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形势的变化及环境监测的不确定性较大,所以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现状,其中包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障措施的现状、环境监测质童管理监督机制的现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发展问题;对策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级监测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种监测工作均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进行标准化操作;监测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监测分析仪器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监测数据都要经过各级审核后才能对外报出等等,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简单总结有以下几点:首先,质量监控的内容需要严格细化,执行力度需要加强,不能只做表面工作。其次,监测数据的客观公正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保障,同时,监测领域的不断拓展也需要加强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保障。最后,我国的质量意识仍然薄弱,一些监测人员甚至怀疑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加强质量意识。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质量管理体系。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由于缺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信息之间失调,一些监测数据失真,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受到人们怀疑。除此之外,还有个别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没有高度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忽视对监测质量的管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低。
对于环境监测这门工作来说,主要是围绕目标责任制开展的,完成环保局提出的各项监测任务。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渐加剧,一些新的污染源正在不断产生,这也就意味着环境监测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监测人员思想、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的落后,导致环境监测管理质量不高。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县乡两级地区来说,因为经济水平不高,导致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一些从事环境监测的基础仪器和设备,从而要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就变得很难。监测站直接是由当地的环保局管理,但是跟监理工作相比较,环保局对环境检测重视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监理站是有客观的收入,而监测站是只是一味支出,如此就造成了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很难得到正常开展。
三、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地探讨。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转变质量管理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作用。建立完备可行的体系文件是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与监测技术和质量相关的各项要求、保证工作质量的管理规定都应编入到体系文件之中,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依托于体系文件的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的及时修订可极大促进监测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工作还需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及必要的考核制度。质量管理人员在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本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总结检查结果,充分肯定他人工作中的优点,耐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助制定整改措施。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工作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质量监督员应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需要充分了解工作的职责和权利,定期地、有效地对技术人员的监测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检查,保证监测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同时,还应针对检查内容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纠正措施,持续监督问题整改情况,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发。
我国还需继续加大研发环境标准样品的投人和力度,为加快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发进程,可考虑与国外技术水平先进的同类实验室进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交流工作经验,充分拓展技术研发思路,开发出更多种类污染物的标准样品及更加复杂的标准样品基体,使实验室认可、质控考核、计量认证、方法验证、技术仲裁等质量管理工作具有更加丰富的物质保障。
(三)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为保证现场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现场监测的规范性,每名现场监测人员要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熟悉监测环境及点位布设,清楚监测方法和样品保存要求,认真准备监测设备,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监测方法规范操作,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将质量管理工作融人现场监测工作的每个环节。
(四)拓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随着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的发展壮大,新的监测技术不断出现,我们急需建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技术规范,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研发实用性更强的环境标准样品,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紧跟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我们也可以多组织座谈、技术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交流方式,学习地方各级监测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和技术,以使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
(五)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可制定一些奖惩办法,比如,评选优秀监测工作者、优秀质量监督员等,根据各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在监测任务中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人员予以一定惩罚,以次来激励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
(六)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相对缺乏,但是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是保障各项监测工作取得时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个地方的环保局要切实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对于各级的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编制、办公用房以及仪器装备等要跟当地的环保工作相协调和一致,从而不断履行自身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要抛弃传统的东拼西凑的做法,根据环保部制定《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各项规定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这是实现各级环境监测站履行监测职能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还应该抛弃过去项目分散、重点不突出的做法,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工作。要摒弃传统借助能力建设的名义获取业务经费的老思想,切实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而环境监测作为前提和基础,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孙玉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05:7-8.
[3]罗子锳.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技视界,2014,12:252+300.
[3]谢婧.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化工管理,2014,21:164.[4]刘方之.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3,06:38-39.
[4]劉方之.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3,06:38-39.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控制;发展问题;对策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各级监测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种监测工作均按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进行标准化操作;监测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上岗;监测分析仪器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监测数据都要经过各级审核后才能对外报出等等,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简单总结有以下几点:首先,质量监控的内容需要严格细化,执行力度需要加强,不能只做表面工作。其次,监测数据的客观公正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保障,同时,监测领域的不断拓展也需要加强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保障。最后,我国的质量意识仍然薄弱,一些监测人员甚至怀疑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因此需要加强质量意识。
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质量管理体系。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由于缺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信息之间失调,一些监测数据失真,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精密性、完整性以及可比性,受到人们怀疑。除此之外,还有个别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没有高度意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忽视对监测质量的管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二)环境监测的工作质量低。
对于环境监测这门工作来说,主要是围绕目标责任制开展的,完成环保局提出的各项监测任务。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逐渐加剧,一些新的污染源正在不断产生,这也就意味着环境监测的任务更加繁重。由于监测人员思想、监测技术以及监测设备的落后,导致环境监测管理质量不高。
(三)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县乡两级地区来说,因为经济水平不高,导致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一些从事环境监测的基础仪器和设备,从而要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就变得很难。监测站直接是由当地的环保局管理,但是跟监理工作相比较,环保局对环境检测重视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监理站是有客观的收入,而监测站是只是一味支出,如此就造成了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很难得到正常开展。
三、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一步地探讨。本文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转变质量管理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作用。建立完备可行的体系文件是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与监测技术和质量相关的各项要求、保证工作质量的管理规定都应编入到体系文件之中,并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全面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依托于体系文件的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的及时修订可极大促进监测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工作还需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及必要的考核制度。质量管理人员在对其他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本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工作态度,认真分析总结检查结果,充分肯定他人工作中的优点,耐心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协助制定整改措施。另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工作是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质量监督员应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熟悉质量体系文件以及具备一定管理水平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需要充分了解工作的职责和权利,定期地、有效地对技术人员的监测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和检查,保证监测过程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同时,还应针对检查内容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纠正措施,持续监督问题整改情况,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发。
我国还需继续加大研发环境标准样品的投人和力度,为加快环境标准样品的研发进程,可考虑与国外技术水平先进的同类实验室进行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交流工作经验,充分拓展技术研发思路,开发出更多种类污染物的标准样品及更加复杂的标准样品基体,使实验室认可、质控考核、计量认证、方法验证、技术仲裁等质量管理工作具有更加丰富的物质保障。
(三)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为保证现场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现场监测的规范性,每名现场监测人员要充分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熟悉监测环境及点位布设,清楚监测方法和样品保存要求,认真准备监测设备,确保在规定期限内按照监测方法规范操作,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将质量管理工作融人现场监测工作的每个环节。
(四)拓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随着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的发展壮大,新的监测技术不断出现,我们急需建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技术规范,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研发实用性更强的环境标准样品,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紧跟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步伐。我们也可以多组织座谈、技术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交流方式,学习地方各级监测领域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和技术,以使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
(五)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负责质量管理的部门可制定一些奖惩办法,比如,评选优秀监测工作者、优秀质量监督员等,根据各部门的考核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对表现突出的技术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在监测任务中出现重大工作失误的人员予以一定惩罚,以次来激励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提高。
(六)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由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设相对缺乏,但是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是保障各项监测工作取得时效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个地方的环保局要切实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对于各级的监测站工作人员的编制、办公用房以及仪器装备等要跟当地的环保工作相协调和一致,从而不断履行自身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加强监测站能力建设,要抛弃传统的东拼西凑的做法,根据环保部制定《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各项规定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这是实现各级环境监测站履行监测职能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还应该抛弃过去项目分散、重点不突出的做法,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加强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工作。要摒弃传统借助能力建设的名义获取业务经费的老思想,切实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而环境监测作为前提和基础,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孙玉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4,05:7-8.
[3]罗子锳.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技视界,2014,12:252+300.
[3]谢婧.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化工管理,2014,21:164.[4]刘方之.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3,06:38-39.
[4]劉方之.浅谈环境监测质量管理[J].涟钢科技与管理,2013,0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