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理学家的另一面(上)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9538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哲学至宋代,发展为格物致知、明心见性的“程朱理学”,朱指朱熹,程指“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作为“二程”的兄长,程颢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六岁时,师从道州(今湖南道县)周敦颐,研经习道,发奋钻研,一生不辍,“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宋史·程颢传》)终成一代大儒,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的影响,被奉为“先贤”,祀于孔庙东庑第38位。让人惊异的是,程颢不仅仅是一位理学家,还是一位精通治道的地方官员,不仅仅是位思想家,更是一位实干家,他在州县基层任职多年,心怀天下,政绩卓然。
  初出茅庐的断案高手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河南洛阳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程颢参加了当年的丁酉科考试,考取进士,随即被任命为京兆府雩县(今陕西户县)主簿,后又任江宁府上元县(今江苏南京市)主簿、晋城(今山西晋城市)县令等职。


  宋代县一级的主簿,其职责按照曾任过同安县主簿的朱熹在《建宁府建阳县主簿厅记》中所说:“县之属有主簿,秩从九品,县一人,掌县之簿书,凡户租之版,出内之会,符檄之委,狱讼之成,皆总而治之……”这说明在宋代,主簿不仅掌管文书、考核、出纳等事务性工作,有时还要负责狱讼官司。程颢刚刚上任,就有件棘手的案子打到了他的跟前。某乡民租赁了自己兄长的房子居住,一住就是二十年,一天在宅基地附近劳作时,竟然挖出一坛“瘗钱”(陪葬的钱币),真是喜从天降。但侄子却说,这笔钱是他父亲当年埋下的,要求物归原主。天降横财,哪能拱手相送?叔叔死活不答应。于是,侄子一纸状子,递到了县衙。程颢看过状子,问侄子,你父亲埋这笔钱多久了?答曰四十年。又问,你叔叔租赁宅子多久了?答曰二十年。程颢安排小吏,从挖出的铜钱中挑出十千钱,让侄子过目,然后大声说:“如今官府所铸造的钱,不过五六年就流通天下,而挖出的钱,是你父亲未埋前数十年所铸,皆为古钱,世间岂有选择古钱作为‘瘗钱’埋藏于地下之理!”侄子听后,大惊失色,只得承认自己的妄诉之实。
  晋城一位姓张的富户,父亲去世不久,就有一老叟找上门来,对他说:“我,乃是你亲生父亲。”张富户听后大骇,父亲刚刚入土,天上马上掉下个亲生父亲,哪有这样凑巧事情?他不认,人家偏要他认,争执不下,告到了县里。程颢坐堂,照例从线索入手。他问老叟:“想当父亲,有何证据?”老叟说:“年轻的时候,我以行医为业,长年在外行医,后来,妻子生下一子,贫不能养,无奈,只好忍痛将儿子送给了张家。”程颢问:“何以为证?”老叟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抱儿与张三翁家。”一看纸条,程颢差点儿没笑出声来,他说:“按照年龄去算,送孩子这一年,张家父亲才四十岁,四十岁的中年汉子,怎么会以‘翁’相称?”老叟一愣,知道讹诈被县令识破,顿时汗流夹背,连连磕头谢罪。
  探索地方管理新模式
  程颢调任泽州晋城县令之时,刚刚三十出头,年轻得很。但别看他年纪轻轻,做事却思路清晰,决策果断,而且善于创新。他在晋城任职三年,期间所做,不单单是调解纠纷、依法治讼等按部就班的日常工作,他还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探索地方管理的方法上,而这一点,是许多仅仅为积累资历、应付“磨勘”、谋取升迁的基层官员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一是减轻农民负担。当时,晋城老百姓交皇粮,要直接送往边境,以备军需。然而,晋城与边境之间路途遥远,到了催粮之时,家家户户送粮忙,长途跋涉,耗时费力。倘若直接到边境附近购粮交纳,恰逢交粮高峰期,粮价又太贵,往往购粮所费,远远超出实际负担,老百姓怨声载道。为此,程颢推行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动员一些富户、商人,让他们粮价便宜时,在边境附近购粮储存,待交粮之时,再卖给晋城父老,规定只能略有赢利。这样,富户、商人有利可图,而农民既无长途运输的劳顿之苦,也无粮食紧俏时的涨价之忧,负担大大减轻。一个小点子,解决了大问题,老百姓为之欢呼。
  二是推行“伍保”之法。程颢按照村民居住远近,编成“伍保”,要求“伍保”之间,“力役相助,患难相恤”,强扶弱,富帮穷,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孤寡、残疾、流浪者,都责成有能力的亲戚、朋友、乡亲给予照顾,进行救助。于是,乡里之间,奸伪无所容,疾病有所养,风俗大变。据说,晋城至今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还是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颇高,古风犹存啊。
  三是大力兴办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程颢深深懂得其中的道理。刚到晋城,他就风尘仆仆深入各地,与老百姓当面交流,调查了解教育实情,商量办学大计。他认为,“乡必有校”,任职期间,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牵头建立乡校72所,社学数十所。他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儿童选择教材,修订教材,连断句之类的小事,都亲力亲为,“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宋史·程颢传》)晋城内外,好学之风,随之而来,甚至出现了“驱儿市上买书读,宁使田间禾不薅”的动人图景。
  程颢任晋城县令期间,可谓管理有序、负担减轻、事业兴旺、一派繁荣。据《泽州府志》说:“(程颢)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振野。”
其他文献
宋人熊禾写过:“周东迁而夫子出,宋南渡而文公生。”此句将孔子(夫子)和朱熹(文公)并举,把朱熹理学思想推崇到了千载圣贤的地位。这样一个坐在神坛高大上的朱熹总令人感觉高不可攀,亲近不起来,和我们在诗里读到的他很不相若。  记忆里,朱熹写下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充满了闲雅怡情,即便是课本里写着那花团锦簇的春天亦被他赋予了深刻哲理,我们读来感受到的首先还是
期刊
编者按:《挺经》是曾国藩生前的一部“压案之作”,用李鸿章的话说,这部书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  如果说曾国藩是一个谜,那么《挺经》就是打开这个谜的一把钥匙。他以盖世之功而能于众说诋毁中安然保全自身,全赖这一“挺”字。主动、积极、谦虚,以出世之心来入世,在
期刊
武夷山,钟灵毓秀,两宋时期,武夷山地区汇集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流碰撞,使得武夷山声名远播,意蕴非凡,更因白玉蟾在此,全真道南宗蓬勃发展,辐射四方,理学大儒朱熹亦在此发展、成熟,声名日重,武夷山又被称之为“道南理窟”。  朱熹与白玉蟾二人,一个是儒学大家,一个是道学大家,又同一时代,同在武夷山,自然惺惺相惜,少不了交集。  在南怀瑾所著的《中国道教史略》中有一笔提及二人,在书中“白玉蟾与朱熹”的标题
期刊
武夷群山,或巍巍伟岸,或柔柔妩媚。山山之力度,山山之风骨,各领风骚。自古道高山好水,水傍山流。武夷山水琴瑟和鸣,诠释的是天长地久。千百年来,清清澈澈的水一步一缠绕,氤氤氲氲的山一转一回眸,望穿石壁,望穿秋水,相环相错,相依相守。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情更可人。难怪有人感叹,原来山水也如情人,如名曲,可以让人销魂铄骨。只因“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武夷
期刊
最近庙里的早餐多了一份粽子,我看了看日子,知道快到端阳了。  这个时节,桐花落了,梅子未熟,桃叶郁郁,山色青青。想起去岁端午,恰好是在读白玉蟾祖师的文集,读到一首《端阳》诗。诗中有这么几句:“桐花入鬓彩系臂,家家御疫折桃枝。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昌蒲斟绿醑。美鹅鲙鲤办华筵,冷浸水团包角黍。”从中可以一窥当时的物候风俗,桐花还没有落尽,老百姓要折桃枝祛病除邪,此外还有办宴席、包粽子、饮酒等,看得出人们
期刊
我们通常说的“三国”,一半在东汉末,一半在魏晋间,即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之时。在魏晋时段里,曹魏立国看起来有45年(220—265),实际上在249年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家族就掌控了朝廷大权,犹如当年曹操操控着东汉建安政权一样,直到265年腊月建立西晋。  司马家族掌控曹魏政权的开山是司马懿。《晋书·宣帝纪》传论称赞司马懿说:“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这句话是说,司马懿善于掩
期刊
一、将苑奇书  明代编的诸葛亮文集中也予以收录,此书宋代称《将苑》,明代始改称《心书》,如《经籍志》;或《新书》,如陶宗仪《说郛》;也有称《将苑》的,如《百川书志》。  《将苑》最早见于宋尤袤《遂初堂书目》,题作《诸葛亮将苑》,又称《武侯将苑》或《心书》《新书》《武侯心书》《武侯新书》等。《汉魏丛书》虽于书名题作《心书》,而篇章标题中间有《新书》字样。  及至清代,姚际恒的 《古今伪书考》和大学士
期刊
中国眼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什么?恐怕很多人很难相信,竟是心血管病,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但哪里人的血管最好?据专家调查发现,五台山僧人、贵州苗寨人和福建畲(shē)族人的血管健康状况最佳,应该能给我们不少启发。  五台山僧人:蔬菜和豆制品吃得多  五台山僧人们的血管弹性非常棒。他们的总胆固醇浓度几乎都在4mmol/l左右,这表示他们的血管非常健康。一般城
期刊
我国每年阳历的7月7日或8日,太阳黄经到达105°时为小暑。小暑来时,已是初伏前后,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三候之一候便是:温风至。所有的风都裹着热浪而来。  小暑后五日:蟋蟀居壁。蟋蟀后腿长,善于跳跃,平时居住在草堆旁、庄稼地、房前屋后的小洞里,温度升高后,它
期刊
“瘦鹃”这个名字,念起来有一种清远深美的感觉,不过,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某种孤意伤感的花草。  名字虽说是个便于区分你我他的代号,但往往也有一定的由来和意义。“瘦鹃”两个字,正隐隐流露出了一种独有的个性和情趣。拥有这个名字的人,是二三十年代有名的编辑人周先生,原名国贤,“瘦鹃”是他青年时投稿一篇小说时的笔名,后来一直被沿用到老。  周先生一生痴爱花草,自称有“花木之癖”,深入骨髓,百“戒”不掉。早年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