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唐船”?这是一个固有词汇,但并非字面之意,单指唐代的船只。我们且来看一下《明实录》的记载。《熹宗实录》卷五十八于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载:
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闻闽粤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实有其徒。其往来之船,名曰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
据此可知,所谓“唐船”者,乃江户时代日本人对中国船之称谓。
为何提及唐船?缘于在研究所听的一个讲座。演讲人是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研究所所长松浦章教授。这个讲座是我们研究所系列讲座“来自东亚文献学的招待”之二十六。松浦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
松浦先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有《清代海外贸易史研究》(朋友书店2002年)、《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思文阁2007年)等专著。
松浦先生的演讲,向我们揭示了历史上中日交流的鲜为人知的事实。
先设想一下,从明代后期到近代以前,也就是日本的江户时代(1603-1868),中日两国是如何交流的?
所谓交流,不就是你来我往吗?
非也。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走的是单向道。
松浦先生在演讲的结语部分讲道:
清朝中国与江户时代日本的交流,以中国单方面来往日本的形式绵延持续了两百多年,这种贸易关系,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的事例。
那么,为何会出现中国单方面交而不流的奇特现象呢?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背景。
相当于中国的明末,即十七世纪的前期,日本德川幕府实施“锁国令”,禁止日本人前往中国。不过,却允许中国船只来往于日本,但只限定于长崎一港。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实施就是两百多年。长崎,成为唯一的交流窗口。
这个窗口接纳的,只是中国与荷兰。在一九三八年由长崎市政府编纂出版的《长崎市史》中,有如下的事实叙述:
长崎的外国贸易,只是与荷兰、中国的贸易。在之中主要是中国贸易。荷兰贸易船船体大,载物多,但来船少,只是一年一度,与中国船春夏秋三度到来根本无法相比。对华贸易额是对荷兰的两三倍。
《长崎市史》还在序文部分对锁国时代中国船只来日的深层意义做了如下的发问:
对于长崎贸易史,仅仅叙述贸易及其沿革变迁是远远不够的。通过长崎的门户,由长崎的贸易途径传入我国的中国文化,给了我国的文化什么样的刺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丝织品与白丝的进口,对我国的纺织业、蚕丝业的发生与发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贡献?对这些文化史、产业史上的重要问题,在叙述长崎贸易时必须要加以考察。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五年的《史学杂志》分八次连载的中村久四郎的长篇论文已经有了充分阐述。中村的论文题为《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近世中国为背景的日本文化史》。论文从儒学、史学、文学、语言、美术、宗教、医学、博物学、汉籍等各种角度,对日本经由中国接受西洋新知识,以及政治法律、物产、饮食、音乐、武术、风俗、游戏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中村论文所用的“近世”一词,并不是内藤湖南和后来宫崎市定所指的宋代以后近代以前的时期,指的就是明清时期。
中村在综合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丝毫不比唐宋时代的文物对我国的影响逊色。
这是极高的评价,并且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令人信服。同时这个一百多年前的研究结论也是至今为人们所忽视的。
俯瞰中日交流的历史,人们大多看到的是遣唐使的频繁往来,看到的是日本对隋唐律令的引进,日本都城奈良对唐代长安的山寨,日本人对白乐天的喜爱、对《论语》的诵习。前近代民间交往的历史,在无形中遗失,在无意识中被遮蔽。
跟随着松浦先生的回溯,我们知道了下述事实。
在明末清初,来往于日本的唐船遍及中国整个沿海地区,而以在台湾的郑氏等反清势力为多。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郑氏归降清朝。翌年,清朝颁布“展海令”。伴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陆往来于日本长崎的贸易船只骤增。松浦先生统计了元禄元年(1687)全年来到长崎的唐船,从三月到十月这样春夏秋三季,共有一百九十四艘唐船进入长崎港,乘员总计达九千二百九十一人。仅六月一个月,就有九十八艘唐船入港,平均一天三艘以上,乘员达四千四百三十二人,这是何等的盛况!
为了正常稳定的贸易,日本当局还为唐船颁发了往来贸易的凭证“信牌”。“信牌”全用汉语书写。
或许有人会产生好奇,当时中日贸易的物品都是些什么呢?光绪初年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使东杂记》写道:
中商多以棉花、白糖来,以海参、鲍鱼诸海错归。
看来无论何时,奢侈品在中国都是大有市场。
当然,不仅仅进口奢侈品。还有制造钱币的铜。据松浦先生统计,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清朝使用的铜,只有37.56万斤来自云南,而62.57万斤则是进口自日本。
我问松浦先生,如此大量的铜进出口是不是由政府主导的呢?松浦先生回答说,全由民间经营。
除了铜和一些日用品。唐船运到日本的商品最多的是书籍与中药。当时书籍流通之快令人吃惊。多达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还没有流入藩属国朝鲜,便抢先乘坐唐船登陆了日本。松浦先生说,进口到长崎的书籍,珍品都先被大名等有权势的人选去,剩下的才流通到市场。
松浦先生指出:
江户时代的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由于日本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日本人无法前往中国,基本上是以中国船只来日的形式来维持的。因此,进入长崎港的被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称作唐船的中国帆船,便成为这一时期日中文化交流的大動脉。
大动脉,不可或缺,这个评价也相当准确相当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帮助撰写东洋文库创立七十周年图册的汉籍解说,曾接触过不少江户时代的日本交流史料,知道在那一时期,日本对中国兴趣格外高涨,是“汉流”风尚的时代。翻开日本的辞书,那个时代产生的带有“唐”字的词汇,居然有几百个。唐,是中国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就有“唐扬”(炸鸡块)、“唐辛子”(辣椒粉)等。
我问松浦先生,江户时代日本人高扬的中国趣味是不是与封闭锁国的压抑有关。松浦先生在肯定我说得有道理的同时,还补充说,也与对中国文化喜爱的传统有关。
听松浦先生关于唐船的演讲,让我深深感慨的是,在近代前夜,一艘艘体积不大的帆船,维系着中国与日本;一个城市一个港口,承担了为日本文化的输血供氧。唐船,民间大使!
关于接纳唐船的长崎,《长崎市史》中的一段话很有深意:
长崎贸易,与中国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很相似。然而,日本通过长崎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与中国通过广东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两者相比,长崎贸易所带给的影响则是广东贸易无法比拟的巨大。仅此便可概见日中文化的差异。
我惊异将近一百年前日本人的敏锐与深刻。这里所说的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是指康熙二十五年(1686)开设的广州十三行。然而,为什么号称“金山珠海”的广州十三行只能成为“天子南库”,却没有像长崎港那样产生巨大的文化意义?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事例。
长崎港,奠基了近代日本。
为感恩唐船,在长崎,每年还有唐船节。
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闻闽粤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实有其徒。其往来之船,名曰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
据此可知,所谓“唐船”者,乃江户时代日本人对中国船之称谓。
为何提及唐船?缘于在研究所听的一个讲座。演讲人是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研究所所长松浦章教授。这个讲座是我们研究所系列讲座“来自东亚文献学的招待”之二十六。松浦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
松浦先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有《清代海外贸易史研究》(朋友书店2002年)、《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思文阁2007年)等专著。
松浦先生的演讲,向我们揭示了历史上中日交流的鲜为人知的事实。
先设想一下,从明代后期到近代以前,也就是日本的江户时代(1603-1868),中日两国是如何交流的?
所谓交流,不就是你来我往吗?
非也。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走的是单向道。
松浦先生在演讲的结语部分讲道:
清朝中国与江户时代日本的交流,以中国单方面来往日本的形式绵延持续了两百多年,这种贸易关系,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的事例。
那么,为何会出现中国单方面交而不流的奇特现象呢?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背景。
相当于中国的明末,即十七世纪的前期,日本德川幕府实施“锁国令”,禁止日本人前往中国。不过,却允许中国船只来往于日本,但只限定于长崎一港。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实施就是两百多年。长崎,成为唯一的交流窗口。
这个窗口接纳的,只是中国与荷兰。在一九三八年由长崎市政府编纂出版的《长崎市史》中,有如下的事实叙述:
长崎的外国贸易,只是与荷兰、中国的贸易。在之中主要是中国贸易。荷兰贸易船船体大,载物多,但来船少,只是一年一度,与中国船春夏秋三度到来根本无法相比。对华贸易额是对荷兰的两三倍。
《长崎市史》还在序文部分对锁国时代中国船只来日的深层意义做了如下的发问:
对于长崎贸易史,仅仅叙述贸易及其沿革变迁是远远不够的。通过长崎的门户,由长崎的贸易途径传入我国的中国文化,给了我国的文化什么样的刺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丝织品与白丝的进口,对我国的纺织业、蚕丝业的发生与发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贡献?对这些文化史、产业史上的重要问题,在叙述长崎贸易时必须要加以考察。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五年的《史学杂志》分八次连载的中村久四郎的长篇论文已经有了充分阐述。中村的论文题为《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近世中国为背景的日本文化史》。论文从儒学、史学、文学、语言、美术、宗教、医学、博物学、汉籍等各种角度,对日本经由中国接受西洋新知识,以及政治法律、物产、饮食、音乐、武术、风俗、游戏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中村论文所用的“近世”一词,并不是内藤湖南和后来宫崎市定所指的宋代以后近代以前的时期,指的就是明清时期。
中村在综合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丝毫不比唐宋时代的文物对我国的影响逊色。
这是极高的评价,并且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令人信服。同时这个一百多年前的研究结论也是至今为人们所忽视的。
俯瞰中日交流的历史,人们大多看到的是遣唐使的频繁往来,看到的是日本对隋唐律令的引进,日本都城奈良对唐代长安的山寨,日本人对白乐天的喜爱、对《论语》的诵习。前近代民间交往的历史,在无形中遗失,在无意识中被遮蔽。
跟随着松浦先生的回溯,我们知道了下述事实。
在明末清初,来往于日本的唐船遍及中国整个沿海地区,而以在台湾的郑氏等反清势力为多。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郑氏归降清朝。翌年,清朝颁布“展海令”。伴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陆往来于日本长崎的贸易船只骤增。松浦先生统计了元禄元年(1687)全年来到长崎的唐船,从三月到十月这样春夏秋三季,共有一百九十四艘唐船进入长崎港,乘员总计达九千二百九十一人。仅六月一个月,就有九十八艘唐船入港,平均一天三艘以上,乘员达四千四百三十二人,这是何等的盛况!
为了正常稳定的贸易,日本当局还为唐船颁发了往来贸易的凭证“信牌”。“信牌”全用汉语书写。
或许有人会产生好奇,当时中日贸易的物品都是些什么呢?光绪初年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使东杂记》写道:
中商多以棉花、白糖来,以海参、鲍鱼诸海错归。
看来无论何时,奢侈品在中国都是大有市场。
当然,不仅仅进口奢侈品。还有制造钱币的铜。据松浦先生统计,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清朝使用的铜,只有37.56万斤来自云南,而62.57万斤则是进口自日本。
我问松浦先生,如此大量的铜进出口是不是由政府主导的呢?松浦先生回答说,全由民间经营。
除了铜和一些日用品。唐船运到日本的商品最多的是书籍与中药。当时书籍流通之快令人吃惊。多达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还没有流入藩属国朝鲜,便抢先乘坐唐船登陆了日本。松浦先生说,进口到长崎的书籍,珍品都先被大名等有权势的人选去,剩下的才流通到市场。
松浦先生指出:
江户时代的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由于日本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日本人无法前往中国,基本上是以中国船只来日的形式来维持的。因此,进入长崎港的被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称作唐船的中国帆船,便成为这一时期日中文化交流的大動脉。
大动脉,不可或缺,这个评价也相当准确相当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帮助撰写东洋文库创立七十周年图册的汉籍解说,曾接触过不少江户时代的日本交流史料,知道在那一时期,日本对中国兴趣格外高涨,是“汉流”风尚的时代。翻开日本的辞书,那个时代产生的带有“唐”字的词汇,居然有几百个。唐,是中国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就有“唐扬”(炸鸡块)、“唐辛子”(辣椒粉)等。
我问松浦先生,江户时代日本人高扬的中国趣味是不是与封闭锁国的压抑有关。松浦先生在肯定我说得有道理的同时,还补充说,也与对中国文化喜爱的传统有关。
听松浦先生关于唐船的演讲,让我深深感慨的是,在近代前夜,一艘艘体积不大的帆船,维系着中国与日本;一个城市一个港口,承担了为日本文化的输血供氧。唐船,民间大使!
关于接纳唐船的长崎,《长崎市史》中的一段话很有深意:
长崎贸易,与中国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很相似。然而,日本通过长崎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与中国通过广东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两者相比,长崎贸易所带给的影响则是广东贸易无法比拟的巨大。仅此便可概见日中文化的差异。
我惊异将近一百年前日本人的敏锐与深刻。这里所说的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是指康熙二十五年(1686)开设的广州十三行。然而,为什么号称“金山珠海”的广州十三行只能成为“天子南库”,却没有像长崎港那样产生巨大的文化意义?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事例。
长崎港,奠基了近代日本。
为感恩唐船,在长崎,每年还有唐船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