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前者是素材,后者是技巧,即内容与形式的两个问题。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是:教师在"怎样写"上下大工夫,相对忽视"写什么"。从而导致学生在作文上套话、空话布满字里行间,缺乏有血有肉的作文素材,日复一日的格式化和不断被复制的公式化成为一种病象,隐患于作文教学过程之中。其病根是学生作文素材的匮乏,不具备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作为担负作文教学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炼就一双捕捉作为素材的敏锐眼力和一颗提炼素材的真诚的心灵,使他们视野缺乏、选材狭隘得以开阔;精神缺钙、心灵孱弱得以丰实。如何培养学生提炼作文素材的能力呢?
一、 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提炼素材
敏锐的捕捉作文素材,获取血脉涌动的作文资源,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滴水穿石般的历练过程。学生的阅历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视野,从小事入手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作为切入口,让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从而捕捉到眼中的作文素材。如,写人的文章,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奶奶等身边最熟悉的人,留心人物的一言一行,了解人物的喜、怒、忧、愁,并真实地记录人物的言行和情感的溢露。教师不给学生设置固定的主题框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心目中人和事,然后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完成一次作文过程。这样的作文过程,仿佛进入了一个无意识、无技巧的写作状态,虽然有点拙,学生却获得了鲜活的作文素材,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和事。且富有生活质感。例如,同样是写妈妈的题材,不再千篇一律的妈妈的爱,有写妈妈粗暴、愚昧的,有写妈妈自私自利。有写妈妈内心秘密及隐私的,有写妈妈与爸爸性格不和,引起矛盾,有写妈妈一生最不愉快和最快乐……可谓视角多多。学生自然进入了一个"吾手写吾心"的丰富多彩的写作空间。他们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像生活一样原始、粗粝,但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但使学生捕捉到个性鲜明的作文素材,而且从源头上根治了格式化、公式化的作文通病。
二、 动之以情,用真情提炼素材
我经常对学生说,评判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就是两个字:好感动。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是能触动人的心灵,甚至催人泪下。这不是用哗众取宠的抒情语言或故作煽情状的写作技巧所能到达的。真正能打动人心,需从情感入手,心怀一片真情拥抱生活,捕捉作文素材。一个不热爱生活、不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是难写出激动人心的文章。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通真、善、美这支大动脉,从而使学生的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情感流露源于一片真情。
例如,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毁坏生态给我们居住环境带来的痛苦,残疾儿童生活的艰辛,一只受伤的小狗,一棵折断的小树,都可以付之于真情,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可捕捉一些坑、蒙、拐、骗的丑恶现象,引导学生由"情"出发到"意"的提炼,最终化为"文"的目的。让情感血脉贯穿于作文的始终,使学生从赞美美好事物中获得激情,谴责丑恶事物中体会善与恶的两极情感。让情感成为捕捉素材的兴奋剂,有了这个兴奋剂,学生就等于有了吸引作文素材的巨大地磁场,无形中叩开了学生捕捉作文素材的视角,也增强了学生感知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对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都可以捕捉到,变成自己作文的极佳素材。学生的作文从贫乏、空洞上升到叙事言之有物,抒情自然流露,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甚至冷不丁涌现出一两个颇具潜质、有灵性的"小作家"来。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情感,用情感提炼生活、捕捉素材,对开辟学生的作文空间有着难以估量的内在作用。使学生作文养成良好的文风。
生活永远是作文素材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作文教师都应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使作文教学力除陈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真情拥抱生活,让学生的作文贴近身边的真人真事,用爱与真诚熨帖热腾腾的大地,真正让学生的作文处处充满人情温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
一、 从熟悉的人和事中提炼素材
敏锐的捕捉作文素材,获取血脉涌动的作文资源,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滴水穿石般的历练过程。学生的阅历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视野,从小事入手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作为切入口,让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从而捕捉到眼中的作文素材。如,写人的文章,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奶奶等身边最熟悉的人,留心人物的一言一行,了解人物的喜、怒、忧、愁,并真实地记录人物的言行和情感的溢露。教师不给学生设置固定的主题框架,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心目中人和事,然后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完成一次作文过程。这样的作文过程,仿佛进入了一个无意识、无技巧的写作状态,虽然有点拙,学生却获得了鲜活的作文素材,写出了有血有肉的人和事。且富有生活质感。例如,同样是写妈妈的题材,不再千篇一律的妈妈的爱,有写妈妈粗暴、愚昧的,有写妈妈自私自利。有写妈妈内心秘密及隐私的,有写妈妈与爸爸性格不和,引起矛盾,有写妈妈一生最不愉快和最快乐……可谓视角多多。学生自然进入了一个"吾手写吾心"的丰富多彩的写作空间。他们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虽然像生活一样原始、粗粝,但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不但使学生捕捉到个性鲜明的作文素材,而且从源头上根治了格式化、公式化的作文通病。
二、 动之以情,用真情提炼素材
我经常对学生说,评判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就是两个字:好感动。一篇好的作文应该是能触动人的心灵,甚至催人泪下。这不是用哗众取宠的抒情语言或故作煽情状的写作技巧所能到达的。真正能打动人心,需从情感入手,心怀一片真情拥抱生活,捕捉作文素材。一个不热爱生活、不向往美好生活的人是难写出激动人心的文章。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文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贯通真、善、美这支大动脉,从而使学生的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情感流露源于一片真情。
例如,让学生有意识地感受毁坏生态给我们居住环境带来的痛苦,残疾儿童生活的艰辛,一只受伤的小狗,一棵折断的小树,都可以付之于真情,作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也可捕捉一些坑、蒙、拐、骗的丑恶现象,引导学生由"情"出发到"意"的提炼,最终化为"文"的目的。让情感血脉贯穿于作文的始终,使学生从赞美美好事物中获得激情,谴责丑恶事物中体会善与恶的两极情感。让情感成为捕捉素材的兴奋剂,有了这个兴奋剂,学生就等于有了吸引作文素材的巨大地磁场,无形中叩开了学生捕捉作文素材的视角,也增强了学生感知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对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都可以捕捉到,变成自己作文的极佳素材。学生的作文从贫乏、空洞上升到叙事言之有物,抒情自然流露,使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生生不息的活力,甚至冷不丁涌现出一两个颇具潜质、有灵性的"小作家"来。所以说,培养学生的情感,用情感提炼生活、捕捉素材,对开辟学生的作文空间有着难以估量的内在作用。使学生作文养成良好的文风。
生活永远是作文素材的源泉,我们每一个作文教师都应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使作文教学力除陈弊,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真情拥抱生活,让学生的作文贴近身边的真人真事,用爱与真诚熨帖热腾腾的大地,真正让学生的作文处处充满人情温暖,洋溢着沁人心脾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