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由此产生近22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占86.5%。
近些年来,城镇的很多职工下岗后也纷纷涌向经济发达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代管监护,因此,在城市也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正如专家所言,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孩子的教育成长、身心健康……
留下的是爸妈的背影守着的是无限的孤独
穷困的生活境况使农村的大多数父母都选择去外地打工,而家里剩下的只是孩子和老人,他们相依为命过着孤独空虚的生活。
一位小学教师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全班50名同学中有39人是留守儿童。她对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那种寂寞伤心是深有体会的。
“爸爸妈妈不在的日子,我觉得上学的路变得好长好长,我的书包变得好沉好沉。每当放学的时候,校门外都有同学的爸爸妈妈在等候,而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哪怕是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雨……”
“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了,是我最难过的时刻。我不吃饭、不洗脸,坐在床上从早到晚不停地哭,嗓子哭哑了,我还在哭,希望自己的哭声能把妈妈哭回来。每当看到同学穿着自己的爸妈买的新衣服时,我既羡慕又难过……”
“今天是爸妈走的第15天,哥哥从学校回来了。我问他,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他说爸妈是为了我们才去打工的。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的爸妈不去打工,偏偏我的爸妈要走?爸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们知道我在家里想念你们吗?”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不要怪我,我欠你们的来世再还。”“我和弟弟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妈妈跟爸爸,没人跟我们说话,不知道找谁撒娇,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知道说给谁听。我们哭了你们不知道,笑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总是说你们很忙很忙,也许只有跟你们说我们死了,才会引起你们的注意。”这是一群留守儿童相约发给自己父母的短信,一句死亡的戏语,其实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悲苦呼喊。
遭受忽略的孩子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分离了,这种骨肉分离已经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留下了重重阴影。
2008年,江西省妇联对南昌、赣州、吉安、九江、萍乡、上饶、新余和鹰潭等地的农村留守孩子及其父母、临时监护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留守儿童数为2234160人,约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6.1%,占全省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外出务工后,孩子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最高,为66.9%;与亲戚等人生活在一起或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占25.7%;还有5.7%的孩子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关怀,没有安全感、信任感,缺乏对社会的好感。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隔代监护无能为力学习状况相形见绌
小军7岁时,被妈妈送到姥爷家里生活、读书。在姥爷家里,小军很不习惯,姥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自己一犯错姥爷就会很严厉地批评他。姥姥只知道管好他的吃穿,其余的什么都不管。
姥爷虽然喜欢小军,可是从来不给他买玩具,有时他吵着要,姥爷就说他只知道乱花钱。每次学校要交钱的时候,姥爷也要“审问”半天,确认没问题后,才会把钱给他。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校外的书店办了借书卡,他们经常借各种各样的书看,其中就有小军最喜欢看的漫画书。他便经常向同学借书看,起初没什么,后来借多了,有些同学就不再愿借给他看,要他自己去办一张借书卡。可是,办一张卡要几十元钱,小军知道姥爷肯定不会给他钱的。
有一天,姥爷、姥姥都不在家,小军做完作业后无所事事,便拿起桌上姥爷经常看的一本书随意翻了起来,谁料却从书里掉出一张50元的钱。他一惊,连忙将钱拾起并夹回书中。可是他的心却久久平静不下来,想到自己渴望已久的漫画书,便不由自主地又从书中拿出了那张50元的钱……姥爷很快就发现了这事,并狠狠打了他一顿。那天晚上,他哭了很久才迷迷糊糊睡去。
此后,小军不想回姥爷的家,所以每天放学后他都慢腾腾走在路上。可是,他每次回家晚了都会遭到姥爷的责问,问他是不是又和谁去疯玩了。他说没有,姥爷就说他撒谎,小军委屈极了。后来,在几个高年级同学的鼓动下,放学后他干脆跟他们一起去玩。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说什么姥爷都不会相信。他们有时去上网玩游戏,他没钱就在旁边看,即便这样,他也觉得很刺激。从此以后,他几乎不做家庭作业了。
一次,班主任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发现他的家庭作业全是空白,结果把他训了一顿。小军也知道自己不对,可是那些高年级同学每天放学时就来叫他,他每次都会跟着去。老师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姥爷,姥爷对他大发雷霆,小军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这样,小军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了令老师头痛的“差生”。
由于本身素质问题,许多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留守儿童的祖辈大部分没有多少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他们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问问孩子们“今天有没有作业”“作业做完了没有”之类的话。
据江西省丰城市一所中学的调查显示,有15%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各班倒数几名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不少老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或“问题儿”。因为成绩不好,又往往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
童年生活充满辛酸 生命安全令人担忧
中南大学教授聂茂和他的课题组成员曾经到过安徽、湖南等省的许多村庄调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他用了三个“最”进行描述:“最让人担忧、最让人揪心、最让人欲说还休。”
年幼无知,又缺乏父母的监护,这些孩子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同时对突发性祸害亦难以自救,结果很容易酿成大祸。轻者,可能要承受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最严重的,则是失去生命。
2008年1月26日,广东省顺德市容桂洲居委会一出租屋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只用了10分钟就将火扑灭,火灾过火面积也只有30平方米左右,却使一对13岁和7岁的兄弟窒息死亡。外出打工的夫妇赶回家时,见昔日活泼可爱的一对爱子僵硬地躺在地上,号啕大哭,长跪不起。2008年头3个月,广东省顺德、南海等地接连发生三起火灾,造成6名城市留守儿童死亡。
2009年11月12日8时左右,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发生爆竹作坊爆炸事件。据新华社报道,在该爆炸事件中死伤的13名童工全部为留守儿童。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佑记介绍,目前全村70%的青壮年都在广东等地打工,小孩留在村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
在安全问题上,留守女童更特殊。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令人痛心。2009年9月至12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四塘乡安邦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某以看动画片、给零花钱等为诱饵,先后多次猥亵、强奸本村中心小学3名学前班小女孩。3名被害人的父母均常年在外打工,当时,这一问题未能引起其祖父母的重视。直到去年12月31日,一名受害者多次向任课教师反映自己肚子疼,事件才得以真相大白。
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因此成了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这些问题常常表现为:被威胁、被抢劫、被侮辱、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被欺诈、被绑架。
此外,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还表现为对突发性灾难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都需要父母来救助。但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人又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如果突发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重大车祸等灾难,一旦救助不及时,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受害最严重的。
被遗忘的精神抚慰 遭忽视的心理健康
李琴是一名小学生。三年前,9岁的她是个活泼开朗、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当时才上三年级的李琴已是学校人人知晓的“人物”,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她是学校各种文艺活动的主角,跳舞、绘画、唱歌样样都行。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位被众人赞赏有加的小天使,却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了样。
当年,因李琴家里收成不好,为了维持生计,李琴的爸爸不得不离家去了浙江打工。半年后,妈妈也出去打工了。从此,李琴和大她9岁的姐姐跟着7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就算回来了也往往只呆上几天,然后又匆匆前往浙江打工。父母平时也会打电话回家,问问家里的情况,但每次都是以长途电话费贵为由匆匆挂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打电话回来的次数逐渐减少,由开始的一周几次到后来的固定一月两次。
渐渐地,李琴变得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么爱说爱笑了,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她不再是班上的活跃分子,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总是独来独往,更糟糕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李琴的班主任陈老师几次找她谈话,她却始终沉默不语。陈老师找到她的奶奶想了解一下情况,奶奶却说她和平常一样,没什么事情发生,陈老师只好作罢。
在李琴上六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了,上完初中不想继续升学的姐姐也去浙江打工了。父母考虑到李琴的升学和学籍问题,将她托付给叔叔照顾,留她一个人在家乡读书。
但是,李琴的叔叔发现,一向乖巧的李琴多次不做作业,甚至逃课。李琴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特地打电话回来要求她好好学习。李琴并没有像其他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承认错误,而是大哭着告诉父母,她再也不要过没有爸妈在身边的生活了,她受不了。她甚至威胁父母说,如果父母还不回家,她就自杀。但是,他们并没有当真,只当孩子一时说气话。
2009年5月的一天,李琴借学校要买资料之名向叔叔要了20元钱,叔叔并没有在意李琴的举动。当天晚上9点左右,叔叔喊李琴出来吃西瓜,却半天没见反应。他敲了半天门之后不见李琴开门,“不好,出事了!”不放心的他立即拿来铁斧撬开了李琴的房间。打开房门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李琴蜷缩在床上,地上洒落了很多白色药片!
是安眠药!叔叔抱起奄奄一息的李琴赶快去医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李琴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醒了。可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爸妈时,她的眼神里已完全没有意料之中的惊喜,而是呆呆的,毫无光泽……医生告诉家长,李琴因服下的安眠药过多,副作用太大,已损伤了大脑功能。
事后,家人在李琴的枕头下发现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亲爱的爸妈,你们在外奔波很不容易,我也理解。但是每当看到同学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幸福的样子时,我是多么渴望爸妈也能在身边啊!我越来越觉得我是你们的累赘,那么就让我离去吧,你们轻松,我也不再痛苦。
心理学家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抚慰,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特别是个性、心理发展异常。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孤独,不少留守儿童有过自杀念头。
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监护管理存在“盲区”。留守儿童大多由隔代老人照顾,祖辈只是给予他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较少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们进行管束和引导。其次,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缺乏与孩子及时沟通。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也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此外,社会环境也存在“雷区”。因为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所以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诱惑,以至走上邪路。在重庆有对双胞胎留守儿童张波、张涛浪迹江湖,混迹于社会,最终成为黑社会老大的消息爆出后,人们才突然感受到留守儿童问题从另一个侧面给社会带来的伤痛。
期待满腔热情的呵护共享社会关爱的阳光
“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紧密联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加,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由于城乡壁垒的客观存在,农村孩子进城之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别,往往使农村孩子进城受到一些限制,更多的家庭只好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在学习和生活上难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当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在外的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而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落实教育监护措施,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还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其他代管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式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很赞成“五个一”的做法:打工家长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每学期给课任教师打一个电话,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措施,积极开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使留守儿童的错误心理得到及时矫正。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各种通讯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与合力。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让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教育活动。
从政府方面来说,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一方面,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缓解农民向城市涌动的浪潮,从根本上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各项政策,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让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
近些年来,城镇的很多职工下岗后也纷纷涌向经济发达城市打工,将孩子交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代管监护,因此,在城市也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
正如专家所言,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孩子的教育成长、身心健康……
留下的是爸妈的背影守着的是无限的孤独
穷困的生活境况使农村的大多数父母都选择去外地打工,而家里剩下的只是孩子和老人,他们相依为命过着孤独空虚的生活。
一位小学教师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全班50名同学中有39人是留守儿童。她对留守儿童内心深处那种寂寞伤心是深有体会的。
“爸爸妈妈不在的日子,我觉得上学的路变得好长好长,我的书包变得好沉好沉。每当放学的时候,校门外都有同学的爸爸妈妈在等候,而我只能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哪怕是刮再大的风下再大的雨……”
“妈妈回来看我,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爸爸妈妈要外出打工了,是我最难过的时刻。我不吃饭、不洗脸,坐在床上从早到晚不停地哭,嗓子哭哑了,我还在哭,希望自己的哭声能把妈妈哭回来。每当看到同学穿着自己的爸妈买的新衣服时,我既羡慕又难过……”
“今天是爸妈走的第15天,哥哥从学校回来了。我问他,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他说爸妈是为了我们才去打工的。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的爸妈不去打工,偏偏我的爸妈要走?爸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你们知道我在家里想念你们吗?”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不想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如果有一天我死了,请不要怪我,我欠你们的来世再还。”“我和弟弟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妈妈跟爸爸,没人跟我们说话,不知道找谁撒娇,在学校受了委屈也不知道说给谁听。我们哭了你们不知道,笑了你们也不知道,你们总是说你们很忙很忙,也许只有跟你们说我们死了,才会引起你们的注意。”这是一群留守儿童相约发给自己父母的短信,一句死亡的戏语,其实是他们发自肺腑的悲苦呼喊。
遭受忽略的孩子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分离了,这种骨肉分离已经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留下了重重阴影。
2008年,江西省妇联对南昌、赣州、吉安、九江、萍乡、上饶、新余和鹰潭等地的农村留守孩子及其父母、临时监护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留守儿童数为2234160人,约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6.1%,占全省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外出务工后,孩子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最高,为66.9%;与亲戚等人生活在一起或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占25.7%;还有5.7%的孩子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关怀,没有安全感、信任感,缺乏对社会的好感。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隔代监护无能为力学习状况相形见绌
小军7岁时,被妈妈送到姥爷家里生活、读书。在姥爷家里,小军很不习惯,姥爷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自己一犯错姥爷就会很严厉地批评他。姥姥只知道管好他的吃穿,其余的什么都不管。
姥爷虽然喜欢小军,可是从来不给他买玩具,有时他吵着要,姥爷就说他只知道乱花钱。每次学校要交钱的时候,姥爷也要“审问”半天,确认没问题后,才会把钱给他。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在校外的书店办了借书卡,他们经常借各种各样的书看,其中就有小军最喜欢看的漫画书。他便经常向同学借书看,起初没什么,后来借多了,有些同学就不再愿借给他看,要他自己去办一张借书卡。可是,办一张卡要几十元钱,小军知道姥爷肯定不会给他钱的。
有一天,姥爷、姥姥都不在家,小军做完作业后无所事事,便拿起桌上姥爷经常看的一本书随意翻了起来,谁料却从书里掉出一张50元的钱。他一惊,连忙将钱拾起并夹回书中。可是他的心却久久平静不下来,想到自己渴望已久的漫画书,便不由自主地又从书中拿出了那张50元的钱……姥爷很快就发现了这事,并狠狠打了他一顿。那天晚上,他哭了很久才迷迷糊糊睡去。
此后,小军不想回姥爷的家,所以每天放学后他都慢腾腾走在路上。可是,他每次回家晚了都会遭到姥爷的责问,问他是不是又和谁去疯玩了。他说没有,姥爷就说他撒谎,小军委屈极了。后来,在几个高年级同学的鼓动下,放学后他干脆跟他们一起去玩。因为他觉得,反正自己说什么姥爷都不会相信。他们有时去上网玩游戏,他没钱就在旁边看,即便这样,他也觉得很刺激。从此以后,他几乎不做家庭作业了。
一次,班主任抽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发现他的家庭作业全是空白,结果把他训了一顿。小军也知道自己不对,可是那些高年级同学每天放学时就来叫他,他每次都会跟着去。老师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姥爷,姥爷对他大发雷霆,小军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这样,小军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了令老师头痛的“差生”。
由于本身素质问题,许多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无能为力。留守儿童的祖辈大部分没有多少文化,有的甚至是文盲,他们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辅导,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问问孩子们“今天有没有作业”“作业做完了没有”之类的话。
据江西省丰城市一所中学的调查显示,有15%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各班倒数几名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不少老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或“问题儿”。因为成绩不好,又往往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
童年生活充满辛酸 生命安全令人担忧
中南大学教授聂茂和他的课题组成员曾经到过安徽、湖南等省的许多村庄调查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对于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他用了三个“最”进行描述:“最让人担忧、最让人揪心、最让人欲说还休。”
年幼无知,又缺乏父母的监护,这些孩子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同时对突发性祸害亦难以自救,结果很容易酿成大祸。轻者,可能要承受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病痛煎熬或皮肉之苦;重者,可能导致伤残;最严重的,则是失去生命。
2008年1月26日,广东省顺德市容桂洲居委会一出租屋发生火灾,消防队员只用了10分钟就将火扑灭,火灾过火面积也只有30平方米左右,却使一对13岁和7岁的兄弟窒息死亡。外出打工的夫妇赶回家时,见昔日活泼可爱的一对爱子僵硬地躺在地上,号啕大哭,长跪不起。2008年头3个月,广东省顺德、南海等地接连发生三起火灾,造成6名城市留守儿童死亡。
2009年11月12日8时左右,广西贺州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杨会村发生爆竹作坊爆炸事件。据新华社报道,在该爆炸事件中死伤的13名童工全部为留守儿童。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佑记介绍,目前全村70%的青壮年都在广东等地打工,小孩留在村上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
在安全问题上,留守女童更特殊。在留守女童中,被猥亵、被虐待、被诱奸等问题令人痛心。2009年9月至12月,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四塘乡安邦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某以看动画片、给零花钱等为诱饵,先后多次猥亵、强奸本村中心小学3名学前班小女孩。3名被害人的父母均常年在外打工,当时,这一问题未能引起其祖父母的重视。直到去年12月31日,一名受害者多次向任课教师反映自己肚子疼,事件才得以真相大白。
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因此成了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这些问题常常表现为:被威胁、被抢劫、被侮辱、被殴打、被勒索、被拐卖、被欺诈、被绑架。
此外,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还表现为对突发性灾难的无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都需要父母来救助。但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人又代替不了父母的角色。如果突发洪水、地震、泥石流、火灾、重大车祸等灾难,一旦救助不及时,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受害最严重的。
被遗忘的精神抚慰 遭忽视的心理健康
李琴是一名小学生。三年前,9岁的她是个活泼开朗、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当时才上三年级的李琴已是学校人人知晓的“人物”,她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她是学校各种文艺活动的主角,跳舞、绘画、唱歌样样都行。然而,谁都没有想到,这位被众人赞赏有加的小天使,却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了样。
当年,因李琴家里收成不好,为了维持生计,李琴的爸爸不得不离家去了浙江打工。半年后,妈妈也出去打工了。从此,李琴和大她9岁的姐姐跟着7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就算回来了也往往只呆上几天,然后又匆匆前往浙江打工。父母平时也会打电话回家,问问家里的情况,但每次都是以长途电话费贵为由匆匆挂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打电话回来的次数逐渐减少,由开始的一周几次到后来的固定一月两次。
渐渐地,李琴变得沉默寡言,不像以前那么爱说爱笑了,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她不再是班上的活跃分子,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了,总是独来独往,更糟糕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下降。李琴的班主任陈老师几次找她谈话,她却始终沉默不语。陈老师找到她的奶奶想了解一下情况,奶奶却说她和平常一样,没什么事情发生,陈老师只好作罢。
在李琴上六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了,上完初中不想继续升学的姐姐也去浙江打工了。父母考虑到李琴的升学和学籍问题,将她托付给叔叔照顾,留她一个人在家乡读书。
但是,李琴的叔叔发现,一向乖巧的李琴多次不做作业,甚至逃课。李琴的父母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特地打电话回来要求她好好学习。李琴并没有像其他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承认错误,而是大哭着告诉父母,她再也不要过没有爸妈在身边的生活了,她受不了。她甚至威胁父母说,如果父母还不回家,她就自杀。但是,他们并没有当真,只当孩子一时说气话。
2009年5月的一天,李琴借学校要买资料之名向叔叔要了20元钱,叔叔并没有在意李琴的举动。当天晚上9点左右,叔叔喊李琴出来吃西瓜,却半天没见反应。他敲了半天门之后不见李琴开门,“不好,出事了!”不放心的他立即拿来铁斧撬开了李琴的房间。打开房门的一刹那,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李琴蜷缩在床上,地上洒落了很多白色药片!
是安眠药!叔叔抱起奄奄一息的李琴赶快去医院。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李琴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终于醒了。可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爸妈时,她的眼神里已完全没有意料之中的惊喜,而是呆呆的,毫无光泽……医生告诉家长,李琴因服下的安眠药过多,副作用太大,已损伤了大脑功能。
事后,家人在李琴的枕头下发现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亲爱的爸妈,你们在外奔波很不容易,我也理解。但是每当看到同学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幸福的样子时,我是多么渴望爸妈也能在身边啊!我越来越觉得我是你们的累赘,那么就让我离去吧,你们轻松,我也不再痛苦。
心理学家认为,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抚慰,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特别是个性、心理发展异常。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孤独,不少留守儿童有过自杀念头。
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首先是监护管理存在“盲区”。留守儿童大多由隔代老人照顾,祖辈只是给予他们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较少在精神上、道德上对他们进行管束和引导。其次,家庭教育存在“误区”。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缺乏与孩子及时沟通。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也得不到及时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此外,社会环境也存在“雷区”。因为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所以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诱惑,以至走上邪路。在重庆有对双胞胎留守儿童张波、张涛浪迹江湖,混迹于社会,最终成为黑社会老大的消息爆出后,人们才突然感受到留守儿童问题从另一个侧面给社会带来的伤痛。
期待满腔热情的呵护共享社会关爱的阳光
“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紧密联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人口增加,又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由于城乡壁垒的客观存在,农村孩子进城之后,在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孩子存在一定的差别,往往使农村孩子进城受到一些限制,更多的家庭只好选择把孩子留在农村。
农村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在学习和生活上难以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当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在外的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因而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
从家庭方面来说,要落实教育监护措施,父母外出务工时,要保证孩子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在外还要利用多种通讯方式与子女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亲情温暖。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其他代管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方式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很赞成“五个一”的做法:打工家长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给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每学期给课任教师打一个电话,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措施,积极开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解决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的问题。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更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使留守儿童的错误心理得到及时矫正。此外,学校还应利用各种通讯条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
从社会方面来说,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与合力。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和其他社会热心人士,让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对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教育活动。
从政府方面来说,要落实好相关政策。一方面,政府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缓解农民向城市涌动的浪潮,从根本上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制定各项政策,减少或取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学校上学的借读费,让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