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外部作用于市场的因素不应简单地冠之以“干预”,而应是市场作为事物在其发展中必须接受的条件,不存在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条件的事物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科学,最初发源于希腊,原意指家政管理,后逐渐演变为国家管理。
从经济学产生到现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其后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等。古典经济学主张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反对政府干预,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守夜人”角色。但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的经济危机使得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动摇,凯恩斯主义登堂入室成为主流正统。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会产生经济危机,而且不会自动调节恢复均衡,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通过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以保证足够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度过经济危机。70年代后,奉行 “国家干预”理论的西方国家相继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并存,凯恩斯主义走下神坛。
继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兴起,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抨击凯恩斯主义,主张要保持经济稳定,应该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但凯恩斯主义不死,经过短暂的沉寂,以曼昆、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兴起,在坚持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养分,提出政府干预旨在修复市场失灵。
经济学流派纷呈,但均致力于解决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问题的出现和对问题答案的求索促成了经济学的演进和深化。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究其实质,经济学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其作用力场必定是市场。
那么,市场是否是事物?或者说是物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自由市场也是事物。若是事物,则外因的存在是应然也是必然。事物就有其规律,事物最终的状态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作用于市场的因素不应简单地冠之以“干预”,而应是市场作为事物在其发展中必须接受的条件,不存在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条件的事物,再自由的“自由市场”也有外因,也有外部约束条件,这是不容否定的现实。
政府作为市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不断地作用于市场,或主动,或被动,或“有心栽花”,或“无心插柳”,不能因在市场中发现了政府的影子,就武断地定义成计划经济或管制经济。市场作为事物绝不是百分之百自发形成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不间断的设计,无论是主动自觉的设计,还是“被设计”,绝对的纯自然状态根本不存在。自由市场不是一切皆自由,而是强调规则和规则的相对稳定性,信息和资源流动的非规则性干扰须被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自由市场绝不是原始的、自然状态的市场,否则的话,黑市和地下交易或许更接近这种僵化的定义。市场是事物,就会进化,进化过程中多种因素和变量共同作用是必然的。
按此逻辑,反观凯恩斯主义,居于其理论核心的政府干预不仅不是市场经济范畴的域外之物,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想有效发挥作用,必然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有效规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与政府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关键在于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相生相济,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
暂先换档,从经济学的发展演进穿越到中国旧时的王朝新政,特别是从那些荦荦大端的王朝新政中寻觅凯恩斯主义的痕迹,进而印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左右互搏”古已有之,国家与市场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顺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策集于中央,“利出一孔”,实行“官山海”的国家垄断,对铁、盐等自然资源进行绝对控制,同时又积极采用市场手段来进行调节,如对矿产资源实行“官有民营”的政策,即“与民量其重,计其盈,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对食盐资源实行“寓税于盐”的政策,即将税收转移到食盐的价格中,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市场积极性,齐国的经济实力由此不断增强。
战国时期,秦国用“商君之法”,在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改革赋税,鼓励农耕,经济上的“法家”与政治军事上的“法家”流异源同,其集权方式强化战时国家资源调配能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
西汉中期,为了外御匈奴内止纷争,汉武帝长期实行盐铁官营、算缗、均输、平淮、币制改革、酒榷等国家战时经济政策,在大幅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生产效率低下和政治腐败却伴生而至,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贤良方正派反对与民争利,主张与民休息、罢除专营、减轻赋税,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武、昭两朝财政大臣桑弘羊坚决捍卫政府对经济管理的唯一性,双方调和的结果是酒榷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依旧。
北宋庆历年间,土地兼并日重,冗官、冗兵、冗费等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经济危机频仍,范仲淹等实施变法,在经济方面主张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等,史称庆历新政。其经济政策取向是削弱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还权于中央政府。
到宋神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的危局更甚,王安石等继续变法,在经济方面推行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等,史称熙宁变法,虽然政策主流是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但是市场的力量亦融入其中,“市易法”之“市”虽只一字,却是“看不见的手”的史册留痕。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之风沉疴难祛,赋役不均,国库空虚,国贫民穷,张居正携万历新政登场,在经济方面,清丈田亩,厚农利商,改革赋税,推行“一条鞭法”,简化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着力发展生产,新政十年,“国库充盈,太仓粟可供十年,太仆金积存四百余万”,其中市场作用的力道渐重。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科学,最初发源于希腊,原意指家政管理,后逐渐演变为国家管理。
离不开“干预”的市场
从经济学产生到现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其后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等。古典经济学主张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资源,反对政府干预,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守夜人”角色。但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的经济危机使得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动摇,凯恩斯主义登堂入室成为主流正统。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会产生经济危机,而且不会自动调节恢复均衡,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通过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以保证足够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度过经济危机。70年代后,奉行 “国家干预”理论的西方国家相继出现经济滞胀现象——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并存,凯恩斯主义走下神坛。
继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兴起,以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为代表,抨击凯恩斯主义,主张要保持经济稳定,应该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国家不应该干预经济。但凯恩斯主义不死,经过短暂的沉寂,以曼昆、斯蒂格利茨等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兴起,在坚持凯恩斯主义基本信条的基础上,吸收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养分,提出政府干预旨在修复市场失灵。
经济学流派纷呈,但均致力于解决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问题的出现和对问题答案的求索促成了经济学的演进和深化。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究其实质,经济学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其作用力场必定是市场。
那么,市场是否是事物?或者说是物质?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自由市场也是事物。若是事物,则外因的存在是应然也是必然。事物就有其规律,事物最终的状态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作用于市场的因素不应简单地冠之以“干预”,而应是市场作为事物在其发展中必须接受的条件,不存在没有任何外部约束条件的事物,再自由的“自由市场”也有外因,也有外部约束条件,这是不容否定的现实。
政府作为市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不断地作用于市场,或主动,或被动,或“有心栽花”,或“无心插柳”,不能因在市场中发现了政府的影子,就武断地定义成计划经济或管制经济。市场作为事物绝不是百分之百自发形成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不间断的设计,无论是主动自觉的设计,还是“被设计”,绝对的纯自然状态根本不存在。自由市场不是一切皆自由,而是强调规则和规则的相对稳定性,信息和资源流动的非规则性干扰须被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自由市场绝不是原始的、自然状态的市场,否则的话,黑市和地下交易或许更接近这种僵化的定义。市场是事物,就会进化,进化过程中多种因素和变量共同作用是必然的。
按此逻辑,反观凯恩斯主义,居于其理论核心的政府干预不仅不是市场经济范畴的域外之物,而且是不可或缺的组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要想有效发挥作用,必然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有效规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市场与政府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内在的缺陷,关键在于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相生相济,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
旧王朝新政
暂先换档,从经济学的发展演进穿越到中国旧时的王朝新政,特别是从那些荦荦大端的王朝新政中寻觅凯恩斯主义的痕迹,进而印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左右互搏”古已有之,国家与市场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顺应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政策集于中央,“利出一孔”,实行“官山海”的国家垄断,对铁、盐等自然资源进行绝对控制,同时又积极采用市场手段来进行调节,如对矿产资源实行“官有民营”的政策,即“与民量其重,计其盈,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对食盐资源实行“寓税于盐”的政策,即将税收转移到食盐的价格中,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市场积极性,齐国的经济实力由此不断增强。
战国时期,秦国用“商君之法”,在经济方面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改革赋税,鼓励农耕,经济上的“法家”与政治军事上的“法家”流异源同,其集权方式强化战时国家资源调配能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经济基础。
西汉中期,为了外御匈奴内止纷争,汉武帝长期实行盐铁官营、算缗、均输、平淮、币制改革、酒榷等国家战时经济政策,在大幅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生产效率低下和政治腐败却伴生而至,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贤良方正派反对与民争利,主张与民休息、罢除专营、减轻赋税,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武、昭两朝财政大臣桑弘羊坚决捍卫政府对经济管理的唯一性,双方调和的结果是酒榷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依旧。
北宋庆历年间,土地兼并日重,冗官、冗兵、冗费等导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经济危机频仍,范仲淹等实施变法,在经济方面主张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等,史称庆历新政。其经济政策取向是削弱官僚地主阶层的利益还权于中央政府。
到宋神宗时期,国家积贫积弱的危局更甚,王安石等继续变法,在经济方面推行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等,史称熙宁变法,虽然政策主流是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但是市场的力量亦融入其中,“市易法”之“市”虽只一字,却是“看不见的手”的史册留痕。
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之风沉疴难祛,赋役不均,国库空虚,国贫民穷,张居正携万历新政登场,在经济方面,清丈田亩,厚农利商,改革赋税,推行“一条鞭法”,简化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着力发展生产,新政十年,“国库充盈,太仓粟可供十年,太仆金积存四百余万”,其中市场作用的力道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