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船”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yuemengxi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唐船”?这是一个固有词汇,但并非字面之意,单指唐代的船只。我们且来看一下《明实录》的记载。《熹宗实录》卷五十八于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载:
  福建巡抚南居益题,海土之民,以海为田。大者为商贾,贩于东西洋。官为给引,军国且半资之,法所不禁。乌知商艘之不之倭而之于别国也?……闻闽粤三吴之人,住于倭岛者,不知几千家,与倭婚媾长子孙,名曰唐市。此数千百家之宗族姻识潜与之通者,实有其徒。其往来之船,名曰唐船。大都载汉物以市于倭。
  据此可知,所谓“唐船”者,乃江户时代日本人对中国船之称谓。
  为何提及唐船?缘于在研究所听的一个讲座。演讲人是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研究所所长松浦章教授。这个讲座是我们研究所系列讲座“来自东亚文献学的招待”之二十六。松浦先生演讲的题目是《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
  松浦先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有《清代海外贸易史研究》(朋友书店2002年)、《江户时代由唐船展开的日中交流》(思文阁2007年)等专著。
  松浦先生的演讲,向我们揭示了历史上中日交流的鲜为人知的事实。
  先设想一下,从明代后期到近代以前,也就是日本的江户时代(1603-1868),中日两国是如何交流的?
  所谓交流,不就是你来我往吗?
  非也。这一时期的中日交流,走的是单向道。
  松浦先生在演讲的结语部分讲道:
  清朝中国与江户时代日本的交流,以中国单方面来往日本的形式绵延持续了两百多年,这种贸易关系,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的事例。
  那么,为何会出现中国单方面交而不流的奇特现象呢?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背景。
  相当于中国的明末,即十七世纪的前期,日本德川幕府实施“锁国令”,禁止日本人前往中国。不过,却允许中国船只来往于日本,但只限定于长崎一港。这一闭关锁国的政策一实施就是两百多年。长崎,成为唯一的交流窗口。
  这个窗口接纳的,只是中国与荷兰。在一九三八年由长崎市政府编纂出版的《长崎市史》中,有如下的事实叙述:
  长崎的外国贸易,只是与荷兰、中国的贸易。在之中主要是中国贸易。荷兰贸易船船体大,载物多,但来船少,只是一年一度,与中国船春夏秋三度到来根本无法相比。对华贸易额是对荷兰的两三倍。
  《长崎市史》还在序文部分对锁国时代中国船只来日的深层意义做了如下的发问:
  对于长崎贸易史,仅仅叙述贸易及其沿革变迁是远远不够的。通过长崎的门户,由长崎的贸易途径传入我国的中国文化,给了我国的文化什么样的刺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丝织品与白丝的进口,对我国的纺织业、蚕丝业的发生与发展又产生了什么样的贡献?对这些文化史、产业史上的重要问题,在叙述长崎贸易时必须要加以考察。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五年的《史学杂志》分八次连载的中村久四郎的长篇论文已经有了充分阐述。中村的论文题为《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近世中国为背景的日本文化史》。论文从儒学、史学、文学、语言、美术、宗教、医学、博物学、汉籍等各种角度,对日本经由中国接受西洋新知识,以及政治法律、物产、饮食、音乐、武术、风俗、游戏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中村论文所用的“近世”一词,并不是内藤湖南和后来宫崎市定所指的宋代以后近代以前的时期,指的就是明清时期。
  中村在综合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近世中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丝毫不比唐宋时代的文物对我国的影响逊色。
  这是极高的评价,并且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价,令人信服。同时这个一百多年前的研究结论也是至今为人们所忽视的。
  俯瞰中日交流的历史,人们大多看到的是遣唐使的频繁往来,看到的是日本对隋唐律令的引进,日本都城奈良对唐代长安的山寨,日本人对白乐天的喜爱、对《论语》的诵习。前近代民间交往的历史,在无形中遗失,在无意识中被遮蔽。
  跟随着松浦先生的回溯,我们知道了下述事实。
  在明末清初,来往于日本的唐船遍及中国整个沿海地区,而以在台湾的郑氏等反清势力为多。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郑氏归降清朝。翌年,清朝颁布“展海令”。伴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陆往来于日本长崎的贸易船只骤增。松浦先生统计了元禄元年(1687)全年来到长崎的唐船,从三月到十月这样春夏秋三季,共有一百九十四艘唐船进入长崎港,乘员总计达九千二百九十一人。仅六月一个月,就有九十八艘唐船入港,平均一天三艘以上,乘员达四千四百三十二人,这是何等的盛况!
  为了正常稳定的贸易,日本当局还为唐船颁发了往来贸易的凭证“信牌”。“信牌”全用汉语书写。
  或许有人会产生好奇,当时中日贸易的物品都是些什么呢?光绪初年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使东杂记》写道:
  中商多以棉花、白糖来,以海参、鲍鱼诸海错归。
  看来无论何时,奢侈品在中国都是大有市场。
  当然,不仅仅进口奢侈品。还有制造钱币的铜。据松浦先生统计,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清朝使用的铜,只有37.56万斤来自云南,而62.57万斤则是进口自日本。
  我问松浦先生,如此大量的铜进出口是不是由政府主导的呢?松浦先生回答说,全由民间经营。
  除了铜和一些日用品。唐船运到日本的商品最多的是书籍与中药。当时书籍流通之快令人吃惊。多达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还没有流入藩属国朝鲜,便抢先乘坐唐船登陆了日本。松浦先生说,进口到长崎的书籍,珍品都先被大名等有权势的人选去,剩下的才流通到市场。
  松浦先生指出:
  江户时代的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由于日本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日本人无法前往中国,基本上是以中国船只来日的形式来维持的。因此,进入长崎港的被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称作唐船的中国帆船,便成为这一时期日中文化交流的大動脉。
  大动脉,不可或缺,这个评价也相当准确相当高。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帮助撰写东洋文库创立七十周年图册的汉籍解说,曾接触过不少江户时代的日本交流史料,知道在那一时期,日本对中国兴趣格外高涨,是“汉流”风尚的时代。翻开日本的辞书,那个时代产生的带有“唐”字的词汇,居然有几百个。唐,是中国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还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就有“唐扬”(炸鸡块)、“唐辛子”(辣椒粉)等。
  我问松浦先生,江户时代日本人高扬的中国趣味是不是与封闭锁国的压抑有关。松浦先生在肯定我说得有道理的同时,还补充说,也与对中国文化喜爱的传统有关。
  听松浦先生关于唐船的演讲,让我深深感慨的是,在近代前夜,一艘艘体积不大的帆船,维系着中国与日本;一个城市一个港口,承担了为日本文化的输血供氧。唐船,民间大使!
  关于接纳唐船的长崎,《长崎市史》中的一段话很有深意:
  长崎贸易,与中国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很相似。然而,日本通过长崎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与中国通过广东贸易而接受的外国影响,两者相比,长崎贸易所带给的影响则是广东贸易无法比拟的巨大。仅此便可概见日中文化的差异。
  我惊异将近一百年前日本人的敏锐与深刻。这里所说的广东唯一的对外贸易港,是指康熙二十五年(1686)开设的广州十三行。然而,为什么号称“金山珠海”的广州十三行只能成为“天子南库”,却没有像长崎港那样产生巨大的文化意义?这实在是值得深思的事例。
  长崎港,奠基了近代日本。
  为感恩唐船,在长崎,每年还有唐船节。
其他文献
一叶灵凤(1905-197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的中国新文坛,鲁迅与叶灵凤多次笔仗。起因大概是一九二八年五月叶灵凤发表了一幅鲁迅的漫画像,将鲁迅描绘成躲在酒缸后面的“阴阳脸的老人”(刊于《戈壁》第1卷第2期)。这自然引起鲁迅的不满,以“年青貌美,齿白唇红”对叶灵凤和潘汉年反唇相讥。当时鲁迅与创造社激烈论战,尽管叶、潘只是创造社“小伙计”而被捎带,但从此以后鲁迅和叶灵凤就你来我往笔仗
期刊
“耕读世家”一直是中国传统家族叙事的理想图景,但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周期性震荡与朝代更替,常常使这种理想化为乌有。至明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领风气之先的江南地区,成为各地商帮竞技拼搏的大舞台,原先处于“四民”之末的商人阶层迅速崛起,而“至今吴中缙绅士夫多以货殖为急”,就是说苏州的士绅阶层也纷纷参与经商。“士商交互”使社会秩序重新洗牌,催生了一种经商与科举并举的新型家族,“贵潘”家族就是典型案例。《贵
期刊
四、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  《西厢记》《牡丹亭》与《红楼梦》,是中国文学深刻探讨爱情与女性生命处境的杰作,一般人都认为主题是才子佳人的邂逅,郎才女貌,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我们仔细阅读这三部著作,思考作者对女性处境的态度及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关怀,就会发现,《西厢记》基本笼罩着男性意识,特别是昆曲舞台演出的《南西厢》,更为变本加厉,赤裸裸展现物化女性的窥视态度。《牡丹亭》与《红楼梦》则不同,这两
期刊
二十世纪是帝国终结的时代,大清帝国、大英帝国先后轰然倒下。有关帝国生命最后时光的记忆,支离破碎地散落在书籍史料中,若将历史中那一帧帧影像、一组组镜头拾起拼接,尚能断续回放出二十世纪的一幕幕场景:这些帝国曾经引领一个时代,代表某种辉煌,到头来背上太多那个时代的负担,无法延续既有的辉煌,衰败的征兆终会显露。然而,在这个历史时刻,总有一群人,感知到帝国徐徐趋弱的脉象,却仍怀念着帝国旧时的荣光,孜孜探求良
期刊
一、陆羽品水之谜  唐代中叶之后,饮茶风气大盛,由原本南方的生活习俗,成了流行全国的饮食习惯。陆羽写了《茶经》一书,更是推波助澜,使得人们告别了喝茶只是为了解渴的历史阶段,人们开始讲究喝茶的程序,通过对茶具与茶仪的精心安排,把饮茶当作提升品位审美与生命修养的精神寄托。陆羽在《茶经》中,特别说到饮茶用水的重要,并且提纲挈领,分析了如何选取适合煎茶的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
期刊
| 1 | 阎洲寄来良宽的一张扇面复制品,据说是珂罗版印刷,从日本买回来的。之前看良宽的字,都是在小本画册里看到的,字都极小,像是钢笔字,笔法完全看不出。早年临他的字,也都写得极细,均不会考虑用笔。这次的良宽的复制品,应该与原作一样尺寸,因此,可以读清他的用笔、结体、章法、笔法,来自王羲之的尺牍。细读扇面,均是汉字草书,整片读下来却完全不懂。曰“手耳散者留毛能古处那计礼乃里能道所礼可散奈闲罗曾礼尔
期刊
影像与语言一样,都是一种建构权力关系的媒介。观看先于语言,能够直接诉诸人的感性,并在无形中限制语言与行为的立场與内容,人无须通过言语就能在意识中形成主体建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多重视线交织而成的权力网络之中,通过视线来确定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确立自己的位置,并直接对人的思想与行为构成影响。  影像是视线的产物,是对视线的抽象与隐喻,并成为视线的承载物。我们在观看影像的过程中,都必须将它所蕴含的
期刊
一  约翰·理查德森的《毕加索传:1907-1916(卷二)》,讲述毕加索的玫瑰红时期;大事件是一九○七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它引发了立体主义的诞生,意义不可谓不重大。此书第一章“‘现代生活的画家’”,考证《亚威农少女》的创作渊源,为这幅不寻常的画作寻找解读的路径。  這幅描绘五个妓女的大画,创作时间长达半年;其草稿及相关习作就有四五百件,可以单独办一个展了。学者和收藏家对那些草稿看法不一,甚至
期刊
都说《红楼梦》脱胎于《金瓶梅》,更有一种洞穿人性的比较论:较之《红楼梦》宝黛钗探湘妙一干超凡脱俗者,《金瓶梅》之西门诸妇及帮闲仆妇丫鬟伙计三姑六婆是中国文学所能表现的更“接地气”的人物,因而它更是直面于人性、深谙不可直视之处的伟大之作。此类著述,我读过的有格非《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田晓菲《秋水堂论金瓶梅》、叶思芬《叶思芬说金瓶梅》、孙述宇《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剧》、侯咏《没有神的所在:
期刊
著名书画家黄苗子早期曾与苏州过云楼后人顾公硕交情颇好,两人常有书信来往。近期偶然看到黄苗子寄给顾公硕的一篇信札,颇觉亲切,全录如下:  久稽笺候,积念为深,奉示:欣悉吴中文献小丛书已代觅得卅二册,价亦便宜,十分感篆。所缺13、16、27、29四种,不忙急补,仍恳转请书店留心便是。费神,无须惶顾。书价八元同日汇还。敬祈察照。弟书收到后当再函谢,弟近不常到美术出版社,仍以寄芳嘉鱼园较便。寄费若干仍应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