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流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将人设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其在约束条件下会应用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求解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行为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解释力度下降的情况下结合心理学成果构建了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流经济学进行批判地发展。鉴于此,本文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归纳其分析框架特点进行分析,并与主流经济学及其分析框架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总结二者的范式相通性。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 分析框架
  一、导言
  主流经济学是在当今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称之为“主流”,是因为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依然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反映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1]主流经济学基于理性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理性的、自私的,其目的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其效用最大化。冯·诺伊曼-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与一般均衡理论构成了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一直奉行理性主义传统,并把理性“经济人”假定和个人主义作为其方法论的主导。而在行为经济学中,人是有限理性的,其进行经济决策时有时往往会忽视效用最大化。因此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有机组合。[2]在行为经济学发展的这两次浪潮中,其挑战了主流经济学“经济人”假设的同时,也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主流经济学模型当中。因此,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基于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范式相通性,这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特点,并与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进而总结二者的范式相通性。
  二、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主流经济学方法论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主流经济学经历了如上三个阶段。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在如上三阶段中以理性主义方法论为主导,其中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体现了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特点。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利己心”的支配, 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共同利益。这种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就是“经济人”。而后杰文斯从个人及其需要需求出发,给市场规律提供一种数学的说明,以边际原理论证经济人所应遵循的法则。马歇尔也以“经济人”作为其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可见, 主流经济学理性的第一个含义就是人的自利性“经济人”假设。基于“经济人”假设,主流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从斯密在《国富论》中抽象法与现象描述法的并存,到主流经济学数学化过程中的实证主义出现,再到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的广泛接受。在二十世纪末,博弈论的出现弥补了把这种“经济人”作为抽象的人看待而忽略了各“经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这一空缺,同时还加强了主流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
  (二)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
  主流经济学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人”获得信息时,能够正确了解信息。同时,对于信息的理解,其能够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做出相对应的最优决策。而最优决策指“经济人”在给定约束条件下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应用冯·诺伊曼-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来在风险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投资者为例,投资者的信念更新遵循贝叶斯法则,多个投资者在这样的法则下进行决策,各最优决策之间相互影响形成市场一般均衡。这样的分析框架相当简洁明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获取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发现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出现了解释力不断下降、与现实经济数据不一致的趋势。正如引用冯·诺伊曼-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函数”在金融领域中计算期望收益无法解释现实世界的股权溢价之谜。
  四、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一)行为经济学方法论
  以理性“經济人”作为基本假设的主流经济学不可能排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而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中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自由主义、原子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即自由的追求其利益最大化。行为经济学在方法论上仍以自由主义为传统,对于个人主义,行为经济学提出的有限理性行为人假设虽然解释了在某些场景下理性个体与非理性行为的冲突,但在根本上并没有否定行为人具有理性的一面。因此其在方法论上并没有突破个人主义。同时,行为经济学对异质性行为人的非理性行为和利他行为进行分析意味着对功利主义的驳斥。正如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到的:我们由于境况恶化所遭受的痛苦远远大于我们由于境况改善而得到的欢愉[3],便是损失厌恶理论的雏形,基于此,人们在决策中往往是有限理性的。但其在根本上还不能完全摆脱功利主义。从直接效用角度进行分析,有限理性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利益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人”的人格假设进行了补充。
  (二)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
  均衡的分析范式构成了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其中弗农·史密斯所提出的诱导价值法即在实验中不交易实际的货物,而是用代币构建市场以验证经济学原理,这对于检验市场规则变化时发生的状况极为便利。同时其逻辑清晰的优点在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中更能体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各行为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人的行为不仅建立在个人有限理性的基础之上, 而且还要受到其他人行为的影响, 因此博弈论的引入可以为行为经济学研究行为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联提供一种便利的手段, 可以给予行为人有限理性的特征更加深刻的揭示和细致的描述。
  五、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比较
  (一)基本方法论比较
  主流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在方法论上都遵循了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功利主义。行为经济学在根本还没有完全否定主流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而只是对异质性行为人的一些特殊行为以及种种行为偏误进行了补充,将主流经济学的一些随机误差归结为“系统误差”并进行研究。行为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在逻辑构建上都大量采用实证分析法和数量分析法,同时引入博弈论与心理预期的影响。行为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加入实验分析法,同时大量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异质性行为人进行分析。   (二)分析框架比较
  由上文可知,主流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在分析框架上都遵循均衡分析范式。所不同的是,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异质性行为人对于信念的更新并非遵循贝叶斯法则,同时,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异质性行为人所做出的最优决策的并非基于冯·诺伊曼-摩根斯特恩“期望效用函数”的最大化。
  在主流经济学所采用的贝叶斯法则下,个人应当同等看待成功与失败,而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个人常常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偏误。因此,在行为经济学中,受到过度自信偏误影响下的异质性行为人将不再按照贝叶斯法则更新信念,也就是不再把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看成同等重要的事件。行为经济学家将这种信念更新法则容纳到均衡分析范式中,以投资者为例,由于投资者对于过去的交易经历给予不同的权重,这些投资者在交易中将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其交易行为也将会越来越激进。由于信念更新法则存在偏误,投资者没有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不足。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累积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
  在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下,个人在进行收益风险决策分析时采用的目标函数是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冯·诺伊曼与摩根斯特恩在20 世纪40 年代的一项研究中提出了期望效用理论,指出如果个人的偏好满足一系列公理,个人的偏好可以用冯·诺伊曼- 摩根斯特恩效用函数来表示。时至今日,这一效用函数已经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建模的标准工具。不幸的是,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总会系统性的违反期望效用理论,因此行为经济学中的展望效用函数应运而生并成功解决了许多期望效用函数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正。按照展望效用理论,一个投资者在大量获利后将变得非常保守,不愿承担一点点的风险; 相反,如果这个投资者遭受了大量损失,他又会变得极度激进,愿意承担很高的风险来“翻本”。利用展望效应理论,行为经济学家成功的解释了许多在主流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难以解释的现象。
  (三)分析特点比较
  与主流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是从关注种种与均衡不一致的“异象”入手获得發展的,而这些“异象”往往与非均衡密切相关,表现在非均衡的消失速度,以及非均衡的来源。
  主流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不同分析框架下的非均衡消失速度是不同的。在主流经济学的假设下,市场中各种正常运行的出清机制,保证了非均衡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称为“有效市场假说”。而行为经济学认为由于多种摩擦等现实市场中各因素影响的存在,会导致非均衡现象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
  第二,主流经济学认为市场均衡是内在稳定的。除非有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均衡将持续下去。市场中价格最终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任何人都没有动机去偏离均衡状态。能够引起非均衡的只有外部冲击。而行为经济学家认为非均衡也可能从内部产生,更明确的说,非均衡也可能产生于投资者自身的行为偏误。在市场并未受到外部冲击时,仅仅是由于异质性行为人的行为偏误也会导致非均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春敏.主流经济学数学化的内在逻辑[J].教学与研究,2017,(11):81
  [2] 韦婷婷. 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0,(12):54
  [5]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1.
其他文献
【摘 要】 2014年以来,扬州市全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农村产权进场交易,据“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汇总统计,截止2018年5月22日全市农村产权累计实现流转交易14881笔、交易额47.4亿元,溢价1.67亿元,溢价率3.5%,扬州市农村产权交易量、交易额均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扬州市着重从七个方
期刊
【摘 要】 企业组织结构在网络环境中该如何变革以更好的适应发展需要成为各个企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网络环境中的企业组织结构为主题,首先指出了传统组织结构在网络环境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引出了网络对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要求,然后通过分析网络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阐述了网络环境中企业组织结构该如何变革。  【关键词】 企业组织结构 网络 变革  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竞争力就在于它能正确把握与环境的关系
期刊
【摘 要】 在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之际。为了深入推进“枫桥经验”理论总结,适应现在社会需求,提高基层法治实施情况,故从“枫桥经验”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传统法治与现在法治的比较,论述“枫桥经验”的现代法治价值。笔者认为“枫桥经验”蕴含着三个法治价值,分别是效率,正义和公平,但是都体现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精神。  【关键词】 枫桥
期刊
【摘 要】 在创建良好贸易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外商制造业产业投资,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选取相关指标,分析贸易体制对外商制造业产业投资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贸易体制 制造业 产业投资  一、背景分析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全球化的步伐加强,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贸易体质和政策作为一国对外交往的主要制度之一,对本国开展贸易活动及
期刊
【摘 要】 绿色贸易壁垒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使用最频繁的一种为保护本国产业与市场的贸易限制措施,也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主要的贸易壁垒之一。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绿色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但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则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了面对这一壁垒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所引发的主客冲突现象不断增多,大多數主客冲突的发生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本文以旅游景区宰客现象为例,选取雪乡和西双版纳两地案例,分析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由于经济利益所引发的的主客冲突,并对这类现象所引发的主客冲突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旅游社会冲突 主客冲突 宰客 经济利益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正在从生产型社会向
期刊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的背景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和科学内涵。旨在为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的国际发展理念来主动培养全球意识;切实加强对话与交流,坚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积极弘扬共同利益观,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化 经济交流 经济建构  一、新时
期刊
【摘 要】 自2000年正式开始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在优化治理结构、加强发展战略、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实效。但各地经济技术开发仍采用并将长期采用“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投资开发企业”合署办公的模式。新时期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乃大势所趋,调整并优化这种政企模式已无可避免。这必然深刻影响国有投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机制的相应调整和规范,使其逐步向符合现代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型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力量。但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合理利用社会和国家资源进行融资,导致中小型企业在融资上困难。我们应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以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融资 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型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核心员
期刊
【摘 要】 教唆、帮助自杀一直是我国刑法中的一个盲点,对于应当如何具体操作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参考。本文通过对各国刑法对教唆他人自杀行为的立法规定和定性争议的梳理,在分析我国学者对此问题见解的基础上,对教唆他人自杀行为进行理性反思。  【关键词】 教唆 帮助自杀 定性 故意杀人罪(间接正犯)  一、概念界定  教唆自杀,是指他人本无自杀的决意,行为人故意用引诱、怂 恿、欺骗等方法,使他人产生自杀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