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改性磁性纳米材料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尿苯巯基尿酸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腐植酸改性磁性纳米材料分散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尿中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的前处理方法。

方法

5 ml尿样用盐酸调节pH为1.0,采用腐植酸改性磁性纳米材料(Fe3O4@HA)进行分散固相萃取,EC-C18色谱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和外标法定量。

结果

苯巯基尿酸(SPMA)线性范围为0.04~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7,以3倍信噪比估算方法检出限为0.012 mg/L,加标回收率为94.2%~102.4%,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9%~6.7%、3.1%~7.5%。

结论

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便快捷,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可用于职业接触苯人群尿中苯巯基尿酸的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某省妇幼保健院女性医务人员生殖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其生殖健康的职业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促进职业女性生殖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殖健康调查问卷,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659名女性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生殖健康现状、工作强度、职业危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19.46%有流产史,5.90%曾因不孕而就诊,21.31%近3个月月经不正常,30.57%有生殖系统疾病;工作状况显示,72.2
目的探讨新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之一血常规检查结果判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于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全部放射工作人员,根据GBZ 98-201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和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分别判定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二者判定情况。结果GBZ 98-2002判定复查2 285人,复查率为34.77%,GB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某市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OMD)情况,分析其与职业安全行为的关系。方法2016年3~6月,采用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某市3家制造业流水线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共2 172人,采用问卷法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职业安全行为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OMD患者826名,年患病率为38.03%。OMD组工作姿势、操作习惯、卫生习惯得分均低于非OMD组(P<0.01),个人
目的通过对机械行业女性职工生殖健康的问卷调查,了解机械行业女性职工的生殖健康现况,以及工作负荷对女职工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3~12月采用妇女健康调查项目调查问卷对全国5 732名机械行业女职工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职业史、生殖及生育情况,通过统计学分析生殖健康的危害因素。结果女职工月经异常率为27.15%,自述曾经患有妇科疾病或相关症状的女职工有34
目的探讨运用简单临床评分(simple clinical score,SCS)结合急诊分诊标准对急诊重症患者预检分诊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一中心医院急诊科2012年11月1日~2013年2月28日救护车送诊的≥14岁急诊就诊重症患者共计1 71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SCS结合急诊分诊标准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探讨SCS方法的分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预检分诊时间短、危险程度评估
目的通过分析六价铬Cr6+致16HBE细胞DNA损伤相关的恶性转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Cr6+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为研究对象,使用梯度浓度Cr6+(0、0.625、1.25、2.5 μmol/L)染毒处理,通过软琼脂克隆和裸鼠成瘤实验鉴定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同时,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并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氧基甲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空气中二乙氧基甲烷经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本方法二乙氧基甲烷质量浓度在0.87~34 800.00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25 mg/L和0.90 m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和最低定量质量浓度分别为0.17、0.60 mg/m3(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职业应激水平,分析人格特征、接纳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探讨人格特征、接纳与职业应激的作用模式。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采用心理接纳量表(AAQ-I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和职业应激量表(OSI-R)对1 801名医护人员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医护人员心理应激反应得分26.8±7.13分,生理应激反应得分24.3±6.50分,医护人员职业应激处于较高水平;人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