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 :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的高考材料作文命题有了新的变化,一种被称做新材料作文的作文命题方式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新材料作文”新在哪里呢?一般来说旧的材料、作文是提供给学生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一个论点,然后围绕论点进行论证说理。行文过程中材料要贯穿全文,特别是文章首尾要引用或照应材料。而新材料作文,虽然同样是提供给学生一段或几段材料,但是学生在立意上比较自由,行文时也不必紧扣材料,甚至可以不使用原材料,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是作文命题的一个新尝试。
  这里我们就来谈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整体把握。全面分析。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学生写作时提炼论点、选择立意角度的重要依据。磨刀不误砍柴工。认真仔细地审好题是写好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有时候材料包括多层意思,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吃透材料。整体把握。全面分析。不漏掉任何信息点。
  
  材料1:
  在无锡荣家梅园的门上有副楹联,共24个字:“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杰出代表、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所信奉的座右铭。所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应该留有余地。正是这种既目光远大又求真务实的人生修炼,造就了这位极富传奇色彩、融资本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红色资本家”形象。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你将如何总结你的过去。思索你的现在,设计你的未来?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实际,自选一个角度或侧面,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少于800字。
  
  过程分析
  先分析楹联的内容。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意思是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有一个高的起点。
  “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意思是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无论处境如何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意思是一个人面对平凡的生活要知足,处理问题要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
  把楹联的内容做了全面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从以上的分析中选取你最擅长的角度来行文。
  
  二、透过表面。挖掘内涵。材料作文的材料的内涵有时是显而易见的。但有时是隐性的,深刻的哲理和内涵蕴藏在一个个故事、寓言之中。审题时一定要联系实际挖掘其中的内容。
  
  材料2: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材料中“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是一个颇有深意的句子。“面包”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是身体的粮食:而“水仙”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是心灵的粮食。
  不是任何情况都适合用面包换取水仙的,假如你只有一块面包呢,意思很明白,人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可能去追求精神生活。而且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必须去追求精神生活。弄清了句子隐含的内涵,然后选择角度立意行文,自然切合题意。
  
  三、多向思维。找好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则材料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而不同的理解必然会造成作文立意的多角度。但不是每个角度都是准确、深刻适合行文的。这就需要学生在选择立意角度时要认真选择。仔细甄别,力求角度的准确、鲜明、深刻、新颖。
  
  材料3:
  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程分析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盲人,由于他不听路人的忠告而落得个自讨苦吃的下场,我们可以据此得出“敢于相信陌生人”、“学会放手”等立意角度。
  若从路人的角度去立意的话,可以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虽然这样的立意讲得过去,但路人毕竟只是本故事的配角,故事的主旨意在讽刺那个盲人的多疑、固执,因此从路人的角度立意不是聪明之选。
  
  四、整合信息。提炼中心。材料作文,有时候给出的不仅仅是一则材料而是多则材料。面对这种材料作文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一筹奠展。其实命题者在命题之初。一定考虑到了各则材料有不同的内涵哲理。但材料与材料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如同数学中的“交集”。学生要做的就是找出这个“交集”。也就是找出各则材料共同蕴涵的哲理。
  
  材料4:
  1、夜莺正唱得欢的时候,一只鹫猛扑下来,说道:“鸣叫得这样悦耳动听的鸟儿,吃起来味道一定好极了。”
  2、听说某地有一个大和尚,曾同友人一起登楼观江景。友人问:“江上的船究竟有多少?”和尚闭目答道:“只有两条,一条装着名,一条装着利。”
  3、有些青年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就心灰意冷,消极埋怨;碰上不顺心的事,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动辄说道:“我算看透了。”
  
  过程分析
  三则材料乍一看,给人的感觉是风马牛不相及,似乎没有任何关联,第一则里鹫根据鸟叫的好听就主观臆断这样的鸟一定好吃,甚是滑稽;第二则里的和尚的话听似高深,却经不起推敲,世间除了名利便无他物了么,也太武断了吧;第三则里小青年的话充满稚气,看问题不冷静、太片面。因此三者共同问题是:分析问题不从实际出发,不客观、不全面。把具体的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便会有了豁然开朗的视野。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地揣摩总结出属于自己的写作技巧。
  
  编辑 姚 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