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沙可以成塔,滴水可以穿石。如果重达亿万吨的水量持续冲刷大地亿万年,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在中国南方,水对大地的改造持续上演。大地溶蚀、山岳重塑,新的景观不断产生。它们被统称为: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它包含了最重要的岩溶地貌类型,塔状岩溶、尖顶岩溶和锥形岩溶地层,以及其他壮观的特征,如天然桥梁、峡谷和大型洞穴系统。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共同组成。
2007年6月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处于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覆盖了五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等地。据称,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的55%。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范围达350平方公里。这里的石林呈剑状、塔状、柱状等,形态丰富、千变万化。石林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小石林、大石林、石林长湖、步哨山、奇风洞等。
其中,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这里的石峰直立突兀、线条流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石林长湖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湖面呈长条形,如身材修长的少女,因湖体掩藏在青山密林之中,以往人迹罕至。
奇风洞则是一个会“呼吸”的山洞。在石林诸多溶洞中,数它最奇特。洞虽不大,但每到雨季,洞内便会发出像老牛喘气一般的声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此洞也能“毫不费力”地把泥巴“吹”开。若在洞口燃起干柴,洞中的风便把火苗浓烟吹散,停歇一小会儿之后,又开始吸气,烟火又被“吞入”洞内,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奇风洞的“呼吸”现象并非四季常有,通常发生在6月—10月。
贵州荔波喀斯特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荔波县,其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貴州荔波喀斯特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茂兰喀斯特森林位于荔波县境内,茂密森林植被覆盖下的喀斯特峰丛波澜起伏,这里既有典型的生长在完全裸露的岩石堆上的“石上森林”,也有根部泡在水中的“水上森林”, 还有大型喀斯特漏斗森林等,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生森林风光。但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又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重庆的武隆喀斯特地貌是深切型峡谷的重要代表。我们熟知的大部分喀斯特地貌都矗立在大地上,以优美的姿态引人瞩目,但武隆的喀斯特地貌不是这样,它们遁迹于偏远的乡间,又或藏匿于荒凉的地下,必须来到跟前才能看到全貌。
武隆喀斯特孕育出独立的三个喀斯特地貌系统: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以及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其主要景点有芙蓉江、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等。
芙蓉江是一个江峡型小尺度大容量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风景区。这里的自然风光独特,融山、水、洞、林、泉、峡于一体,集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
天生三桥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芙蓉洞以竖井众多,洞穴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完美、质地纯净著称,其竖井是国内外发现的最大竖井群。有学者评价其是“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一座内容丰实的洞穴科学博物馆”。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点多、面积大、区域广,不仅向世人呈现了大自然的美学价值,也见证了地球的演化过程,有助于强化公众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特殊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
随着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之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期共同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不但包含从高原到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也反映了喀斯特的演化过程,展示出世界上最壮观、最多样的喀斯特景观。
在中国南方,水对大地的改造持续上演。大地溶蚀、山岳重塑,新的景观不断产生。它们被统称为: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它包含了最重要的岩溶地貌类型,塔状岩溶、尖顶岩溶和锥形岩溶地层,以及其他壮观的特征,如天然桥梁、峡谷和大型洞穴系统。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由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共同组成。
2007年6月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并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项目,于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通过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的拓展。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处于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覆盖了五万平方公里,主要位于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等地。据称,南方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地貌面积的55%。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又称为云南石林,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范围达350平方公里。这里的石林呈剑状、塔状、柱状等,形态丰富、千变万化。石林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小石林、大石林、石林长湖、步哨山、奇风洞等。
其中,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组成,这里的石峰直立突兀、线条流畅,并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
石林长湖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湖面呈长条形,如身材修长的少女,因湖体掩藏在青山密林之中,以往人迹罕至。
奇风洞则是一个会“呼吸”的山洞。在石林诸多溶洞中,数它最奇特。洞虽不大,但每到雨季,洞内便会发出像老牛喘气一般的声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此洞也能“毫不费力”地把泥巴“吹”开。若在洞口燃起干柴,洞中的风便把火苗浓烟吹散,停歇一小会儿之后,又开始吸气,烟火又被“吞入”洞内,如此一呼一吸,循环往复。奇风洞的“呼吸”现象并非四季常有,通常发生在6月—10月。
贵州荔波喀斯特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荔波县,其最醒目的景观是锥状喀斯特,最典型的类型是峰丛喀斯特和峰林喀斯特。
貴州荔波喀斯特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茂兰喀斯特森林位于荔波县境内,茂密森林植被覆盖下的喀斯特峰丛波澜起伏,这里既有典型的生长在完全裸露的岩石堆上的“石上森林”,也有根部泡在水中的“水上森林”, 还有大型喀斯特漏斗森林等,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生森林风光。但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又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重庆的武隆喀斯特地貌是深切型峡谷的重要代表。我们熟知的大部分喀斯特地貌都矗立在大地上,以优美的姿态引人瞩目,但武隆的喀斯特地貌不是这样,它们遁迹于偏远的乡间,又或藏匿于荒凉的地下,必须来到跟前才能看到全貌。
武隆喀斯特孕育出独立的三个喀斯特地貌系统:芙蓉洞洞穴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以及后坪冲蚀型天坑喀斯特系统。其主要景点有芙蓉江、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等。
芙蓉江是一个江峡型小尺度大容量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风景区。这里的自然风光独特,融山、水、洞、林、泉、峡于一体,集雄、奇、险、秀、幽、绝于一身。
天生三桥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芙蓉洞以竖井众多,洞穴沉积物类型齐全、形态完美、质地纯净著称,其竖井是国内外发现的最大竖井群。有学者评价其是“一座斑斓辉煌的地下艺术宫殿,一座内容丰实的洞穴科学博物馆”。
中国南方喀斯特景点多、面积大、区域广,不仅向世人呈现了大自然的美学价值,也见证了地球的演化过程,有助于强化公众对自然资源特别是对特殊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
随着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之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期共同组成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系列遗产,不但包含从高原到平原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也反映了喀斯特的演化过程,展示出世界上最壮观、最多样的喀斯特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