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地理课堂上使用的反思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微课的兴起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逐步使用,微课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出一些问题,本文就微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望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利用好微课,使微课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微课 地理课堂 突破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27-01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中,虽然课堂教学还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课堂讲授还是学生知识获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设备在校园在普及,教师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提供者,更不是知识的唯一权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既涉及到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牵涉的时空范围广,地理要素多,区域特征纷繁复杂,知识的跨度大。由于地理对象的复杂、抽象、广阔,传统的粉笔、挂图加课本的这种教学手段无法直观生动的再现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成为了地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微课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师生可以在视频中阅读文字,倾听讲解,欣赏画面,努力思考。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自身的魅力,受到了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逐步成为了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议题。随着微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逐步使用,微课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下笔者就微课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微课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1.微课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地理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比较复杂抽象,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也无法获得亲身的体验。微课由于有效截取了课堂教学中的最精彩片段,进行整合、组合和优化,可将地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制造出精彩的片段,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地球运动这一章内容是既是重点但同时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遇上困惑。而微课可以把所讲授的内容呈“点”化、“碎片”化,这些地球运动知识点给分解,做成不同内容的微课,如“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原因探索”,“黄赤交角概念”,“昼夜长短的变化”,“晨昏线”,“正午太阳高度角”,“地转偏向力的产生”。把地理知识点做成不同的微课,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具体化,降低了难度,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2.微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教学在教学形式单一化和模式化,方法上只關注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微课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剌激,使他们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微课不仅使我们教学形式上多样化,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学地质灾害中火山和地震的时候,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只能听老师口头的介绍,缺乏感性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利用微课介绍火山和地震,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通过观察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
  3.微课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地理学科具知识点繁杂、知识体系复杂,给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记忆、理解带来巨大的困难。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顾及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大,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传统教学并不一定能满足不同层次阶段学生课程需求,容易造成有一部分学习优异的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基础稍差的吃不了。教师可将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他们可以通过微课再现教师的讲解过程,对于之前掌握的不好或者遗忘的知识及时复习强化,为学生多方位开展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
  二、使用微课过程中的困惑
  由于微课对大多数学校和老师来说都还是新生事物,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新的途径。所以现在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完善、感到不少的困惑。
  1.微课的知识点较为孤立
  微课往往是就某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知识点较为孤立,无法做到知识的整合和其他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利用微课学习可能学到的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使用微课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点的整合联系,让知识点不再孤立。
  2.微课教学资源不足
  现在微课素材大多数来自网络,虽然网上的微课数量多,形式多样,但不一定能为你所用。不同的微课制作切入点,老师的授课方式,个人喜好不经相同,所以真正在网上搜索到的相关学科并能为自己所用的微课资源不多。为此,教师自己在平时要注意搜集微课素材,建立自己的微课素材库。
  在地理课堂引入微课,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益有效补充形式,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但是,不论其如何,微课只是众多教学辅助手段的一种,其作用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总会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微课但不过分依赖微课,克服微课使用中的不足,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利用好微课,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2]郭春喜.地理微课的几个认识误区[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0).7.
  [3]高凌峰.关于微课教学对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J].课程研究,2015(05).245.
  [4]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大飞机液压千斤顶人工操作同步效果和稳定性差的情况,本论文在原有工况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建模,在建模中考虑了支点动态负载力对系统的影响。针对三缸在运动过程中的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所必须做的公益事业,它首先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
运用回路矢量法对混合驱动七杆机构进行了正运动学分析,分别求出了混合驱动七杆机构中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解析表达式。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伺服电机的运动规律,不
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社会主义法律理论,它根植于中国法治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蕴含四个维度:良法善治的核心内容、以
针对液压泵的特点,首先分析了柱塞泵的故障模式及故障机理,然后通过分析确定了温度、压力、转速是与敏感应力相关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利用敏感应力可以进行液压泵寿命的验证的结
针对现代化施工对特种工程车辆的要求,讨论了采用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的数字化电液伺服转向控制系统的建模和实现过程,通过采用开环参数调节和闭环系统控制,实现了多轴驱动的大型工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是一种施工敏感性材料,砂浆充填层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不但取决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组成与配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性能与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
利用Festo实验台开发了综合性的气动实验项目,包括气压传动与控制、电气工程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实验项目。学生可通过这些实验,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快速熟悉机、电、
介绍了舰船上某型特种输送设备试验台架的设计过程,包括液压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测控系统的改进。针对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技术改进后,该试验台架提高了原设备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