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是指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的确,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建立在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上,要让学生站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跳一跳摘到“苹果”。学生跳起来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苹果”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学不断地将“可能的发展水平”转化为“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全部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教师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有效教学?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有效学习
在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2节《氧气的性质》时,我曾在两个平行班分别用以下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开展教学,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八年级(7)班
教师:空气中有多少氧气?它有什么性质?
八年级(8)班
教师:英国动物学家康莫森在某个国家的水塘里发现一种鱼,常浮在水面上,并向空中伸一伸头。当时康莫森对这种奇怪的现象作了一个奇怪的解释:这种鱼浮在水面是为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因此把这种鱼命名为’爱嗅气味的鱼,现在人们称其为“嗅鱼”。根据你的估计,这种气体究竟是什么呢?它具备哪些性质呢?
通过观察,(8)班学生能更快地把感官聚焦到课堂中来。的确,以故事为背景提出问题,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联想到人类呼吸的原理。如果问题的情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上,必能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设置问题,能使学生由惊奇转入积极思维状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考问题的答案。
二、准备恰当垫脚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为前提。但一味地主张学生的主体性,又难免使教学陷入另一种窘境,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提供恰当的垫脚石,帮助学生顺利建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目标直至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我提问:“关于声音,你们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呢?”,生答: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耳朵的?为什么有噪音、乐音?声音为什么只能听到而看不到?声音轻重由什么决定?为什么有些声音很好听,有些声音很难听?……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不慌不忙地说:这么多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呢?学生讨论、争辩,最后认为应先讨论:声音的产生。我假装疑惑:为什么?甲学生说:因为不产生声音,就听不到声音,噪音、乐音等就不存在了。乙学生说:因为没有声音,也就没有其他问题的研究。这样,一边调动学生“放出”问题,一边又引领学生“收回”问题,在宽松的对话、沟通中,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构建出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
三、组织实践活动,探究获取真知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已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提高了科学的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如“观察土壤中有什么”这一活动,可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和表格,从生物、非生物、颜色、颗粒大小、含水量、含气量等角度观察,并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与实验成果,对那些观察视角独特,有新发现的学生,给予鼓励。有些观察活动,周期较长,还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观察记录。
如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给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当学生看到水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每个人的学习兴趣都被激发起来。如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考察商品房的采光问题,通过测量计算提出可行性方案等。
把实践探究活动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中与学生生活有关,但又存在难点的部分作为教学的“探究点”,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真知。
的确,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建立在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上,要让学生站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跳一跳摘到“苹果”。学生跳起来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而“苹果”就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学不断地将“可能的发展水平”转化为“学生的现有水平”,使全部教学工作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教师如何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有效教学?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有效学习
在教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第2节《氧气的性质》时,我曾在两个平行班分别用以下两种不同的导入方式开展教学,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
八年级(7)班
教师:空气中有多少氧气?它有什么性质?
八年级(8)班
教师:英国动物学家康莫森在某个国家的水塘里发现一种鱼,常浮在水面上,并向空中伸一伸头。当时康莫森对这种奇怪的现象作了一个奇怪的解释:这种鱼浮在水面是为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因此把这种鱼命名为’爱嗅气味的鱼,现在人们称其为“嗅鱼”。根据你的估计,这种气体究竟是什么呢?它具备哪些性质呢?
通过观察,(8)班学生能更快地把感官聚焦到课堂中来。的确,以故事为背景提出问题,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联想到人类呼吸的原理。如果问题的情境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上,必能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在这种活跃的氛围中设置问题,能使学生由惊奇转入积极思维状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思考问题的答案。
二、准备恰当垫脚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为前提。但一味地主张学生的主体性,又难免使教学陷入另一种窘境,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提供恰当的垫脚石,帮助学生顺利建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目标直至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我提问:“关于声音,你们有什么想要研究的问题呢?”,生答: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人为什么会听到声音?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耳朵的?为什么有噪音、乐音?声音为什么只能听到而看不到?声音轻重由什么决定?为什么有些声音很好听,有些声音很难听?……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不慌不忙地说:这么多问题我们先研究哪一个呢?学生讨论、争辩,最后认为应先讨论:声音的产生。我假装疑惑:为什么?甲学生说:因为不产生声音,就听不到声音,噪音、乐音等就不存在了。乙学生说:因为没有声音,也就没有其他问题的研究。这样,一边调动学生“放出”问题,一边又引领学生“收回”问题,在宽松的对话、沟通中,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构建出自主、开放、高效的课堂。
三、组织实践活动,探究获取真知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已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了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提高了科学的能力,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如“观察土壤中有什么”这一活动,可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和表格,从生物、非生物、颜色、颗粒大小、含水量、含气量等角度观察,并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与实验成果,对那些观察视角独特,有新发现的学生,给予鼓励。有些观察活动,周期较长,还应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观察记录。
如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给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当学生看到水中白磷剧烈燃烧时,每个人的学习兴趣都被激发起来。如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考察商品房的采光问题,通过测量计算提出可行性方案等。
把实践探究活动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中与学生生活有关,但又存在难点的部分作为教学的“探究点”,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