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性发展,我国逐渐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时代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改革,教育事业亦是如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教育要求。新课改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何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但依旧要迎难而上,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方法
教学其实就是多边的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以往部分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没能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连接的桥梁,是新课标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目标落实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随着数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趋势。世界各国倡导学校教育回归到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去,尤其是小学教育。数学实践活动能提供鲜活的实际问题,解答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以参考,因此需要综合运用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多种层面思考和观察,与同伴交流、合作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解放学生的个性。陶行知先生在很多年前就提出过儿童的“六大解放”问题,他指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嘴、眼睛、双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間和时间,这样能帮助他们发展成为独立、自强的人。小学生需要在数学活动课中,提供的直观感性的经历来锻炼抽象逻辑思维,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我国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课,《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课统称为“综合与实践”。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在数学教育中实现我国培养全方面人才的目标,教师要解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开辟出新的教学之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角”。教师要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让学生参与互动,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做出正确性的引导式作答,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互动,鼓励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学习倡导先进的教学理论,并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学习方法,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了促进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实施,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提高课堂的互动率,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反应,并进行一些趣味性数学的实践活动以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但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时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明确、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适应时代。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保证学习情境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意开发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才能使素质教育的效率更高,学生能力的提升更快。
四、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已经不适合对当今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综合评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统考升学的模式让教师无法合理地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变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定,即从单一的考试评定方式变成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样化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定;也要改变单一笔试的考评形式,要实现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综合评价排名时,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参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的灵活度等多方面作为评定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改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同时要积极倡导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小学数学的功能和价值。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的感知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灵活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1(10).
[2] 袁志芬.新课程背景下低效教学现象探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方法
教学其实就是多边的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以往部分教师对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没能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连接的桥梁,是新课标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目标落实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就如何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随着数学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趋势。世界各国倡导学校教育回归到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中去,尤其是小学教育。数学实践活动能提供鲜活的实际问题,解答这些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思路可以参考,因此需要综合运用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多种层面思考和观察,与同伴交流、合作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以解放学生的个性。陶行知先生在很多年前就提出过儿童的“六大解放”问题,他指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嘴、眼睛、双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間和时间,这样能帮助他们发展成为独立、自强的人。小学生需要在数学活动课中,提供的直观感性的经历来锻炼抽象逻辑思维,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儿童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实践活动课程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我国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实践活动课,《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课统称为“综合与实践”。
二、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在数学教育中实现我国培养全方面人才的目标,教师要解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开辟出新的教学之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角”。教师要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让学生参与互动,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做出正确性的引导式作答,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互动,鼓励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学习倡导先进的教学理论,并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学习方法,要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为了促进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贯彻实施,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提高课堂的互动率,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心理反应,并进行一些趣味性数学的实践活动以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采取情景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但以此来调动学生兴趣时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明确、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适应时代。教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保证学习情境与教学目标相符合,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注意开发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才能使素质教育的效率更高,学生能力的提升更快。
四、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素质教育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是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已经不适合对当今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综合评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统考升学的模式让教师无法合理地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变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定,即从单一的考试评定方式变成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样化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定;也要改变单一笔试的考评形式,要实现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综合评价排名时,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参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的灵活度等多方面作为评定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改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同时要积极倡导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到小学数学的功能和价值。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的感知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灵活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1(10).
[2] 袁志芬.新课程背景下低效教学现象探析.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