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其特殊优势,是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围绕如何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设长效品牌,树立青年共治理念”、“搭建特色平台,拓宽青年参与途径”、“构建‘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三个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高度重视。近一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高校到基层,从医院到基层,从一线到后方,许多人投身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也踊跃参与、主动作为,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线更加牢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加熠熠生辉。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自觉把行动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之中,形成了其特殊优势。
对浙江省内7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1份;深入访谈102名大学生,获得问题研究的第一手数据及访谈情况。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民生需求不相匹配,实际贴合度不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我省不少高校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志愿服务团队、项目等为依托,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但实际上诸多大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较低。调查显示,61.86%的受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参与基层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但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对民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存在偏差。有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参加基层志愿服务时,与基层居民几乎零交流,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服务活动供给与民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难以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志愿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认知水平有限,精神归宿感微弱。调查显示,60%的受调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以提升自我为主,38.24%的受调查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类型了解程度不高,其中15.69%的受调查大学生完全不了解,甚至从未接触过志愿服务。多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与精神的理解过于浅显和片面,对志愿服务的教化育人、调和社会的重要功能感悟不够深刻。难以满足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我内心感知和外部情感认同,自我发展需求也受到制约导致精神归宿感微弱。
3.大学生志愿服务权益保障制度依托不足,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当前我国虽出台了不少志愿服务相关文件,但大都局限于强调志愿服务的功能与地位、类型与性质等表面性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志愿者的切实权益、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运营方法等未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与保障。调查显示,21.0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从未接受过志愿服务培训,78.8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接受志愿服务培训较少;67.5%的受访大学生倾向从精神层面上奖励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招募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的欠缺、激励机制的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的安全感、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二、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为基,以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时事就是每件普通的民生小事,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走进基层、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在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福利、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等层面实践创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志愿服务应当尽快从治理体系建设阶段推进到治理结构协调阶段,进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形成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一致的志愿服务格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激发出志愿服务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潜力。
2.文化为核,共鸣共建。志愿服务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弘扬为基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要关注服务效能、服务内容等功能性作用,还应当关注被服务对象的实际精神文化需要及志愿者自身的沁润与提升,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
3.治理为主,创新路径。志愿服务体系的布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对社会治理创新格局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当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在统筹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落实基层实践,积极与公共、商业服务有机融合,优化多方联动及协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要在社会多元服务、基层治理等多元环境中进行创新,在技术层面也要有所创新,提高志愿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水平。
三、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1.建设长效品牌,树立青年共治理念
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优质化是吸引青年投身于基层治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以青年志愿服务长效品牌创建为引领,以同质化志愿服务项目集成为引擎,吸引青年协同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产生新设想,唤醒大众对志愿服务的价值共识,发挥志愿服务品牌的内外部效应。最终形成“社会需求-条件保障-青年参与”的志愿服务发展战略规划,为基层治理提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青年驱动力。
2.搭建特色平台,拓宽青年参与途径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共参与拓宽了渠道,似乎给公共参与的冰点来了个解冻。[1]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与交互性,以“线上共创、专业化志愿”为主要方式构建青年志愿服务的参与平台,充分分析基层青年专业领域优势,集合基层青年的碎片时间,力求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新媒体为技术手段开设志愿服务专栏,引导青年关注志愿服务讯息,进而帮助青年拓宽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渠道、找准角色定位,为百姓解难、助推基层和谐发展。
3.构建“四位一体”,形成多方保障
通过联合大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主要区域构建“四位一体”,即班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文简称青协)、学校、基层社区这四方加强联系,形成由内而外的有效沟通、协同的联动机制。
做好内部联通工作。班级是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的第一关。班级需强化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主题班会,培育班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行为指导,达到学校对班级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以同龄人的优秀事迹促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青协需推进志愿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等,加强队伍核心干部的培训,通过对班级核心干部开展培训,实现以点带面地培养志愿者多元的志愿服务能力,解决大学生能力与志愿服务要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满足感、社会认同感。
融通內外、多方协调。学校需为大学生搭建由内到外的志愿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应的资金等支持。向内协同青协、班级,通过举办相关讲座、项目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价值认识导向;向外加强与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参与社会治理接轨做好基础工作,促使大学生在接触基层社会直接、现实的实践体验中感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意义。基层社区主要负责为大学生提供最便于大学生参与、最接近民生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将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青年形象展示给人民大众,可以发挥大学生先进模范作用,唤醒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引领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理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2]。
参考文献:
[1]陆芳萍.转型、困境与突破:网络社会白领青年的公共参与[J].当代青年研究,2020(05):121-128.
[2]蔡金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应婕(1999-),女,汉族,浙江金华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坚持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突出青年特色,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明确了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对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高度重视。近一年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高校到基层,从医院到基层,从一线到后方,许多人投身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也踊跃参与、主动作为,让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防线更加牢固,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加熠熠生辉。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自觉把行动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之中,形成了其特殊优势。
对浙江省内7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1份;深入访谈102名大学生,获得问题研究的第一手数据及访谈情况。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分析调查结果并进行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民生需求不相匹配,实际贴合度不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我省不少高校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以志愿服务团队、项目等为依托,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但实际上诸多大学生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较低。调查显示,61.86%的受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参与基层专项志愿服务活动,但多数大学生志愿者对民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存在偏差。有大学生志愿者表示,“参加基层志愿服务时,与基层居民几乎零交流,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服务活动供给与民生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难以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志愿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认知水平有限,精神归宿感微弱。调查显示,60%的受调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以提升自我为主,38.24%的受调查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类型了解程度不高,其中15.69%的受调查大学生完全不了解,甚至从未接触过志愿服务。多数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与精神的理解过于浅显和片面,对志愿服务的教化育人、调和社会的重要功能感悟不够深刻。难以满足其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我内心感知和外部情感认同,自我发展需求也受到制约导致精神归宿感微弱。
3.大学生志愿服务权益保障制度依托不足,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当前我国虽出台了不少志愿服务相关文件,但大都局限于强调志愿服务的功能与地位、类型与性质等表面性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志愿者的切实权益、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运营方法等未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与保障。调查显示,21.0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从未接受过志愿服务培训,78.8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接受志愿服务培训较少;67.5%的受访大学生倾向从精神层面上奖励自身的志愿服务行为。招募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的欠缺、激励机制的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的安全感、成就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二、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为基,以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扎实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时事就是每件普通的民生小事,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走进基层、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在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公共福利、引导良好社会风尚等层面实践创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志愿服务应当尽快从治理体系建设阶段推进到治理结构协调阶段,进而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形成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一致的志愿服务格局,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激发出志愿服务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潜力。
2.文化为核,共鸣共建。志愿服务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弘扬为基础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要关注服务效能、服务内容等功能性作用,还应当关注被服务对象的实际精神文化需要及志愿者自身的沁润与提升,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鸣,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
3.治理为主,创新路径。志愿服务体系的布局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对社会治理创新格局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当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在统筹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落实基层实践,积极与公共、商业服务有机融合,优化多方联动及协同服务。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要在社会多元服务、基层治理等多元环境中进行创新,在技术层面也要有所创新,提高志愿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水平。
三、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1.建设长效品牌,树立青年共治理念
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优质化是吸引青年投身于基层治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以青年志愿服务长效品牌创建为引领,以同质化志愿服务项目集成为引擎,吸引青年协同参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产生新设想,唤醒大众对志愿服务的价值共识,发挥志愿服务品牌的内外部效应。最终形成“社会需求-条件保障-青年参与”的志愿服务发展战略规划,为基层治理提供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青年驱动力。
2.搭建特色平台,拓宽青年参与途径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共参与拓宽了渠道,似乎给公共参与的冰点来了个解冻。[1]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与交互性,以“线上共创、专业化志愿”为主要方式构建青年志愿服务的参与平台,充分分析基层青年专业领域优势,集合基层青年的碎片时间,力求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以新媒体为技术手段开设志愿服务专栏,引导青年关注志愿服务讯息,进而帮助青年拓宽基层社会治理参与渠道、找准角色定位,为百姓解难、助推基层和谐发展。
3.构建“四位一体”,形成多方保障
通过联合大学生参与公共活动的主要区域构建“四位一体”,即班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文简称青协)、学校、基层社区这四方加强联系,形成由内而外的有效沟通、协同的联动机制。
做好内部联通工作。班级是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的第一关。班级需强化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主题班会,培育班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行为指导,达到学校对班级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如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以同龄人的优秀事迹促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价值认同。青协需推进志愿队伍专业化、规范化等,加强队伍核心干部的培训,通过对班级核心干部开展培训,实现以点带面地培养志愿者多元的志愿服务能力,解决大学生能力与志愿服务要求不匹配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满足感、社会认同感。
融通內外、多方协调。学校需为大学生搭建由内到外的志愿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应的资金等支持。向内协同青协、班级,通过举办相关讲座、项目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价值认识导向;向外加强与社会组织、基层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参与社会治理接轨做好基础工作,促使大学生在接触基层社会直接、现实的实践体验中感受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意义。基层社区主要负责为大学生提供最便于大学生参与、最接近民生的实践基地。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将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青年形象展示给人民大众,可以发挥大学生先进模范作用,唤醒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引领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理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2]。
参考文献:
[1]陆芳萍.转型、困境与突破:网络社会白领青年的公共参与[J].当代青年研究,2020(05):121-128.
[2]蔡金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应婕(1999-),女,汉族,浙江金华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