之间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螺旋上升。
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后面的朗读要求逐步提高,如《雨点儿》提出“注意读好停顿”并“分角色读”,《我多想去看看》提出“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端午节》《彩虹》提出“读好长句子”,《要下雨了》等课文又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在一年级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根据语义做恰当的停顿,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并从本册开始,让学生尝试默读,试着不出声。如《雪孩子》提出“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我要的是葫芦》,除了要求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外,还要关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即问号和感叹号,读出恰切的语气以及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做到有章可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的朗读素养得到培养。
三、范读引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语文老师特别是低段的语文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语感的培养、朗读能力的训练,不是老师朗读技巧的指导,最直接、最有效的训练其实就是老师的范读和教读。
范读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年级是孩子的启蒙年级,老师的“范读”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老师要用优质的范读,给学生呈现完整的文本,带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让学生在听的感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自主回忆、模仿、思考,继而自然地掌握朗读的技巧。现在有不少老师在备课、教学设计上花了很多工夫,却忽视了“范读”也是必备功课之一。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学名师在上课前都是反复朗读课文,直到能够背诵。也就是说:真正要做好“范读”,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反复练习,只有反复练习,读熟读好,才能悟出独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
四、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朗读训练扎实有效
低段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读好长句子,如果只是在停顿处画上斜线,学生可能只会机械地停顿,无法读出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所以,在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多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語言表达能力,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朗读能力。
比如长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教师在指导如何读好这句的时候,先用提问法,让学生关注词语和短语。学生先根据老师的提问“粽子是用什么做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组“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反复读这几个词语,并发现作者在介绍粽子的时候是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来介绍的,在读好了词语并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个长句子的停顿节奏“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试读,并引导学生发现读好长句子的小窍门:遇到长句子不可怕,把词语读好了,就能把长句子读好了。在读的时候啊,可以悄悄地换口气,就能把长句子读流利了。
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用心、用情、有策略、有温度地指导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新航标,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达到语感、乐感、情感、美感的和谐统一。
编辑 段丽君
但当今低段的阅读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充满了自由读、接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看上去热闹非凡,但观察发现,因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这种朗读成了耗时多、收效低的假朗读,是典型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至于感情朗读,更是无从谈起。如何在低段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尽的职责。
一、明确要求,读准读通
朗读是低段阅读教学基础中的基础,是阅读教学中理解文本内容重要的有效手段。低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课文,对文本理解能力较弱,难以正确把握课文,所以,首先通过反复诵读,建立起儿童对书面语的语感,从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要做到这一点,读好课文是首选。这里的读好课文,一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时,能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加字、不漏字、不颠倒;二是朗读课文时停顿恰当,语气自然,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不唱读,不拖腔拖调。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用普通话朗读的基础上做到语气连贯、顺畅,节奏、停顿处理得当。
二、根据教材编排特点,逐步提高朗读要求
部编教材极其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过去的人教版相比,它的朗读更为清晰、更有梯度。针对不同的文本特性,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上下册之间衔接注意循序渐进,体现层次,螺旋上升。
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初,重视起始阶段学习朗读的过程,提出“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后面的朗读要求逐步提高,如《雨点儿》提出“注意读好停顿”并“分角色读”,《我多想去看看》提出“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端午节》《彩虹》提出“读好长句子”,《要下雨了》等课文又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在一年级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根据语义做恰当的停顿,能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的语气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分角色朗读,能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并从本册开始,让学生尝试默读,试着不出声。如《雪孩子》提出“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我要的是葫芦》,除了要求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外,还要关注人物对话时的标点符号,即问号和感叹号,读出恰切的语气以及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根据教材进行教学,做到有章可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的朗读素养得到培养。
三、范读引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语文老师特别是低段的语文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语感的培养、朗读能力的训练,不是老师朗读技巧的指导,最直接、最有效的训练其实就是老师的范读和教读。
范读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一年级是孩子的启蒙年级,老师的“范读”对孩子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老师要用优质的范读,给学生呈现完整的文本,带给学生听觉上的享受,让学生在听的感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自主回忆、模仿、思考,继而自然地掌握朗读的技巧。现在有不少老师在备课、教学设计上花了很多工夫,却忽视了“范读”也是必备功课之一。于永正、贾志敏等老一辈教学名师在上课前都是反复朗读课文,直到能够背诵。也就是说:真正要做好“范读”,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反复练习,只有反复练习,读熟读好,才能悟出独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
四、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让朗读训练扎实有效
低段的朗读指导不是靠理性的分析,比如读好长句子,如果只是在停顿处画上斜线,学生可能只会机械地停顿,无法读出似断非断语流一贯的感觉来。所以,在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多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語言表达能力,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形成朗读能力。
比如长句子“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教师在指导如何读好这句的时候,先用提问法,让学生关注词语和短语。学生先根据老师的提问“粽子是用什么做的”,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组“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反复读这几个词语,并发现作者在介绍粽子的时候是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来介绍的,在读好了词语并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这个长句子的停顿节奏“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然后,老师让学生自己试读,并引导学生发现读好长句子的小窍门:遇到长句子不可怕,把词语读好了,就能把长句子读好了。在读的时候啊,可以悄悄地换口气,就能把长句子读流利了。
只有在语文教学中用心、用情、有策略、有温度地指导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新航标,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达到语感、乐感、情感、美感的和谐统一。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