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探讨了点面结合引领型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并思考了相关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新课改 点面结合引领型教研活动 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研组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是,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只是根据校、区、市的安排被动的进行和应付;有的学校只有教研组计划,没有具体实施;有的学校教研组活动只有听课,没有评课;有的学校有评课,但徒有形式,没有内涵;只讲好话,不提缺点。公开课似乎是开课教师的事,听完课就意味着活动结束。
一、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就是每次教研活动都在一个主题的框架下进行,或者一个阶段完成一个系列的主题任务。具体的主题是可以有很多的。根据不同时间和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主题。比如这一年中,我们确定的主题为“加强说课训练,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数学命题的实践与研究”、“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高中数学与初中衔接的思考”……比如关于评课:本校数学教研组每次数学公开课后,都要进行评课活动,评课是课堂评价的组成部分。许多年轻教师在组内发言进行评课时非常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所以评课效果非常差。所以经常听见这样的评课:“呃……这堂课上得非常好……,我挑不出什么毛病……”,“我不会说,叫别人说吧……”。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题教研活动。下面以这一次活动来介绍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情况。
二、活动的设计和意图
(一)活动主题:
之所以确定本次科研训活动的主题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因为新课程下,评价新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评价的关注是双重的,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表现,重要的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
(二)活动策划:
为了提高效率,改变可能出现的教研组活动一人全身心投入,其他人坐壁上观的状况,提高参与的广泛和实效性,对活动做了具体的策划。为此首先确定目的。
(1)活动目的:我们确定本次科研训活动的创新性在于“以点带面促成长”。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的教研组的活动中心目的是为了学会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但除了这个中心目的外,还有几个发展点:一、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二、促进集体备课;三、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四、促进评课的能力;五、建立课堂评价量表。
(2)活动内容:
1.公开课任务:主题明确后,提前一周确定由高三的张老师上课。作为年轻教师,张老师还没有多少公开课的经验。确定由他上课是基于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给他施加压力,也是给他今后上区、市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机会。
2.集体备课任务:要求高三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张老师所备的课进行讨论和修改,尤其要求高级和骨干教师发挥作用,力求把这堂课上好。要上出一堂代表高三备课组的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好课。
3.课堂观察任务:通过以往教研组活动,已经学会进行课堂观察及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所以本次布置各个教师按照一定的分工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4.口头与书面评课:开课后、听课教师集中在一起,各个教师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从课堂结构到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有地针对的阐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等作出口头的评价。并听取取其他教师的评课意见,要求每个教师写出有侧重的评课稿交给教研组长以备案。
5.评价量表制定:在教研组活动上针对课堂评价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今后公开课课堂评价评价量表。为今后进行课堂评课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依据。
三、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由王老师开了一堂《利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公开课。通过公开课来记录教师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形式。由于事先的任务分配明确,每个人都有在课后对课堂观察的某个方面要汇报数据和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发言,所以每个教研组成员都不再是泛泛而听了,他们在记录,看表掐时间,比如有的老师分到的任务是观察课堂提问,所以他就要不断记录统计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次数,有效提问次数,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间,提问的合理性等。有的老师是观察课堂的煤体应用,他要记录教师是任何板书的,如何使用投影机,如何使用几何画板,如何切换,如何进行学生的板演和展示。如同庖丁解牛,看教师的情景设置、课堂导入、重难点的处理、媒体应用、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兴趣等。这样一堂公开课变成了数学课堂观察的“盛宴”。
王老师公开课结束后,各个教师集中到会议室进行课堂评价活动。按照事前的分工,大家就自己所分到的主题进行数据汇报和逐一分析。对王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解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自己对这堂课的课堂评价,由于每个人的评价切入点不同,所以这样的评课显得百花齐放,互有争鸣。
四、活动的亮点及效果
本次教研组活动确切地说是一个系列教研组科研训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和效果上可以看出还是有一定的特色和亮点的。
首先,主题设置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对以往单一目的的科研训活动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探索和实践。它的多层目的性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科研训活动的有效性和培养了多元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改进后的方案进行活动,其中包含了对上课、说课、评课、案例写作,评课稿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锻炼。对教研组迅速和稳步提高科研训能力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其次,本次科研训活动层层递进,分工明确,环环相扣,适宜操作。比如集体备课,是我们各个备课组的常态工作,而借鉴于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的模块式课堂教学观察方法,使得我们的课堂观察轻松而高效。观课的分工自然导致了评课的切入点的不同,从而有效分散了评课的难点,增加了评课的视角和创新,因为入口小而专,从而提高了评课的质量。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赘述于此,以期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咏强,胡长德,王豫生.基于控制策略的动态教学课堂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柴雁菁,魏云芳.对“教学理念”的几点认识[J].成功(教育).2011(07)
[3]王志军.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09(01)
【关键词】新课改 点面结合引领型教研活动 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研组活动越来越受到关注。可是,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只是根据校、区、市的安排被动的进行和应付;有的学校只有教研组计划,没有具体实施;有的学校教研组活动只有听课,没有评课;有的学校有评课,但徒有形式,没有内涵;只讲好话,不提缺点。公开课似乎是开课教师的事,听完课就意味着活动结束。
一、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概念和内容
所谓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就是每次教研活动都在一个主题的框架下进行,或者一个阶段完成一个系列的主题任务。具体的主题是可以有很多的。根据不同时间和需要事先确定不同的主题。比如这一年中,我们确定的主题为“加强说课训练,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数学命题的实践与研究”、“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高中数学与初中衔接的思考”……比如关于评课:本校数学教研组每次数学公开课后,都要进行评课活动,评课是课堂评价的组成部分。许多年轻教师在组内发言进行评课时非常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所以评课效果非常差。所以经常听见这样的评课:“呃……这堂课上得非常好……,我挑不出什么毛病……”,“我不会说,叫别人说吧……”。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大家讨论后,决定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主题教研活动。下面以这一次活动来介绍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情况。
二、活动的设计和意图
(一)活动主题:
之所以确定本次科研训活动的主题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因为新课程下,评价新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评价的关注是双重的,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表现,重要的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
(二)活动策划:
为了提高效率,改变可能出现的教研组活动一人全身心投入,其他人坐壁上观的状况,提高参与的广泛和实效性,对活动做了具体的策划。为此首先确定目的。
(1)活动目的:我们确定本次科研训活动的创新性在于“以点带面促成长”。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的教研组的活动中心目的是为了学会如何进行课堂评价,但除了这个中心目的外,还有几个发展点:一、促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二、促进集体备课;三、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四、促进评课的能力;五、建立课堂评价量表。
(2)活动内容:
1.公开课任务:主题明确后,提前一周确定由高三的张老师上课。作为年轻教师,张老师还没有多少公开课的经验。确定由他上课是基于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锻炼。给他施加压力,也是给他今后上区、市提供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机会。
2.集体备课任务:要求高三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对张老师所备的课进行讨论和修改,尤其要求高级和骨干教师发挥作用,力求把这堂课上好。要上出一堂代表高三备课组的有利于教学研究的好课。
3.课堂观察任务:通过以往教研组活动,已经学会进行课堂观察及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所以本次布置各个教师按照一定的分工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
4.口头与书面评课:开课后、听课教师集中在一起,各个教师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从课堂结构到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有地针对的阐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等作出口头的评价。并听取取其他教师的评课意见,要求每个教师写出有侧重的评课稿交给教研组长以备案。
5.评价量表制定:在教研组活动上针对课堂评价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形成今后公开课课堂评价评价量表。为今后进行课堂评课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依据。
三、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由王老师开了一堂《利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解题》的公开课。通过公开课来记录教师学生之间的各种交流形式。由于事先的任务分配明确,每个人都有在课后对课堂观察的某个方面要汇报数据和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发言,所以每个教研组成员都不再是泛泛而听了,他们在记录,看表掐时间,比如有的老师分到的任务是观察课堂提问,所以他就要不断记录统计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次数,有效提问次数,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时间,提问的合理性等。有的老师是观察课堂的煤体应用,他要记录教师是任何板书的,如何使用投影机,如何使用几何画板,如何切换,如何进行学生的板演和展示。如同庖丁解牛,看教师的情景设置、课堂导入、重难点的处理、媒体应用、师生的互动、课堂的氛围、学生的兴趣等。这样一堂公开课变成了数学课堂观察的“盛宴”。
王老师公开课结束后,各个教师集中到会议室进行课堂评价活动。按照事前的分工,大家就自己所分到的主题进行数据汇报和逐一分析。对王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解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自己对这堂课的课堂评价,由于每个人的评价切入点不同,所以这样的评课显得百花齐放,互有争鸣。
四、活动的亮点及效果
本次教研组活动确切地说是一个系列教研组科研训活动。从活动的策划和效果上可以看出还是有一定的特色和亮点的。
首先,主题设置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对以往单一目的的科研训活动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探索和实践。它的多层目的性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科研训活动的有效性和培养了多元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改进后的方案进行活动,其中包含了对上课、说课、评课、案例写作,评课稿及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综合锻炼。对教研组迅速和稳步提高科研训能力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其次,本次科研训活动层层递进,分工明确,环环相扣,适宜操作。比如集体备课,是我们各个备课组的常态工作,而借鉴于我校理化生教研组的模块式课堂教学观察方法,使得我们的课堂观察轻松而高效。观课的分工自然导致了评课的切入点的不同,从而有效分散了评课的难点,增加了评课的视角和创新,因为入口小而专,从而提高了评课的质量。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赘述于此,以期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咏强,胡长德,王豫生.基于控制策略的动态教学课堂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柴雁菁,魏云芳.对“教学理念”的几点认识[J].成功(教育).2011(07)
[3]王志军.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