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对语文综合性的理解,主要是就语文作为思想和信息的载体所负载的内容而言,是从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讲的。这也是综合,只不过是综合的一个方面。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德指出:“人是统一的单元,当他有所活动时,是整个人在反应……当一个人的行为模式由于经验而有所变化时,其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方面都要发生变化。”又指出:“人的每一活动总是程度不同地包含着运动的、观念的和情感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一个新的维度论述语文教学的更大的综合,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能力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辅相成。过去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把语文教材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形成自认为很严密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导致语法术语、文学概念、文章作法等充塞课堂,导致阅读教学中的繁琐分析,作文教学则大讲“开头几法”“过渡几法”“结尾几法”等所谓谋篇布局的知识,使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
  对于语文知识,一要有序,二要有度,三是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浅入深地传授有关知识。例如,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汉字的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的知识;低、中年段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知识;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7-9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词的基本分类、短语和单句的基本结构;等等。
  有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要有度,不能拔高要求,不要把知识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过去我们对语文能力的分项研究比较多,综合性研究比较少。今后应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研究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字词句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互补互促的特点和规律。
  二、情感与态度
  过去,我们对此不够重视。从理论上讲,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对学习语文至关重要。不可设想,一个对语文情感冷漠、态度消极的学生可以学好语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被排除在教学关注范围之外,既无针对性的培养,又无科学性的检测,更无实效性的成果。
  相对而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学生在认知过程和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情绪体验和价值判断,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态度。所谓“端正学习态度”,试问,态度从何而来?是靠老师的要求吗?是靠抽象说教吗?态度是内在的心理需求,是学生对语文发生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后自然形成的,而非单纯外在的表态。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像,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
  由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反过来也可以深化认识。这既是一种认知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种感情的把握方式。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是“通过情感的向往,通过情绪来完成的。这种情绪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即也决定着道德行为)”。
  当然,这种情感共鸣、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出现,也不是整堂课自始至终都会保持。但是,这种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学习文学性课文时容易发生。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意愿都化为生命的激情,这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的美的境界。
  三、过程和方法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及其生理心理特点、教学的目的要求决定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选择,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又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个性,同时也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
  在教学中,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要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认识上的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所谓的“统一认识”也是虚伪的、脆弱的。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离不开个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那种认为统一的材料必然产生统一的认识的观点是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统一”掩盖了学生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冲淡了学生的认识过程,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上述三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获得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知识),并产生情感、激发想像、启动思维,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其他文献
效率是经济学中的概念,提升效率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力求完成最大的产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仅在于缩短教学时间,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更重要的则是
我是在小学语文这块沃土中辛勤耕耘了七年的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的体会与感悟,现在总结如下: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我觉得要从两个大方面分析:  一、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法  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能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自己多看、多读、多想
所谓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以人为本”,有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的“行业”。  随着一架架飞机起落,行李箱的轱辘急速滑动横跨大洋、流转全球。人们手提肩扛,一个包、一块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组成了这个“没有生产,只有流通”的万亿级市场。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已然离不开代购。一方面,“富起来”的中国人需要代购;另一方面,做代购使中国人“更富了”。然而私人代购业从来都是灰色的。走私、偷漏税、假货,与之相关的每个关键词都像是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
期刊
在教育学中,有效性教学主要是指讲师寻求教学活动中的客观规律,加以有效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通过反馈教学测评,将“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学生学习效
创新汉字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汉字教学而言。传统的汉字教学是老师把汉字当作符号来教,学生把汉字当作符号来学习,老师机械地教,学生也机械地学。而汉字“意形联想”有效教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能参与阅读理解的实践训练,还要用阅读活动激发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更多全面的解答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就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能使人理解生命的真谛,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但现今高中生对于生命的认知不足,存在不少霸凌或漠视生命的情况。通过讲述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更
新课改要求进一步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立足于新观念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都得到极大的改变。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移动电视等各种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大学生信息筛选过程及后续的信息处理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正是这些变化,对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