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通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81988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主办的第九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OCIN2009),将于2009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举行。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新的理念、技术不断涌现,也不断出现新的争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致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影像学特点。方法31例PIH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31例PIH患者CT平扫均可见顶枕叶分
为了在一个社区医疗中心确定动脉内疗法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医学院的Belisle等对2004年6月-2007年4月接受治疗的连续卒中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应用以下疗法治疗发病6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药物溶栓、动脉内血管扩张药、机械取栓、血管内支架置入和血管成形术。
目前,人们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xAF)患者的卒中风险了解非常有限。尽管现行指南提倡采用与持续性心房颤动(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PermAF)相同的治疗,但大多数PxAF患者并未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Friberg等对PxAF与PermAF患者的卒中风险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探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血压通常升高。当需要积极的措施,如持续输注盐酸尼卡地平来维持血压低于110/185mm Hg时,指南建议不要用静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治疗。
在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心源性栓塞性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实践中,如何选择和怎样实施抗栓治疗,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文章综合近期文献对此进行了讨论。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流行病学和人口健康系的Douglas等对有和无痴呆的患者中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与卒中发病率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常常并存。如何处理这2种病变,特别是为了降低围手术期卒中风险,是否有必要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或同时对颈动脉病变进行治疗,在治疗颈动脉时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是否可取代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一直存在争论。文章就此进行了讨论。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异常与脑白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0例60岁以上的AD患者(AD组)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对照组),盲法分析其CT资料,双侧额区、顶枕区、颞区和幕下共8个区域白质损害的总和作为白质损害的总分,并检测CT显示的脑血管病变。AD组分别进行神经精神科问卷评分(Neuropsychiatric In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第二届海华山国际脑脊髓血管外科大会暨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介入和手术治疗高级学习班将于2009年4月16日-1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期刊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是起源于骨髓的一种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能力,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和促进缺血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EPC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EPC移植可改善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加速血脑屏障修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可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