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多元一体,引导自主探究;形象展示,再现形成过程;人机对话,提高交流实效;辅助实验,激活创新灵感“等四个方面来聚焦核心素养,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现代技术;建模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会让其负担更重。老师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他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 多元一体,引导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般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当着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过程,缺少一种对知识的体验,这与数学核心素养相违背。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集声音、图像以及动画为一体,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元一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小学生建模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數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就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为了探究长方体的体积,笔者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了一个长为3 cm,宽为2 cm,高为2 cm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当然,学生不能马上说出结果。之后,笔者以1 cm为一个单位长度,将这个长方体进行划分,每划分一下都会有声音,然后提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几厘米?堆成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边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体积和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来探索最终结果,得出长方体的体积。
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从而有更大的激情来自主探究,积极投入学习。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 形象展示,再现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还有一些概念等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内容,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空间的局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加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老师面对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时,面对抽象的问题,就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上课之前,笔者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向东走5米,用 5表示,那么这个人向西走5米该用什么表示呢?之后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两张图片,图中用温度计来表示一个地方的气温,分别为零上20℃和零下20℃,然后问学生这两个温度有什么含义?笔者将温度计放大,让学生足以看见其刻度,学生发现温度计以0为界限,0以上表示零上的度数,0以下表示零下的度数,前者用 表示,后者用-表示,那么前者大于0,就表示正数,后者小于0,就表示负数,形象地展示了“负数”的形成过程。然后,笔者在多媒体上显示出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展示老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将老师无法描述、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三、 人机对话,提升交流实效
交流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就会融合。人机对话是信息技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老师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这个功能,要充分发掘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来进行教学,提升交流实效。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时候,就利用人机对话来进行教学。分数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其概念较难理解,需要我们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注意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匹配。笔者主要借助于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上课之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让1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于是这位学生画了一个圆。日常在黑板上画的时候学生往往都画的不好,但是在电子白板本身自带的功能之下,学生画的线条都很流畅。接下来笔者将这1个圆用笔平均分成3部分,并且把其中1部分涂上红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接着,笔者向学生展示出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是空白让学生来填。在学生思考了几分钟之后,笔者向学生说明: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题目中的圆分成了3份,那么1份就可以表示为1/3,同时也是分数单位,即表示1份的数。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不用在黑板上进行手动画画,只用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实现人机对话,让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高效。
人机对话作为信息技术一个重要的作用,对教学过程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来进行教学,提升交流的实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会促进教学活动,但是我们老师不能对其形成依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要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思维发展规律。除此之外,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修臻.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刘文玉.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育,2016(34):76 83.
[3]郑开桂.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育,2017,3(21):237-238.
[4]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刊),2016(5):42-45.
作者简介:
王娟,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现代技术;建模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会让其负担更重。老师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让他们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 多元一体,引导自主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一般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当着灌输者的角色,而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过程,缺少一种对知识的体验,这与数学核心素养相违背。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集声音、图像以及动画为一体,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元一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小学生建模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數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就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为了探究长方体的体积,笔者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了一个长为3 cm,宽为2 cm,高为2 cm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多少?当然,学生不能马上说出结果。之后,笔者以1 cm为一个单位长度,将这个长方体进行划分,每划分一下都会有声音,然后提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几厘米?堆成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边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体积和与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在笔者问题的引导之下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来探索最终结果,得出长方体的体积。
在多媒体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从而有更大的激情来自主探究,积极投入学习。因此,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老师要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二、 形象展示,再现形成过程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是还有一些概念等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内容,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可以突破空间的局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加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老师面对比较抽象的问题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时,面对抽象的问题,就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上课之前,笔者问学生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向东走5米,用 5表示,那么这个人向西走5米该用什么表示呢?之后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了两张图片,图中用温度计来表示一个地方的气温,分别为零上20℃和零下20℃,然后问学生这两个温度有什么含义?笔者将温度计放大,让学生足以看见其刻度,学生发现温度计以0为界限,0以上表示零上的度数,0以下表示零下的度数,前者用 表示,后者用-表示,那么前者大于0,就表示正数,后者小于0,就表示负数,形象地展示了“负数”的形成过程。然后,笔者在多媒体上显示出负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展示老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将老师无法描述、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具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三、 人机对话,提升交流实效
交流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思想就会融合。人机对话是信息技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它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老师不能忽视信息技术的这个功能,要充分发掘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来进行教学,提升交流实效。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时候,就利用人机对话来进行教学。分数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其概念较难理解,需要我们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注意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匹配。笔者主要借助于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上课之前,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让1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于是这位学生画了一个圆。日常在黑板上画的时候学生往往都画的不好,但是在电子白板本身自带的功能之下,学生画的线条都很流畅。接下来笔者将这1个圆用笔平均分成3部分,并且把其中1部分涂上红色,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接着,笔者向学生展示出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是空白让学生来填。在学生思考了几分钟之后,笔者向学生说明:任何一个物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题目中的圆分成了3份,那么1份就可以表示为1/3,同时也是分数单位,即表示1份的数。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不用在黑板上进行手动画画,只用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实现人机对话,让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高效。
人机对话作为信息技术一个重要的作用,对教学过程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来进行教学,提升交流的实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虽然会促进教学活动,但是我们老师不能对其形成依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要遵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思维发展规律。除此之外,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修臻.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刘文玉.学生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育,2016(34):76 83.
[3]郑开桂.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育,2017,3(21):237-238.
[4]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刊),2016(5):42-45.
作者简介:
王娟,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