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根据我国教育实际和学生心理特征,建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因此,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多媒体为基础平台,创建新的英语教学情境和模式,构建个性自学和群体互动为一体的英语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促进英语教学,开拓英语教学的新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育 兴趣 主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94-01
多媒体是一种以多种媒体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集成的数字环境,它可以拓展许多能利用这种组合技术的新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热门话题,并正在为人们展示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能力,为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英语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根据我国教育实际和学生心理特征,建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由教师主宰教学活动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现象已成为传统教学结构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则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现在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使春意盎然的教改园圃,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然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重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课题,它需要我们潜心地去探索与研究. 下面谈一下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当今关于学习机理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课件在设计时不仅仅是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搬进课堂,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和形象直观的教学原则真正体现到课件的设计思想中去,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学生好奇、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再是以前所经历的学英语时的那种枯燥和乏味。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在很大程度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我在屏幕上设置“飞入”的动画效果呈现了鸟巢、水立方时,学生自然讨论起有关奥运会的事情。当“Swifter,Higher,Stronger.”以不同的颜色呈现时,有的学生马上说:“the Olympic motto”,于是我向学生提问:“What does the motto mean?”同学们都争着回答。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播放27届悉尼奥运会中运动员参加开幕式、比赛及领奖仪式的剪接片断,由此导入新课the Olympic Games,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想了解更多奥运会情况的强烈欲望,纷纷打开课本,主动寻找答案。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热情也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
二、使用多媒体软件,实行因材施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所提出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当学生的学习能力超过客观教育的要求,就会出现学习优秀生;反之,就会出现困难学生。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学信息承载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改变“吃不饱”的现象;同时,也为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空间。在实践中,他们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习负担逐步变为一种兴趣,最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好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的软件包含有各种层次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包含文字、语言、课文配套的单选、完型填空、阅读以及扩展知识阅读等信息。如在教授“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课时,我先放映了非洲的影像资料,然后在屏幕上设置“飞入”的动画效果,边呈现卓别林在不同时期主演的电影片断并插入相关的课文内容,边提问:“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并给出提示。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做这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较好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再做课文内容的完型填空;优秀的学生则要求再用英语介绍一下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非洲的印象。这样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他们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是主体,处于中心位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甚至兴趣和爱好来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因材施教。
三、多媒体的运用增加信息量将烦琐化为简洁
现代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对传播学中传者与授者关系的概括也能应用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多媒体英语教学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这种通过计算机、幻灯、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英语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带动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互动性体现出来了,上面的找工作事例也反馈给教师就是应当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反映强烈的、适合在课堂上表达的社会热点进行相关的成组分析。调动声音文字图象影象等一切手段为课程服务。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兴趣提高,自我认知的意识逐渐提高。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结构、充分体会知识的内容,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符合现代英语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值得肯定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彦福.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5).
[2]谭家善.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教育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6,(1)
[3]应丽君.新课标与高等英语师范生专业化发展与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罗晓杰.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5]程亚品.中国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教育 兴趣 主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94-01
多媒体是一种以多种媒体信息和计算机技术集成的数字环境,它可以拓展许多能利用这种组合技术的新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热门话题,并正在为人们展示着美好的应用前景。在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以其非凡的表现力,跨越时空的能力,为教育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英语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根据我国教育实际和学生心理特征,建立新的英语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由教师主宰教学活动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现象已成为传统教学结构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更多地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创建新型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教师则应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现在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使春意盎然的教改园圃,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然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重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课题,它需要我们潜心地去探索与研究. 下面谈一下我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当今关于学习机理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课件在设计时不仅仅是将教材内容按原顺序、原结构,简单直接地植入课件,搬进课堂,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展示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英语教学中听说领先和形象直观的教学原则真正体现到课件的设计思想中去,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学生好奇、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再是以前所经历的学英语时的那种枯燥和乏味。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在很大程度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我在屏幕上设置“飞入”的动画效果呈现了鸟巢、水立方时,学生自然讨论起有关奥运会的事情。当“Swifter,Higher,Stronger.”以不同的颜色呈现时,有的学生马上说:“the Olympic motto”,于是我向学生提问:“What does the motto mean?”同学们都争着回答。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时候播放27届悉尼奥运会中运动员参加开幕式、比赛及领奖仪式的剪接片断,由此导入新课the Olympic Games,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想了解更多奥运会情况的强烈欲望,纷纷打开课本,主动寻找答案。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地学习,热情也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
二、使用多媒体软件,实行因材施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所提出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与学生知识能力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当学生的学习能力超过客观教育的要求,就会出现学习优秀生;反之,就会出现困难学生。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学信息承载手段的局限,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水平、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取,改变“吃不饱”的现象;同时,也为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空间。在实践中,他们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学习负担逐步变为一种兴趣,最终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好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的软件包含有各种层次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包含文字、语言、课文配套的单选、完型填空、阅读以及扩展知识阅读等信息。如在教授“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课时,我先放映了非洲的影像资料,然后在屏幕上设置“飞入”的动画效果,边呈现卓别林在不同时期主演的电影片断并插入相关的课文内容,边提问:“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并给出提示。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做这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较好的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再做课文内容的完型填空;优秀的学生则要求再用英语介绍一下课文内容并谈谈自己对非洲的印象。这样学生处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他们这种主动参与性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是主体,处于中心位置。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甚至兴趣和爱好来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能够因材施教。
三、多媒体的运用增加信息量将烦琐化为简洁
现代传播学之父施拉姆对传播学中传者与授者关系的概括也能应用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多媒体英语教学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这种通过计算机、幻灯、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英语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带动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互动性体现出来了,上面的找工作事例也反馈给教师就是应当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反映强烈的、适合在课堂上表达的社会热点进行相关的成组分析。调动声音文字图象影象等一切手段为课程服务。这样,在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良好互动让学生兴趣提高,自我认知的意识逐渐提高。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知识的结构、充分体会知识的内容,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因此,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符合现代英语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值得肯定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彦福.备课说课观课议课与教学反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5).
[2]谭家善.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教育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6,(1)
[3]应丽君.新课标与高等英语师范生专业化发展与培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罗晓杰.高师英语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5]程亚品.中国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