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宋代词人们的奋斗目标受挫时,能给人心灵以慰籍的山水便成了他们精神的栖息地。当他们徜徉于如画的大自然中,都会毫不迟疑地看轻功名利禄,均欲以优游山林为归属。热爱、追求山水之乐乃是宋代士大夫共同的审美精神,亦成为具有双重人格的两宋词人们的另外一种人生价值观。由此,宋代词人们将人的生存建立在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尊敬和归依的情感基础之上,以期达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安与和谐的休闲境界。
关键词:山水词 回归自然 休闲境界 和谐
对自然山水的钟情与热爱,早在孔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中便有表述。《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孔子与学生谈论理想的文字,当孔子问及曾皙的理想时,曾皙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一行志趣相投的友朋来到郊外沐浴于清澈的沂水边,然后在舞雩台上迎着春风歌咏春色,尽兴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庄子于《知北游》曰:“山林欤!皋壤欤!使我兴然而乐欤!”孔子、庄子都发自内心、出于真情地对自然山水给人性灵带来的慰藉和欢娱表示热爱和敬意。宋代文人与古人一样将人的生存建立在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尊敬和归依的情感基础之上,以期达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安与和谐的休闲境界。宋词中存有大量以真山真水的广阔自然天地为描写对象而作的或赞赏山水或抒发休闲情趣的山水词。细致探析山水词,其思想意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热爱、追求山水之乐是宋人共同的审美精神,是他们一致向往、追寻的休闲境界
以词“聊佐清欢”的“闲人”欧阳修曲水临流,以《西湖念语》为序为颖州西湖所作的十首《采桑子》,便是词人游乐于山水的山水休闲词。山水能够给人以娱乐休闲的思想在其《醉翁亭记》中表述得比较明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到滁州任太守第二年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何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在滁州的西南面有一座琅琊山,树木繁茂,泉水清澈,野花怒放,禽鸟啁啾,风景秀丽。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一座醉翁亭。经常邀宾朋往游,赏景赋诗,投壶对弈,饮酒行令,游乐、陶醉于水光山色之中,获得了身心自由愉悦的休闲,忘记了被贬的痛苦与羞辱。明乎此理,再让我们回到其《渔家傲》词:
一派潺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
词中的“新亭”即指醉翁亭和丰乐亭(欧阳修在滁州还建丰乐亭,有《丰乐亭记》)。词人徜徉于山水之间,即便是面对萧索的秋天亦丝毫没有悲凉之意,满眼看到的是青山之上的明月、秋高气爽中的菊花香等,享受宴饮歌舞之乐,且以文字佐欢,此乃得之于山水之乐。苏轼对欧阳修于山水前以文字戏乐别有会心,他亦以词娱宾遣兴,特作《醉翁操·一首并序》: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拭听徽外三两弦。
序文详细地记述了沈遵依《醉翁亭记》的意旨创作出《醉翁操》的琴曲,欧阳修又依琴曲作歌为《醉翁引》,“好事者”又依“引”制曲,直至“三十年后”庐山崔闲另谱琴声而请东坡补词的经过。之所以要如此详细地交代,旨在说明“此意在人间”的醉翁之意,即《醉翁亭记》中所表述的啸咏山泉、宴酣山野的山水之乐实是宋人所普遍认同的休闲生活态度。
因此,知山水之乐者不只“惟翁醉中知其天”。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山水画美学理论家郭熙曾曰: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馀,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1}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泉石、渔樵、猿鹤、烟霞仙圣,皆“人情所常愿”,“山光水色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因为人与山水自然和谐共处时,不但获得了无限的快乐,而且亦获得了无穷的启迪,所以画山水“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观山水》则曰: 赵季仁谓余曰:“某平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余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季仁因言朱文公每经行处,闻有佳山水,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携樽酒,一古银杯,大几容半升,时引一杯。登览竟日,未尝厌倦。又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笋相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足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余因言夫子亦嗜山水,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固自可见。如“子在川上”,与夫“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尤可见。{2}
此段文字亦体现了宋人对山水之乐的体悟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赵季仁把好山水与好人好书并列为平生三至爱,且要“看尽世间好山水”,他还提及了朱熹酷爱山水的程度:为了饱览山水胜境,朱熹有时宁愿绕道几十里,终日游览小饮于山水间亦不厌倦,甚至想以木制作《华夷图》山水模型而随身携带。故而宋代许多词人便将山水静穆之境视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如现存第一首咏黄山词的汪莘长年屏居黄山,晚年仍不忘情于山水,其《沁园春》序曰:“挂黄山图十二轴,恰满一室,觉此身真在黄山中也,赋此词寄天都峰下王道者。”词曰: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如今老疾蹒跚。向画里嬉游卧里看。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住个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
“老疾蹒跚”之时,特张挂黄山图十二轴于室,“向画里嬉游卧里看”,使卧于室内的词人如同游于“鹤飞深谷,猿啸高岩”的黄山仙境。其实,宋词中对山水的歌咏亦随处可见,如苏轼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王安石云:“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渔家傲》)朱敦儒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鹧鸪天》)李清照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辛弃疾云:“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荣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临江仙》)即便是重建赵宋王朝的高宗赵构,亦于绍兴元年连赋十五首《渔父》词,其一云:“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渔父》)浏览一下宋代山水词,即可发现,从隐士僧道到居家女词人,从著名的政治家到帝王将相,当他们徜徉于如画的大自然中,都会毫不迟疑地看轻功名利禄,而均欲以优游山林为归属。可见,热爱、追求山水之乐乃是宋代士大夫共同的审美精神,是他们一致向往、追寻的休闲境界。
二、词人们于山水中获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
由于政治、思想意识等原因,宋人普遍热爱、追求山水之乐,到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的自得和自适以期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便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在宋代山水词中多有体现。
如苏轼在黄州所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体现了遇风雨而泰然的生活态度,词人便用此生活态度对待人生,对待自己一连串的贬谪生涯。再如元丰四年(1081)苏轼于黄州临皋亭所作的《南乡子》曰: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暮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词上阕写晚景:词人手捧酒杯,青翠的云山似聚成堆挤印到他的酒杯里。站立在贬谪地的山水间,词人似乎看到家乡岷峨山的融雪卷着波浪顺江东来,家乡清澈的雪水好似飘香的万顷葡萄酒。下阕写雨降复晴:春雨阴暗,不但使阳台黯然,而且淋湿了在歌楼前歌舞侑酒的歌妓的粉腮。忽有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云雨,傍晚的阳光照亮了半边江天。此词所包蕴的人生哲理亦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心里不但装着家乡的岷峨山水,他亦喜爱穷乡僻壤的黄州山水甚至不适时宜的风雨,所以他能历经众多的政治打击而仍能吟啸徐行,值得一提的是黄州、儋州等贬谪期乃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期,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很多超尘绝俗的词章。政治的命运对苏轼是不公的,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始终心闲气定,悠然自适,如他晚年远贬海南儋州时所作的《千秋岁》曰:“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而能与不公平的社会和谐共处实是一种休闲的境界,更是休闲的智慧,此乃词人得之于山水自然的启迪。
又如陈与义《临江仙》曰: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是两宋之间人,经历过北宋灭亡、南宋初流离逃亡的种种磨难,在湖州的一个小镇上寄居于一座寺庙中,终于得以安生。词前序曰:“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闲中无事,夜登小阁回忆二十多年前在洛阳午桥上的欢饮。那时词人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又值天下太平,与同学们一起饮酒赋诗,指点江山,坐中无白丁,皆是天下豪英。午夜西去的月亮似乎是随着静静的河水悄无声息地远去。一片万籁俱寂中,悠扬宛转、清脆嘹亮的笛声流布在“杏花疏影里”,在美妙的横笛声中大家在午桥上一直坐到天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朝廷奸臣当道,迫害忠良,接着是金人数次南侵,围汴京、灭北宋,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词人九死一生才逃到南方,心中仍有无穷惊惧。外患仍未去除,而内忧有增无减,当年的豪杰本应于危难时为国效劳,可奸臣依然当道,即便是作诗词亦会惹祸,胸中虽有丘壑却报国无门。怀着凄清悲凉心境的词人又何以能心安呢?在寺庙旁的亭阁上欣赏由雨转晴的四周景色,词人心中掂量着二十多年来自然社会的风风雨雨,突然醒悟,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之事尽付诸渔唱樵歌,在自然的怀抱里词人终于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全词的意蕴因此而变得格外深广与厚重。 其他词人如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状元张孝祥,他的许多政治主张不但没有得到朝廷应有的重视,相反竟两次被人弹劾落职。他的《念奴娇·过洞庭》云:“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西江月》云:“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经过了许多时间风雨不平,词人习惯了挫折,澄澈透明的山水世界陶冶了他的心性,使他深得山水之乐,“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亦使他能相容于社会,“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再如历经“三仕三已”的辛弃疾,淳熙九年(1182)遭投降派弹劾,被闲置上饶十年,他初归带湖所作的《水调歌头·盟鸥》曰:“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後,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他甚爱带湖的山水,不但杖屦日走千回,而且与鸥鸟为伴,还与之订立了互不猜忌的盟约。他嗔怪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满青苔的水里、漫游于翠绿浮萍水藻底下的鱼儿不懂得他满腹的牢骚委屈。但是面对鸥鸟、鱼儿、清风明月,再瞧瞧昔日的荒丘废弛,词人慨叹道:“人世几欢哀。”自己心中的牢骚委屈又算什么呢?所有的宦海风波、仕途坎坷在自然山水面前都不值一提,人应该好好享受杨柳绿荫,一如鸟儿、鱼儿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清风明月中。
由此可知,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词人们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奋斗目标受挫时,能给人心灵以慰藉的山水便成了他们精神的栖息地,追求山水之乐自然地成为具有双重人格的词人们的另外一种人生价值观,他们亦获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
(三)词人们于山水中获得了自我内在和谐的休闲境界
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社会的污浊不公很容易扰乱人的心性,影响人的生趣,如果没有自我内在和谐的休闲境界,人就永远没有一刻的安宁闲适。所以词人们之所以喜欢追求山水之乐,便在于“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3},他们从自然山水永恒而又和谐的律动、气韵与生趣中体悟到生的真谛,领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自我内在和谐的愉悦感,实现了人的自然化,达到庄子所谓忘情忘形、淡然物化的境界,这是更高层次的休闲境界。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云:“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面对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词人意识到世事一如江潮瞬息万变,不必去忧古伤今,不必在意虚名虚利。在山水面前,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白首忘机”的苏轼才始终那么自由洒脱,他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自由人格精神像自然山水一样涤荡着一代代文人的心胸。
再看林外的《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是林外描写吴江垂虹亭的一首词。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云:“绍兴间,有题《洞仙歌》于垂虹者,不系其姓名。龙蛇飞动,真若不食烟火者。时皆喧传,以为洞兵所为书。浸达于高宗,天颜冁然而笑曰:‘是福州秀才云尔。’左右请圣谕所以然,上曰:‘以其用音盖闽音云。’其词曰:‘飞梁压水……’久而知为闽士林外所为,圣见异矣。盖以巨舟仰而书于桥梁,水天渺然,旁无来迹,故人益神之。”此词之所以引起包括高宗在内的许多人的兴趣,便是因为流淌在词中的使词人获得自我内在和谐的山水清音。词上阕展现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弯弯的似彩虹的小桥压着水面,桥影倒映在清清的流水之中,河水两岸是一片橘林,林中掩映着的渔村开始弥漫起晨炊的烟雾。厌倦战争、漂泊的词人极喜爱如此闲适的图景,他不禁纳闷,古往今来,上万年过去了,不变的是山水自然,人是一代换了一代,而如此短暂的人生,人为什么要打仗、漂泊?为什么为了功名利禄而使自己片刻不得安宁?词下阕写词人面对不老江山的理想:头戴雨巾风帽,腰挂长剑,悠然漫步于自然山水间,走累了,便栖息于无锁的林屋洞天。如此“云屏烟障”的居所,即使苍苔满地、人迹罕至,也是词人和所有饱受战争之苦的宋人最愿居住的地方,因为它能给人自由、安宁。
再如刘辰翁的《山花子》: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悲莫悲兮生别离,词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与爱人执手洒泪相别。走过了送别的章江渡口三十里路,还是泪流不止、心痛不已,不由泪眼模糊地仰问苍天:命运究竟为什么要我们相离别?此去不知何年再能相见,从此只能两地相期相望了。“泪依然”的词人如何调整自己的情伤从而获得自我内在的和谐?为了爱人的嘱托,在料峭春寒的欲雨的傍晚赶路,还是早点住宿吧。词人回顾来路,与自己一路相伴的尽是芳香的花草。后唐词人牛希济的《生查子》曰:“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此处女主人翁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更想到的是相爱的人,为了慰藉爱人的相思,分别叮嘱道:想我时,你看看那芳草,那就是我,你怜爱芳草,就是爱我。《山花子》的主人翁看到一路的芳香花草,似乎感觉到爱人与自己时刻相伴,一路不时看到灼灼开放的桃花,似乎看到了自己爱怜的爱人的娇美脸庞。与爱人既然分别,总是伤心不已于事何补?有这样美丽的天气景致,就算为了爱人还是高兴一些吧。借着自然景致,词人由伤心不已的“泪依然”转变为喜悦的“得人怜”,终于从悲伤的情态中解脱出来。
词人们于山水间赏春花,延秋月,登高舒啸,濯秀赋诗,弦歌相续,调适身心;又可由山水景物增进学识,养性,励志,启智,从而在山水的启迪下问津渡,溯渊源,明道脉,辨清浊,有所悟。欧阳修认为:“道之明者,故能达于精通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然后山林泉石可以乐。必与贤者共,然后登临之际,有以乐也。”{4}我们亦可以说山林泉石可使人“道之明”,它使词人们超脱时空、超脱名利甚至情感,摆脱了重重束缚的词人们“故能达于精通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的休闲境界。
{1}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 罗大经著、王端来点校:《鹤林玉露·丙编卷之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1-282页,第282页。
{4} 欧阳修:《答李大临学士书》,《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九),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502页。
作 者:张翠爱,盐城工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诗词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山水词 回归自然 休闲境界 和谐
对自然山水的钟情与热爱,早在孔子、庄子等人的思想中便有表述。《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孔子与学生谈论理想的文字,当孔子问及曾皙的理想时,曾皙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一行志趣相投的友朋来到郊外沐浴于清澈的沂水边,然后在舞雩台上迎着春风歌咏春色,尽兴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庄子于《知北游》曰:“山林欤!皋壤欤!使我兴然而乐欤!”孔子、庄子都发自内心、出于真情地对自然山水给人性灵带来的慰藉和欢娱表示热爱和敬意。宋代文人与古人一样将人的生存建立在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尊敬和归依的情感基础之上,以期达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安与和谐的休闲境界。宋词中存有大量以真山真水的广阔自然天地为描写对象而作的或赞赏山水或抒发休闲情趣的山水词。细致探析山水词,其思想意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热爱、追求山水之乐是宋人共同的审美精神,是他们一致向往、追寻的休闲境界
以词“聊佐清欢”的“闲人”欧阳修曲水临流,以《西湖念语》为序为颖州西湖所作的十首《采桑子》,便是词人游乐于山水的山水休闲词。山水能够给人以娱乐休闲的思想在其《醉翁亭记》中表述得比较明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作者被贬到滁州任太守第二年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何为醉翁“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在滁州的西南面有一座琅琊山,树木繁茂,泉水清澈,野花怒放,禽鸟啁啾,风景秀丽。欧阳修在此修建了一座醉翁亭。经常邀宾朋往游,赏景赋诗,投壶对弈,饮酒行令,游乐、陶醉于水光山色之中,获得了身心自由愉悦的休闲,忘记了被贬的痛苦与羞辱。明乎此理,再让我们回到其《渔家傲》词:
一派潺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
词中的“新亭”即指醉翁亭和丰乐亭(欧阳修在滁州还建丰乐亭,有《丰乐亭记》)。词人徜徉于山水之间,即便是面对萧索的秋天亦丝毫没有悲凉之意,满眼看到的是青山之上的明月、秋高气爽中的菊花香等,享受宴饮歌舞之乐,且以文字佐欢,此乃得之于山水之乐。苏轼对欧阳修于山水前以文字戏乐别有会心,他亦以词娱宾遣兴,特作《醉翁操·一首并序》: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拭听徽外三两弦。
序文详细地记述了沈遵依《醉翁亭记》的意旨创作出《醉翁操》的琴曲,欧阳修又依琴曲作歌为《醉翁引》,“好事者”又依“引”制曲,直至“三十年后”庐山崔闲另谱琴声而请东坡补词的经过。之所以要如此详细地交代,旨在说明“此意在人间”的醉翁之意,即《醉翁亭记》中所表述的啸咏山泉、宴酣山野的山水之乐实是宋人所普遍认同的休闲生活态度。
因此,知山水之乐者不只“惟翁醉中知其天”。宋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山水画美学理论家郭熙曾曰: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馀,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1}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泉石、渔樵、猿鹤、烟霞仙圣,皆“人情所常愿”,“山光水色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因为人与山水自然和谐共处时,不但获得了无限的快乐,而且亦获得了无穷的启迪,所以画山水“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观山水》则曰: 赵季仁谓余曰:“某平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余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季仁因言朱文公每经行处,闻有佳山水,虽迂途数十里,必往游焉。携樽酒,一古银杯,大几容半升,时引一杯。登览竟日,未尝厌倦。又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笋相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足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余因言夫子亦嗜山水,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固自可见。如“子在川上”,与夫“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尤可见。{2}
此段文字亦体现了宋人对山水之乐的体悟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赵季仁把好山水与好人好书并列为平生三至爱,且要“看尽世间好山水”,他还提及了朱熹酷爱山水的程度:为了饱览山水胜境,朱熹有时宁愿绕道几十里,终日游览小饮于山水间亦不厌倦,甚至想以木制作《华夷图》山水模型而随身携带。故而宋代许多词人便将山水静穆之境视为最高的审美境界。如现存第一首咏黄山词的汪莘长年屏居黄山,晚年仍不忘情于山水,其《沁园春》序曰:“挂黄山图十二轴,恰满一室,觉此身真在黄山中也,赋此词寄天都峰下王道者。”词曰: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非人世,但鹤飞深谷,猿啸高岩。如今老疾蹒跚。向画里嬉游卧里看。甚花开花落,悄无人见,山南山北,谁似余闲。住个儿,了些活计,月白风清人倚阑。山中友,类先秦气貌,後晋衣冠。
“老疾蹒跚”之时,特张挂黄山图十二轴于室,“向画里嬉游卧里看”,使卧于室内的词人如同游于“鹤飞深谷,猿啸高岩”的黄山仙境。其实,宋词中对山水的歌咏亦随处可见,如苏轼云:“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王安石云:“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渔家傲》)朱敦儒云:“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流云借月章。”(《鹧鸪天》)李清照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辛弃疾云:“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荣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临江仙》)即便是重建赵宋王朝的高宗赵构,亦于绍兴元年连赋十五首《渔父》词,其一云:“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秋月已明晖。纵远舵,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段飞。”(《渔父》)浏览一下宋代山水词,即可发现,从隐士僧道到居家女词人,从著名的政治家到帝王将相,当他们徜徉于如画的大自然中,都会毫不迟疑地看轻功名利禄,而均欲以优游山林为归属。可见,热爱、追求山水之乐乃是宋代士大夫共同的审美精神,是他们一致向往、追寻的休闲境界。
二、词人们于山水中获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
由于政治、思想意识等原因,宋人普遍热爱、追求山水之乐,到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的自得和自适以期达到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便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在宋代山水词中多有体现。
如苏轼在黄州所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体现了遇风雨而泰然的生活态度,词人便用此生活态度对待人生,对待自己一连串的贬谪生涯。再如元丰四年(1081)苏轼于黄州临皋亭所作的《南乡子》曰:
晚景落琼杯。照眼云山翠作堆。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暮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一阵东风来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开。
词上阕写晚景:词人手捧酒杯,青翠的云山似聚成堆挤印到他的酒杯里。站立在贬谪地的山水间,词人似乎看到家乡岷峨山的融雪卷着波浪顺江东来,家乡清澈的雪水好似飘香的万顷葡萄酒。下阕写雨降复晴:春雨阴暗,不但使阳台黯然,而且淋湿了在歌楼前歌舞侑酒的歌妓的粉腮。忽有一阵东风卷地而来,吹散云雨,傍晚的阳光照亮了半边江天。此词所包蕴的人生哲理亦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心里不但装着家乡的岷峨山水,他亦喜爱穷乡僻壤的黄州山水甚至不适时宜的风雨,所以他能历经众多的政治打击而仍能吟啸徐行,值得一提的是黄州、儋州等贬谪期乃是他文学创作的丰收期,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很多超尘绝俗的词章。政治的命运对苏轼是不公的,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始终心闲气定,悠然自适,如他晚年远贬海南儋州时所作的《千秋岁》曰:“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而能与不公平的社会和谐共处实是一种休闲的境界,更是休闲的智慧,此乃词人得之于山水自然的启迪。
又如陈与义《临江仙》曰: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是两宋之间人,经历过北宋灭亡、南宋初流离逃亡的种种磨难,在湖州的一个小镇上寄居于一座寺庙中,终于得以安生。词前序曰:“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闲中无事,夜登小阁回忆二十多年前在洛阳午桥上的欢饮。那时词人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又值天下太平,与同学们一起饮酒赋诗,指点江山,坐中无白丁,皆是天下豪英。午夜西去的月亮似乎是随着静静的河水悄无声息地远去。一片万籁俱寂中,悠扬宛转、清脆嘹亮的笛声流布在“杏花疏影里”,在美妙的横笛声中大家在午桥上一直坐到天明。二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朝廷奸臣当道,迫害忠良,接着是金人数次南侵,围汴京、灭北宋,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词人九死一生才逃到南方,心中仍有无穷惊惧。外患仍未去除,而内忧有增无减,当年的豪杰本应于危难时为国效劳,可奸臣依然当道,即便是作诗词亦会惹祸,胸中虽有丘壑却报国无门。怀着凄清悲凉心境的词人又何以能心安呢?在寺庙旁的亭阁上欣赏由雨转晴的四周景色,词人心中掂量着二十多年来自然社会的风风雨雨,突然醒悟,古往今来多少兴亡之事尽付诸渔唱樵歌,在自然的怀抱里词人终于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全词的意蕴因此而变得格外深广与厚重。 其他词人如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的状元张孝祥,他的许多政治主张不但没有得到朝廷应有的重视,相反竟两次被人弹劾落职。他的《念奴娇·过洞庭》云:“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其《西江月》云:“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经过了许多时间风雨不平,词人习惯了挫折,澄澈透明的山水世界陶冶了他的心性,使他深得山水之乐,“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亦使他能相容于社会,“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再如历经“三仕三已”的辛弃疾,淳熙九年(1182)遭投降派弹劾,被闲置上饶十年,他初归带湖所作的《水调歌头·盟鸥》曰:“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後,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他甚爱带湖的山水,不但杖屦日走千回,而且与鸥鸟为伴,还与之订立了互不猜忌的盟约。他嗔怪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长满青苔的水里、漫游于翠绿浮萍水藻底下的鱼儿不懂得他满腹的牢骚委屈。但是面对鸥鸟、鱼儿、清风明月,再瞧瞧昔日的荒丘废弛,词人慨叹道:“人世几欢哀。”自己心中的牢骚委屈又算什么呢?所有的宦海风波、仕途坎坷在自然山水面前都不值一提,人应该好好享受杨柳绿荫,一如鸟儿、鱼儿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清风明月中。
由此可知,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词人们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奋斗目标受挫时,能给人心灵以慰藉的山水便成了他们精神的栖息地,追求山水之乐自然地成为具有双重人格的词人们的另外一种人生价值观,他们亦获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休闲境界。
(三)词人们于山水中获得了自我内在和谐的休闲境界
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社会的污浊不公很容易扰乱人的心性,影响人的生趣,如果没有自我内在和谐的休闲境界,人就永远没有一刻的安宁闲适。所以词人们之所以喜欢追求山水之乐,便在于“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豁心志,为益不少”{3},他们从自然山水永恒而又和谐的律动、气韵与生趣中体悟到生的真谛,领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自我内在和谐的愉悦感,实现了人的自然化,达到庄子所谓忘情忘形、淡然物化的境界,这是更高层次的休闲境界。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云:“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面对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潮,词人意识到世事一如江潮瞬息万变,不必去忧古伤今,不必在意虚名虚利。在山水面前,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白首忘机”的苏轼才始终那么自由洒脱,他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自由人格精神像自然山水一样涤荡着一代代文人的心胸。
再看林外的《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是林外描写吴江垂虹亭的一首词。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丙集云:“绍兴间,有题《洞仙歌》于垂虹者,不系其姓名。龙蛇飞动,真若不食烟火者。时皆喧传,以为洞兵所为书。浸达于高宗,天颜冁然而笑曰:‘是福州秀才云尔。’左右请圣谕所以然,上曰:‘以其用音盖闽音云。’其词曰:‘飞梁压水……’久而知为闽士林外所为,圣见异矣。盖以巨舟仰而书于桥梁,水天渺然,旁无来迹,故人益神之。”此词之所以引起包括高宗在内的许多人的兴趣,便是因为流淌在词中的使词人获得自我内在和谐的山水清音。词上阕展现一幅美丽的自然图画:弯弯的似彩虹的小桥压着水面,桥影倒映在清清的流水之中,河水两岸是一片橘林,林中掩映着的渔村开始弥漫起晨炊的烟雾。厌倦战争、漂泊的词人极喜爱如此闲适的图景,他不禁纳闷,古往今来,上万年过去了,不变的是山水自然,人是一代换了一代,而如此短暂的人生,人为什么要打仗、漂泊?为什么为了功名利禄而使自己片刻不得安宁?词下阕写词人面对不老江山的理想:头戴雨巾风帽,腰挂长剑,悠然漫步于自然山水间,走累了,便栖息于无锁的林屋洞天。如此“云屏烟障”的居所,即使苍苔满地、人迹罕至,也是词人和所有饱受战争之苦的宋人最愿居住的地方,因为它能给人自由、安宁。
再如刘辰翁的《山花子》: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悲莫悲兮生别离,词人为了生计,不得不与爱人执手洒泪相别。走过了送别的章江渡口三十里路,还是泪流不止、心痛不已,不由泪眼模糊地仰问苍天:命运究竟为什么要我们相离别?此去不知何年再能相见,从此只能两地相期相望了。“泪依然”的词人如何调整自己的情伤从而获得自我内在的和谐?为了爱人的嘱托,在料峭春寒的欲雨的傍晚赶路,还是早点住宿吧。词人回顾来路,与自己一路相伴的尽是芳香的花草。后唐词人牛希济的《生查子》曰:“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此处女主人翁想到的不仅是自己,而且更想到的是相爱的人,为了慰藉爱人的相思,分别叮嘱道:想我时,你看看那芳草,那就是我,你怜爱芳草,就是爱我。《山花子》的主人翁看到一路的芳香花草,似乎感觉到爱人与自己时刻相伴,一路不时看到灼灼开放的桃花,似乎看到了自己爱怜的爱人的娇美脸庞。与爱人既然分别,总是伤心不已于事何补?有这样美丽的天气景致,就算为了爱人还是高兴一些吧。借着自然景致,词人由伤心不已的“泪依然”转变为喜悦的“得人怜”,终于从悲伤的情态中解脱出来。
词人们于山水间赏春花,延秋月,登高舒啸,濯秀赋诗,弦歌相续,调适身心;又可由山水景物增进学识,养性,励志,启智,从而在山水的启迪下问津渡,溯渊源,明道脉,辨清浊,有所悟。欧阳修认为:“道之明者,故能达于精通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然后山林泉石可以乐。必与贤者共,然后登临之际,有以乐也。”{4}我们亦可以说山林泉石可使人“道之明”,它使词人们超脱时空、超脱名利甚至情感,摆脱了重重束缚的词人们“故能达于精通穷通之理,能达于此而无累于心”的休闲境界。
{1}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 罗大经著、王端来点校:《鹤林玉露·丙编卷之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1-282页,第282页。
{4} 欧阳修:《答李大临学士书》,《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九),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502页。
作 者:张翠爱,盐城工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诗词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