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1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以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治疗,手法隔天1次,每周3次,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手法每天1次,每周5次,休息2 d,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Borden氏测量法测量颈椎曲度,采用皮尺测量法测量颈椎活动度,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右侧屈的活动度分别为(9.87±3.88)mm比(6.75±3.40)mm、(3.22±1.16)mm比(6.51±1.95)mm、(16.69±1.49)mm和(14.49±1.30)mm、(11.26±0.95)mm比(14.07±1.16)mm、(11.59±1.28)mm比(13.11±1.71)mm、(12.59±0.96)mm比(13.02±1.14)mm、(12.09±0.91)mm比(12.49±0.92)m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26和3.558,5.554和3.408,4.702和3.382,5.003和3.605,7.004和3.882,5.036和3.554,4.818和3.588,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前屈、后伸、左旋转、右旋转的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2、3.638、3.0338、3.251、3.422,均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4,P<0.05)。

结论

仰卧位后伸定点旋转扳法为主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在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活动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烧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发生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标本接收后分别划线接种于不同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3年版CLSI进行判断。对多重耐药菌产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数量最多,分别为87株(38.3%)和73株(32.
目的:探讨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中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岁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和<60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年龄≥60岁者100例作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组,将年龄<60岁者100例作为非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老年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