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岁时我有一面小圆镜,在教室里照来照去,照阳光是假,照女生是真。手痒了,胆子大了,上课便也忍不住,晃着晃着,将光射到了老师的脸上,那下场肯定是可想而知的。
拿面小镜子照照女生不算什么,老是照自己可能就有麻烦了,但这样的麻烦在呼啸的青春期面前,就像密密的胡子要在脸上破土而出一样,那是无法阻挡的。
真正让我能面对镜子的,还是在理发店,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再怎么小怎么破旧,一面镜子还是有的。镇上能放四五把椅子的店,会有一面长镜子,我坐在那里可以从镜子中观察左右两边的头势,有时门口进来一个女人,如果她自以为跟某个男子挤眉弄眼而人不知鬼不觉的,那她错了,我可从镜子中看得一清二楚,但我佯装不知,一般也很少讲给同学听。很可惜,我这种做特务的潜质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发展。
很可能女人的一生都活在镜子里,而男人的一生不过是女人这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几个光点,观察这面镜子以及光点,大概是我几十年来所花的一种无用功。
神奇之处是,进来一个平平的女人,出去就变得颇有风韵了。一个女人,任另一个男人在头上对她百般抚弄,且这个男人还时不时地在她耳边说一些什么,更要命的是,这些男人女人身上都有一种气息,后来才知道那是发膏的气息,但肯定不只是发膏。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小男生,进去理发店去时还是蛮好的,最多耳朵有点盖住而已,但十来分钟之后,有的就落到一个“马桶盖”的下场了。这个事实将在无数面镜子面前得到印证,所以小时候,剃头是很要命的事情。更受折磨的是,新剃头皮要敲三记,“笃笃笃”,同学中有的看到自己在剃头,就会进来敲几下的,当然下次是要还过来的。
在那面镜子面前,更恐怖的事情也都发生过,有人拿一根铁丝棒,在火中烤一烤,然后“咝”地一下将女人的头发烫弯了起来,且还要像陈佩斯吃面似的拿筷子卷上几下,而女人却十分享受着这样的火烫,这大概是在1975年前后的事情,是在我们学校旁边的山坡上,一家小得只有一把椅子的理发店,当然那个店也有一面镜子,印象中已经裂了一条缝了。直到今天,我还很顽固地以为这条缝就是被那根烫红的铁丝弄出来的。这导致我今天对“吹头发”一事还比较敏感。
“你这张脸,拿块镜子去照一照吧!”这是不少大人对孩子的唠叨之一,殊不知镜子有时就是一个默默的美容师,尤其是对女生,在镜子面前获得的自信,应该是她们一生最大的财富,女人出门前的最后一站肯定就是在镜子前。当然现在整个城市都是一面大镜子,小的如倒车镜、后视镜都是好东西。我曾经无聊地长时间观察一个女子在汽车熄火前的照镜子,而且是在黑夜当中,她先是在后视镜里顾盼自怜,这还基本正常,后来就用了左手的后视镜,这好像主要解决侧面的补妆问题,她一边在这么做的时候,一面还不忘拿着手机来自拍,最后在下车前又用手机自照了一下……我在想,她是去跟哪个男人约会呢,反正不是我,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如此无聊和耐心了。
而男人在这面镜子面前就没有那么仔细了。像我这样的,大概是到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之后,才会直视这一面镜子的。而且在镜子面前,我所过去的这几十年,基本还是在跟头发打交道。因为小时候几乎每个剃头师傅都说我的头发像板刷,板刷据说是猪毛做的,所以剃平顶头还马马虎虎,但一个诗人总要有点艺术范吧,所以有一阵子是想把头发留长一点的。这就比较麻烦了,出门前总要湿点水或“安抚”或“镇压”一下的,但是当我晚上回家一看,还是惨不忍睹,我的那些头发,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它们有的生活在中世纪,有的则又有了点朋克味,反正很不搭调,好在我每天的出门没有要去搭谁或吓谁。
然而最终,正如李宗盛唱“越过山丘”一样,在时间这面镜子面前,我也最终将越过头发而直逼自己的脸,进而拷问内心。人到中年之后,男人一度还是比较保鲜的,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出去久了会黑一点,运动少了会肥一点,如此而已。这个时候,在镜子面前侧一点或正一点,头发向左倾还是向右倾都没有多大用处了,水仙花和玫瑰花自然还是我之所爱,但是我将她们送给谁呢?
可以想象,最终我们都将在镜子前落荒而逃,逃走时只留下匆匆的一瞥,有时还不忘戴上一副墨镜,因为它最大程度地遮掩了我们的眼睛和神情。最可怕的是连口罩都戴上了,这并不是我无脸见人,而是我们的生存出现了多么可怕的问题,好像每个人都戴上了一只呼吸机。
拿面小镜子照照女生不算什么,老是照自己可能就有麻烦了,但这样的麻烦在呼啸的青春期面前,就像密密的胡子要在脸上破土而出一样,那是无法阻挡的。
真正让我能面对镜子的,还是在理发店,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再怎么小怎么破旧,一面镜子还是有的。镇上能放四五把椅子的店,会有一面长镜子,我坐在那里可以从镜子中观察左右两边的头势,有时门口进来一个女人,如果她自以为跟某个男子挤眉弄眼而人不知鬼不觉的,那她错了,我可从镜子中看得一清二楚,但我佯装不知,一般也很少讲给同学听。很可惜,我这种做特务的潜质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发展。
很可能女人的一生都活在镜子里,而男人的一生不过是女人这面镜子折射出来的几个光点,观察这面镜子以及光点,大概是我几十年来所花的一种无用功。
神奇之处是,进来一个平平的女人,出去就变得颇有风韵了。一个女人,任另一个男人在头上对她百般抚弄,且这个男人还时不时地在她耳边说一些什么,更要命的是,这些男人女人身上都有一种气息,后来才知道那是发膏的气息,但肯定不只是发膏。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小男生,进去理发店去时还是蛮好的,最多耳朵有点盖住而已,但十来分钟之后,有的就落到一个“马桶盖”的下场了。这个事实将在无数面镜子面前得到印证,所以小时候,剃头是很要命的事情。更受折磨的是,新剃头皮要敲三记,“笃笃笃”,同学中有的看到自己在剃头,就会进来敲几下的,当然下次是要还过来的。
在那面镜子面前,更恐怖的事情也都发生过,有人拿一根铁丝棒,在火中烤一烤,然后“咝”地一下将女人的头发烫弯了起来,且还要像陈佩斯吃面似的拿筷子卷上几下,而女人却十分享受着这样的火烫,这大概是在1975年前后的事情,是在我们学校旁边的山坡上,一家小得只有一把椅子的理发店,当然那个店也有一面镜子,印象中已经裂了一条缝了。直到今天,我还很顽固地以为这条缝就是被那根烫红的铁丝弄出来的。这导致我今天对“吹头发”一事还比较敏感。
“你这张脸,拿块镜子去照一照吧!”这是不少大人对孩子的唠叨之一,殊不知镜子有时就是一个默默的美容师,尤其是对女生,在镜子面前获得的自信,应该是她们一生最大的财富,女人出门前的最后一站肯定就是在镜子前。当然现在整个城市都是一面大镜子,小的如倒车镜、后视镜都是好东西。我曾经无聊地长时间观察一个女子在汽车熄火前的照镜子,而且是在黑夜当中,她先是在后视镜里顾盼自怜,这还基本正常,后来就用了左手的后视镜,这好像主要解决侧面的补妆问题,她一边在这么做的时候,一面还不忘拿着手机来自拍,最后在下车前又用手机自照了一下……我在想,她是去跟哪个男人约会呢,反正不是我,如果是我,我就不会如此无聊和耐心了。
而男人在这面镜子面前就没有那么仔细了。像我这样的,大概是到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之后,才会直视这一面镜子的。而且在镜子面前,我所过去的这几十年,基本还是在跟头发打交道。因为小时候几乎每个剃头师傅都说我的头发像板刷,板刷据说是猪毛做的,所以剃平顶头还马马虎虎,但一个诗人总要有点艺术范吧,所以有一阵子是想把头发留长一点的。这就比较麻烦了,出门前总要湿点水或“安抚”或“镇压”一下的,但是当我晚上回家一看,还是惨不忍睹,我的那些头发,基本还是各自为政,它们有的生活在中世纪,有的则又有了点朋克味,反正很不搭调,好在我每天的出门没有要去搭谁或吓谁。
然而最终,正如李宗盛唱“越过山丘”一样,在时间这面镜子面前,我也最终将越过头发而直逼自己的脸,进而拷问内心。人到中年之后,男人一度还是比较保鲜的,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无非是出去久了会黑一点,运动少了会肥一点,如此而已。这个时候,在镜子面前侧一点或正一点,头发向左倾还是向右倾都没有多大用处了,水仙花和玫瑰花自然还是我之所爱,但是我将她们送给谁呢?
可以想象,最终我们都将在镜子前落荒而逃,逃走时只留下匆匆的一瞥,有时还不忘戴上一副墨镜,因为它最大程度地遮掩了我们的眼睛和神情。最可怕的是连口罩都戴上了,这并不是我无脸见人,而是我们的生存出现了多么可怕的问题,好像每个人都戴上了一只呼吸机。