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冠之,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生前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儒学年鉴社特约编审、中国实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永远名誉会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文史哲》前主编。2010年3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哲人谢世 天人同悲
2010年3月8日晚7点左右,我正在吃饭,忽接到陈炎校长的电话,告诉我丁冠之先生情况不好。我立即放下筷子,由太太驾车,与陈校长一起赶往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丁老师的长公子丁维铎打来电话说:丁老师在做肺部穿刺时,出了点意外,医生正在抢救。到了医院,看到几名医生正在反复挤压丁老师的胸部,后来得知丁老师那时已经停止了心跳,永远离开了我们……
丁冠之先生是3月4日住进医院的。住院的当天晚上,我与太太去看他,他告诉我们,入院的前一天,一整夜因为病痛没有睡好。住进医院,能吃、能睡,似乎病没有了。看到他正打着点滴,又有家人陪护,精神很好,我便就兰陵文化研究丛书、尼山圣源书院相关事情向他作了汇报,他都表示满意,并催促我们,家里有孩子,快快回去。5日晚7点多,我打他手机,问他检查和身体情况。他说,一切良好,正在做各项检查。在电话里,他很有兴致,多说了几句。他说,通过这次生病,体会到两个很重要:一是身体很重要,二是亲情很重要。这两个很重要,竟然是先生向我说的最后两句话。
丁先生是2010年1月18日开始感到不适的。之前他的身体一向很好,虽然走路不是很快,但步子迈得很大,坚实有力,一点也不迟缓。即使与年轻人一起参加活动,无论是爬山,还是平道,他从不要人搀扶,也从不落在年轻人的后面。3年前,为创作《孔子圣迹图》,我们每天驱车上千里,辗转于河南、山东之间,白天跑景点,晚上开会讨论,丁老师一直神采风扬,毫无倦意。最近两年,因尼山圣源书院建设事,他常常在济南、泗水之间行走,他只是偶尔说自己初到外地睡不好,但精力还是很充沛。
可谁能想到,今年的3月8日,在做身体检查时,一个小小的肺部穿刺竟使这位经历无数风风雨雨,历尽坎坷的哲学教授瞬间告别了他眷恋的世界,告别了他的许多规划、理想和许多正在进行着的事业、研究。令人扼腕叹惜的是,离开这个世界前,竟然没有给他留下说一句话的机会。
哲人谢世,天人同悲!丁先生谢世的当天晚上,济南纷纷扬扬下起一场雪,天地一色,山河缟素。12日来自北京、青岛、烟台、兖州、曲阜、泗水、济南等地数百名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各级领导向这位老人最做后告别。14日,按照老家的习惯,是亲属给先生圆坟的日子,也是逝者第一个重要祭日,非常巧合,这天下午济南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黑了,我顶着风雨又去丁府,探看师母及其家人,直感到天地与我同悲!
农家子弟 平民本色
丁冠之先生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庄坞镇向曙村一个世代为农的自耕农家庭。这里地处苏鲁两省边界,临沂、郯城、苍山之间,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父亲丁继文,是位乡间先生,识字解文,在乡下就是文化人了。继文公终生服膺“吃亏好”的人生格言,这三个字也成为丁氏家教的箴言。
早在19世纪中期,在中国的大都会已经出现了新式学堂,1905年晚清政府也废除了科考制度,然而在偏远乡间,私塾依然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丁老师8岁发蒙受教,所学依然是《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之乎者也之类的旧式教育。
而由于出自农家,他自幼就参加各种农事活动。丁老师说,农活除了扬场(将谷物与糠、土石等杂物分离出来的技术,要懂风向、风速、注意扬起东西的高度等)没有干过外,刨、耕、耙、耩、耪、割、挑、担、扛、除草、追肥、使牛等样样在行。“文革”时,丁老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批学者下放到河南劳动改造,正逢割麦子,丁老师挽起裤褪,捋起袖子,拿起镰刀,腰一弯,干起活来,有板有眼,与当地农民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村干部说,老丁,你真是好把式。
乡间的阅历,让丁冠之先生养成了朴实、吃苦、耐劳、奉献等优良品质。无论是在青岛求学于山大,还是工作于北京、济南;无论是在困顿的日子里,还是位居学报之王——《文史哲》主编的位子上,他始终保持着平民意识与平民风格。每当走到乡下,面对着田野,一种亲切感从先生的心里油然而生,见到农民尤其是有了点年纪的农民时他总要上前聊上几句,就像遇见了老邻居。
丁老师一直住在山大家属宿舍南院37号楼1层一座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不是没有改善住房条件的机会,而是因为他舍不得房前那个小院。在小院里,丁先生种上蒜苗、韭菜、豆角、小菜,还栽上石榴树,当然也有一些花草。他每日早早起床,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望着自己亲手播下的那一片生机,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回到了自己眷恋的乡土。
带研究生:就是与学生“谈”
丁冠之先生健谈、善饮,“享誉”学界,颇有几分魏晋名士风度。他多次告诉我,带学生,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是最无意义的工作。他说,自幼至壮,听了老师那么多课,至今能记得的几句,反而是与老师交往、闲谈中,可能是老师漫不经心的话。所以他主张带研究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与研究生交谈,无拘无束地谈,甚至是无主题地谈。谈,可以相互启发,可以对学生随机点拨。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丁先生晚饭后走进博士宿舍,与几位博士开谈,谈得忘记了时间,管宿舍楼门的大爷将楼门锁上了,先生便翻窗跳墙而走。博士们说:丁教授跳墙,可载入“新世说新语”矣。
一天下午,我为博士生上课,我提议到咖啡厅,邀丁老师来谈,博士们群起响应。在先生住所附近的咖啡厅,泡上一壶茶,我与博士们恭候先生的到来。先生推门而入,博士们欢呼雷动。他们给先生的上一杯茶水,先生正式开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学术,说文章,话人生,评时政,说到兴头上,先生开怀大笑,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了,让一群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博士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先生善谈、乐谈,为谈不怕浪费时间,不计身份,不分年龄,年轻人愿与之谈,老教授也愿与之谈。先生作为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协会的秘书长、总支书记,老教授们聚在一起,或散步遛圈,或登高望远,时常可以看见先生的身影,听到先生爽朗的笑声……
丁老师善饮,凡遇意气相投之人,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四两半斤的高度白酒也不在话下。2007年,我乔迁新居,与先生为邻,恭请老师家中小酌。师生对饮,一瓶白酒下去,我已醉矣,而老师谈兴正健……
弘扬儒学 竭尽全力
丁冠之先生是历史学出身,然而职业却是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教学,并最早以研究魏晋玄学而见知于学术界。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调入山东大学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儒学的研究、传播、推 广事业之中。
丁先生是《孔子研究》的创刊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刊的常务编委,他还是《中国儒学年鉴》的特约编审,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儒林》的特约编审。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山东的中国哲学研究颇为活跃,有“鲁军”崛起之称。孔子学术研讨会、孟子学术研讨会、荀子思想研讨会等先后召开,不仅启动了山东的儒学研究,而且对全国儒学热的兴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学术会议上,人们常常看到先生忙碌的身影。进入新世纪,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先生为儒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由儒学中心策划并主办的每一次儒学全球论坛,丁先生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尤其是2008年在山东苍山举行的荀子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充当了会议前线总指挥与总调度的角色。近年来,先生不顾年迈,走进校园,深入社区,登上孔子学院的教师论坛,宣讲孔子,播撒儒学的种子,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丁冠之先生晚年将其主要精力用在尼山圣源书院的建设上。尼山圣源书院是由北京、济南、曲阜、台湾、香港以及美国等地关心儒学价值的人文学者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共同创办的书院。书院首席顾问为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名誉院长为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为院长,先生出任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作为执行院长,为书院的筹建、筹资、选址等事务,先生奔波于济南、泗水之间。
为弘扬儒学,丁先生竭尽了全力。有学者问他:丁老师,你说儒学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用?先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最起码骂人还有用!今天我们还可以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骂人。”儒学,骂人还有用,是一句极其朴实且具有深刻含义的话语。既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先生对儒学价值最幽默的概括。一方面,它告诉我们儒家的价值观、是非观,在我们这个民族中还起着重要作用,还为这个民族的主流价值所接受、所认同;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如果儒家的这个价值观、是非观颠倒了,这个民族的道德堤坝可以说就是被彻底冲垮了,民族精神家园将面临灭顶之灾!
马路钻眼与人类“能”死
丁冠之先生对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怀有深深的忧虑。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进展,是把双刃剑,利弊同在。然而,现代化对整个人类的前途而言,是条任何民族都不愿止步也不能止步的不归路。
济南,有泉城之美誉。然而,每逢降雨量减少,地下水位骤降,名泉喷涌告急,就会揪起许多市民的心。先生不仅关心泉水喷涌,更关心水资源的浪费。住在济南的人都知道,这个城市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每逢下雨尤其是暴雨,整个济南就是滚滚河流,大量的雨水带着杂物白白流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愤激地说,我看马路应该全部钻成眼,让这些水从这些眼里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而不是白自流走。“马路钻眼”,听起来好像是开玩笑,但先生说得很认真,决非开玩笑。至于马路能否钻眼另当别论,然而,夏天的雨水,对于北方缺水的城市而言不能白自流走,却有着远见。
丁先生作为一位具有深度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的儒者,对人类的命运与前途有着自己的看法。人类智能的不断开发,科技不断创新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忧患,核威胁、克隆人、能源枯竭、生态灾难、环境危机等,现代化的每一步进展都与这些东西如影相随。有一次,丁老师对人类前途不无忧虑地说:我看,人类早晚得“能”死。此语一出,令人震撼!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最终都会灭亡,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人类从无到有,最终也会由有到无,即人类最终也会消失,这完全合乎辩证原则。然而,人类以何种方式消失,未来学家有种种猜想,但人类早晚得“能”死,可称得上猜想之一。如果说恐龙之所以可以主宰地球在于其形体的话,那么人类首出庶物,高于万物,主宰地球,就在于其“智能”。恐龙即使没有小星球撞击地球,没有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这个物种也会消失。因为偌大身躯,那么强的繁殖能力,必然会导致生态灾难,因食物匮乏而灭绝。而人类若没有智能,便无法存在与发展;但若没有德性支配,智能就会过度滥用,同样会将人类送往死亡之途。
哲人已逝 典范永存
丁冠之先生求学、讲学、治学,终生与学问打交道,看稿、审稿、编稿,后半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他曾眷恋的世界,离开了他所执着的事业,然而,先生的人格、修为确证了“太上立德”的典范意义,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先生胸怀豁达,淡泊名利。先生晚年,多次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讲学,从不计报酬,甚至分文不取。为人审稿、改稿、写各种鉴定、推荐意见等,别人送来酬劳,也分文不要。如果别人硬是放下,他坚决让家人代为寄回。山大儒学研究中心成立时,丁先生已经退休,中心主任庞朴先生登门请他出山,出任中心期刊《儒林》的主编,丁先生坚辞主编,让庞先生任主编,自己做特约编审。可《儒林》的每期稿子,全部由先生来审,审过后,逐篇写出意见,拿到编委会定夺,他实际上扮演着主编的角色。这是何等的胸怀!
先生修德敬业,永无止境,一生将自己的人格作为艺术品进行不断雕刻、打磨。先生一直认为,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以孝悌为根,他践行孝道,也推行孝道文化。先生幼时,身患重病的母亲让他代为上坟。回来的路上,他将上坟的祭品——串葡萄吃了。病重的母亲问他:葡萄呢?先生痛悔不已。不久慈母去世,于是他便终生不吃葡萄!直到晚年,每一念及于此,先生眼里总是闪动着泪花。先生常以此来说明“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以警示后人。先生为人子做到了孝,为人父做到了慈,为人夫做到了义,为人兄做到了友,与人交做到了信。先生治家有方,丁府子孙满堂,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先生用他78年的人生经历,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华章,彰显了人格的尊严与价值,为这个时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个世界会记住他!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本文编辑 王正)
哲人谢世 天人同悲
2010年3月8日晚7点左右,我正在吃饭,忽接到陈炎校长的电话,告诉我丁冠之先生情况不好。我立即放下筷子,由太太驾车,与陈校长一起赶往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丁老师的长公子丁维铎打来电话说:丁老师在做肺部穿刺时,出了点意外,医生正在抢救。到了医院,看到几名医生正在反复挤压丁老师的胸部,后来得知丁老师那时已经停止了心跳,永远离开了我们……
丁冠之先生是3月4日住进医院的。住院的当天晚上,我与太太去看他,他告诉我们,入院的前一天,一整夜因为病痛没有睡好。住进医院,能吃、能睡,似乎病没有了。看到他正打着点滴,又有家人陪护,精神很好,我便就兰陵文化研究丛书、尼山圣源书院相关事情向他作了汇报,他都表示满意,并催促我们,家里有孩子,快快回去。5日晚7点多,我打他手机,问他检查和身体情况。他说,一切良好,正在做各项检查。在电话里,他很有兴致,多说了几句。他说,通过这次生病,体会到两个很重要:一是身体很重要,二是亲情很重要。这两个很重要,竟然是先生向我说的最后两句话。
丁先生是2010年1月18日开始感到不适的。之前他的身体一向很好,虽然走路不是很快,但步子迈得很大,坚实有力,一点也不迟缓。即使与年轻人一起参加活动,无论是爬山,还是平道,他从不要人搀扶,也从不落在年轻人的后面。3年前,为创作《孔子圣迹图》,我们每天驱车上千里,辗转于河南、山东之间,白天跑景点,晚上开会讨论,丁老师一直神采风扬,毫无倦意。最近两年,因尼山圣源书院建设事,他常常在济南、泗水之间行走,他只是偶尔说自己初到外地睡不好,但精力还是很充沛。
可谁能想到,今年的3月8日,在做身体检查时,一个小小的肺部穿刺竟使这位经历无数风风雨雨,历尽坎坷的哲学教授瞬间告别了他眷恋的世界,告别了他的许多规划、理想和许多正在进行着的事业、研究。令人扼腕叹惜的是,离开这个世界前,竟然没有给他留下说一句话的机会。
哲人谢世,天人同悲!丁先生谢世的当天晚上,济南纷纷扬扬下起一场雪,天地一色,山河缟素。12日来自北京、青岛、烟台、兖州、曲阜、泗水、济南等地数百名亲朋好友、同事学生、各级领导向这位老人最做后告别。14日,按照老家的习惯,是亲属给先生圆坟的日子,也是逝者第一个重要祭日,非常巧合,这天下午济南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黑了,我顶着风雨又去丁府,探看师母及其家人,直感到天地与我同悲!
农家子弟 平民本色
丁冠之先生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庄坞镇向曙村一个世代为农的自耕农家庭。这里地处苏鲁两省边界,临沂、郯城、苍山之间,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父亲丁继文,是位乡间先生,识字解文,在乡下就是文化人了。继文公终生服膺“吃亏好”的人生格言,这三个字也成为丁氏家教的箴言。
早在19世纪中期,在中国的大都会已经出现了新式学堂,1905年晚清政府也废除了科考制度,然而在偏远乡间,私塾依然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丁老师8岁发蒙受教,所学依然是《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之乎者也之类的旧式教育。
而由于出自农家,他自幼就参加各种农事活动。丁老师说,农活除了扬场(将谷物与糠、土石等杂物分离出来的技术,要懂风向、风速、注意扬起东西的高度等)没有干过外,刨、耕、耙、耩、耪、割、挑、担、扛、除草、追肥、使牛等样样在行。“文革”时,丁老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批学者下放到河南劳动改造,正逢割麦子,丁老师挽起裤褪,捋起袖子,拿起镰刀,腰一弯,干起活来,有板有眼,与当地农民相比一点也不逊色。村干部说,老丁,你真是好把式。
乡间的阅历,让丁冠之先生养成了朴实、吃苦、耐劳、奉献等优良品质。无论是在青岛求学于山大,还是工作于北京、济南;无论是在困顿的日子里,还是位居学报之王——《文史哲》主编的位子上,他始终保持着平民意识与平民风格。每当走到乡下,面对着田野,一种亲切感从先生的心里油然而生,见到农民尤其是有了点年纪的农民时他总要上前聊上几句,就像遇见了老邻居。
丁老师一直住在山大家属宿舍南院37号楼1层一座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不是没有改善住房条件的机会,而是因为他舍不得房前那个小院。在小院里,丁先生种上蒜苗、韭菜、豆角、小菜,还栽上石榴树,当然也有一些花草。他每日早早起床,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望着自己亲手播下的那一片生机,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回到了自己眷恋的乡土。
带研究生:就是与学生“谈”
丁冠之先生健谈、善饮,“享誉”学界,颇有几分魏晋名士风度。他多次告诉我,带学生,老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是最无意义的工作。他说,自幼至壮,听了老师那么多课,至今能记得的几句,反而是与老师交往、闲谈中,可能是老师漫不经心的话。所以他主张带研究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与研究生交谈,无拘无束地谈,甚至是无主题地谈。谈,可以相互启发,可以对学生随机点拨。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丁先生晚饭后走进博士宿舍,与几位博士开谈,谈得忘记了时间,管宿舍楼门的大爷将楼门锁上了,先生便翻窗跳墙而走。博士们说:丁教授跳墙,可载入“新世说新语”矣。
一天下午,我为博士生上课,我提议到咖啡厅,邀丁老师来谈,博士们群起响应。在先生住所附近的咖啡厅,泡上一壶茶,我与博士们恭候先生的到来。先生推门而入,博士们欢呼雷动。他们给先生的上一杯茶水,先生正式开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学术,说文章,话人生,评时政,说到兴头上,先生开怀大笑,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了,让一群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博士生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先生善谈、乐谈,为谈不怕浪费时间,不计身份,不分年龄,年轻人愿与之谈,老教授也愿与之谈。先生作为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协会的秘书长、总支书记,老教授们聚在一起,或散步遛圈,或登高望远,时常可以看见先生的身影,听到先生爽朗的笑声……
丁老师善饮,凡遇意气相投之人,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四两半斤的高度白酒也不在话下。2007年,我乔迁新居,与先生为邻,恭请老师家中小酌。师生对饮,一瓶白酒下去,我已醉矣,而老师谈兴正健……
弘扬儒学 竭尽全力
丁冠之先生是历史学出身,然而职业却是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教学,并最早以研究魏晋玄学而见知于学术界。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调入山东大学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到儒学的研究、传播、推 广事业之中。
丁先生是《孔子研究》的创刊人之一,长期担任该刊的常务编委,他还是《中国儒学年鉴》的特约编审,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儒林》的特约编审。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山东的中国哲学研究颇为活跃,有“鲁军”崛起之称。孔子学术研讨会、孟子学术研讨会、荀子思想研讨会等先后召开,不仅启动了山东的儒学研究,而且对全国儒学热的兴起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学术会议上,人们常常看到先生忙碌的身影。进入新世纪,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成立,先生为儒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由儒学中心策划并主办的每一次儒学全球论坛,丁先生都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尤其是2008年在山东苍山举行的荀子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先生充当了会议前线总指挥与总调度的角色。近年来,先生不顾年迈,走进校园,深入社区,登上孔子学院的教师论坛,宣讲孔子,播撒儒学的种子,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丁冠之先生晚年将其主要精力用在尼山圣源书院的建设上。尼山圣源书院是由北京、济南、曲阜、台湾、香港以及美国等地关心儒学价值的人文学者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共同创办的书院。书院首席顾问为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名誉院长为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为院长,先生出任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作为执行院长,为书院的筹建、筹资、选址等事务,先生奔波于济南、泗水之间。
为弘扬儒学,丁先生竭尽了全力。有学者问他:丁老师,你说儒学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用?先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最起码骂人还有用!今天我们还可以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骂人。”儒学,骂人还有用,是一句极其朴实且具有深刻含义的话语。既是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先生对儒学价值最幽默的概括。一方面,它告诉我们儒家的价值观、是非观,在我们这个民族中还起着重要作用,还为这个民族的主流价值所接受、所认同;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如果儒家的这个价值观、是非观颠倒了,这个民族的道德堤坝可以说就是被彻底冲垮了,民族精神家园将面临灭顶之灾!
马路钻眼与人类“能”死
丁冠之先生对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前途与命运,怀有深深的忧虑。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进展,是把双刃剑,利弊同在。然而,现代化对整个人类的前途而言,是条任何民族都不愿止步也不能止步的不归路。
济南,有泉城之美誉。然而,每逢降雨量减少,地下水位骤降,名泉喷涌告急,就会揪起许多市民的心。先生不仅关心泉水喷涌,更关心水资源的浪费。住在济南的人都知道,这个城市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每逢下雨尤其是暴雨,整个济南就是滚滚河流,大量的雨水带着杂物白白流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愤激地说,我看马路应该全部钻成眼,让这些水从这些眼里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而不是白自流走。“马路钻眼”,听起来好像是开玩笑,但先生说得很认真,决非开玩笑。至于马路能否钻眼另当别论,然而,夏天的雨水,对于北方缺水的城市而言不能白自流走,却有着远见。
丁先生作为一位具有深度忧患意识与人文关怀的儒者,对人类的命运与前途有着自己的看法。人类智能的不断开发,科技不断创新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忧患,核威胁、克隆人、能源枯竭、生态灾难、环境危机等,现代化的每一步进展都与这些东西如影相随。有一次,丁老师对人类前途不无忧虑地说:我看,人类早晚得“能”死。此语一出,令人震撼!
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最终都会灭亡,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人类从无到有,最终也会由有到无,即人类最终也会消失,这完全合乎辩证原则。然而,人类以何种方式消失,未来学家有种种猜想,但人类早晚得“能”死,可称得上猜想之一。如果说恐龙之所以可以主宰地球在于其形体的话,那么人类首出庶物,高于万物,主宰地球,就在于其“智能”。恐龙即使没有小星球撞击地球,没有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这个物种也会消失。因为偌大身躯,那么强的繁殖能力,必然会导致生态灾难,因食物匮乏而灭绝。而人类若没有智能,便无法存在与发展;但若没有德性支配,智能就会过度滥用,同样会将人类送往死亡之途。
哲人已逝 典范永存
丁冠之先生求学、讲学、治学,终生与学问打交道,看稿、审稿、编稿,后半生“为他人做嫁衣裳”。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他曾眷恋的世界,离开了他所执着的事业,然而,先生的人格、修为确证了“太上立德”的典范意义,他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先生胸怀豁达,淡泊名利。先生晚年,多次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进行讲学,从不计报酬,甚至分文不取。为人审稿、改稿、写各种鉴定、推荐意见等,别人送来酬劳,也分文不要。如果别人硬是放下,他坚决让家人代为寄回。山大儒学研究中心成立时,丁先生已经退休,中心主任庞朴先生登门请他出山,出任中心期刊《儒林》的主编,丁先生坚辞主编,让庞先生任主编,自己做特约编审。可《儒林》的每期稿子,全部由先生来审,审过后,逐篇写出意见,拿到编委会定夺,他实际上扮演着主编的角色。这是何等的胸怀!
先生修德敬业,永无止境,一生将自己的人格作为艺术品进行不断雕刻、打磨。先生一直认为,儒家思想以孝悌为本,以孝悌为根,他践行孝道,也推行孝道文化。先生幼时,身患重病的母亲让他代为上坟。回来的路上,他将上坟的祭品——串葡萄吃了。病重的母亲问他:葡萄呢?先生痛悔不已。不久慈母去世,于是他便终生不吃葡萄!直到晚年,每一念及于此,先生眼里总是闪动着泪花。先生常以此来说明“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以警示后人。先生为人子做到了孝,为人父做到了慈,为人夫做到了义,为人兄做到了友,与人交做到了信。先生治家有方,丁府子孙满堂,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先生用他78年的人生经历,谱写了一曲人生的华章,彰显了人格的尊严与价值,为这个时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个世界会记住他!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本文编辑 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