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中研究立足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基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学生健康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在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进行为期五年的教学实践,针对学校心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心理教育场的核心理念,构建了学校心理教育场,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
关键词:心理教育场;学校;家庭;社会;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0015-02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难点问题。
一是心育理念问题。当前某些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一味只看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学生出了问题就应找学校。
二是心育师资问题。①心育教师严重匮乏。我们先后对200多名在岗教师进行心育知识检测,发现教师的心育专业素养令人堪忧,而且广大中小学缺少专职心育教师。②心育知识的缺乏。在团体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不佳。③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班级心育效果差异大。
三是心育教材问题。①从理念上来说,教材编写主题偏向于消极心理调适,而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不足;②教材编写的视角采用第三人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四是心育途径问题。首先,教师的心理辅导没有针对性,无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校的特点采用适用的心理教育方法。其次,育人途径单一,主要是学校教师的个案咨询、团体辅导。
(二)基于学生健康发展需要
现在的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家庭与社会的高期望,面临着学业发展与素养发展的巨大矛盾,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认识和完善自我。
(三)基于学校发展实际需求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我校”)处于城乡接合地带,生源比较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周边的社区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加之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敏感脆弱、胆小等,这让教师感到非常棘手。
基于以上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开展“心理教育场”的研究,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研究结论
(一)开发了心理特色课程资源,逐步完善了心育体系
开发了校本教材。我们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在继承和借鉴已有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适用于1~6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课本》(见下表),共3册。教材的编写遵从了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设计了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材内容和形式,以故事、游戏为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编写了心育读本。这是由学生、教师、家长的心育成长故事、心育感言等组成的故事读本。具体做法是,先由学校、家庭、社区开展各种心育活动;再让学生写认识、写收获或者推荐故事。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写出自己的领悟和思考,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生活与做人的道理以及方法,引领学生的心灵驶向健康和谐的港湾。家长写感悟,有利于提升参与度,提高心育认识和家庭心育水平。故事读本的内容包括学生推荐的故事、学生心理自画像、学生自我成长故事、教师的天使档案、天使感言、家长心育感言等。
(二)构建了学校心理教育场,多方位联动,合力育人
1.学校心理教育场的组成
学校心理教育场借用磁场的概念,我们认为学校心理教育场由若干条“磁力线”(作用力)即班级教育、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活动、学校—社区互动活动等构成。
通过图1数据对比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①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②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③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④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心理辅导教师
经过探索与实践,近五年,我校先后培养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沙盘游戏师3名、心理护理师100名等(见图2)。他们在帮助学生构建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
三、分析和讨论
历经五年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尤其需要更多经费方面的机制保障。其次,社会大环境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得到普遍开展。大多数学校缺少专职的心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结构和稳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祁乐瑛,梁宁建.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2):262-265.
[3]刘映云.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11):184-185.
[4]丁 睿.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制度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心理教育场;学校;家庭;社会;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1-1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4-0015-02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难点问题。
一是心育理念问题。当前某些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一味只看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有的家长认为教育都是学校的事,学生出了问题就应找学校。
二是心育师资问题。①心育教师严重匮乏。我们先后对200多名在岗教师进行心育知识检测,发现教师的心育专业素养令人堪忧,而且广大中小学缺少专职心育教师。②心育知识的缺乏。在团体心理健康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不佳。③心理健康教师水平存在差异,导致班级心育效果差异大。
三是心育教材问题。①从理念上来说,教材编写主题偏向于消极心理调适,而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不足;②教材编写的视角采用第三人称,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四是心育途径问题。首先,教师的心理辅导没有针对性,无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校的特点采用适用的心理教育方法。其次,育人途径单一,主要是学校教师的个案咨询、团体辅导。
(二)基于学生健康发展需要
现在的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家庭与社会的高期望,面临着学业发展与素养发展的巨大矛盾,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认识和完善自我。
(三)基于学校发展实际需求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育才学校教育集团(以下简称“我校”)处于城乡接合地带,生源比较复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周边的社区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加之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敏感脆弱、胆小等,这让教师感到非常棘手。
基于以上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开展“心理教育场”的研究,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研究结论
(一)开发了心理特色课程资源,逐步完善了心育体系
开发了校本教材。我们以《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在继承和借鉴已有成果、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适用于1~6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课本》(见下表),共3册。教材的编写遵从了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设计了符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材内容和形式,以故事、游戏为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
编写了心育读本。这是由学生、教师、家长的心育成长故事、心育感言等组成的故事读本。具体做法是,先由学校、家庭、社区开展各种心育活动;再让学生写认识、写收获或者推荐故事。教师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写出自己的领悟和思考,侧重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生活与做人的道理以及方法,引领学生的心灵驶向健康和谐的港湾。家长写感悟,有利于提升参与度,提高心育认识和家庭心育水平。故事读本的内容包括学生推荐的故事、学生心理自画像、学生自我成长故事、教师的天使档案、天使感言、家长心育感言等。
(二)构建了学校心理教育场,多方位联动,合力育人
1.学校心理教育场的组成
学校心理教育场借用磁场的概念,我们认为学校心理教育场由若干条“磁力线”(作用力)即班级教育、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家校互动活动、学校—社区互动活动等构成。
通过图1数据对比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在下面四点:①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②能与周围的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尊重别人;③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面对生活中的问题,适应环境;④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心理辅导教师
经过探索与实践,近五年,我校先后培养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3名、沙盘游戏师3名、心理护理师100名等(见图2)。他们在帮助学生构建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
三、分析和讨论
历经五年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还有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尤其需要更多经费方面的机制保障。其次,社会大环境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得到普遍开展。大多数学校缺少专职的心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结构和稳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正夫.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祁乐瑛,梁宁建.场依存性-独立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旋转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32(2):262-265.
[3]刘映云.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11):184-185.
[4]丁 睿.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制度建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