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科学教师要整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依托小学科学教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价值观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94
小学科学是一门动手动脑、以探究为主的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小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一、善用思维导图,增强思维的系统性
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存在着碎片化学习的问题,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过于零碎、系统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缺乏思辨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能力,这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工具,它以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把各级之间的关系用相互包含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教学完“物质的变化”一单元后,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零散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惊喜地发现有些学生想到了生活中物质的变化,以及人们是如何利用物质的变化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学生尽情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将细节补充到“物质的变化”这个大体系中去,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性的认知。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凭空想象问题,而是主动进行思考,将思维外显,进行新旧知识的加工和整合,切实提高了思维水平。
二、基于教材内容,启发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教材是从小学生思维培养的视角进行编制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教材,整合其中的图片、文字、实验等,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是在获得大量事实的基础上的,因此探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探究源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未知世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一个答案,基于此,小学科学教材设计了很多科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帮助小学生感受自然、认识世界,也能够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比如,“寻访小动物”这节课,教师先分析教材内容,教材中包括了内容丰富的图片,图片中有小朋友、还有很多小动物,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片入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大自然中有这么多小动物,作为人类的我们要怎么做呢?”学生们都纷纷表示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在教师问题以及图片的引导下,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教材设置的图片,不仅包括生动的动画形象,而且还有很多提示性文字,学生们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维,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应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思维
在学生的生活中,一些生活化资源可以成为学生认识和探索新知的重要条件,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不重,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新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到乐趣,體验到科学的魅力。例如,在《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拔罐等生活中应用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初步地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液体的更为明显。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对空气热胀冷缩这一规律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教师在即将进入尾声时,引导学生准备一些玻璃制的小口的瓶子,并在玻璃的小口上套上一些气球。然后将玻璃瓶子放置在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在经过新知的学习和课后实践活动后学生深切体验到空气确实存在热胀冷缩这一性质。再比如,在《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帮助学生演示地球仪在不断自传的过程中,总是有半个球面无法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帮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的原理。此时,就是借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演示了昼夜交替的过程,共揭示了昼夜的交替,实际上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当学生认识了这一宏观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后,学生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教师随即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一个乒乓球、一根铁丝和一个手电筒,在家庭中自主设计一个地球仪并向父母演示并交替的现象及其原理。此实践过程让学生对昼夜交替及太阳自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四、留足思考时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透过表面去探寻事物的本质需要充足的时间。但也有个别反应很快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第一时间就会举手发言,这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属于“即时思考型”,然而长时间反应过快反而不利于他们深刻思考问题。所以在一些教学环节中,例如在提炼实验结论时,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测并说明设计理由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思考或者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寻问题本质。
在教学五年级“机械摆钟”一课时,一开始教师演示测量摆动幅度比较大的单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在测量摆动幅度更小的单摆摆动次数之前,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来大胆猜测一下,摆动次数会如何变化?”有一小部分学生立即作出回应说摆动次数会变少,也有学生不作任何猜测,这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不要着急回答。经过仔细思考后的学生猜到了摆动次数不变,也说明了猜测的理由:平时观察过机械摆钟,摆锤在摆动的过程中好像每次摆动时间都一样。由此可知,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会更具有深刻性。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思维迫在眉睫,教师应当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时刻植于脑海中,创造更具活力的课堂,从而培养出学科素养更高、能力更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宏.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90.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94
小学科学是一门动手动脑、以探究为主的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学科学教师要从小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目的。
一、善用思维导图,增强思维的系统性
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存在着碎片化学习的问题,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所获得的知识过于零碎、系统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越来越缺乏思辨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思考能力,这与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工具,它以图表结合文字的形式把各级之间的关系用相互包含的层级图表现出来,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大脑的潜能,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教学完“物质的变化”一单元后,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回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零散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惊喜地发现有些学生想到了生活中物质的变化,以及人们是如何利用物质的变化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学生尽情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将细节补充到“物质的变化”这个大体系中去,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性的认知。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再凭空想象问题,而是主动进行思考,将思维外显,进行新旧知识的加工和整合,切实提高了思维水平。
二、基于教材内容,启发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教材是从小学生思维培养的视角进行编制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时,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教材,整合其中的图片、文字、实验等,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是在获得大量事实的基础上的,因此探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探究源于学生自身的认知未知世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一个答案,基于此,小学科学教材设计了很多科学活动,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帮助小学生感受自然、认识世界,也能够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比如,“寻访小动物”这节课,教师先分析教材内容,教材中包括了内容丰富的图片,图片中有小朋友、还有很多小动物,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性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片入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提问:“大自然中有这么多小动物,作为人类的我们要怎么做呢?”学生们都纷纷表示要保护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在教师问题以及图片的引导下,学生们思维非常活跃,教材设置的图片,不仅包括生动的动画形象,而且还有很多提示性文字,学生们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独立思维,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应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思维
在学生的生活中,一些生活化资源可以成为学生认识和探索新知的重要条件,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课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不重,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新知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到乐趣,體验到科学的魅力。例如,在《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拔罐等生活中应用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初步地感知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液体的更为明显。为了帮助学生增强对空气热胀冷缩这一规律认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教师在即将进入尾声时,引导学生准备一些玻璃制的小口的瓶子,并在玻璃的小口上套上一些气球。然后将玻璃瓶子放置在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发生的现象并解释。在经过新知的学习和课后实践活动后学生深切体验到空气确实存在热胀冷缩这一性质。再比如,在《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帮助学生演示地球仪在不断自传的过程中,总是有半个球面无法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帮助学生认识昼夜交替的原理。此时,就是借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演示了昼夜交替的过程,共揭示了昼夜的交替,实际上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导致的。当学生认识了这一宏观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理后,学生是充满骄傲和自豪的。教师随即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一个乒乓球、一根铁丝和一个手电筒,在家庭中自主设计一个地球仪并向父母演示并交替的现象及其原理。此实践过程让学生对昼夜交替及太阳自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
四、留足思考时间,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透过表面去探寻事物的本质需要充足的时间。但也有个别反应很快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第一时间就会举手发言,这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属于“即时思考型”,然而长时间反应过快反而不利于他们深刻思考问题。所以在一些教学环节中,例如在提炼实验结论时,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测并说明设计理由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思考或者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寻问题本质。
在教学五年级“机械摆钟”一课时,一开始教师演示测量摆动幅度比较大的单摆在10秒内摆动的次数,在测量摆动幅度更小的单摆摆动次数之前,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来大胆猜测一下,摆动次数会如何变化?”有一小部分学生立即作出回应说摆动次数会变少,也有学生不作任何猜测,这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不要着急回答。经过仔细思考后的学生猜到了摆动次数不变,也说明了猜测的理由:平时观察过机械摆钟,摆锤在摆动的过程中好像每次摆动时间都一样。由此可知,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会更具有深刻性。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小学生思维迫在眉睫,教师应当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时刻植于脑海中,创造更具活力的课堂,从而培养出学科素养更高、能力更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宏.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