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审美生产与消费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消费文化视域下,审美的生产和消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在机械复制技术的推动下,审美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和符号化的倾向,“仿像”成为审美生产的主要机制和方式,审美的消费也渗透到消费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日常生活领域,审美的消费呈现出审美化、体验化和视觉化等新特征,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其突出的体现。
  关键词:消费文化;审美;生产;消费
  后现代社会中,以商品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模式被以消费为中心的消费社会模式所取代,商品的使用价值也被商品的交换价值所遮蔽,各种符号和影像之流充斥在商品和消费社会中。消费社会是随着资本主义不断扩张和资本主义的日益全球化而出现的,与此相应,消费文化也浮出水面。费瑟斯通对消费文化做出过清晰的界定:“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文化来说具有核心地位。这里有双层的含义: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之中。”①可见,消费文化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文化的消费化和消费的文化化。从本质上来看,它是由于商品化逻辑的渗透而在文化形态上的展现,消费文化也是消费品逐渐虚拟化、符号化、形象化和诗意化的表现,以及商品与艺术、物质与文化全面融汇化合的必然结果。消费文化是以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为基本前提的,它关心的是消费时的欲望、快感和梦想,它所产生的是符号和影像之流。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审美观念大大不同于现代时期的审美观念,现代时期的人们关注的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价值,而消费文化的审美观更多的指向产品的消费、包装和符号意义,消费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审美的多种选择和方法,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消费“景观”。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审美特征具体如下:首先,消费文化的审美价值是表面化的,它更多的指向产品的表层。这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审美表层化,它是对产品和现实的一种装饰;其次,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具有视觉性,充斥着影像之流。“仿像”成为审美主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手段,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被符号所包围,物品本身的实用价值已被美、浪漫和情调等符号意义包围。消费文化主要诉诸于外在的形象,追求感官的愉悦,力求在外观上吸引人的眼球,以便在短时间内激起一种审美上的愉悦;第三,后现代时期的审美生产和消费更倾向于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并对其周围的各种活动进行审美观照,从而使平庸的日常生活呈现为一种审美化的景观。
  一、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审美文化生产与消费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审美的生产和消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日常生活也被各种影像之流包围、美化,美学以审美的形式呈现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因此成为审美生产和消费的主要领域之一。在消费社会中,审美的生产和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审美的生产日益大众化、多样化和世俗化,审美的生产与消费生产逐渐合流;审美的消费也追求时尚化、感官化和娱乐化。尤其是审美逐渐向日常生活等领域靠近,审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逐渐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领域中,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活动方式,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体验。
  (一)审美文化的内涵
  审美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其内涵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前现代时期,审美文化与宗教、哲学和政治相联系,它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依附于其他文化领域。如古希腊时期的审美文化主要体现在古希腊神话之中,而中世纪的审美文化则依附于宗教之中,尤其是依附于基督教文化。在现代时期,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立性,它拥有了自己的审美主体、审美领域和审美机制。面对充满异化的现代世界,审美文化不再依附于宗教或政治,而且还起到了宗教性质的“救赎”作用。到了后现代时期,审美文化则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态势,与现代审美文化相比,它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在消费社会中,审美文化更加突出其消费性从而具有鲜明的特征。
  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合谋,审美活动变成了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审美活动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消费,它既是一种审美性质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经济活动。审美文化在消费社会中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和商业策略,它与商业和消费交融在一起,文化产业的出现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二)审美文化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生产与消费
  消费时代的审美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审美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结构中的一个环节或一部分。审美文化和日常生活彼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审美文化已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它构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也塑造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①审美文化越来越青睐日常生活领域,它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日常生活也因此而经历着一场审美化的革命,具体表现为:
  首先,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现代时期,审美活动是独立于日常生活而存在的,它排斥日常生活中的感性体验,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体验。因此,审美活动超越一般的日常生活活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审美活动又承担着救赎的功能。现代日常生活被工具理性所操控,呈现出千篇一律、刻板和单调的特性,而审美活动则被看作是拯救日常生活的主要手段,它可以把人们从呆板、麻木和琐屑的日常状态中拯救出来。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审美活动不再超越于日常生活,也不再对日常生活起到救赎作用。在消费社会的商品逻辑的诱导和操控下,审美活动开始与日常生活领域相融合或降格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逐渐地被日常生活化和世俗化了。
  其次,审美文化呈现出日常性。审美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并把日常生活美化成一幅美丽的生活景观图。现代审美文化具有非日常性和超功利性,而在消费社会中,审美文化则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生活越来越审美化,而审美也越来越生活化。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反过来控制了审美文化,审美在经济活动中演变成一种增加经济效益的元素,在社会活动中则成为美化日常生活的一种手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到休闲娱乐活动都被审美所包围、所美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景观。正如韦尔施所言及的那样,现实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审美化浪潮,审美因素扩展到现实中的各个角落,审美化的领域从艺术逐渐向日常生活、政治、生态、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渗透。   第三,审美文化在消费主体上突出大众性,在消费形式上追逐时尚化。在传统的现代社会,审美只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以外的艺术馆、剧院、展览厅、沙龙等艺术团体之内,它是少数人的活动,也是贵族区别于一般人的标志。消费时代的审美活动不再是自绝于日常生活,也不再是贵族或高雅人士的专属活动,审美文化越来越趋向于日常化和大众化,而且以大众的审美趣味为导向。审美文化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大众的审美逻辑和审美趣味操纵着审美活动的生产和消费。另一方面,市场的生产逻辑也在引导着审美文化的生产方向,作为一种具有消费性质的审美文化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不断地变换样式,追逐时尚风潮,进而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最后,审美文化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生产与消费以审美体验为主要方式。审美文化丰富并改变了日常生活的体验,带来一种审美愉悦。现代审美活动注重审美感,以美感为价值诉求,它排斥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欲望和娱乐快感。在消费文化时代,审美文化已经溢出了原先的文化圈子,进入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一种人人都可追逐的消费品。审美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把人们从呆板的日常生活中解救出来,审美活动美化了日常生活,使得日常生活充满艺术化和诗意化,带来了一种审美愉悦,最终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二、审美的生产方式——“仿像”
  在消费社会中,审美的生产被纳入到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审美的消费也进入了非审美领域。“仿像”成为审美主要的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手段,并笼罩着日常生活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呈现为一种符号化的特点和意义,它们的使用价值已经被这种符号、意义遮蔽,物品已被美、浪漫和情调等符号意义包围。“仿像”以符号形象、象征意义和影像为主要表现形式,把现实与艺术相联结,并赋予平庸的日常生活一种神奇的审美力量。
  (一)消费社会与“仿像”的全面蔓延
  西方学者对于消费社会的诊断大都从消费出发而非生产,波德里亚也不例外,他一方面指出消费社会中生产的丰盛,另一方面又把视角转向了消费社会中的符号体系和影像。波德里亚首先描述了消费社会中生产的丰盛和过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①人们越来越被商品包围和左右,商品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商品自身具有逻辑性,它自身形成了一种“物体系”,消费主体只是这一体系中的一个角色,是物体系生产出来的客体,这种物体系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与消费,其意在揭示出消费社会中的变异,主体的消费也只是一种幻象。为了进一步揭示这一问题,他运用符号论的原理来说明这一切现象。在他看来,消费已被符号所操控,人们消费的不再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是这些符号体系所提供的幻象,诸如声誉、身份、欲望和价值等等。
  由此看来,消费社会的符号体系打破了“符号”与“意义”的二元统一,“符号”不再受“意义”的约束,相反“符号”生产着“意义”。波德里亚把这种生产性的符号体系称之为“仿像”(有的学者译为“拟像”,本文用“仿像”这一译法),他认为当今社会已是一个虚拟影像盛行的时代,仿像代替了先前的模仿和机械复制,并笼罩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仿像取代了现实,成为一种“超真实”。在《仿像与拟真》中他具体描述了仿像生成的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符号是对自然和现实真实的再现,是一种和谐的模拟;在第二阶段,符号则隐藏或扭曲了现实本身,它不再是对现实的如实再现而是对现实的歪曲和变形,但其最终还是指向真实的现实;在第三阶段,符号貌似很真实,但真实并不存在,它只是掩盖了真实的缺场;在第四阶段,符号已完全的脱离真实,它拥有自己的逻辑和秩序,它与真实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它可以制造出一种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现实”。詹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矛盾》中区分了“摹本”与“仿像”这两个概念,他认为“摹本是对原作的一种模仿,而且永远被标记为摹本,原作具有真正的价值而摹本只是从属于原作,摹本可以帮助人获得一种现实感。仿像则不同,它是那些没有原本的东西的摹本,其特点是没有任何劳动和生产的痕迹”。①通过对波德里亚的“仿像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消费社会中,仿像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指涉的对象,与现实没有任何对照,它只是它自身。
  (二)“仿像”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生产和消费
  在“仿像”生成的四个阶段中,波德里亚关注的第四个阶段,符号一方面与现实没有任何关联,另一方面它又反过来塑造着现实。“仿像”作为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它也在生产着现实世界,塑造着日常生活领域。在“仿像”盛行的消费社会中,日常生活逐渐被它所操控,美学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塑造着日常生活。
  首先,“仿像”生产着了日常生活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脱离现实的符号系统,“仿像”生产出的那些超真实的形象并笼罩着日常生活,逐渐代表着日常生活,最终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迪斯尼乐园,起初只是一种“仿像”系统的形象作品,后来逐渐融入到社会与日常生活中,并代表着美国式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现实存在。“唐老鸭”与“米老鼠”最先是作为一种虚拟的形象而存在,后来逐渐变成了美国家庭中孩童生活的玩具甚至于生活必备品,并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次,“仿像”塑造并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仿像”制作的超现实的符号世界充斥着整个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中主体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和意识形态都受到它的影响和制约,电影中虚拟的人物形象、广告里宣传的生活风格和消费理念以及杂志上倡导的家居生活都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已经受到操纵,并把这种虚拟的东西付诸实践。
  再次,“仿像”用审美的体验丰富着日常生活经验。在消费社会中“仿像”生产出各种审美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来丰富单调、刻板和自动化的日常生活经验。人们把自己置身于一种虚拟的空间中,通过对各种形象化、视觉化和拟真化的审美体验改造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经验。如在上海世博会中,人们在高科技自造的“仿像”世界中体验着各种风格的建筑和家居生活,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和环境,人们在体验这种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在无意识中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这种审美体验。   最后,“仿像”以审美的形式塑造着日常生活。符号世界的出现使得现实中的形象、影像激增,并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界限,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都处在审美光环之下。具体的形象和影像之流漫游在日常生活的周围,并通过审美的形式改变着甚至是操纵着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仿像”对日常生活的呈现是一种审美化的呈现,它塑造了日常生活的多样风格,引领着日常生活的潮流,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审美范畴和审美领域的扩大、延伸,同时也是对审美的一种消费,它使审美与日常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三、审美消费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在后现代社会中,现代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遭到遗弃,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各种传媒和影像之流充斥于日常生活领域之中,通过符码、图像、仿真的技术复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着一种比现实还真实的超现实世界。与此同时,美学和艺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和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美学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要素,复制技术使得艺术的生产日趋现代化,美学被纳入到了生产和消费的领域,也因此而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后现代时期的美学和艺术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它们更多地和社会、政治、经济和权利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一)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具体内涵与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他们把其纳入到文化研究领域,意在阐释后现代社会或消费社会中出现的独特现象。费瑟斯通最早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做出了清晰地阐释,并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这本著作中提出了一个美学论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费瑟斯通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是与后现代主义或消费社会密不可分的,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高雅与低俗、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距离的消解,突出的是实在与影像的混淆以及超真实,否定现代社会的艺术自律和深度模式。因此,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的一个策略,其意在填平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铲除现代社会中艺术自律运动带来的等级和不平等。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具有以下三重意义:
  首先,它指的是“那些艺术的亚文化,及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①这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呈现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它既冲击了艺术品在博物馆中的神圣地位和艺术品的高雅风格与品位;又改变了艺术本身的内涵,认为艺术品可以是所有事物,这就完全消解了传统的艺术概念。
  其次,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指的是那种“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②费瑟斯通把它称之为一种“谋划”,揭示了日常生活本身的一种可塑性和建构性。在这种谋划中,它既关注一种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到艺术与知识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的双重性。
  第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更多的是那些“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和影像之流”。③在后现代时期或消费文化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被交换价值遮蔽或替代,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这种符号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的、虚假的幻象。波德里亚的“仿像”理论说明了这一点,由符号所构成的这些影像之流深刻地改变着、塑造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经验被审美体验所取代,现实中的形象、影像激增,并消解了现实与想象世界之间的界限,具体的形象和影像之流漫游在日常生活的周围,并通过审美的形式改变着甚至是操纵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处在审美光环的照耀之下。
  (二)审美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审美化
  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中受到高度关注,新型的媒介人或消费文化的英雄们把生活方式与审美、消费、商品相融合,使其成为对生活的一种谋划,成为对自己个性的展示。后现代或消费文化是一种无深度的文化,它表明了先前那种统一、一致的文化意义被消解,既有的符号等级体系也被摧毁了,那些确定文化整体基调的西方社会上层的生活方式已经消失。后现代美学不断地生产着关于生活方式的影像和信息,日常生活的风格化在大众中普遍流行。
  在詹姆逊看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一系列光怪陆离的影像,并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后现代的日常文化是一种形式多样的与异质性的文化,有着过多的虚构和仿真,现实的原形消失了,真实的意义也不复存在”。④消费文化的盛行带来了文化的失序和风格的杂烩,它在产生了大量的影像之流的同时,也在重新组织着日常生活的体验。在日常文化体验层次上,审美的形式被用来呈现日常生活以及人们的感知方式,审美的体验也因此成为消费和生活的主要方式。消费文化带来了感官享受的娱乐和不计后果的审美快感,一时间闲暇的消遣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与闲暇体验和消遣相结合,最终转变成一种闲暇的生活方式。另外,新型的文化媒介人积极地推进知识分子或艺术家的生活方式的发展,并不断地向消费者推广普及,他们向消费者提供关于生活方式的信息,以满足消费者构筑一种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费瑟斯通在指出消费文化或后现代的生活方式审美化的同时,还提到了城市文化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审美建构。
  在费瑟斯通看来,后现代化的城市不仅呈现出一种审美化的景观场景,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城市总是有自己的文化,他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产品、人文建筑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特殊的深层文化符码也许使我们倾向于将城市主要看作是一种经济的、功能的或审美的实体。在当代城市中,生活方式不再是呈现差异或固定的,而是更为活跃和积极的。在一些社会学家看来,西方城市的中心主体不断地遭到消解,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也就开始越界,超出了严格的等级和阶级界限。在后现代化的城市中,日常生活呈现为一种幻象和风格的大杂烩,符号等级和差异被抛弃,即时的感官体验和审美快感包围着人们,这是一种超越个人主义的运动,费瑟斯通将之称为“后现代部落”。另外,后现代城市中的主题乐园、购物中心、林荫道和商业广场等活动中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后现代式的狂欢化的体验。在这里,各种风格相杂烩,各种影像之流充斥其间,这种消遣方式成为后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费瑟斯通对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了谱系学的梳理与考证,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和消费主义、后现代体验以及后现代城市相结合,对其做出了深刻、详尽的阐释,不仅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时代背景,还分析了审美因素是如何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何发挥其生产作用的。他的消费文化理论是对波德里亚“商品-符号”理论的一种实际运用,尤其是在论述到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第三种意义时,他把波德里亚的“仿像”概念作为其理论的核心。
  后现代时期,审美的生产和消费逐渐靠近日常生活领域等非审美领域,并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在机械复制技术的推动下,审美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现代化和符号化的倾向,“仿像”在社会生活中的盛行足以说明这一点。与此同时,美学的消费也渗透到消费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日常生活领域,美学的消费呈现出审美化、体验化和视觉化等特征,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其突出的体现。
  【责任编辑 付国锋】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各个评价指标的关系,利用逻辑分析、灰关联度分析及矿场统计分析等方法,最终确定出包括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年注采比、地层能量保持水平、自然递减率
"三全育人"模式既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种系统性的指导思想.教师要提高站位,以知促行,强化担当,以行践知,切实做好并深入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我校在三全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局部位置定容体发育。定容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能量得不到及时补充,产量递减迅速。注水替油技术能有效提高该类油藏的采出程度。从油水关系
摘 要:任访秋先生的《中国文学史散论》既有宏观的文学史通识,又有对特殊、重要的文学现象、事实的历史阐释;既具古典研究的精细分析和严谨实证,又富现代学术的逻辑思辨和创见卓识。这部写于民国时期的论著存在着与乃师周作人的“潜对话关系”。其中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文章,在在受周氏影响,而写于40年代的文章却有根本性的转变,体现出任访秋先生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和良知。  关键词:任访秋;《中国文学史散论》;周
转炉炉龄是炼钢生产的一项重要综合经济技术指标。通过对宁波180t顶底复吹转炉最近炉役期的钢产量、终点氧、耗氧量等冶炼工艺指标和维护运行等分析,测算主要工艺指标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