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校园贷从2017年开始被明令禁止,我们最近仍然接到很多校园记者的爆料,开学伊始,各种分期贷款app随着大学校园推广强力渗透,其中还有的以各种变身的花样,行“创业扶持”“高薪工作”之名,行骗贷之实。
来自山东高校的虫虫同學将自己大一时遭遇的骗贷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个醒,远离各种变相校园贷。当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尽管出于探查目的,然而只身入虎穴有风险,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初步接触“校园市场”
三年前,我刚入大学,眼中的一切都很新鲜。社团加了好几个,学生会也做着,准备在学校大展身手。除了学校和班里的事务,我还接触到了“校园市场”这个圈子。校园市场主要指针对大学生市场这一细分群体进行的营销活动。具体来讲就是企业的产品进入校园给学生使用,这就需要校园渠道,这些渠道可以是社团、学生会,或者资源比较多经验比较丰富的团队或个人。
2014年至2105年是4G网络的快速发展时期,智能手机在这一时期快速普及,技术的成熟也催生了众多的手机软件。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又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大都先拿学校做试验,很多商家也想要进入校园市场分杯羹。当时学校天天都有人在推广,有搞培训的,有做App注册的,这些软件以社交、电商为主。校园渠道就是负责筛选这些产品,哪些产品好用佣金高就宣传推广,推广形式多种多样。因为接触的产品多,我对市场上的新产品比较熟悉,市场规则也较懂,慢慢积累了经验。
也是在大一的时候,一款分期软件在学校出现,我记得是大三的一个学长做了校园经理,负责产品在学校的落地。这个分期软件做得比较成功,至少在我们学校比较规范,是我印象中最早的信用金融软件,后来陆续又出了一些分期App,我虽然也做校园渠道和市场,但是与金融相关的产品没有接过,可能是内心深处感觉有风险吧。因为这些金融分期App的注册需要用户绑定银行卡、手机号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这几点我是绝对不认可的,总感觉在卖身,所以这种产品的推广坚决不接,尽管佣金高,但是不好做也有风险。
临近期末考试,QQ群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信息,大体意思是问“大家是否缺钱”“是否需要创业”“公司扶持创业快速拿钱”“高薪工作,过一个快乐寒假等等”。我们都知道学期末生活费一般是不多的,学生普遍缺钱。学生创业月入几万的这些信息哪有靠谱的,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这肯定就是骗人。但那时我就好奇他们说这些话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尤其是“创业扶持”,这几个字又特别吸引人,我的好奇心突然强了起来。
见面,签合同
加了好友,简单寒暄,我们便开始聊起了对方的项目。她一开始并不说具体的工作内容,我问他们公司叫什么名字,她含糊其辞地躲闪着,提出最好见面谈,后来我以工作繁忙为由便终止了与她的交流。过了两日,她又QQ联系我,问我是不是有空约见一下,当时我刚好在市区,跟她电话交流了一下,电话里她的声音还是比较好听的,结合她的QQ头像,她在我的脑海里的形象是一个比较干练整洁的年轻女性,于是我们选在一个咖啡店见面,此时我还没有把她列入骗子的范围。
见面的第一眼令我大失所望,她虽然穿着职业西装,但是有点皱,头发扎着马尾但比较乱,素面朝天,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形象也太不专业了吧。不过来都来了,那就听听交流一下吧,也不能绝对的以貌取人。她先是询问了一下我的情况,什么学校,本科还是专科,大几了,干过什么事等等,我也就和她聊下去。在谈到她们公司的扶持政策时,我询问一些细节,她没有明确地回答上来,只说在合同上有,大意是公司“扶持大学生创业”,双方签订合同协议,他们公司向总部申请“创业扶持资金”给学生,公司要从这些“扶持金”里拿走30%作为管理服务费,总部给的钱学生不用还。本科可以一次申请8000元的额度,专科5000,这可真是诱惑人啊,有大东家给钱花还不用还,这对穷学生来说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又过了几日,她约我在大学城“汉堡王”的店里签约,他们的经理也过来。我如约而至,这次这个小姐姐不再穿西装,而是一身黄色的棉服,当然是一如既往的“土”。她的经理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男生,情商着实不高,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专科,毕业不久,甚至未毕业,鱼龙混杂的团队,策划不够周密。女的自称来自某中医药大学,然而据我调查,周边大学校园代理的朋友圈并没有发现有这样的项目,因为这么好的项目,正规渠道圈是会有分享的,作为圈内人,我竟然不知道。加上他们二人的含糊其辞,衣着和举止也让我很怀疑。
当他们拿出合同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她拿出的两份材料,其中一份是公司简介,另一份是合同书。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悄悄用手机百度了一下材料上的这家公司,然而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我的判断。再看合同时,条例含混不清,不知所云,即便是网上搜索的模板也不能这样破绽百出吧?我在心中一笑了之。接下来我就开始转换角色,在这之前我还是对他们抱有一丝信任的期盼,如今我只想和他们玩到底,于是将计就计,顺着他们“安排”。
签字后,我就回到了学校宿舍,一进宿舍我就跟舍友吐槽这伙骗子的伎俩。当时还把合同书拍了照发了朋友圈,感觉很好笑。
先办卡,再被胁迫交出手机
其实签合同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模仿一般的合作流程让用户信以为真。和他们约定择日去公司办理创业扶持金的申请,这才是关键的地方。他们见我一步一步按照他们的步骤走,以为我真的信了,当然我也会佯装一下,时不时地提出某些问题,这些不过是我进一步让她信任我,以此来坐实我想跟着她去办理贷款的动机。
她先提出让我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用于总部转账。办完卡本应直接去公司的,但是她说太晚了公司下班了,于是在银行附近的宾馆住下了,她开的两间房。第二天一早我跟着她去公司,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她竟然领着我进了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一栋商住两用楼。
我一看要进居民楼,不是商业区,就对这个女的说,“我女朋友今天来找我,她听我介绍觉得这个项目挺有前景也想要办理,等会就快来了,要不我等等她?”当然这女的不知道我撒谎,是为下楼脱身做铺垫,她还以为自己又要赚一个呢。
来自山东高校的虫虫同學将自己大一时遭遇的骗贷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个醒,远离各种变相校园贷。当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尽管出于探查目的,然而只身入虎穴有风险,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初步接触“校园市场”
三年前,我刚入大学,眼中的一切都很新鲜。社团加了好几个,学生会也做着,准备在学校大展身手。除了学校和班里的事务,我还接触到了“校园市场”这个圈子。校园市场主要指针对大学生市场这一细分群体进行的营销活动。具体来讲就是企业的产品进入校园给学生使用,这就需要校园渠道,这些渠道可以是社团、学生会,或者资源比较多经验比较丰富的团队或个人。
2014年至2105年是4G网络的快速发展时期,智能手机在这一时期快速普及,技术的成熟也催生了众多的手机软件。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又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大都先拿学校做试验,很多商家也想要进入校园市场分杯羹。当时学校天天都有人在推广,有搞培训的,有做App注册的,这些软件以社交、电商为主。校园渠道就是负责筛选这些产品,哪些产品好用佣金高就宣传推广,推广形式多种多样。因为接触的产品多,我对市场上的新产品比较熟悉,市场规则也较懂,慢慢积累了经验。
也是在大一的时候,一款分期软件在学校出现,我记得是大三的一个学长做了校园经理,负责产品在学校的落地。这个分期软件做得比较成功,至少在我们学校比较规范,是我印象中最早的信用金融软件,后来陆续又出了一些分期App,我虽然也做校园渠道和市场,但是与金融相关的产品没有接过,可能是内心深处感觉有风险吧。因为这些金融分期App的注册需要用户绑定银行卡、手机号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这几点我是绝对不认可的,总感觉在卖身,所以这种产品的推广坚决不接,尽管佣金高,但是不好做也有风险。
临近期末考试,QQ群突然出现了这样的信息,大体意思是问“大家是否缺钱”“是否需要创业”“公司扶持创业快速拿钱”“高薪工作,过一个快乐寒假等等”。我们都知道学期末生活费一般是不多的,学生普遍缺钱。学生创业月入几万的这些信息哪有靠谱的,明眼人也能看出来这肯定就是骗人。但那时我就好奇他们说这些话的背后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尤其是“创业扶持”,这几个字又特别吸引人,我的好奇心突然强了起来。
见面,签合同
加了好友,简单寒暄,我们便开始聊起了对方的项目。她一开始并不说具体的工作内容,我问他们公司叫什么名字,她含糊其辞地躲闪着,提出最好见面谈,后来我以工作繁忙为由便终止了与她的交流。过了两日,她又QQ联系我,问我是不是有空约见一下,当时我刚好在市区,跟她电话交流了一下,电话里她的声音还是比较好听的,结合她的QQ头像,她在我的脑海里的形象是一个比较干练整洁的年轻女性,于是我们选在一个咖啡店见面,此时我还没有把她列入骗子的范围。
见面的第一眼令我大失所望,她虽然穿着职业西装,但是有点皱,头发扎着马尾但比较乱,素面朝天,我就在心里嘀咕,这形象也太不专业了吧。不过来都来了,那就听听交流一下吧,也不能绝对的以貌取人。她先是询问了一下我的情况,什么学校,本科还是专科,大几了,干过什么事等等,我也就和她聊下去。在谈到她们公司的扶持政策时,我询问一些细节,她没有明确地回答上来,只说在合同上有,大意是公司“扶持大学生创业”,双方签订合同协议,他们公司向总部申请“创业扶持资金”给学生,公司要从这些“扶持金”里拿走30%作为管理服务费,总部给的钱学生不用还。本科可以一次申请8000元的额度,专科5000,这可真是诱惑人啊,有大东家给钱花还不用还,这对穷学生来说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又过了几日,她约我在大学城“汉堡王”的店里签约,他们的经理也过来。我如约而至,这次这个小姐姐不再穿西装,而是一身黄色的棉服,当然是一如既往的“土”。她的经理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男生,情商着实不高,我对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专科,毕业不久,甚至未毕业,鱼龙混杂的团队,策划不够周密。女的自称来自某中医药大学,然而据我调查,周边大学校园代理的朋友圈并没有发现有这样的项目,因为这么好的项目,正规渠道圈是会有分享的,作为圈内人,我竟然不知道。加上他们二人的含糊其辞,衣着和举止也让我很怀疑。
当他们拿出合同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她拿出的两份材料,其中一份是公司简介,另一份是合同书。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悄悄用手机百度了一下材料上的这家公司,然而并没有找到相关信息,这就进一步印证了我的判断。再看合同时,条例含混不清,不知所云,即便是网上搜索的模板也不能这样破绽百出吧?我在心中一笑了之。接下来我就开始转换角色,在这之前我还是对他们抱有一丝信任的期盼,如今我只想和他们玩到底,于是将计就计,顺着他们“安排”。
签字后,我就回到了学校宿舍,一进宿舍我就跟舍友吐槽这伙骗子的伎俩。当时还把合同书拍了照发了朋友圈,感觉很好笑。
先办卡,再被胁迫交出手机
其实签合同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只是想模仿一般的合作流程让用户信以为真。和他们约定择日去公司办理创业扶持金的申请,这才是关键的地方。他们见我一步一步按照他们的步骤走,以为我真的信了,当然我也会佯装一下,时不时地提出某些问题,这些不过是我进一步让她信任我,以此来坐实我想跟着她去办理贷款的动机。
她先提出让我办理一张新的银行卡,用于总部转账。办完卡本应直接去公司的,但是她说太晚了公司下班了,于是在银行附近的宾馆住下了,她开的两间房。第二天一早我跟着她去公司,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她竟然领着我进了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一栋商住两用楼。
我一看要进居民楼,不是商业区,就对这个女的说,“我女朋友今天来找我,她听我介绍觉得这个项目挺有前景也想要办理,等会就快来了,要不我等等她?”当然这女的不知道我撒谎,是为下楼脱身做铺垫,她还以为自己又要赚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