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2013年10月号
  在庆祝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之际,英国低音男中音歌唱家布赖恩·特费尔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演唱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剧名主角的经历。1999年在悉尼歌剧院,布赖恩首次饰演这个喜剧人物,他称当时自己饰演这个角色确实有点太年轻,遇到的困难不少;之后他又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唱法尔斯塔夫,现在已经成为该角色的最杰出演员。
  威尔第笔下的歌剧人物或热情,或自私,或善良,或残忍,饰演这些角色对歌唱家们来说是愿望也是考验。杂志刊登了一些主要演员的体会。安娜·涅特布科谈到,《茶花女》中对维奥莱塔一角的描写极为精彩,饰演这个角色在演唱和表演上都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力,所以她每次演出后都得有时间来恢复体力和嗓音。玛丽亚·卡拉斯、蕾娜塔·斯科托演唱的维奥莱塔精彩绝伦,让卡拉斯改变了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和演释。现今这个角色唱得最好的演员之一是芮妮·弗莱明。男高音乔纳斯·考夫曼表示,唐卡洛斯这个角色不像威尔第的其他男高音主角有那么多的唱段,但这是最吸引他的角色之一,不但人物形象丰满,而且还有那么多动听的二重唱;演唱唐卡洛斯的最大挑战是力度的突然变化,例如从最弱音直达充满激情的高音,这种爆发力对演员是真正的考验。
  威尔第曾在1871年说过:“现在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魂曲》,没有必要再写一首。”三年后他的偶像、意大利爱国诗人亚历山德罗·曼佐尼逝世,他立即决定写一首《安魂曲》以表敬意。作品写成后,那些威尔第的反对派声称威尔第将歌剧写法使用在了宗教语境中,还有人则怀疑自称是无神论者的威尔第写作宗教音乐的虔诚性。威尔第本人创作《安魂曲》的态度极为严肃,并在曼佐尼逝世周年的1874年5月22日亲自指挥了该曲的首演。作品首演后引起轰动并迅速传遍世界,其深刻的情感和热烈的精神灵性足以证明它是所有意大利同类作品中最具有个人特色的。
  《留声机》Gramophone
  2013年10月号
  1791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莫扎特逝世。有关莫扎特生前的最后岁月至今仍是十分令人感兴趣的音乐故事,最具神秘色彩的一则传说莫过于一位黑衣陌生人委托他写《安魂曲》(未完成)。莫扎特的最后三部交响曲(作品39-41)原本是为当年的系列音乐会写的,现在是其交响曲中演奏和录音最多的。1791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是《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K595),在这年3月4日举行的一次慈善音乐会上莫扎特亲自指挥并演奏,《维也纳日报》对作品及演奏均予以赞扬。钢琴家内田光子认为这部作品的情调比较含糊,不同于早期几首同样调性的协奏曲,演奏时有一种在心灵上告别尘世的感觉。查尔斯·罗森在《古典风格》一书中则称该作品的旋律始终带有一种亲切的情调,慢乐章寻求的是一种绝对单纯朴素的气氛。钢琴家布伦德尔的观点是莫扎特晚年的风格在纯洁、抒情与热情、激烈两方面都更趋于极端,如同晚年的贝多芬。莫扎特最后一年完成的作品还包括弦乐五重奏(K614,1791),歌剧《魔笛》(K620,1790-1791)和《狄托的仁慈》(K621,1791),《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1791)以及经文歌《万福,圣体》等,无一不属于他作品宝库中的精品。
  郎朗的最新唱片是与塞蒙·莱托指挥柏林爱乐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巴托克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极少被同时收录在同一张专辑中。郎朗认为:这两首乐曲都极富生命力,即使今天听来也十分现代,与我们的时代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其他文献
爸爸和妈妈  1809年2月3日,我,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我的祖父是著名的犹太学者和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母亲的外祖父丹尼尔·伊特齐格(Daniel Itzig)是腓特烈大帝时期的大银行家。  我的爸爸,亚伯拉罕·恩斯特·门德尔松·巴托尔迪(Abraham Ernst Mendelssohn Bartholdy)和我的妈妈,利亚·所罗门(Leah Salomon)都热爱音乐,他们共同
期刊
2014年9月19日晚,为了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由指挥家卡扎德絮(JeanClaude Casadesus)带领的法国里尔国家交响乐团,在上海大剧院给听众带来了一个精致的法式浪漫之夜。音乐会以法国传统与现代的浪漫主义为基调,上演了拉罗的《伊苏王序曲》、圣-桑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与当代作曲家迪蒂耶的《第一交响曲》。其中的《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由青年钢琴家左章携手乐队完成,成为这场音乐会的亮
期刊
打击乐是一种古老的演奏形式,它的身上积淀了几千年的历史底蕴,承载着人类“图腾”般的生命信仰。打击乐又是一种现代的演奏形式,它身上的民族性、艺术性、广义性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人类数千年的音乐史上,打击乐的辉煌时代从未消失过,它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生产力和艺术思维的不断进步,而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打击乐又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新的艺术潮流中脱颖而出,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音乐文化中独具魅力的演奏形式之
期刊
古典吉他和钢琴、小提琴并列世界三大乐器。它的历史远比后两者悠久,在表现力上兼具键盘乐器的丰富和声与弦乐器的多变音色,得到了帕格尼尼、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众多音乐家的钟爱。可是在交响乐崛起后,吉他一度被贴上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标签,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超过百年。而最终将之带入严肃音乐最高殿堂并开创盛世的,是独一无二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烈·塞戈维亚。即使是塞戈维亚最严苛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他对整个音乐
期刊
在汉字中,数量词“九”往往代表着最高、最多和极致,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等;而“十”则往往寄寓着周全和圆满,如“十拿九稳”和“十全十美”,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事物的有始有终与皆大欢喜的。以东方艺术中心创办伊始、于2006年年初策划组织的“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评选活动来说,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市民的踊跃投票,最终选定的十支交响乐团已相继登上了被誉为“东方蝴蝶兰”的东艺音乐大厅,让
期刊
我一直是一名手风琴音乐的爱好者,可是,直到2014年夏天,在与国内重要的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柳珊珊的交流中,我才逐渐意识到,班多钮手风琴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东西——它来自六角手风琴家族,是一种方形便于携带的乐器,有四个音域和调节按钮,构造原理与一般的自由低音手风琴有相似之处。班多钮手风琴的右面有三十八个键钮,以高音谱号记谱;左边还有三十三个键,以低音谱号来记谱,用除了拇指以外的其它手指来演奏。  班多钮
期刊
从演奏家升级为指挥家似乎是音乐世界中最高等级的“进化”了。悉数伯恩斯坦、艾森巴赫、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等等一批从演奏事业迈向指挥事业的音乐家中又以钢琴家的初始身份占据了大多数。也许是钢琴本身的交响性让钢琴家在掌控乐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此让他们对指挥这一更具“侵略性”的身份产生更多憧憬。然而在众人中,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普列特涅夫绝对是不可复制的。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无人质疑,有人称其为“莫斯科来的
期刊
英国  《马太受难曲》之后,我的名声远扬。收到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总监乔治(George Smart)爵士的邀请信之后,我踏上了首次赴英国的旅程,在伦敦执棒首演自己在十五岁时为姐姐芬妮生日而作的《C小调交响曲》。可能是我音乐中的温馨、柔美和单纯触动了礼貌、和善而内向的英国观众的心,整个英国为我疯狂。我也喜欢这个仿佛人人都喜欢我的国家。在这里,犹太人备受尊重,而在自己家乡柏林,像我这样一个把自己姓氏都
期刊
2014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中,酝酿了三年之久的歌剧《骆驼祥子》,终于在一片期待中与观众见面了。从6月25日至6月28日,连续四场的演出,令京城歌剧爱好者和专业歌剧人士大饱眼福和耳福。一时间,惊叹之声四起,评论之声不断。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种种的没想到和太多的新奇感,而该剧本身,则像是一枚抛向平静湖中的石头,惊起了一声巨响,泛起了一片涟漪。  我看的是28日最后一场,我的内心同样被震动了。这是一部
期刊
异域情调通常代表着遥远和神秘,它有助于滋养一个人对另一种生存空间的想象。这一浪漫而诗意的想象激发着人们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艺术中的异域情调往往开始于此。从启蒙运动时期对中国事物的兴趣,到东方主义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迷恋,均体现了艺术家对异域情调的追寻。  法国诗人谢阁兰曾说:“异域情调是一种审美态度,是对异己之物的理解和对美的崇拜,是对于‘冲击’的强烈而好奇的反应。其中一个核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