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国的道家文化与西方的希伯来文明同产生于“轴心时代”,二者的幸福观颇有可比性。兹以《希伯来圣经》《老子》《庄子》为主要文本,探讨它们的幸福内涵。二者都肯定人能获得终极的幸福——即《希伯来圣经》所指出的弥赛亚时期的幸福与道家“道通合一”的境界所隐喻的幸福,但他们获得幸福的具体方式迥然不同。希伯来宗教中,世界在耶和华的绝对掌握下,人要注重现实性与群体性,在信仰的框架里追求幸福。在道家哲学中人活在一个循环的宇宙中。“求福”完全依赖个体的修为,精神性与个体性被格外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