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克山县的立地条件及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生态林建设技术思路、造林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关键词]克山县;生态林;营造模式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109-01
1 立地条件特征
克山县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7°50′51″~48°31′47″,东经125°10′51″~126°08′18″。北与讷河市相望,西与依安县接壤,南邻拜泉县,东与克东、德都两县毗邻,总幅员面积3056km2。
克山县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系山脉伸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晚第三纪中新世末期古淮平原。东北部地势高,切割剧烈,呈丘陵状,地势起伏不平,平均海拔236.7m,地面坡度多为2°~5°。小区地形复杂,沟洼水线较多,属漫岗状丘陵区。从地貌上看全县大体可分为:丘陵状山前倾斜平原,缓岗状山前倾斜平原,波状山前倾斜平原,一级阶地、高漫滩、低漫滩、截锥状火山丘等7种类型。在多种地形中,丘陵漫岗地占80%,平地占11%,洼地占9%。
克山县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平均气温从南至北递减,在1.2℃至0.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42℃。年日照时数2620小时,有效积温2340℃~2400℃,无霜期120天左右。降水量51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200mm左右。降雨集中在6~8月份,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农林牧各业生产。
全县有5个土类10个亚类。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比较充足,适于农林牧各业的发展。黑土占全县总面积的81%,主要分布在缓岗平原和波状平原及一级阶地;暗棕壤占总面积的7%;河淤土占总面积的6%;草甸土占总面积的5%;沼泽占总面积的1%。
克山原是小兴安岭过渡到松嫩平原的森林和草原植被地带。由于人烟逐年增多,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开恳成农田,使原始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森林植被:天然林有蒙古柞、兴安白桦、黑桦、山杨及少量的椴树、色树和山榆等。林下有胡枝子、榛子、旱柳等;人工林针叶树有兴安落叶松和红皮云杉;阔叶树有中东杨、小黑杨、水曲柳、白皮柳、家榆、黄波萝等;灌木有胡枝子、灌木柳、锦鸡儿、榆叶梅、丁香、沙棘等。 主要草本植物:桔梗、柴胡、防风、黄苓、山勺药、小叶樟、三棱草等。
2 治理技术思路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影响,过量釆伐林木和攫取短期经济效益,盲目开垦,仅有的天然次生林也基本消失,森林植被锐减,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克山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3 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3.1 整地
退耕地多年耕作农作物,土壤较疏松,透气性好,适于直接造林,更好地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苗木安全渡过春旱。宜林荒山荒地采用开沟整地,开沟时间以上年夏季为宜,按照2米间距顺次开沟,沟深15cm左右。早春顶浆造林。
3.2 苗木处理
造林前一年春季对2年生的樟子松、落叶松留床苗进行切根、压实,秋季浇透防冻水,待第二年春季可提前l0d左右起苗。起苗时人工挑选苗木。苗木地上部分高15cm以上且生长良好的苗木蘸泥浆入苗木窑保存,以待造林。地上部分高度在10~15cm的装入营养袋中,培育营养袋苗,待秋季进行补植。
3.3 造林
造林时间为4月15~25日,人工植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类型中樟子松的苗龄2a,杨树为二根二干或二根一干苗,株行距2m×2m,带状混交,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水曲柳苗龄2a,株行距2m×2m,块状混交,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桦树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桦树苗龄2a,株行距2m×2m,行混,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榆树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榆树苗龄1~2a,株行距2m×2m,行混,混交比例5∶5。
3.4 抚育
抚育方式为扩穴或带状抚育,树垅之间以轻耙或割草为主,抚育强度以不露出地面为宜。按4年8次,即按3、2、2、1的方式进行抚育。
3.5 管护
在退耕还林后的地块设立标牌,禁止放牧,封禁保护。承包负责林地的防火和病虫害管理,将工作落实到人头。
作者简介
李福荣(1962— ),男,本科,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管理工作。
[关键词]克山县;生态林;营造模式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109-01
1 立地条件特征
克山县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7°50′51″~48°31′47″,东经125°10′51″~126°08′18″。北与讷河市相望,西与依安县接壤,南邻拜泉县,东与克东、德都两县毗邻,总幅员面积3056km2。
克山县位于小兴安岭西南麓,系山脉伸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晚第三纪中新世末期古淮平原。东北部地势高,切割剧烈,呈丘陵状,地势起伏不平,平均海拔236.7m,地面坡度多为2°~5°。小区地形复杂,沟洼水线较多,属漫岗状丘陵区。从地貌上看全县大体可分为:丘陵状山前倾斜平原,缓岗状山前倾斜平原,波状山前倾斜平原,一级阶地、高漫滩、低漫滩、截锥状火山丘等7种类型。在多种地形中,丘陵漫岗地占80%,平地占11%,洼地占9%。
克山县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平均气温从南至北递减,在1.2℃至0.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7.9℃,极端最低气温-42℃。年日照时数2620小时,有效积温2340℃~2400℃,无霜期120天左右。降水量510mm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200mm左右。降雨集中在6~8月份,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农林牧各业生产。
全县有5个土类10个亚类。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比较充足,适于农林牧各业的发展。黑土占全县总面积的81%,主要分布在缓岗平原和波状平原及一级阶地;暗棕壤占总面积的7%;河淤土占总面积的6%;草甸土占总面积的5%;沼泽占总面积的1%。
克山原是小兴安岭过渡到松嫩平原的森林和草原植被地带。由于人烟逐年增多,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开恳成农田,使原始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森林植被:天然林有蒙古柞、兴安白桦、黑桦、山杨及少量的椴树、色树和山榆等。林下有胡枝子、榛子、旱柳等;人工林针叶树有兴安落叶松和红皮云杉;阔叶树有中东杨、小黑杨、水曲柳、白皮柳、家榆、黄波萝等;灌木有胡枝子、灌木柳、锦鸡儿、榆叶梅、丁香、沙棘等。 主要草本植物:桔梗、柴胡、防风、黄苓、山勺药、小叶樟、三棱草等。
2 治理技术思路
受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影响,过量釆伐林木和攫取短期经济效益,盲目开垦,仅有的天然次生林也基本消失,森林植被锐减,最终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此克山县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3 技术要点及配套措施
3.1 整地
退耕地多年耕作农作物,土壤较疏松,透气性好,适于直接造林,更好地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苗木安全渡过春旱。宜林荒山荒地采用开沟整地,开沟时间以上年夏季为宜,按照2米间距顺次开沟,沟深15cm左右。早春顶浆造林。
3.2 苗木处理
造林前一年春季对2年生的樟子松、落叶松留床苗进行切根、压实,秋季浇透防冻水,待第二年春季可提前l0d左右起苗。起苗时人工挑选苗木。苗木地上部分高15cm以上且生长良好的苗木蘸泥浆入苗木窑保存,以待造林。地上部分高度在10~15cm的装入营养袋中,培育营养袋苗,待秋季进行补植。
3.3 造林
造林时间为4月15~25日,人工植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类型中樟子松的苗龄2a,杨树为二根二干或二根一干苗,株行距2m×2m,带状混交,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水曲柳苗龄2a,株行距2m×2m,块状混交,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桦树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桦树苗龄2a,株行距2m×2m,行混,混交比例7∶3。落叶松与榆树混交类型中落叶松苗龄2a,榆树苗龄1~2a,株行距2m×2m,行混,混交比例5∶5。
3.4 抚育
抚育方式为扩穴或带状抚育,树垅之间以轻耙或割草为主,抚育强度以不露出地面为宜。按4年8次,即按3、2、2、1的方式进行抚育。
3.5 管护
在退耕还林后的地块设立标牌,禁止放牧,封禁保护。承包负责林地的防火和病虫害管理,将工作落实到人头。
作者简介
李福荣(1962— ),男,本科,工程师,现从事林业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