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效,就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观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效,就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辅导员的学生观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一方面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动力根源,另一方面又决定着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状态,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着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辅导员学生观的内涵
辅导员的学生观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学生的本质和内涵的主观判定、价值认定和行为指引等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主观经验。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每次互动中,辅导员都行为和思想都要受到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辅导员的学生观对辅导员的工作起着指引性、判断性、预测性和整合性等功能。作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来改变和更新自己的学生观。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实际中,适应和贴近学生,以期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二、辅导员学生观的常见形态
辅导员经常埋头于日常琐碎的事务工作中,这个是辅导员工作的最大特点。这个工作本身的特性往往造成辅导员埋头于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没有机会思考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问题和缺憾。作为一个成熟期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地更新和改变自己的学生观,并能够始终自省和反思自己是否有正确的学生观,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对学生的政治观有误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总体上被过度娱乐化的社会环境包围和环绕,因此学生对政治问题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可能从表面上让辅导员认为学生不关心政治的总体印象和错误判断,其实这个时候更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工作的契机。因为辅导员自己的政治观其实可以成为引导学生关注政治问题的契机和开端。辅导员不能在满天飞的娱乐化社会现象面前失去斗志。同时,辅导员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引下,辅导员更应该在工作中体现政治性,把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放在整个育人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对学生的发展性有误判
学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个体,这个发展性的个体在大学阶段会突出地体现自身的迷茫性和幼稚性。辅导员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把学生身上出现的迷茫和幼稚当成是学生不可改变的问题而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经典的代际说法中,辅导员切忌给学生贴上所谓的代际标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辅导员对待学生自身的迷茫和幼稚的种种表现,其实是总结和指引学生不断获得自身成长的现实基础,总的来说就是要将发展性的理论思维和学生的现实表现紧密的结合起来,切实走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代际鸿沟。
(三)对学生的个性有误判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空前高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学生身上所反映的对流行文化的追捧和狂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来看是必然的,甚至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辅导员贴近学生的文化,以及在千姿百态文化濡染下形成的个性特征往往会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隔阂和梳理。这种隔阂和梳理的消除,关键点在于辅导员是否真的愿意俯身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教育的自信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如果辅导员在回答学生的个性问题上个一律采取消极回避甚至是否定的态度,那么辅导员的工作可能目标和效果将会渐行渐远。辅导员不能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中,用空洞的了理论和纯粹的批判性思维来看待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反而要看到学生个性中的新动向,其实是引导和学生不断自我革新的契机。
(四)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行为偏差有误判
學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困难,一方面会形成思想上的困惑,另一方面会形成学生的行为偏差。作为辅导员往往从学生的表面上看待学生的行为偏差。如果单纯从学生的行为偏差看待学生,会造成辅导员简答粗暴的工作方式,从而会引起学生的对抗性矛盾产生。辅导员应该修正自己对学生观,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入手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行为偏差,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全面的学生观
所谓全面的学生观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应该建立全面的主观判定、价值认定和行为指引。其中辅导员对学生的主观判定是基础,价值认定是核心,行为指引是归宿,三者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应该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生做出发展性的主观判定
辅导员是最接近学生的人,但是要千方百计地避免让辅导员变成对学生“最陌生”的人。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实际,不断总结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和学生群体,切忌用静止、悲观、否定和失望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学生的发展性首先是学生的个体发展性,其次是学生群体的发展性,还有学生的发展可能性问题都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课题。辅导员是学生人生成长路上指引者,要在学生面对的诸多问题中帮助学生做出发展性的指引。只有发展性的指引才能够打破长期困扰辅导员的目标性和动力性问题,让辅导员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二)对学生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认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规定性是辅导员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价值指引和认定的纲领性目标,也就是说辅导员对学生的价值指引应该是朝向正向价值目标的不懈努力,而不应该用学生的负向价值来认定学生。更进一步说,辅导员应该更加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性不在于对学生现实性价值的批判,而应该是对学生现有价值的认定和对将来价值的指引。
(三)对学生行为的正向指引
辅导员应该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去指引学生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应该具有符合社会要求或者职业要求的特征。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和表面,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一则是辅导员要对教育的力量有信心,二则要对所教育的学生有信心,三则要对学生的未来有信心,不断在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上下功夫。
总之,辅导员应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生观,避免自身思想的僵化而脱离工作的实际,同时更要在全面的学生观的指引下,按照发展性的科学判断,正确的价值认定和正向的行为指引上,形成一个从思想到行为不断转化又彼此促进的良性工作循环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2期;
[2]张杰,王庚,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8期。
作者简介:朵娟,女,1985年3月生,蒙古族,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观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成效,就必须要树立良好的学生观。辅导员的学生观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一方面是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动力根源,另一方面又决定着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能够进入一种良性状态,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着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效果。
一、辅导员学生观的内涵
辅导员的学生观是指辅导员在工作中对学生的本质和内涵的主观判定、价值认定和行为指引等三个方面共同组成的主观经验。在辅导员的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每次互动中,辅导员都行为和思想都要受到学生观的影响和制约。辅导员的学生观对辅导员的工作起着指引性、判断性、预测性和整合性等功能。作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根据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群体来改变和更新自己的学生观。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实际中,适应和贴近学生,以期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二、辅导员学生观的常见形态
辅导员经常埋头于日常琐碎的事务工作中,这个是辅导员工作的最大特点。这个工作本身的特性往往造成辅导员埋头于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没有机会思考辅导员自身工作的问题和缺憾。作为一个成熟期的辅导员应该不断地更新和改变自己的学生观,并能够始终自省和反思自己是否有正确的学生观,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对学生的政治观有误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总体上被过度娱乐化的社会环境包围和环绕,因此学生对政治问题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可能从表面上让辅导员认为学生不关心政治的总体印象和错误判断,其实这个时候更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工作的契机。因为辅导员自己的政治观其实可以成为引导学生关注政治问题的契机和开端。辅导员不能在满天飞的娱乐化社会现象面前失去斗志。同时,辅导员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引下,辅导员更应该在工作中体现政治性,把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放在整个育人的重中之重来抓。
(二)对学生的发展性有误判
学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个体,这个发展性的个体在大学阶段会突出地体现自身的迷茫性和幼稚性。辅导员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把学生身上出现的迷茫和幼稚当成是学生不可改变的问题而固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在经典的代际说法中,辅导员切忌给学生贴上所谓的代际标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辅导员对待学生自身的迷茫和幼稚的种种表现,其实是总结和指引学生不断获得自身成长的现实基础,总的来说就是要将发展性的理论思维和学生的现实表现紧密的结合起来,切实走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代际鸿沟。
(三)对学生的个性有误判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空前高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学生身上所反映的对流行文化的追捧和狂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来看是必然的,甚至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辅导员贴近学生的文化,以及在千姿百态文化濡染下形成的个性特征往往会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隔阂和梳理。这种隔阂和梳理的消除,关键点在于辅导员是否真的愿意俯身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教育的自信问题上的不同回答。如果辅导员在回答学生的个性问题上个一律采取消极回避甚至是否定的态度,那么辅导员的工作可能目标和效果将会渐行渐远。辅导员不能生活在教育的真空中,用空洞的了理论和纯粹的批判性思维来看待学生身上的个性特征,反而要看到学生个性中的新动向,其实是引导和学生不断自我革新的契机。
(四)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行为偏差有误判
學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困难,一方面会形成思想上的困惑,另一方面会形成学生的行为偏差。作为辅导员往往从学生的表面上看待学生的行为偏差。如果单纯从学生的行为偏差看待学生,会造成辅导员简答粗暴的工作方式,从而会引起学生的对抗性矛盾产生。辅导员应该修正自己对学生观,从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入手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行为偏差,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树立全面的学生观
所谓全面的学生观是指辅导员对学生应该建立全面的主观判定、价值认定和行为指引。其中辅导员对学生的主观判定是基础,价值认定是核心,行为指引是归宿,三者共同构成了辅导员应该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的主要内容。
(一)对学生做出发展性的主观判定
辅导员是最接近学生的人,但是要千方百计地避免让辅导员变成对学生“最陌生”的人。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实际,不断总结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用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和学生群体,切忌用静止、悲观、否定和失望的态度来面对学生。学生的发展性首先是学生的个体发展性,其次是学生群体的发展性,还有学生的发展可能性问题都是摆在辅导员面前的课题。辅导员是学生人生成长路上指引者,要在学生面对的诸多问题中帮助学生做出发展性的指引。只有发展性的指引才能够打破长期困扰辅导员的目标性和动力性问题,让辅导员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二)对学生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认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层面的价值规定性是辅导员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价值指引和认定的纲领性目标,也就是说辅导员对学生的价值指引应该是朝向正向价值目标的不懈努力,而不应该用学生的负向价值来认定学生。更进一步说,辅导员应该更加明确自身工作的价值性不在于对学生现实性价值的批判,而应该是对学生现有价值的认定和对将来价值的指引。
(三)对学生行为的正向指引
辅导员应该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去指引学生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应该具有符合社会要求或者职业要求的特征。辅导员的工作不能只流于形式和表面,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一则是辅导员要对教育的力量有信心,二则要对所教育的学生有信心,三则要对学生的未来有信心,不断在从思想到行为的转化上下功夫。
总之,辅导员应该不断修正自己的学生观,避免自身思想的僵化而脱离工作的实际,同时更要在全面的学生观的指引下,按照发展性的科学判断,正确的价值认定和正向的行为指引上,形成一个从思想到行为不断转化又彼此促进的良性工作循环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12期;
[2]张杰,王庚,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8期。
作者简介:朵娟,女,1985年3月生,蒙古族,云南昆明人,讲师,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