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诊断前列腺癌中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7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72例,設为比对组。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进行测定,测定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将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进行计算,比较两组患者计算结果,诊断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布、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分布相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敏感度随着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提高而下降,特异性也相应提高;各阶段内敏感度、特异性随前列腺特异抗原密的提高均较高。结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所体现出的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使其在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时意义非凡。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23-01
前列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男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很难做出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待确诊时,往往多数患者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目前,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临床中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当前在临床中对前列腺癌使用广泛的标志为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但是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缺乏明显标识,对于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体现,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相对而言更强。为了进一步探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本研究选取7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同期7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应用PSA和PSAD,评价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符合前列腺癌相关诊断标准,B超可见低回声结节,直肠指检可见结节,均经穿刺活检确诊,设为观察组,年龄最小的患者53岁,最大患者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67.28±10.23)岁。选取同期在治疗的7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设为比对组,年龄最小的患者50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8岁,年龄平均为(66.76±10.02)岁。排除2周内急性前列腺炎病史,性生活史,以及导尿术治疗。
1.2 方法
血标本PSA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前列腺三径的测量,如左右径W、前后径H和上下径L,均采用B超经直肠前列腺检查,然后计算体积利用公式V=(WHL)π/6。PSAD的值为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的商,即PSA/V。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7.0统计学软件; 表示计量标准差;t检验;x2检验计数数据;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法确定特异性、敏感性、曲线下面积。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PSA和PSAD分布相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SA值提高敏感度相应下降,特异性提高,PSAD在各阶段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详见表1。
表1 PSA、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PSA为前列腺的上皮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之一,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前列腺癌检测标志物之一,多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但是PSA为前列腺组织的特异性标志物,而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在临界值附近的特异性不佳,误诊率较高。对于前列腺癌标志物的要求为特异性、敏感度均处在较高的值,因此PSAD概念的提出较PSA有了更强的特异性。PSAD是1992年Benson根据PSA与前列腺的体积关系所提出,对于PSA的诊断有一定的校正效果,可以提高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特异性检查。由于前列腺癌早期腺体的体积增大不明显,因此PSAD值相应增高较为明显,而前列腺良性增生时前列腺体积明显增高,其PSA与前列腺体的比值波动较小,因此其对于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提升明显。本文结果可见单纯PSA检查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在<4.0及<10.0范围内存在24.0%及66.0%,因此前列腺癌单一检查PSA的误诊率较高,而PSAD<0.15患者进1.9%,大大的降低了其误诊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可以看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所体现出的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使其在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时的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牛 越,徐 勇,张志宏,等.FPSA/TPSA在PSA灰区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303.
[2] 叶宗岳,李贤新,来庆勇,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在PSA灰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9,29(5):577.
[3] Ahmedin J, Rebecca S, Elizabeth W, et al. Cancer Stat 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06, 56: 106~ 130.
[4] 申景涛,郭万华,辛小燕,等.PSAD,T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灰色带”中的ROC曲线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5):59.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3-0023-01
前列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男性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很难做出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待确诊时,往往多数患者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目前,对前列腺癌的治疗,临床中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当前在临床中对前列腺癌使用广泛的标志为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但是不具有特异性,因此,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缺乏明显标识,对于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体现,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相对而言更强。为了进一步探寻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本研究选取7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同期7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应用PSA和PSAD,评价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符合前列腺癌相关诊断标准,B超可见低回声结节,直肠指检可见结节,均经穿刺活检确诊,设为观察组,年龄最小的患者53岁,最大患者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67.28±10.23)岁。选取同期在治疗的7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设为比对组,年龄最小的患者50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8岁,年龄平均为(66.76±10.02)岁。排除2周内急性前列腺炎病史,性生活史,以及导尿术治疗。
1.2 方法
血标本PSA测定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前列腺三径的测量,如左右径W、前后径H和上下径L,均采用B超经直肠前列腺检查,然后计算体积利用公式V=(WHL)π/6。PSAD的值为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的商,即PSA/V。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7.0统计学软件; 表示计量标准差;t检验;x2检验计数数据;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法确定特异性、敏感性、曲线下面积。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PSA和PSAD分布相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SA值提高敏感度相应下降,特异性提高,PSAD在各阶段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高。详见表1。
表1 PSA、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PSA为前列腺的上皮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之一,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前列腺癌检测标志物之一,多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但是PSA为前列腺组织的特异性标志物,而不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因此在临界值附近的特异性不佳,误诊率较高。对于前列腺癌标志物的要求为特异性、敏感度均处在较高的值,因此PSAD概念的提出较PSA有了更强的特异性。PSAD是1992年Benson根据PSA与前列腺的体积关系所提出,对于PSA的诊断有一定的校正效果,可以提高前列腺癌与前列腺良性增生的特异性检查。由于前列腺癌早期腺体的体积增大不明显,因此PSAD值相应增高较为明显,而前列腺良性增生时前列腺体积明显增高,其PSA与前列腺体的比值波动较小,因此其对于前列腺良性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提升明显。本文结果可见单纯PSA检查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在<4.0及<10.0范围内存在24.0%及66.0%,因此前列腺癌单一检查PSA的误诊率较高,而PSAD<0.15患者进1.9%,大大的降低了其误诊率。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评价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可以看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所体现出的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使其在诊断前列腺癌和良性增生时的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 牛 越,徐 勇,张志宏,等.FPSA/TPSA在PSA灰区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303.
[2] 叶宗岳,李贤新,来庆勇,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其相关参数在PSA灰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9,29(5):577.
[3] Ahmedin J, Rebecca S, Elizabeth W, et al. Cancer Stat istics. CA Cancer J Clin, 2006, 56: 106~ 130.
[4] 申景涛,郭万华,辛小燕,等.PSAD,Tpsa,FPSA/TPSA在前列腺癌“诊断灰色带”中的ROC曲线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