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诸多描写春天的诗词中,张志和的《渔歌子》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它和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都是中唐时期的佳作。而在流传至日本的诗词中,除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最具影响力的就要数《枫桥夜泊》和《渔歌子》了。且来读《渔歌子》这首词:
《渔歌子》一开始的标题叫《渔夫》,张志和一连作了五首,这首最广为人知。“子”就是曲牌的小令,“破阵子”词牌中的“子”也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这首词唱起来一定是极好听的。这首词“有声有色”,远处的烟雨笼罩着西塞山,翩然若神仙的白鹭直上青天。近处是夹岸而开的桃花,灿若云霞,春水汩(ɡǔ)汩,正是鳜鱼肥美的时节。但见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悠然垂钓。斜风细雨不欺人,既然不必归,何不享受这春日钓趣?
西塞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西面,当时正值一代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他与张志和交情不浅,时常互赠诗文与墨宝。世人只知道气势磅礴的“颜体”,却不知张志和不但精于诗文,更是书画双绝。有一次,他受邀在素绢上即兴作画,酒过三巡,他泼墨挥毫,转眼间在白绢上已绘出山水云石,众人纷纷惊叹不已。
张志和原名张龟龄,少年时便因聪颖过人而被唐玄宗赏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突然爆发,盛唐的气脉就此截断。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前往蜀地避难,太子李亨到灵武继位,也就是唐肃宗。张志和紧随李亨,在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献计献策,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不過二十多岁,就被封为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正当年轻的张志和风光无限之际,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在攻打回纥一事上,肃宗答应回纥苛刻的条件以停战求和,但张志和力劝肃宗收回成命,双方意见相左,本来共患难的君臣逐渐疏远。后来肃宗将张志和调离身边,贬为南浦尉。突遭贬官也罢了,紧接着,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第二年母亲也去世了。张志和对于重返朝廷彻底失去了兴趣,索性带着肃宗赐给他的仆人开始了归隐生活,从此自号“烟波钓徒”。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是在被贬黄州之际,对人生有了大彻大悟,中国古典诗词中才有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
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不愿弟弟浪迹湖畔,于是,在会稽东郭给他置办了房子,并作《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其还家:“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结果显而易见,张志和一定是站在自己的舴艋舟上对哥哥拱手再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经历过朝政突变的大风大浪,这山水风浪又有何惧啊!
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赴湖州拜访颜真卿,文人雅集之后,他告别了好友颜真卿和“茶圣”陆羽,便不知所踪,再无音讯。后人自然是愿意相信诗人从此寄情于山水,逍遥于天地,于万顷波中得自由了。
又是一年白鹭山前飞,春水鳜鱼肥,我们于诗词间,仿佛隐约能看到张志和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踏歌而来……
《渔歌子》一开始的标题叫《渔夫》,张志和一连作了五首,这首最广为人知。“子”就是曲牌的小令,“破阵子”词牌中的“子”也是这个意思,由此可见,这首词唱起来一定是极好听的。这首词“有声有色”,远处的烟雨笼罩着西塞山,翩然若神仙的白鹭直上青天。近处是夹岸而开的桃花,灿若云霞,春水汩(ɡǔ)汩,正是鳜鱼肥美的时节。但见一位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悠然垂钓。斜风细雨不欺人,既然不必归,何不享受这春日钓趣?
西塞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西面,当时正值一代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他与张志和交情不浅,时常互赠诗文与墨宝。世人只知道气势磅礴的“颜体”,却不知张志和不但精于诗文,更是书画双绝。有一次,他受邀在素绢上即兴作画,酒过三巡,他泼墨挥毫,转眼间在白绢上已绘出山水云石,众人纷纷惊叹不已。
张志和原名张龟龄,少年时便因聪颖过人而被唐玄宗赏识。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突然爆发,盛唐的气脉就此截断。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前往蜀地避难,太子李亨到灵武继位,也就是唐肃宗。张志和紧随李亨,在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献计献策,可谓立下汗马功劳,不過二十多岁,就被封为左金吾卫录事参军。正当年轻的张志和风光无限之际,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在攻打回纥一事上,肃宗答应回纥苛刻的条件以停战求和,但张志和力劝肃宗收回成命,双方意见相左,本来共患难的君臣逐渐疏远。后来肃宗将张志和调离身边,贬为南浦尉。突遭贬官也罢了,紧接着,这一年他的父亲去世了,第二年母亲也去世了。张志和对于重返朝廷彻底失去了兴趣,索性带着肃宗赐给他的仆人开始了归隐生活,从此自号“烟波钓徒”。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是在被贬黄州之际,对人生有了大彻大悟,中国古典诗词中才有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东坡居士”。
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不愿弟弟浪迹湖畔,于是,在会稽东郭给他置办了房子,并作《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劝其还家:“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结果显而易见,张志和一定是站在自己的舴艋舟上对哥哥拱手再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经历过朝政突变的大风大浪,这山水风浪又有何惧啊!
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赴湖州拜访颜真卿,文人雅集之后,他告别了好友颜真卿和“茶圣”陆羽,便不知所踪,再无音讯。后人自然是愿意相信诗人从此寄情于山水,逍遥于天地,于万顷波中得自由了。
又是一年白鹭山前飞,春水鳜鱼肥,我们于诗词间,仿佛隐约能看到张志和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踏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