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加息周期,投资者可能更愿意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举例来说,加息前10万元定存五年的利息收入为1.8万元,如果加息100个基点(1%),利息收入就将增加5千元。10月19日,时隔33个月后,央行重启加息,5年期定存利率一次性加60个基点。按照以往的经验和当前通胀形式来看,未来一年时间连续加息是大概率事件,甚至有可能达到4–6次的频率。
“加息”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放在银行里的钱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忧的是手头的中长期存款、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有可能买“亏”了,因为它们在加息后购买收益率更高。
应对加息预期,投资滚动性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者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方法。此外,还有几种理财产品收益率会随着利率上调“水涨船高”,购买它们不仅能够规避加息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还可省去频繁操作的繁琐。其收益特点有些类似抗通胀债券。
可以与利率联动的保险
按照保险和银行利率的关系来划分,有不挂钩、间接挂钩和直接挂钩三类。
传统寿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并且其预定利率2.5%的上限仍未打开,因此与利率关联不大。如果预定利率市场化正式打开,加息通常会令此类产品的费率更为便宜。
投资型家财险、投资型意外险与利率存在同向联动的关系。此类保险兼顾保障和投资功能。无论是否发生保险赔偿,期满均可获得本金和收益。以某公司的双挂钩型家财险为例,它的3年期产品始终设定在比银行同期存款税后收益率高0.6%、5年期高0.4%的年收益率。
万能险的投资渠道主要在大额协议存款、国债募集债券等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市场,加息后万能险的投资收益率也将有所提高。需要特别注意,中短期的投资型险种并不一定能有收益增加,长期投资万能险的优势更大。因为万能险往往在最初几年需要扣除较高的“初始费用”,这么一来前几年的保费中真正用到投资、有关分红的其实很少;而且中短期保险产品的利率调整有“滞后性”。
目前,部分分红、万能、投连(投连险的固定收益投资账户)等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较灵活的抵御利率变动的机制,产品收益率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公司会将产品收益率随息而动写入保险条款,值得投资者关注。
由于兼顾了保障功能,此类产品到期后拿到手的钱,有可能会比将保费投入同期其他固定收益产品获取的回报低。这方面需要投资者留心。此外,随息而动也有风险,当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时,产品回报也会同步降低。
利率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大、品种多、购买方便,有许多投资者通过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来规避加息风险。
如果产品预期收益率能随利息而动,就不在乎产品期限长短了。市场中确实有类似产品。如花旗银行推出的一只QDII产品——海外澳元浮动票息债券系列。浮动票息债券就是支付变动票息的债券。也就是说,在整个发行期内,债券的票息支付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债券发行时所参考的基准市场利率,如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澳洲金融市场协会银行券参考利率BBSW的变化而变化。理论上来讲,央行每次加息,债券市场利率就上一个台阶。
信贷类产品也能分享央行加息好处。我们都知道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通常高于存款利率,甚至个别产品预期收益接近贷款利率。加息意味着新发信贷类产品的收益率会同步提高。另外,部分目前在售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已加入“预期收益率将随着央行利率调整而调整”条款,也就是说,一旦央行加息,该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如某银行发行的信托贷款理财计划,产品收益率说明中提示,如果市场利率调整,理财计划收益将按约定的方式,随市场利率调整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理财期内,央行6个月或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不利,如果贷款利率上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利。
债基同样可以“抗加息”
目前市场大热的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同样可以做到随息而动。
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的分级运作与近年来流行的股票型分级基金思路类似,但更加简单。以大成景丰债券基金为例,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不同的两个类别,即优先类基金份额A(大成景丰A)和进取类基金份额B(大成景丰B)。其中,优先类基金份额是一款很好的长期储蓄替代产品。
原因在于,优先类基金份额和进取类基金份额在收益分配时,是以同期利率为基准。从固定收益率的设计来看,景丰A的收益率比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0.7%;未来如果存款利率上浮,那么景丰A的固定收益率也将随之上涨。当前,大成景丰约定目标收益率已经从4.03%上升为4.55%。
按4.55%的现行利率计算,只要大成景丰基金到期后收益高于-20.45%,大成景丰A就能够实现13.65%的三年到期收益。从历史数据来看,一只债基三年亏损超过20.45%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过。
与定期存款相比,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的优先类份额具有流动性好、收益较高的优点,还能让投资者摆脱加息预期的困扰。
“加息”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喜忧参半的事。喜的是放在银行里的钱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息回报,忧的是手头的中长期存款、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有可能买“亏”了,因为它们在加息后购买收益率更高。
应对加息预期,投资滚动性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或者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方法。此外,还有几种理财产品收益率会随着利率上调“水涨船高”,购买它们不仅能够规避加息可能带来的潜在损失,还可省去频繁操作的繁琐。其收益特点有些类似抗通胀债券。
可以与利率联动的保险
按照保险和银行利率的关系来划分,有不挂钩、间接挂钩和直接挂钩三类。
传统寿险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并且其预定利率2.5%的上限仍未打开,因此与利率关联不大。如果预定利率市场化正式打开,加息通常会令此类产品的费率更为便宜。
投资型家财险、投资型意外险与利率存在同向联动的关系。此类保险兼顾保障和投资功能。无论是否发生保险赔偿,期满均可获得本金和收益。以某公司的双挂钩型家财险为例,它的3年期产品始终设定在比银行同期存款税后收益率高0.6%、5年期高0.4%的年收益率。
万能险的投资渠道主要在大额协议存款、国债募集债券等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市场,加息后万能险的投资收益率也将有所提高。需要特别注意,中短期的投资型险种并不一定能有收益增加,长期投资万能险的优势更大。因为万能险往往在最初几年需要扣除较高的“初始费用”,这么一来前几年的保费中真正用到投资、有关分红的其实很少;而且中短期保险产品的利率调整有“滞后性”。
目前,部分分红、万能、投连(投连险的固定收益投资账户)等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较灵活的抵御利率变动的机制,产品收益率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有些公司会将产品收益率随息而动写入保险条款,值得投资者关注。
由于兼顾了保障功能,此类产品到期后拿到手的钱,有可能会比将保费投入同期其他固定收益产品获取的回报低。这方面需要投资者留心。此外,随息而动也有风险,当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时,产品回报也会同步降低。
利率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数量大、品种多、购买方便,有许多投资者通过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来规避加息风险。
如果产品预期收益率能随利息而动,就不在乎产品期限长短了。市场中确实有类似产品。如花旗银行推出的一只QDII产品——海外澳元浮动票息债券系列。浮动票息债券就是支付变动票息的债券。也就是说,在整个发行期内,债券的票息支付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债券发行时所参考的基准市场利率,如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澳洲金融市场协会银行券参考利率BBSW的变化而变化。理论上来讲,央行每次加息,债券市场利率就上一个台阶。
信贷类产品也能分享央行加息好处。我们都知道信贷类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通常高于存款利率,甚至个别产品预期收益接近贷款利率。加息意味着新发信贷类产品的收益率会同步提高。另外,部分目前在售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已加入“预期收益率将随着央行利率调整而调整”条款,也就是说,一旦央行加息,该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如某银行发行的信托贷款理财计划,产品收益率说明中提示,如果市场利率调整,理财计划收益将按约定的方式,随市场利率调整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理财期内,央行6个月或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不利,如果贷款利率上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利。
债基同样可以“抗加息”
目前市场大热的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同样可以做到随息而动。
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的分级运作与近年来流行的股票型分级基金思路类似,但更加简单。以大成景丰债券基金为例,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不同的两个类别,即优先类基金份额A(大成景丰A)和进取类基金份额B(大成景丰B)。其中,优先类基金份额是一款很好的长期储蓄替代产品。
原因在于,优先类基金份额和进取类基金份额在收益分配时,是以同期利率为基准。从固定收益率的设计来看,景丰A的收益率比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高0.7%;未来如果存款利率上浮,那么景丰A的固定收益率也将随之上涨。当前,大成景丰约定目标收益率已经从4.03%上升为4.55%。
按4.55%的现行利率计算,只要大成景丰基金到期后收益高于-20.45%,大成景丰A就能够实现13.65%的三年到期收益。从历史数据来看,一只债基三年亏损超过20.45%的情况还没有出现过。
与定期存款相比,封闭式分级债券基金的优先类份额具有流动性好、收益较高的优点,还能让投资者摆脱加息预期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