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数学猜想与证明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猜想”和“证明”作为人类探索世界的两大工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腊数学家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发现写成《几何原本》,这部经典的数学名著通过大胆的假设和缜密的推导,使一个又一个几何发现(定理)得到证明,为后世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这种从“猜想”到“证明”的数学逻辑演绎手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一、定义
  数学猜想,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现象经过反复观察、验证、类比、归纳、概括等提出来的,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数学研究方法。
  数学证明,是在一个特定的公理系统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标准,由公理和定理推导出命题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可见,猜想和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猜想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的重要环节。经过有效引导的猜想,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证明是猜想的验证,它是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又是对前期猜想的有效修正。通過客观的求证和有效的总结,达到对数学知识认识的再升华。
  二、猜想与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大胆、有效、主动的猜想。
  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猜想的作用,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敢猜、想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环节,要善于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猜想和推理。对于不能作出猜想的学生,除了积极引导外,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一起对他进行帮助。有效正确的猜想是对证明的支持,并在求证过程中得到证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去发现个性背后的共性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猜想。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及对角,找出边与边、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知识后,找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即“正方形”就是特殊意义上的“长方形”,真正达到对规律的掌握,形成有效猜想。
  2.引导学生谨慎、深入、多维、丰富的证明。
  证明是猜想的后续环节,是完成认知、构建新知识的最终环节。证明首先需要有谨慎的态度,用科学和事实来证明最初的猜想,达到真理的认知。其次,证明需要深入规律的内部,切忌浅尝辄止。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数学猜想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也都相等。在进行数学证明的过程中,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数学活动,充分验证了之前的猜想即对边相等。而为什么四个角也都相等呢,因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直角都是90度,因此,这四个角都是相等的。在层层证明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为后面更高难度的学习奠定基础。证明需要借助丰富的手段,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进行求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工具、学具,借助多种学习媒介,用丰富的手段来完成求证过程。
  总之,善用“猜想”与“证明”,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数学千变万化的秘境中自由呼吸。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版画活动有趣且具有创造性,版画教学是有效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版画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重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借助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充分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一、通过范本模仿,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进行美术作品创作,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互助性,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受到了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通过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应更多地从学生角度考虑,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一、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以及能力  由于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控能力,在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时,很多学生不明白应
期刊
情境、问题与活动是王蔷提出的转变教学方式的三个关键词。其中,情境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是英语学习的氛围与阵地;问题是引领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出发点与落脚点;活动则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载体。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状态的情境,借助问题引领,通过一定的活动呈现,以便学生全身心参与,真正把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在课堂教学中,Project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提高学
期刊
问题是思考之母,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推促课堂生成精彩。  一、突出问题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要突出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日常生活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有效唤醒他们的生活记忆,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推促他们主动深
期刊
诗词有情。是的,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的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作者透过语言文字传达出来的思想主旨。阅读古诗,就是要透过那些唯美的诗句,走进诗词所建构的瑰丽世界,感受诗词气象万千的意境,去寻找诗词的灵魂,跨越时空,与作者来一场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融。  品悟探索诗词的情志,笔者尝试用以下五種方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教学。  一、只在此山中——咬文嚼字,会情会意  诗词有情,但需用心体会,这种探究,不妨从字
期刊
随着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拔节而出,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堂是一个弹性课堂、橡皮课堂,可松可紧,可多可少,可快可慢,然而在课改中,学校对教师讲课的种种限制,让很多语文教师盲然,甚至三缄其口,学生放任自流,家长怨声载道。  谈“讲”色变,语文课堂出现了剑走偏锋的奇怪现象。  打仗有兵法,教学有教法。课改中,教师不是全讲,也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要精讲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养成是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较弱,教师要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关注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良好发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期刊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要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堂活动中开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在情境设置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它能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交流对话中,强化师生和生生间的感情,提升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促进学生开展扩展性的思维活动。因
期刊
兴趣始于对事物的注意,拥有兴趣,自然就会学好。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根据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简要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一、有意无意,适当转换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的
期刊
课堂教学依托的是教材,教学活动的进行也要依托教材,教材使用的效果关乎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讲求创造性,英语教学中的文本再构为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指明了方向。就文本再构的本质来说,它依托的基础是教材和学生,迎合的是学生的实际需要。关乎学生自身需求的文本再构,表达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文本再构的教学方法,对使用教材的创造性、对贯彻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大有裨益。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