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性学习既是教学方式,也是自主学习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将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构建富于个性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和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 从学习目的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从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接受书本知识,阅读的视角也仅在对课文表面意义的梳理和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却从尊重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2. 从学习内容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囿于课堂,将课堂当做世界;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将视线投到课堂之外,将世界当做课堂。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不应该去营造纯粹的书本课堂,而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张开自我情感想象的翅膀,慢慢去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熏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3. 从教学目标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和复述的能力,将阅读定位在应试上,至于阅读中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以及灵感、顿悟、直觉等诸多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素则通通抛之九霄云外,带之而来的是生硬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刻板的语言思维逻辑体系等错误倾向。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从而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
4. 从师生关系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一切以课本为准,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即使搞点提问,也仅是点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中的配角。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咨询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在双方即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说传统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立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并不在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着眼于“激发”了多少问题。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层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使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原则——阅读的动态生成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意味着这种教学将具有动态的生成,教学不再是将教师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图景静态的、按部就班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提出较为复杂、更为深层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使师生参与到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性建构中去。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意味着教学对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乎预设之外的诱惑力,一种源自师生思想的诱惑力,它永远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构成挑战,并且随时召唤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我在教《祝福》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为什么取名‘祝福’,改作‘祥林嫂的故事’行不行?”我当时估计此问题较难答得全面,就先作提示: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果学生大致能理解:小说之所以取名“祝福”,从形式上看,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看,“祝福”事件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崩溃,是“祝福”杀害了祥林嫂,取名“祝福”,能突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如果改作“祥林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的点拨只发挥参与讨论和提供参考意见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学月刊,
2003(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初级中学)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
在当今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课程改革中坚持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和创建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
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 从学习目的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了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习从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接受书本知识,阅读的视角也仅在对课文表面意义的梳理和对基础知识的练习上,忽略了阅读的真正意义。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却从尊重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出发,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2. 从学习内容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囿于课堂,将课堂当做世界;而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将视线投到课堂之外,将世界当做课堂。在目前的社会,教育不应该去营造纯粹的书本课堂,而应该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张开自我情感想象的翅膀,慢慢去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熏染,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智之门。
3. 从教学目标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和复述的能力,将阅读定位在应试上,至于阅读中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以及灵感、顿悟、直觉等诸多涉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因素则通通抛之九霄云外,带之而来的是生硬的“科学训练体系”和刻板的语言思维逻辑体系等错误倾向。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从而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
4. 从师生关系看
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一切以课本为准,一切以教师为准,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即使搞点提问,也仅是点缀,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学中的主角,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学中的配角。教师只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激励者、咨询者、参与者,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审美的主体,也是教学中的主体。师生在双方即有的知识、经验的相互沟通基础上发现和解决问题,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正自主地获得知识。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原则——培养问题意识
如果说传统接受性学习阅读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在于解决问题,那么立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则并不在乎解决了多少问题,而着眼于“激发”了多少问题。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发学生深层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也使他们在“处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共享资源。
2.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原则——阅读的动态生成
以培养问题意识为指导原则的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法,意味着这种教学将具有动态的生成,教学不再是将教师预先设计的属于教师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图景静态的、按部就班的传输给学生,而是要在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提出较为复杂、更为深层的问题,并利用问题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尝试各种问题的解答,使师生参与到深层次的、充满问题的教学情境的创造性建构中去。动态的、生成的教学意味着教学对师生而言永远充满着超乎预设之外的诱惑力,一种源自师生思想的诱惑力,它永远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构成挑战,并且随时召唤着师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使师生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
三、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 以学生为主体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2. 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我在教《祝福》一课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说为什么取名‘祝福’,改作‘祥林嫂的故事’行不行?”我当时估计此问题较难答得全面,就先作提示: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果学生大致能理解:小说之所以取名“祝福”,从形式上看,故事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从内容上看,“祝福”事件直接导致祥林嫂精神崩溃,是“祝福”杀害了祥林嫂,取名“祝福”,能突出反封建礼教的主题。如果改作“祥林嫂的故事”,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总之,教师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教师的点拨只发挥参与讨论和提供参考意见的功能即可。
参考文献:
[1]张孔义.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学月刊,
2003(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邳州市八义集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