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河南的新课程高考试题,在类型、形式、考查方式等方面非常注重与老高考的衔接,但也有较大变化。试卷整体着眼于新课改,充分反映历史学科的考查功能与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从起立、敬礼、老师好的小学,经听课、背诵、选名校的初中,到熬夜、补习、拼高考的高中,再到复制、粘贴、过就好的大学,高中是学业路上的最大拐点,奋战在高中战壕中的我们担子很重。高考就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对高中教学的最终诠释与高质量验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如何才能高效把握高考脉搏,从而最大限度成就每一位学子的高考之梦,人生之梦。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必须时刻思考、面对的问题。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坚信“得分才是硬道理”。下面我以关注标点符号为例,谈谈复习方法。
一、括号
其主要功能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有难度的字或词进行注释与补充。
通常情况下,命题人出于某种需要与考虑往往会借助于括号,其内容是材料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解释,也是一种直接提示,更是整个题干的点睛之笔。它不仅是我们阅读材料的题眼,而且是我们组织答案时的有力依据和思维来源。因此,我的结论是:只要有括号,就一定要出答案,客观题的正确选项一定与它相关,主观题的思路要点,也一定由此而出。
(2011全国新课标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摇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此题括号中的提示“民间百姓”,不可理解为一般百姓或人民。题干中给出了两对对立的概念:朝廷与民间,天子与学校,核心概念是“是非观”问题,强调的是民间与学校在判断是非问题上的分量与作用,明显应选C项。如果忽视了民间百姓这一提示,单凭学校一词是无法区分四个选项的。
(2011郑州市质量检测)材料一:谚曰:“耕而不耢(lào,一种农具,用来平整土地),不如作暴。”
材料二:谚曰:“以时及泽(指墒情),为上策”也。
依据材料,概括农业耕作需要注意的问题。(6分)
材料展示的是出自《齐民要术》“耕田”与“序”的195个汉字信息,分值为6分,要求依据材料作答。这6分究竟该从哪里找寻呢?
且看括号提示内容:一是生产工具;二是土壤墒情;三是季节时令。再看答案思路,完全吻合,在此我想引用一句广告词:得分,就这么简单。
二、省略号
其功能是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放在句尾则表示意犹未尽的部分等。其在材料题中所承载的往往是第一种功能。为什么呢?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们来命题,将会赋予其什么具体含义呢?毫无疑问,应该是对材料整体理解无大碍,对回答问题无大用的词语,即省略的是不影响理解与作答的部分。命题时,出于压缩单段材料长度及最大限度增加阅读量的考虑,就必然会经常用到它。
了解省略号的功能后,有一点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省略号的前后两端,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字。我习惯上把省略号比作扁担,把其前后两端比作两只筐,装满物品的两只筐。它们是绝对不能再省略的部分(如果再省略,就会把材料割裂),是必须保留的部分。因此,这也往往构成阅读材料的题眼,更是解题的关键。
(2011全国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就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摇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让我们再来连接一下省略号两端:我叮住、唤醒、说服、指责你们……让你们知道,杀死我对你们是损害。答案不言而喻是B项。
三、书名号
它不仅是一段材料的出处来源,而且本身就是主题概念和历史时期的提示。
从《独立宣言》倡导“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等的内容上看,此时美国社会思想发展的最大特征是( ?摇)。
A.学习和引进欧洲各国先进思想
B.独立创造自己的思想体系
C.把引进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D.以社会需要自建思想体系
此题B、D选项易排除,但如果仅局限于引号内容的理解,很容易错选A项。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独立宣言》的概念,它是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纲领和文告。宣言以欧洲的启蒙思想为武器,强烈谴责英国政府的殖民暴行(我按:指损害了天赋人权等原则),同时必然规划即将诞生的新政府的行为。因此,体现出了把引进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故正确选项是C。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说:“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商肆集中之处)次之,典与铺有次之。”这反映的是(?摇 )。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地主对地租剥削的重视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献名的仔细分析。而文献名告诉我们,材料反映的是清代置办产业问题的先后顺序,既然是置办产业问题,那就说明是一种观念,一种以田地为重,商肆为轻的“重农轻商”思想观念(它源自封建国家实行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观念与明清时期人们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与做法相印证。故只有立足于对“产业”的理解分析,才能找准正确选项D。况且“反映”题考查的是实质而不是现象,在重农抑商的观念下,注重对地租的剥削是出于其较之于商业更稳定更持久。
四、句号
主要用于主观题中判断观点或主张的层次。
富有生命激情的历史课堂是多元性、开放性的,不追求某种标准化的、狭隘的、唯一的方法与答案,“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重于读背,方法优于记忆。
参考文献:
[1]黄德华,琚涛.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评析与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考试周刊,2011,(53).
[2]2011郑州市质量检测,2010年高考文综试题,2011年高考文综试题等.
从起立、敬礼、老师好的小学,经听课、背诵、选名校的初中,到熬夜、补习、拼高考的高中,再到复制、粘贴、过就好的大学,高中是学业路上的最大拐点,奋战在高中战壕中的我们担子很重。高考就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也是对高中教学的最终诠释与高质量验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我们如何才能高效把握高考脉搏,从而最大限度成就每一位学子的高考之梦,人生之梦。这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必须时刻思考、面对的问题。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坚信“得分才是硬道理”。下面我以关注标点符号为例,谈谈复习方法。
一、括号
其主要功能是对材料阅读与理解有难度的字或词进行注释与补充。
通常情况下,命题人出于某种需要与考虑往往会借助于括号,其内容是材料有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解释,也是一种直接提示,更是整个题干的点睛之笔。它不仅是我们阅读材料的题眼,而且是我们组织答案时的有力依据和思维来源。因此,我的结论是:只要有括号,就一定要出答案,客观题的正确选项一定与它相关,主观题的思路要点,也一定由此而出。
(2011全国新课标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摇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此题括号中的提示“民间百姓”,不可理解为一般百姓或人民。题干中给出了两对对立的概念:朝廷与民间,天子与学校,核心概念是“是非观”问题,强调的是民间与学校在判断是非问题上的分量与作用,明显应选C项。如果忽视了民间百姓这一提示,单凭学校一词是无法区分四个选项的。
(2011郑州市质量检测)材料一:谚曰:“耕而不耢(lào,一种农具,用来平整土地),不如作暴。”
材料二:谚曰:“以时及泽(指墒情),为上策”也。
依据材料,概括农业耕作需要注意的问题。(6分)
材料展示的是出自《齐民要术》“耕田”与“序”的195个汉字信息,分值为6分,要求依据材料作答。这6分究竟该从哪里找寻呢?
且看括号提示内容:一是生产工具;二是土壤墒情;三是季节时令。再看答案思路,完全吻合,在此我想引用一句广告词:得分,就这么简单。
二、省略号
其功能是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放在句尾则表示意犹未尽的部分等。其在材料题中所承载的往往是第一种功能。为什么呢?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们来命题,将会赋予其什么具体含义呢?毫无疑问,应该是对材料整体理解无大碍,对回答问题无大用的词语,即省略的是不影响理解与作答的部分。命题时,出于压缩单段材料长度及最大限度增加阅读量的考虑,就必然会经常用到它。
了解省略号的功能后,有一点特别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省略号的前后两端,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字。我习惯上把省略号比作扁担,把其前后两端比作两只筐,装满物品的两只筐。它们是绝对不能再省略的部分(如果再省略,就会把材料割裂),是必须保留的部分。因此,这也往往构成阅读材料的题眼,更是解题的关键。
(2011全国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就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摇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让我们再来连接一下省略号两端:我叮住、唤醒、说服、指责你们……让你们知道,杀死我对你们是损害。答案不言而喻是B项。
三、书名号
它不仅是一段材料的出处来源,而且本身就是主题概念和历史时期的提示。
从《独立宣言》倡导“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等的内容上看,此时美国社会思想发展的最大特征是( ?摇)。
A.学习和引进欧洲各国先进思想
B.独立创造自己的思想体系
C.把引进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D.以社会需要自建思想体系
此题B、D选项易排除,但如果仅局限于引号内容的理解,很容易错选A项。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独立宣言》的概念,它是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纲领和文告。宣言以欧洲的启蒙思想为武器,强烈谴责英国政府的殖民暴行(我按:指损害了天赋人权等原则),同时必然规划即将诞生的新政府的行为。因此,体现出了把引进思想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征,故正确选项是C。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说:“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商肆集中之处)次之,典与铺有次之。”这反映的是(?摇 )。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地主对地租剥削的重视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献名的仔细分析。而文献名告诉我们,材料反映的是清代置办产业问题的先后顺序,既然是置办产业问题,那就说明是一种观念,一种以田地为重,商肆为轻的“重农轻商”思想观念(它源自封建国家实行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一观念与明清时期人们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与做法相印证。故只有立足于对“产业”的理解分析,才能找准正确选项D。况且“反映”题考查的是实质而不是现象,在重农抑商的观念下,注重对地租的剥削是出于其较之于商业更稳定更持久。
四、句号
主要用于主观题中判断观点或主张的层次。
富有生命激情的历史课堂是多元性、开放性的,不追求某种标准化的、狭隘的、唯一的方法与答案,“百家争鸣,百花争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维重于读背,方法优于记忆。
参考文献:
[1]黄德华,琚涛.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评析与2012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考试周刊,2011,(53).
[2]2011郑州市质量检测,2010年高考文综试题,2011年高考文综试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